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联盟学校2026届九年级上学期社会法治10月月考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5-10-23 类型:月考试卷

一、判断题(本大题有8小题,每小题1分,共8分。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 1. 古希腊和古埃及的文明同属于大河文明,古印度和古罗马属于海洋文明。(   )
  • 2. 日本在大化改新后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   )
  • 3. 罗马教会的地位在查理曼帝国时期得到提高。( )
  • 4. 11世纪,以土地的封赐为纽带而形成的封建制度在阿拉伯帝国已经普遍存在。(   )
  • 5. 西欧庄园具有司法权,设有庄园法庭,维护庄园的公共秩序。( )
  • 6. 麦哲伦在西班牙王室的支持下横渡大西洋,发现美洲。( )
  • 7. 哥伦布率领船队完成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球航行,首次证实了地圆学说。(   )
  • 8. 1649年,查理一世被推上断头台,象征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 )

二、选择题(本大题有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 9. 传说古希腊医神网斯京勒庄俄斯的手杖标为蛇杖,古埃及医书《埃们斯莎草纸》记载治疗之神托特曾化身法老。考古发现,埃及菲来岛和努品亚神庙的壁画中,都出现了手持蛇杖的托特神形象。材料说明(   )
    A、古代神话传说真实可信 B、王权辅助神权进行统治 C、古代文明存在一定交流 D、文献记载更具史料价值
  • 10. 下图反映古代某一社会制度,下列选项与图片内容相符的是(   )
    A、古代罗马—元首制 B、封建欧洲一 庄园制度 C、古代希腊一民主政治 D、古代印度一种姓制度
  • 11. 奥运会上,印度代表团成绩平平。对于印度体育的落后,有学者认为,这是因为时至今日在印度人民的观念中,体力活动是极其卑微下贱的。任何有地位的人都不应自己动手,而是应把体力活动交给下层阶级的穷人。据此,可判断(   )
    A、婆罗门阶层最有可能参加比赛 B、数千年来形成的传统在印度社会已被废除 C、佛教思想影响印度的体育运动 D、种姓制度是印度实现体育崛起的重要障碍
  • 12. 小敏在扫描某古代国家政体“二维码”的时候,出现了以下有关其特点的关键词。这个古代国家最有可能是( )
    主权在民    轮番而治
    公民平等    直接民主
    A、古代雅典 B、古巴比伦 C、古代埃及 D、古代日本
  • 13. “中世纪的骑士同时也是拥有田产的乡绅,少有出现必须付钱购买某种物品的情形,他们的庄园里能够生产供他和他的家人生活的一切物品。”由此可判断庄园经济的特征是(   )
    A、自耕农为主体 B、基本自给自足 C、严格禁止竞争 D、商品经济发达
  • 14. 观察下面的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示意图,结合所学判断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

    A、封君和封臣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B、封臣要直接承担国家的赋税、兵役等义务 C、与西周的分封制一样都属于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 D、大封建主既是国王的封臣,也是小封建主的封君
  • 15. 下列与西欧中世纪大学的产生和兴起有关的是(   )

    ①国王与教皇的支持         
    ②城市的自由和自治

    ③选拔国家管理人才的需要   
    ④教师行会组建并获得自治权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 16. 1949年,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其著作《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中,提出了“轴心时代”的理论。他认为,尤其是公元前600至公元前300年间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在“轴心时代”,形成了希腊哲学思想、中国儒道思想。在此时期宗教领域的表现是诞生了(   )
    A、道教 B、佛教 C、基督教 D、伊斯兰教
  • 17. 按时序排列罗马历史演进过程中的相关事件,正确的是( )

    ①罗马帝国分裂②屋大维建立元首制

    ③罗马成为地中海霸主④罗马共和国建立

    A、③②①④ B、④③②① C、①④②③ D、②④①③
  • 18. 大化改新将土地、部民收归国有,成为公地、公民;国家将土地分给公民,每隔六年授田一次,百姓大悦,大大提高了生产的积极性。由此可见,大化改新(   )
    A、促进了国家经济发展 B、提高了地方管理能力 C、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 D、推动了国家法制建设
  • 19. 文艺复兴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的时代。下列属于这个时代的代表人物有(   )

