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君子风骨

    【文本一】

    卜算子·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尘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文本二】

    爱莲说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文本三】

    尚节亭记(节选)

    刘基

    夫竹之为物,柔体而虚中,婉婉焉而不为风雨摧折者,以其有节也。至于涉寒暑,蒙霜雪,而柯不改,叶不易,色苍苍而不变,有似乎临大节而不可夺之君子。

    世衰道微,能以节立身者鲜矣。中立抱材未用,而早以节立志,是诚有大过人者,吾又安得不喜之哉。

    注释:①婉婉焉:柔美的样子。②中立;黄中立,人名。

    (1)、【辨手法·析字义】

    篇名

    表现手法

    描写对象

    语句

    方法及释义

    《卜算子·咏梅》

    一任群

    课内迁移法:野发而幽香芳:

    《爱莲说》

    香远清,

    亭亭净植

    成语借鉴法:多多

    益:

    《尚节亭记》

    而柯不改,

    叶不

    查阅词典法:①容易②平和③改变④交换易:

    (2)、【赏文本·明内涵】三则文本所描写的对象不同,但都表现了君子的美好品质。结合文本内容,具体分析。
    (3)、【识其物·探其意】

    除了三则文本中所描写的对象,还有一些草木也有类似的象征意义,请写出一例并简要分析。

    (4)、【悟精神·促成长】

    请从三则文本中挑选一句你喜欢的句子作为你的座右铭,收入你的纪念册。

    座右铭卡片文句
    出处
    作为座右铭的理由
  • 2、为了磨砺科学品质,涵养科学精神,科技社准备将“科技之光”的学习成果作为纪念册的第一板块,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材料一】建国以来我国科学家精神形成的历程

    【材料二】中国航天事业奠基人钱学森大事年表

    年龄

    主要事件

    1911年12月11日

     

    生子上海

    1939年

    28岁

    获加州理工学院航空、数学博士学位

    1947年

    36岁

    任加州理工学院教授

    1950年

    39岁

    要求回国,遭美国当局扣留关押,获释后遭软禁5年

    1955年

    44岁

    冲破重重阻碍,带领全家回国

    1956年

    45岁

    出任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第一任所长

    1960年

    49岁

    成功组织我国制造的第一枚近程导弹的飞行实验

    1966年

    55岁

    成功领导了用于近程导弹运载原子弹的“两弹结合”飞行实验

    1985年

    74岁

    因对我国战略导弹技术的贡献,获全国科技进步特等奖

    1991年

    80岁

    被授予“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一级英雄模范奖章

    2009年10月31日

    98岁

    在北京逝世

    【材料三】

    中国载人航天器命名探究:为感受中国载人航天器命名中的那些宇宙级中式浪漫,以下是同学们利用人工智能工具对“梦天”和“问天”的命名及介绍语的评分比较。

    航天器

    中国空间站实验舱

    图片

    命名

    梦天

    问天

    介绍语

    在无垠的星海中,一首来自远古的诗篇,带着诗人心中的月宫幻梦,轻盈地悬浮于宇宙之间。每一次实验都是我们对宇宙的诗意告白。

    一位伫立于星河之间的智者,书写着人类对未知的追问与渴望,是我们与宇宙对话的窗口。让每一次实验都成为对苍穹的深情叩问。

    人工智能工具评分

    梦天:8分

    该名称化用李贺《梦天》诗句“遥望齐州九点烟”,象征航天事业承载的民族复兴之梦。介绍语兼具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平衡,强调科学探索的前瞻性与想象力。

    问天:9分

    该名称源自屈原《天问》,体现中华民族对宇宙的哲学思考,传承“路漫漫其修远兮”的探索精神。介绍语融合古典文学与现代航天的时空对话,暗含“向宇宙发问”的科研精神。

    (1)、阅读【材料一】,请写出你从中得出的结论:
    (2)、阅读【材料二】,你探究出的科学家精神:
    (3)、你同意【材料三】中人工智能工具的评分结果吗?请阐述理由。
    (4)、为了更准确地了解命名的由来及含义,你还可以通过哪些途径进行深入探究? 
    (5)、通过以上三则材料给你的启示,请写出你的青春宣言,收入你的纪念册。
  • 3、请你将序言中的古诗文补充完整。

