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本:
全部 中考专区
  • 1、金冲及在《二十世纪中国史纲》里说:“以往的革命,都是以城市为中心展开的··…·而中国的革命却不是这样,城市革命处于低潮时,可以到乡村去,继续革命,这是一条前人从来没有走过的路。”“新的革命道路”指(   )
    A、领导工人运动 B、进行北伐战争 C、发动南昌起义 D、工农武装割据
  • 2、民国时期的著名报纸《申报》曾在1919年5-6月刊载了《京城学子奋起,捍卫国家主权》、《沪上各界声援,爱国热潮涌动》、《拒签和约,民众意愿得伸》等一系列同类型文章。这可以印证(   )
    A、戊戌变法挽救民族危机 B、新文化运动传播新思想 C、五四运动爱国潮涌华夏 D、早期共产党组织在成立
  • 3、对历史知识进行归纳梳理,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通过下表可归纳出(   )

    条约

    内容(部分)

    《南京条约》

    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割香港岛给英国。

    《马关条约》

    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辛丑条约》

    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A、开放的通商口岸都在沿海地区 B、中国的民族危机不断地加深 C、中国的所有主权完全遭到破坏 D、中国社会性质不断发生变化
  • 4、明朝时期,义乌彪悍壮丁组成的数千新兵,在台州九战九捷,全歼敌人。与此事件有关的诗句是(   )
    A、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 B、郑公七次下西洋,受命天朝赴远航 C、开辟荆秦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 D、上报天子兮下救黔首,杀尽倭奴兮觅个封侯
  • 5、下列图片呈现的是中国古代各民族交往互动的史实。按朝代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④①②④ C、②③①④ D、①③②④
  • 6、2025年4月初,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到我国东南部某山区进行野外考察。下图为考察区域地形图(图中①~④地为露营的备选地点)。完成问题。

    (1)、考察中,同学们看到该地河流干流的流向大致是(   )
    A、自东北向西南 B、自西南向东北 C、自西北向东南 D、自东南向西北
    (2)、经过实地观察,同学们认为最适宜露营(一般要求平缓、防风)的地点是(   )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4地
  • 7、亚马尔液化天然气项目是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后在俄罗斯实施的首个特大型能源合作项目,项目位于北极圈内的亚马尔半岛,是目前全球在北极地区最大型液化天然气工程。右图为中国该能源项目液化天然气运输航线示意图。完成问题。

    (1)、甲航线自西向东依次经过的大洋是(   )
    A、印度洋-大西洋-太平洋-北冰洋 B、北冰洋-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 C、北冰洋-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 D、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北冰洋
    (2)、亚马尔液化天然气项目开发过程中面临的困难有(   )

