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本:
全部 中考专区
  • 1、2025年2月6日,中国第一代核潜艇工程总设计师黄旭华同志逝世。他是中国核潜艇事业的开拓者和莫基者之一,他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为国家的国防事业奉献,为核潜艇隐姓埋名30年。他的事迹告诉我们(   )

    ①要见贤思齐,向榜样学习,提升自我

    ②要积极进取,向着更高更远的目标努力

    ③集体利益需要牺牲我们个人利益才能实现

    ④要树立精忠报国、振兴中华的爱国情怀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2、“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六尺巷”的故事成为千古美谈。以下选项与该故事所反映的主题相同的是(   )
    A、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B、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C、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D、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 3、《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四条规定: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贵任。这体现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核心思想理念是(   )
    A、讲诚信 B、尚和合 C、崇正义 D、求大同
  • 4、孔子说:“行己有耻。”意思是说,一个人行事,凡自己认为可耻的就不去做。以下做法体现“行己有耻”的是(   )

    ①就餐打菜时不排队
    ②上学不迟到
    ③过马路时不闯红灯
    ④考试时不给同学传递答案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5、在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机器人秧歌节目《秧Bot》惊艳亮相。我国自主研发的仿生机器人“灵犀”打破了外国机器人的“独角戏”,用实际行动走出了属于中国的机器人道路。这对我们成长的启示是(   )
    ①练就本领,为国争光
    ②远离自卑,自我满足
    ③专注当下,积极行动
    ④团结协作,放弃竞争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6、《哪吒之魔童闹海》爆红春节档,剧情的变化牵引着观众的情绪,当看到哪吒搞怪的情景时,影院内笑声不断:当看到哪吒与父母亲情互动时,也会引发观众落泪,这启示我们(   )
    A、人的情绪受自然环境影响 B、情绪是可以管理的,我们要做自己情绪的主人 C、只有将情绪表达出来,才会影响周围人 D、情绪会传染,所以要恰当表达情绪
  • 7、青春期是人身体发育、心理发展的重要时期。下列不属于青春期生理变化的是(   )
    A、身体外形的变化 B、自我意识的增强 C、性的发育和成熟 D、体内机能的增强
  • 8、2025年5月13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同来华进行国事访问的巴西总统卢拉举行会谈。双方发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巴西联邦共和国关于强化携手构建更公正世界和更可持续星球的中巴命运共同体,共同维护多边主义的联合声明》。结合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2024年是中国和巴西建交50周年,近年来,中国和巴西经贸合作迎来快速发展,中国已连续14年成为巴西第一大贸易伙伴。巴西是世界重要的大豆产区,也是我国第一大大豆进口国。

    材料二:图1是巴西大豆产区分布示意图,图2是巴西大豆产区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

    (1)、根据图1判断巴西主体部分位于哪个热量带?并说明判断理由。
    (2)、根据图2并结合所学分析巴西大豆产量跃居世界前列的原因。
    (3)、从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来看,中国和巴西同属于 , 两国之间的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称之为(南南合作/南北对话)。
    (4)、巴西通过出口大豆赚取了大量外汇,为追求经济效益,巴西大豆种植面积不断向热带雨林区扩大,推测该做法可能带来的危害有哪些?
  • 9、冰上丝绸之路是“一带一路”在北极的延伸,重点是开发北极航道。2025年3月,中国货轮“天恩号”在核动力破冰船护航下,经“北极东北航道”仅用28天便从上海直达荷兰鹿特丹。如图示意北极航线。据此完成下面问题。

    (1)、“北极东北航线”自开通以来,适合通航的时段由原来的90天左右延长至120天左右,这主要是(   )

    ①全球气候变暖

    ②航行距离缩短

    ③区域降水增多

    ④科技水平进步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中国货轮经北极航线从上海直达荷兰鹿特丹的过程中,可以观察到(   )

    ①货轮穿越白令海峡

    ②途中漂着许多未融化的浮冰

    ③中国科学考察站长城站上工作人员的身影

    ④成群的企鹅与北极熊在冰原上活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0、下面是几位同学对美国的描述,其中正确的是(   )
    A、小宁:五大湖是世界上最大的咸水湖群 B、小海:美国本土位于温带,地形以山地为主 C、小象:美国以热带气候为主,寒带气候缺失 D、小花:地区专门化是美国农业的显著特点
  • 11、欧洲人餐桌上常见牛排、奶油、奶酪,这与当地发达的畜牧业有着密切关系。其因果关系排列正确的是(   )

