相关试卷
- 浙江省绍兴市新昌县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社会·法治期末学业水平监测卷
- 浙江省义乌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期末教学质量评价卷
- 浙江省金华市义乌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道德与法治·地理期末教学质量评价卷
- 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金东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地理·历史·道德与法治期末检测试卷
- 浙江省杭州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社会法治第三次月考试卷
- 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金东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社会法治期末试卷
- 浙江省金华市兰溪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社会法治期末试卷
- 浙江省金华市东阳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社会法治期末试卷
- 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社会法治期末试卷
- 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社会法治期末试卷
-
1、 下面是张同学的学习笔记摘录,请你帮他把其中的空缺部分补充完整。
学习笔记 释疑解惑 一次,我的同学李某喝了网友给他的一瓶“逍遥水”,之后不能自拔,原来水里掺了毒品。后来,李某被强制戒毒。 (1)这对我们青少年学生有什么启示? 爸爸因酒驾被交警拘留,还说:“开车是我的自由。” (2)从法治与自由的关系角度,评析爸爸的言行。 舅舅家赶上拆迁,但在补偿款数额上没有与开发商达成一致意见。 (3)舅舅家应如何维护自家的合法权益? 学习体会 法律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4)建设法治中国,人人有责。对此,我们青少年应该做到: (1)、这对我们青少年学生有什么启示?(2)、从法治与自由的关系角度,评析爸爸的言行。(3)、舅舅家应如何维护自家的合法权益?(4)、建设法治中国,人人有责。对此,我们青少年应该做到:。 -
2、 近年来,浙江省不断完善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统筹完善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优抚安置等制度。这旨在 ( )
①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②捍卫社会公平正义
③维护全民所有利益
④保障全民的财产权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
3、 嘉兴各县(市、区)积极采取措施让城乡孩子同享优质教育其意义在于( )
①公平有利于促进社会进步
②公平体现着人们对权利的尊重
③教育发展需要绝对的公平
④公平能为个人的发展提供保障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
4、2021年2月,嘉兴市八届人大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嘉兴市建筑垃圾管理条例》,这部法规是浙江省首部关于建筑垃圾管理的地方性法规。这说明( )
①我国法律是由国家制定的
②我国法律代表公民的意志和利益
③地方人大享有独立监督权
④嘉兴人大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A、①② B、 C、④C.②③ D、①④ -
5、 有人说:“没有一种自由是无边无际的,即便是你的身体,也只享有法律允许的自由。”这启示我们 ( )A、自由是由法律法规规定的 B、法律规范保护人的自由 C、离开法律的约束更加自由 D、人的自由可不受法律约束
-
6、 据国家网信办通报,“网络大 V”地产商人任某的微博账号持续公开发布违法信息,影响恶劣。随后,其微博账号被依法依规关闭。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有 ( )
①任某的言论自由权遭到了侵害
②权利和义务相互依存、不可分离
③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
④公民行使权利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
7、 每年的“宪法宣传周”,嘉兴各地广泛开展宪法宣传教育活动,让宪法深入人心。国家设立“宪法宣传周”,是因为宪法 ( )A、是其他法律的概括和总结 B、是国家的根本法和总章程 C、规定了国家生活中的具体问题 D、制定程序比其他法律更加严格
-
8、 嘉兴市人民政府公开向社会征集2022年为民办实事项目,群众通过网络、电话和信函等方式积极参与。这一活动表明,公民依法 ( )A、享有人身自由 B、享有建议权 C、维护国家安全 D、行使选举权
-
9、2021 年 12 月,杭州市税务局公布,某知名人士虚假申报,偷逃税款,被依法追缴税款、加收滞纳金并处罚款13.41亿元。这体现了杭州市税务局 ( )A、严格执法 B、科学立法 C、公正司法 D、全民守法
-
10、《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九)》第三十二条规定:“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虚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面对网络谣言,公民要 ( )