    ①冬季寒冷漫长,施工期短

    ②沙漠广布,生态环境脆弱

    ③永冻土层深厚,地基稳固

    ④人烟稀少,基础设施落后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 8、我市积极打造“口袋公园”,提升城市品质。这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 9、“法安天下,德润人心。”道德和法律是调节人们行为的两种主要社会规则。
  • 10、1991年苏联解体,标志着两极格局正式结束,多极化格局正式形成。
  • 11、兼并战争、制度变革、思想学术的繁荣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主要特征。
  • 12、青藏地区坐落在世界最高的高原上。那里有独特的高原生活方式和“雪域文化”。
  • 13、马六甲海峡是欧洲、非洲与亚洲太平洋沿岸港口之间最短航线的必经之地,是连接太平洋与大西洋的海上通道。
  • 14、社会治理,事关发展大局。九年级同学以“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为主题开展项目化学习,请你参与完成相关任务。
    (1)、【驱动任务一】:探寻古代治理的智慧之道。下面是两组同学搜集的资料:
    资料一:《新全球史》中认为“正是这一时期的政治混乱才迫使那些思想者不断反思社会的本质以及人们在社会所应该承担的角色”。社会的重要矛盾,引发了士人阶层的百虑,(儒家、道家、法家)从不同角度出发对新社会应该是如何运转进行了自己的理论构建和大讨论。”
    ——摘编自刘子贤《论社会转型与文化转型之关系一一以春秋战国为例》
    资料二:刘邦在总结西汉建立的成功经验时,认为关键所在便是:“此三者(子房、萧何、韩信),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唐太宗……决策时有房谋杜断,纳谏时有魏徵、马周,用兵时有李靖、秦琼……迎来了“贞观之治”。唐玄宗先后任命姚崇、宋璟、张九龄诸人为相,朝局趋于稳定……
    一一《治国之道,务在举贤:中国古代吏治的镜鉴①》
    资料一中“士人阶层”提出来哪些治国思想?运用所学知识列举资料二中两朝代体现此“治国之道”的相关制度各一项。
    (2)、【驱动任务二】:借鉴西方治理的经验之道。
    资料三:社会保障制度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国家应对风险社会的重要制度创新。1935年,美国颁布了《社会保障法》,向无依无靠者提供救济;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面临着严重的社会矛盾和冲突,各国纷纷调整政策,建立起社会保障制度……
    一一摘编自《世界主要国家的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
    据资料三指出美国颁布《社会保障法》的时代背景,并运用所学知识简要评价社会保障制度。
    (3)、【驱动任务三】:审视基层治理的浙之样本。
    资料四:近年来,浙江某村牢记总书记“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的嘱托,积极探索、成功走出一条乡村治理新路径。坚持党建引领,推动党员干部树立良好的工作作风和优秀的家风家教,为群众立标杆、做示范,引导其他村民积极参与到乡村治理的实践中来;通过创立院落党小组、“自管委”等机制,搭建院落协商平台,制定310条院落治理公约,成功拆除32处乱建偏房、粪棚,整治约3000米房前屋污水沟;紧扣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建立村民“说事、提案、建议”等制度,组建宣讲团和矛盾纠纷引导团,持续开展相关法律法规和禁毒禁赌防邪宣传活动和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依据资料四,说明该村的探索实践对基层治理的启示。
    (4)、【驱动任务四】:书写“修齐治平”的理想追求。
    项目化学习活动最后,九年级(1)班的同学纷纷在学校的“心语墙”上留言。请你也加入他们,完成下面“心语墙”相关内容。
    青春心语墙: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标题:修身立德,做更好的自己
    【经典名言】: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互动板块】:“我的修身计划”:①
    标题:孝亲敬长,共建和谐家庭
    【经典名言】:
    “百善孝为先。”“家和万事兴。”
    【互动板块】:“我的齐家行动”:②
    标题:爱我河山,立志报效祖国
    【经典名言】: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互动板块】:“我的中国梦”
    畅谈自己的理想和抱负、关注国家大事、自觉维护国家利益等。
    标题:③
    【经典名言】:“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互动板块】:“我的世界公民宣言”:了解世界文化、关注全球问题、关注世界发展、关注人类命运等。
    “奋斗的青春最美丽”“梦想从这里起航”!
  • 15、与法同行,共护少年成长。2025年3月全国两会期间,有关未成年人保护的相关话题持续升温,某班同学收集素材绘制了一期板报进行宣传。

    法护童真筑防线爱润成长暖人心

    会上报告

        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最高人民检察院所作的工作报告。报告中严惩侵害未成年人犯罪、强化未成年人犯罪预防治理等重要举措,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锚定方向。

    代表建议

        平台保护强化:要求网络经营平台23:00-6:00关闭未成年人服务,禁止推送暴力、饭圈互撕等内容。

        心理健康干预:建议学校每年开展心理健康筛查,将心理健康纳入必修课,并建设社区心理驿站提供支持。

    与法同行

        初中生小平经常熬夜玩游戏,导致上课打瞌睡,不爱与同学往来。父母发现后,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条例》启用了“青少年模式”。