    三年的学习生活,是一段且行且歌的旅程。我们聆听诸葛亮“ , 非宁静无以致远”(《诫子书》诸葛亮)的教导,明志笃行;我们铭记孔子“学而不思则罔,”(《<论语>十二章》)的教诲,勤学善思;我们体会杜甫“ , 一览众山小”(《望岳》杜甫)的壮志,自信乐观;我们感受李贺“报君黄金台上意,”(《雁门太守行》李贺)的赤诚,敢于担当。我们懂得“”的道理(请写出连续两句惜时的句子),珍惜时间。

    相识犹如昨天,离别却又在即。我们感受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超越时空的真挚情感,珍惜友谊。我们写下“”的美好祝愿(请写出连续两句表达祝福的句子),致敬我们最火热的青春。

  • 4、文学社准备用古今诗文作为纪念册序言,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韶华筑梦·笃行致远
    韶华的底色
    是竹简帛书流转的智慧
    是唐诗宋词飘飞的思绪
    是五千年经典的华章
    韶华的锋芒
    是“天问”探测的苍穹
    是高铁穿越的山海
    是科技强国闪耀的光芒
     
    韶华的筋骨
    是志士仁人的正气
    是shù( )边战士的丹心
    是君子坚韧品格的芬芳
    韶华的本色
                                             
    是图书馆中耕耘的笔声
    是青春记忆最耀眼的勋章
    (1)、诗中加点字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
    A、qún B、qióng
    (2)、给诗中的拼音选择正确的汉字(  )
    A、 B、
    (3)、请仿照波浪线部分在横线上仿写一个句子,使诗歌内容完整连贯。
  • 5、在封面设计过程中,有同学认为毕业册主题中的“筑”应改为“铸”,你是否同意他的观点,请根据下图《现代汉语字典》中的释义说明理由。
  • 6、美术社为毕业纪念册设计封面,请选择你最喜欢的一幅,将主题“韶华筑梦·笃行致远”八个字用正楷或行书正确、工整地书写在田字格内,形成专属于你自己的纪念册封面。


            封面一                            封面二                       封面三

  • 7、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这份真诚是友谊的滋味;“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这份开心是成功的滋味;“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这份忧愁是思念的滋味;“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份坚持是勤奋的滋味……

    人生百般滋味,生活需要面对。请从下面两个写作任务中任选一个 , 写一篇文体清晰的作文。

    (1)请以“_______________最有滋味”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2)请自拟题目,自选角度,确定立意,写一篇议论文,谈谈你对“人生的滋味”的思考和认识。

    要求:①按文体要求作文,600字左右。②不得套作,不得抄袭。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 8、人物小传,是传记文的一种,用来简略记载人物的生平事迹。请参考示例,从《水浒传》的武松、李逵、杨志中任选一人,为他写一则小传。(80字左右)

    示例:“花和尚”鲁智深,生性豪爽,好打抱不平。为救金氏妇女,三拳打死镇关西,逃至五台山出家。后到东京大相国寺做职事僧,偶遇林冲,与其结拜为兄弟,在野猪林救下林冲,在二龙山落草,后上梁山。征讨方腊之后,在杭州六和寺坐化。

  • 9、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岳阳楼记(节选)

    范仲淹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 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1)、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国怀乡                           去:到,往 B、锦鳞游泳                           锦鳞:美丽的鱼 C、予尝古仁人之心             求:探求 D、吾谁与                           归:归依
    (2)、下列各项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居庙堂高则忧其民                           渔人甚异 B、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                    出无敌国外患者 C、物喜,不以己悲                           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D、感极悲者矣                                     环而攻之不胜
    (3)、下列对选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选文景物一暗一明,触发了“迁客骚人”一悲一喜两种截然不同的感情 B、“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运用了动静结合的写法。 C、选文写景状物词句整齐,辞采华美,音韵和谐 D、选文表达了作者寄情山水、乐以忘忧的思想感情。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2)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 10、填补下列名句的空缺处或按要求填空。