①维护言论自由
②依法行使权利
③自觉履行义务
④自觉明辨是非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
11、 一些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会随意打骂孩子、偷偷或者强行翻阅孩子的日记等。从法律角度看,家长的上述行为主要是 ( )A、缺乏对法律威严应有的尊重 B、没有做到严格执法 C、筑起了家庭保护的第一道防线 D、依法保护孩子的未来
-
1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王某两度遗弃儿子,导致其子长期在福利院生活。人民检察院
以涉嫌遗弃罪对该案提起公诉,王某被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
五年,并接受强制家庭教育指导。
材料二:2022年1月1日起实施的家庭教育促进法规定:
第二十一条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依法委托他人代为照护未成年人的,应当与被委托人、未成年人保持联系,定期了解未成年人学习、生活情况和心理状况,与被委托人共同履行家庭教育责任。
第二十二条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合理安排未成年人学习、休息、娱乐和体育锻炼的时间,避免加重未成年人学习负担,预防未成年人沉迷网络。
(1)、 结合材料,说说对未成年人保护方面的“喜”与“忧”。(2)、 结合材料,从法律作用的角度分析家庭教育促进法对未成年人成长的意义。(3)、 法律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从国家与自身的角度说说如何有效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
1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许多游客通过网络媒介了解旅游目的地的景点和区域特色,借助网络预订景点门票、入住宾馆等。“互联网+旅游”让人们的出游变得十分便捷,也让众多景点成为“网红打卡地”。
材料二:沈某在2010年至2020年间,通过网络多次向境外人员王某提供涉及我国安全领域的有关材料和信息。2021年,经人民法院终审判决,其犯有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数罪并罚,判处有期徒刑十五年,剥夺政治权利五年,没收个人财产五十万元。
(1)、 根据材料一,说说网络对于旅游业发展的意义。(2)、 运用所学法律知识判断材料二中沈某的行为性质,并说明理由。 -
14、2021 年 10 月 23 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并于2022年1月1日正式实施。据此回答问题。(1)、针对家庭教育中生而不养、养而不育、育而不当等问题,国家颁布实施家庭教育促进法,对家庭教育提出了明确要求,为家庭教育指明了方向。该法( )
①应生活需要制定和颁布
②能为青少年成长提供家庭保护
③是广大家长意志的表现
④只是用来规范家长的日常行为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2)、家庭教育促进法的实施有利于 ( )①从根本上杜绝未成年人犯罪
②发扬中华民族重视家庭教育的传统
③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④全面消除亲子矛盾并增进家庭幸福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
15、 马某故意隐瞒重点地区旅居史、拒不配合小区封控管理,多次外出并进入公共场所,被公安机关处以警告并罚款150元。从性质上看,马某的行为属于( )A、民事违法行为 B、犯罪行为 C、一般违法行为 D、行政违法行为
-
16、 某区妇联、团委根据《贫困新居民子女义务教育阶段帮扶办法》,将关爱新居民子女纳入日常工作中。这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 ( )A、家庭保护 B、社会保护 C、学校保护 D、司法保护
-
17、2022年春,面对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广大医务人员和志愿者为了人民的健康,放弃与家人团聚,默默坚守在抗疫一线。他们用行动传递的正能量是( )A、勤劳勇敢,自强不息 B、关爱他人,道济天下 C、助人为乐,坦诚相待 D、诚信守法,律己宽人
-
18、 目前,“掌上故宫”“每日故宫”“故宫展览”“故宫社区”每日点击率超过100万次,在故宫的数字博物馆,观众可以看到故宫收藏的1500块地毯、7.5万幅书法,每一件都可临摹,机器还可以给予打分。这段话主要告诉我们 ( )A、网络搭建文化传播新平台 B、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C、网络促进民主政治的步伐 D、网络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
-
19、 J市公安机关成立反诈中心,对网络诈骗等新型违法犯罪进行研判侦查,破获多起案件,追回大量被骗资金。材料表明 ( )A、公安机关行使了审判权 B、网络诈骗只是行政违法行为 C、市民合法权益得到维护 D、市民需要加强自律、拒绝网络
-
20、2022年,上海发生新冠肺炎疫情以后,全国人民心往一处使,劲往一处使,医护人员、救援物资等驰援上海。这说明 ( )A、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是对立的 B、共同的愿景引领人们团结一致 C、牺牲个人利益才能实现集体利益 D、生活中只需要合作,不需要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