    (1)、根据所学知识,指出“会上报告”中全国人大行使的职权及其与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关系。
    (2)、结合“代表建议”,说明这些措施将如何成为未成年人的“保护防线”。
    (3)、从依法履行义务角度评析小平父母的做法,并从“加强自我防范”角度给小平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
  • 16、多元一体,感悟民族特质。九(1)班开展“中华民族发展与内在特质”历史专题研究,请你参与完成。

    【项目任务一:了解民族之传成】

    材料一:此期间有极关重要者四事:一为中国版图之确立。并六国,分建四十二郡……二为中国民族之传成。春秋时代华、夷杂处之局,逐渐消融,而成“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之社会。三为中国政治制度之创建……·

    ——钱穆《国史大纲》

    【项目任务二:见证民族之觉醒】

    材料二:中国近代民族意识的觉醒历程。

    (见右图,整理自俞祖华《中华民族“全面觉醒”的开启》)

    【项目任务三:探究民族之内在特质】

    材料三:“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某班同学搜集到两组重要历史人物,开展探究性学习。

     

    古代

    近代

    现代

    【第一组】

    戚继光、郑成功

    张自忠、左权

    彭德怀、黄继光

    【第二组】

    毕丹、祖冲之

    孙中山、毛泽东

    袁隆平、屠呦呦

    (1)、材料一中“重要四事”发生于哪一朝代?并依据材料概括其对“中国民族”形成的作用。
    (2)、根据材料二,从深度上概括中国近代民族意识的觉醒历程。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推动中国近代民族意识觉醒的原因。
    (3)、请从材料三中选择一组人物,围绕“中华民族的内在特质”提炼观点,并加以论证。(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所选人物要涉及各个时期,逻辑清晰,有总结提升。)
  • 17、彩云之南,因地制宜转型。阅读图文信息,完成相关学习任务。

    材料一:读云南省和荷兰的地理位置示意图:

    材料二:云南是我国花卉产业大省。丽江现代花卉产业园依托适宜地理条件,种植有48种玫瑰花、18种彩色马蹄莲……“美丽产业”一派生机勃勃。但依然存在自动化程度有待提高、市场竞争力不足、整体效益有待提升等问题。

    (1)、依据图一可知,云南与缅甸、老挝、接壤,与泰国和柬埔赛通过澜沧江一一(河流)相连,具有建设“面向辐射中心”的区位优势。
    (2)、请据材料一图文信息指出,与荷兰相比,云南花卉种植的优势条件。
    (3)、依据图文信息,请为促进丽江“美丽产业”转型升级提出合理化、创新性建议,并分别说明理由。
  • 18、在经济一体化程度日益加深的当今世界,美国政府却悍然发动“关税战”,中国政府积极作出回应,对美加征对等关税,单周取消1.2万吨美国猪肉订单,转向巴西、西班牙采购。这体现出在复杂的国际关系中(   )        

    ①经济全球化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②国际上只有经济竞争而不存在合作

    ③和平与发展的主题发生了裂变

    ④中国积极采取措施以维护国家利益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 19、右图是学习《共圆中国梦》这一内容的思维导图,图中▲处应填的内容依次是(   )

    A、坚持党的领导、凝聚中国力量 B、全面依法治国、凝聚价值追求 C、共享发展成果、实现同等富裕 D、全面从严治党、正视发展挑战
  • 20、2024年是澳门回归祖国25周年。这25年,是澳门历史上经济发展最快、民生改善最大的时期,也是澳门同胞共享伟大祖国尊严和荣耀感最强的时期。实践充分证明(   )

    ①“一国两制”彻底消除澳门与内地的交往交流障碍

    ②“一国两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伟大创举

    ③澳门与祖国内地同发展、共繁荣的道路将越走越宽广

    ④要贯彻高度自治的方针,在全国推广特别行政区宪制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上一页 55 56 57 58 59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