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本:
全部 中考专区
  • 1、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国防与科技取得了巨大成就。下列图片反映的国防与科技成就属于20世纪60年代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 2、2025年4月2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在台湾海峡中部、南部相关海域组织了“海峡雷霆—2025A”演练,这是对“台独”势力挑衅言论的回应。该措施体现了(   )

    ①维护国家领土完整的底气

    ②武力解决台湾问题的决心

    ③推动两岸经贸往来的意愿

    ④反对台独分裂势力的能力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 3、我们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我国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为此,党和政府采取的措施有(   )

    ①坚持和完善区域自治制度

    ②重视各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③推广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

    ④实行西部大开发战略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 4、中共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材料印证了党百年奋斗的哪一历史经验?(   )
    A、坚持人民至上 B、坚持统一战线 C、坚持理论创新 D、坚持自我革命
  • 5、1984年,上海飞乐音响股份有限公司向社会公众及职工发行股票,飞乐股票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第一股”。“飞乐股票”之所以能开股票发行之先河,主要得益于(   )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B、股票赚钱功能得到认同 C、1984年上海成为沿海开放城市 D、城市经济体制不断发展
  • 6、如图的年代尺是某同学进行历史探究学习时设计的,其中②体现的历史阶段特征是(   )

    A、改革开放,继往开来 B、探索建设,曲折发展 C、政权巩固,社会过渡 D、“左”倾泛滥,国家内乱
  • 7、下图所示变化解释正确的是(   )

    A、“一五计划”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 B、“大跃进运动”使重工业得到快速发展 C、“一五计划”使农业生产总值下降 D、社会主义改造使工业布局明显改善
  • 8、1956年元旦,一名资本家评论说:“对于我,失去的是我个人的一些剥削所得,它比起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投资总额是多么渺小;得到的却是一个人人富裕、繁荣强盛的社会主义国家。”他评论的历史事件是(   )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B、人民政府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调整 C、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 D、国家对资本家的赎买政策
  • 9、翁卷(宋)《乡村四月》:“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下图1示意我国四大地理区城的位置。据此完成问题。

    (1)、诗中描写的景象最可能出现在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   )
    A、 B、 C、 D、
    (2)、图中③区域冰川水资源丰富,智慧的当地农民顺地势引冰川融水进入人工开挖的敞口蓄水池,从而助力青稞在高寒环境下茁壮成长(见图2)。蓄水池敞口的主要目的是(   )
    A、增加水量 B、改变水深 C、改善水质 D、提高水温
  • 10、北京是我国的首都,是我国著名的古都和历史名城,也是我国现代化的大都市。2025年北京亦庄的“天工Ultra”夺得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赛事桂冠。据此完成问题。
    (1)、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引发关注,北京高端人才聚集,科技基础雄厚,拥有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体现了北京是全国的(   )
    A、政治中心 B、文化中心 C、科技创新中心 D、经济中心
    (2)、北京正在朝着“国家首都、世界城市、文化名城、宜居城市”的目标迈进,下列做法有利于实现该目标的是(   )
    A、在市内规划新区发展钢铁、石化等重工业 B、加强城区水源地生态建设,扩大绿地面积 C、保护故宫、天坛文化遗产,禁止游客入内 D、四合院生活基础设施落后,应该尽快拆除
  • 11、全国人大举行会议选举产生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监察委员会主任,说明国家权力机关由国家监察机关产生,对它负责。
  • 12、为了提早上市赢利少数梅农给杨梅树搭起大棚,体现“看不见的手”发挥作用。
  • 13、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我们应该始终做到认识不含糊,行动不动摇。
  • 14、中共十九大上,科学发展观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 15、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标志着党在指导思想上拨乱反正胜利完成。
  • 16、时代楷模雷锋体现了“服务人民、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精神。
  • 17、某一地区出生率小于死亡率,则该地区人口呈现负增长。
  • 18、农业技术的改进也可能会对生态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 19、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擘画的一张乡村振兴蓝图。

    请你参与项目式学习,完成相关任务。

    【在“浙”里遇见美丽乡村】

    【在“浙”里护航千万工程】

    “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始终是党政“一把手”亲自抓,20年来已绘出一幅乡村新图景。起源于永康司法实践的永康龙山经验;创造性地设置全国首家村务监督委员会(简称村监委)的武义后陈经验,有效解决村级公共事务监管难和执行难问题,为其他乡村治理提供了经验和样本。

    【在“浙”里探索乡村振兴】

    材料一:20余年来,“千万工程”指引浙江乡村发生了精彩蝶变,探索走出一条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美丽中国的可行路径:

    (1)、图中的示范村位于浙江(填方位) , 并说明在这里开展“千村示范”的优势条件
    (2)、结合上述材料说明“浙”里护航千万工程的做法。
    (3)、每一条路径的探索,都有着它的历史背景。请结合材料一、二并运用所学知识,按照示例选择1条路径完成学习任务单。

    示例:我选择探究的路径是“重党建、合力强”;理由: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的全面从严治党,密切了群众和党的联系,加强了党的领导,有助于筑牢千万工程的三农基础。

    路径探究学习任务单

    我选择探究的路径:

    理由:

    (4)、【在“浙”里实现政治认同】

    每一项基本政治制度的形成,都在国家治理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请结合所学

    联知识,按照示例完成学习活动心得。

    学习活动

    基本政治制度名称

    作用

    以“中国式协商民主”为议题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是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

    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议题

    以“走进村(居)委会”为议题

  • 20、某校八(1)班的道德与法治课堂正在进行相关教学活动,现邀请你参与。

    【我学习,我拥护】在全国两会后至7月底,党中央在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从中央政治局带头,领导干部率先垂范,自上而下改进工作作风。通过加强学习教育、强化监督执纪、领导干部率先垂范、建立长效机制来密切联系群众,切实改进工作作风。这是推进党的自我革命、强化作风建设的重要部署。

    (1)、当前全国上下正在进行贯彻精神学习教育活动。
    (2)、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推进自我革命、强化作风建设?
    (3)、【我学法,我用法】

    题卡一

    题卡二

    题卡三

    我国宪法第一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①的社会主义国家。”

    我国宪法第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②。”

    我国宪法第三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③的原则。”

    请将宪法条文的内容补充完整。

    (4)、【我感悟,我倡议】全班同学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向全体同学发出如下倡议。

    请你完成倡议书内容。

    倡议书

    同学们:

    青春心向党,永远跟党走!为此,我们发出如下倡议:

上一页 54 55 56 57 58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