    ①多汁牧草生长旺盛,草场广布

    ②地处中纬度大陆西岸

    ③气候温凉、潮湿、多雨多雾、日照较少

    ④畜牧业发达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2、非洲是中国“一带一路”倡议沿线重要的合作伙伴。其中撒哈拉以南非洲具有“热、黑、高、富”的特点,对这些特点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
    A、热——绝大部分地区位于热带 B、黑——黑土地分布广泛 C、高——地形以高原为主 D、富——矿产和生物资源丰富
  • 13、比较法是学习地理常用的方法。读图2、图3中地理信息,完成问题。

    (1)、甲国和乙国的地理位置都十分重要,且有很多的共同点,两地均濒临(   )
    A、太平洋 B、大西洋 C、北冰洋 D、印度洋
    (2)、下列关于甲乙两国的叙述,正确的有(   )

    ①甲国水资源匮乏

    ②甲国主要气候类型为热带季风气候

    ③乙国是接收移民数量最多的国家

    ④乙国是世界人口大国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3)、根据图2、图3,推断甲乙两国可能发展的工业生产部门有(   )
    A、甲国石油加工、乙国棉麻纺织 B、甲国稻米出口、乙国石油加工 C、甲国羊毛纺织、乙国稻米出口 D、甲国羊毛纺织、乙国棉麻纺织
  • 14、2025年2月7日~14日,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在中国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举行,本届赛会的口号是“冰雪同梦,亚洲同心”。下图为“亚洲地理分区示意图”,读图完成问题。

    (1)、下列关于亚洲各分区地理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东亚主要是黄色人种 B、西亚主要信仰基督教 C、北亚经济发展水平最高 D、南亚位于北回归线以南
    (2)、亚洲冬季运动会的举办备受瞩目。以下关于亚洲的叙述,正确的有(   )

    ①是世界上跨经度最多的大洲

    ②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

    ③亚洲广大内陆地区属温带大陆性气候

    ④亚洲地势中间高,四周低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5、阅读中国古代民族间交往的部分史实,回答问题。

    时期

    中国古代民族间交往的部分史实

    隋唐时期

    A入藏:唐蕃会盟:册封回首领、南诏首领等:设置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

    辽宋夏金元时期

    岳飞抗金;文天祥抗元:北宋与辽签订B;元朝设置宣政院、澎湖巡检司:回族形成。

    明清时期

    平定 C部叛乱;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册封达赖、班禅;设置驻藏大臣:实行金瓶掣签;土尔息特部东归;在新疆设置 D 。

    (1)、依据材料,请写出ABCD所代表的相关史实
    (2)、根据上表所反应的史实,围绕“民族交往、交流和交融”这一主题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
  • 16、七年级某班同学以“中国古代的对外交流”为主题开展项目学习,请你参与完成。

    材料一:唐朝时期中外交流频繁,出现了许多重要人物,促进了唐朝文化的繁荣。

    人物名片一

    时期:唐太宗时期

    主要历史贡献:携带大量佛经回到长安,为中国佛教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人物名片二

    时期:唐玄宗时期

    主要历史贡献: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材料二:

    材料三:乾隆时期领布了《防夷五事》:一是禁止外国商人在广州过冬;二是外国商人到广州,应令寓居洋行,由行商负责稽查管束;三是禁止中国人借外商资本及受胜于外商:四是割除外商雇人传递信息之弊;五是外国商船进泊黄埔,酌拔营员弹压稽查。

    ——摘自《清高宗实录》卷

    (1)、分别写出两张人物名片所体现的历史事件。
    (2)、请你简要叙述上图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并对其进行评价。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清朝实行哪一对外政策,并分析这一政策对中国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
    (4)、综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对外政策的变化给我们的启示。
  • 17、制作年代尺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图年代尺反映的主题是(   )

    A、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B、君主专制不断强化 C、地方行政制度不断完善 D、中央对边疆的治理
  • 18、张居正改革中,将田赋、福役及其他杂税合并,计入田亩,用银两收税的措施称为(   )
    A、租庸调制 B、一条鞭法 C、两税法 D、摊丁入亩
  • 19、学者孙机在其著作《中国古代物质文化》中梳理了许多农作物的传入时间,这些农作物的传入(   )

    作物

    原产地

    传入时间

    葡蔔

    大宛

    西汉

    菠菜

    尼泊尔

    番薯、番茄、玉米

    美洲

    A、加快了人口南迁的步伐 B、解决了粮食短缺的问题 C、体现了精耕细作的优势 D、缓解了人地之间的矛盾
  • 20、史实是指客观发生的历史事实,历史观点是对史实的认识。以下选项属于历史观点的是(   )
    A、北宋时,将越南传入的占城稻推广到东南地区 B、中俄签订第一个边界条约《尼布楚条约》 C、《农政全书》是明代一部重要的农业科学巨著 D、元昊在兴庆府建立西夏政权
上一页 59 60 61 62 63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