    ①薄伽丘   
    ②达·芬奇   
    ③迪亚士   
    ④但丁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20. 据统计,640种世界最重要的人类种植作物中,约有100种来自“新世界”,其中最有价值、影响最大的食用作物有玉米、花生、马铃薯等。这一现象源于(   )
    A、新航路的开辟和扩展 B、工业革命推动全球扩张 C、丝绸之路上中外交流 D、资本主义制度初步确立
  • 21. 运用表格扫纳知识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下列表格选项中,史实与结论相符的是(   )

    选项

    史实

    结 论

    A

    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国王颁布《汉谟拉比法典》

    维护了地主阶级的权益

    B

    公元前5世纪,罗马共和国颁布《十二铜表法》

    成为后世亚洲法学的渊源

    C

    6世纪,查士丁尼颁布《罗马民法大全》

    奠定欧洲民法的基础

    D

    1804年,法国颁布《拿破仑法典》

    是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

    A、A B、B C、C D、D
  • 22. 下面图片反映了欧洲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大事件,解读正确的是(   )

    A、①指中世纪“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 B、②体现西欧生产组织形式资本主义化 C、③现象主要推动并获利的国家是法国 D、④标志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 23. 时间轴是帮助学生掌握历史阶段性进程的重要载体。对下列年代尺解读最全面、最准确的是(   )

    A、殖民地民族解放斗争 B、西方国家民主化进程 C、理性主义传播进程 D、欧洲资产阶级革命
  • 24. 某校九年级学生巧用电路图表示17世纪后期某国家最高权力的转移(如下图:打开S1,闭合S、S2,L灯亮)这里的某国家是(   )
    A、美国 B、英国 C、法国 D、日本
  • 25. 美国诞生的历史是一部艰难的独立史。如图是美国某阶段的发展示意图,F1是它发展的动力,F2是它发展的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阻力F2是美国的君主专制统治 B、图中c处战役是北美独立战争的转折点 C、图中动力F1是法国大革命对其的影响 D、图中b处美国宪法发表宣告美国诞生
  • 26. 历史事实是指对历史人物或事件的客观叙述,历史解释是对历史事物的原因、意义等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以下选项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
    A、843年,查理曼帝国分裂,形成以后德、法、意三国的雏形 B、阿拉伯人改造了古印度人0-9的计数法,形成了“阿拉伯数字” C、15-16世纪,达·芬奇创作了《蒙娜丽莎》和《最后的晚餐》等作品 D、16-17世纪,早期殖民掠夺给殖民地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 27. 下图反映的历史事件( )

    A、阻碍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B、推动了美洲思想文化的繁荣 C、造成了非洲国家的贫穷落后 D、使世界开始连为了一个整体
  • 28. “尽管大西洋把英、法、美三国永远地分隔开来,但三国的革命作为资产阶级革命不仅有一定联系,而且也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17-18世纪发生于大西洋两岸的这三个伟大历史事件,有着其最大的公约数。”这里提到的“最大的公约数”是(   )

    ①推翻封建统治   ②宣传自由平等   ③建立民主制度   ④促进国家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三、综合题(本大题有 4 小题,共 52 分)

  • 29. 法治社会是人类社会不懈的追求目标。九年级的同学们在学习世界历史时进行了关于法律发展的项目化研究。

    【法律初兴】

    (1)、请将序号①②③处的内容填写完整。

       ②   ③

    (2)、以上三部法律文献的共同点是什么?
    (3)、【法律发展】

    时间

    主要事件

    1689年

    英国《权利法案》颁布,④(政体)逐渐形成

    1787年

    美国宪法是世界上第一部⑤成文宪法

    1789年

    法国《人权宣言》宣告人权、法治、自由、分权等基本原则

    1804年

    是很多国家的民法的参照蓝本

    写出表格中④⑤⑥的内容。

    (4)、纵观法治发展的历史,你有何认识?
  • 30. 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不幸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伯里克利出身名门,是希腊文化的积极倡导者,他把雅典变成了“全希腊的学校”,在他主政时期雅典的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