    (1)苟全性命于乱世,

    (2) , 欲语泪先流。

    (3) , 西北望,射天狼。

    (4)了却君王天下事,

    (5)范仲淹在《渔家傲·秋思》中用来表达征人归心切,思乡迫,破敌功未成,把酒难释怀之意的句子是:

    (6)王冕用“不要人夸颜色好,留得清气满乾坤”来赞美墨梅的高风亮节,陆游在《卜算子·咏梅》中用“”来赞美梅花坚贞自守的傲骨。

  • 11、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微尘远,山花近

    秦锦屏

    ①万山红遍的金秋,在遥远的大西北,我带着任务,远赴乡郊野岭采风,在前不巴村、后不着店的地方遭遇道路塌方。为我带路的摩的司机刘师傅,急忙跳下车,站在黄尘漫漫的土路上,双手拢成喇叭放声吆喝:“喂,路那边有人吗?……能帮忙挖通路吗?”

    ②我沮丧地蹲在路边,盯着刘师傅高大的背影,惶恐而焦虑,大脑里不断闪回播放我和他初见的情景,顿时悔意重重,心乱如麻!眼前这条偏僻蜿蜒的乡间土路是单行道,稍有不慎有可能连人带车翻入荆棘丛生的鸿沟中!即使我放弃此行的计划,出租车也根本无法调头!

    ③五分钟,十分钟过去了,刘师傅还在那里费力而徒劳地呐喊着。我咬牙憋气,心里做好了在这荒山野岭徒坐一整夜的最坏打算。一直紧握方向盘蹙眉沉默的出租车司机也下了车,跟刘师傅一起吆喝“喂,路那边有人吗?……能帮个忙吗?”

    ④“喂、喂、喂……忙、忙、忙!”回应我们的只有鹦鹉学舌的群山和越来越凉的山风。

    ⑤一声悠扬的应答,带动唰啦啦一阵细响,塌方路那端,一片不起眼的、依山靠坡的庄稼地里,忽地冒出个裹着白羊肚手巾的脑袋,在扬声问清楚我们的意图后,这手拄柴棒的老人掉头而去,嘴里说的是他这就回村里去喊人来帮把手,现在手里没拿家什,没法将垮塌在路当腰的土堆铲平。

    ⑥听人家这么一说,刘师傅和那位不知名的司机一齐转回头看我,面露喜色。我撇撇嘴,心想,这老人,十有八九不会回来了,因为,这地方离他居住的村庄一定十分遥远,任凭我手搭凉棚望尽村路,也未见窑洞组成的村郭坐落在何处!

    ⑦沉默。等待。

    ⑧又是数十分钟过去了,夕阳像一个没有烧透的夹生煤球,半红半黑悬挂在天际,树梢上满是寒凉寡情的秋风。刘师傅站一会儿,蹲一会儿,“啪啪”打火抽烟。司机则反复在原地看表、兜圈子,看样子,他有些后悔接了我这档活儿。

    ⑨听,土堆后面好像有人声!

    ⑩我们一跃而起,探头看去,呀,好多手执铁锹、锄头的村民,正从带状的小路上陆陆续续汇集而来,带头的就是那弓背老人!他们舞动工具又铲又挖。刘师傅和司机高兴坏了,挽起袖子在路的这端徒手刨土,我也要效仿他们,却被硬生生推开:“你是客人呢,不要把手弄脏了!”

    ⑪蒙在夕阳脸上的灰色面纱被风掀开了,夕阳一跃而出,安详地注视着大地,橘色的薄暮里,一群人,正在为一个素不相识的人刨土开路!呵,不说别人,就那位黑脸白牙的刘师傅,我认识他也才不到两小时。(当时,我在县城里招手问驾摩托车兜生意的他:“黑家洼村怎么走?”他认真打量了我一下,自告奋勇要弃车带路,理由是,那地方路况不好,驾摩托车去危险,不识途的人很容易走岔道,路走岔了,非但今晚回不了城,连个宿住的地方也难找到。他特别强调:“你看看,这天都快黑了,你一个女人家,身上还背着个包……”我见他满脸真诚,便接受了建议,由他带路,当街拦了一辆出租车……)哪知,路上遇到这坟包一样意外出现的“拦路虎”!刚才还差点误会了他。