    材料二:在拿破仑统治区,人身依附关系、等级制度、贵族和僧侣的特权均被取消,代之而起的是资产阶级的平等、宗教自由……实行行政集中化并设立了新式的、各司其职的政府部门以取代封建特权和由此而产生的国家四分五裂的局面。这一切大大激发了人们对年轻的天才皇帝的敬慕。

    材料三:在欧洲历史舞台上能人辈出,他们有的居功至伟,但也备受争议。

    【人物一】公元前4世纪,亚历山大开始东征,建立起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人们对他评价不一:“伟大的军事家”“好战的将领”“贪婪的侵略者”“文明的传播者”等。

    【人物二】克伦威尔的政治才能和改革精神为英国乃至整个欧洲带来了深远的影响,他的努力为英国建立了一个全新的政治制度基础。但他的政治手腕和个人权力的过度集中,使我们不能忽略其存在的负面评价。

    (1)、请列举伯里克利主政时期促进民主政治发展的一项具体举措,并分析其历史作用。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概括拿破仑备受其统治地区人们敬慕的原因。
    (3)、请从材料三中任选一位历史人物,结合其个人事迹从积极和消极两方面进行评价。
  • 31. 世界近代史重点展现了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历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方面,随着垦殖运动的发展,在新开发的土地上,不同于传统庄园小块土地的生产组织方式开始出现,通过各种方式进行土地集中,然后开展大规模农业生产,将产品推向市场,成为一种趋势。到14世纪,这种新的农业生产方式已经非常普遍。另一方面,农业的发展,也促进了手工业的发展,原本小型的手工作坊,到后来规模越来越大,地点越来越集中,从少量雇工到大量雇工,从单独生产到分工合作,新的手工业生产方式也诞生了。

    ——摘编自[美]詹姆斯·W.汤普逊《中世纪晚期欧洲经济社会史》

    材料二:18世纪60年代英国开始进行的工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随着一种神秘力量的推动,工厂可以离开河流,向更多的地方扩散。

    ——摘编自[美]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

    材料三:工业革命改变了世界,同时也产生了新的社会矛盾。

    (1)、材料一中新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方式分别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工业革命前期和后期工厂动力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材料三中的“革命理论”指的是什么?从图示中选择两个合适的关键词,谈谈它们与这一“革命理论”之间的内在联系。
  • 32.  初三九班学子发起了研究经济学论文,揭开财富密码的活动。

    材料一 在历史学中,有一个著名的悖论叫“财富逆转”(reversal of fortune)。很多在人类历史上光芒万丈、显赫一时的古文明地区,现在却是积贫积弱;而反过来,那些曾经一穷二白的地区,现在却呈现出了勃勃生机。例如:两河流域曾经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在那里曾经崛起过很多强大的文明古国,但是现在,这些地方不仅发展停滞,还时常饱受战火的蹂躏。

    ——编自达龙·阿西莫格鲁等《贫富的逆转》

    材料二  统计结果表明,逆转的时机大致发生在 18 世纪晚期到 19 世纪早期,并且与工业化程度有关。这个时间点,世界正面临着两件事,一件是航海冒险、殖民掠夺,一件是工业革命。

    ——编自达龙·阿西莫格鲁等《贫富的逆转》

    材料三 阿西莫格鲁等人提出在“包容型制度”下,大多数人都可以参与经济活动,政府则可以提供有效的法律和制度保障体系。而在“攫取型制度”下,权力集中在少数人手中,所有制度安排的目的就是为了剥削大多数人。

    ——编自达龙·阿西莫格鲁等《贫富的逆转》

    (1)、仿照例句,请举出符合“财富逆转”的国家或地区,正反各一例。
    (2)、结合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的五个重要因素,将以下史实的对应字母填入要素图中。
    (3)、运用所学知识,以西方国家为例,结合史实谈谈你对“包容型制度”和“攫取型制度”的理解。(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我的观点:(国家)的包容型制度为 , 攫取型制度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