    ⑫“拦路虎”被一群陌生人合力“打败了”!我强忍满眼激动的泪花,掏出钱想略表谢意,却被那些粗糙的大手坚决挡回:“那不能要呢,都是小事情嘛!谁人出门不遇个事儿嘛……”

    ⑬一旁的刘师傅拍拍满是灰尘的手,竟也替他们帮腔:“应该的,咱们这里的人,都这个样儿。快走,天快黑了!”

    ⑭车子再次启动,夹道而立的是扛着、拄着劳动工具的村民,他们微笑的脸庞朴实而憨厚,挥舞的手臂,像广袤大地上鲜明生动的平安路标,被夕阳镀上了灿灿金色

    ⑮车子颠簸前行,我频频回头。远远看去,他们散落道旁,如微尘一样越来越小越来越小,又像朵朵沁人心脾的山花,越来越近,越来越近。

    (选自《人民日报》2014年4月2日版,有删节)

    (1)、依据提示,梳理文章情节和“我”的情感变化。

    , 沮丧焦虑→回村喊人,②→③ , 愧疚感激→再次前行,④

    (2)、依据提示,品析句子。

    他们微笑的脸庞朴实而憨厚,挥舞的手臂,像广袤大地上鲜明生动的平安路标,被夕阳镀上了灿灿金色。(从修辞的角度)

    (3)、⑪段括号中的文字属于哪种记叙顺序?作用?
    (4)、结合全文,探究标题的含义。
  •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为什么要倡议“以竹代塑”?联合国环境规划署2021年10月发布的报告显示,1950年至2017年间,全球范围内累计生产了92亿吨的塑料制品,其中约70亿吨成了塑料垃圾,而这些塑料垃圾的全球回收率不足10%。塑料垃圾的环境外溢更是导致食物链里的微塑料污染,可以说塑料颗粒已经无处不在,对地球生态和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为此,许多国家先后出台禁限塑令,积极寻找塑料替代品。而在所有可代塑生物材料中,竹子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竹子是优质的可再生、可循环、可降解的环保材料,并且具备强度高、韧性好、硬度大、可塑性佳等特点,其吸碳固碳能力也远超普通林木。概言之,“以竹代塑”不仅能够起到美化环境、减碳固碳、发展经济、增收致富等作用,还能够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生态产品的需求,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选自《读懂“以竹代塑”倡议的时代意义》)

    材料二:

    “以竹代塑”彰显了中国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战略定力。 一个“代”字传递出的 是“变”的态度、决心和行动。这是发展理念的变革。我们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决摒弃以牺牲环境换取一时发展的短视做法,始终坚持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协调统一、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战略定力。这是发展方式的转变。“以竹代塑”依托竹子的可再生、可循环利用的特性,加之竹产业全生产周期的低碳性,将 推动传统生产模式的转变,促进竹资源的生态价值转换,真正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 势。这是产业结构的优化。“以竹代塑”顺应当前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大方向,抓住绿色转型的发展契机,以创新为驱动,促进绿色产业快速发展,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选自《“以竹代塑”是具有时代意义的绿色变革》)

    材料三:

    解决这些问题,第一项重要工作是要把“以竹代塑”上升为国家行动,尽快完善顶层 设计。要在“双碳”目标引领下,将竹资源纳入国家发展战略和行动计划。各地方应出台 推进“以竹代塑”专项工作方案,与国家战略和相关规划对接。探索竹制品替代塑料技术 与方案,加大相关产业科技研发力度和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促进“以竹代塑”科研成果转 化应用,打造“政产学研用金”深度融合的竹产业科技创新平台体系,实现竹产业科技、资金、应用、市场等有效衔接。进一步加大政策倾斜与金融支持力度,鼓励科研人员下沉生 产一线,着力培养一批具有扎实理论基础与丰富实操经验的“制竹人”,夯实竹产业科技基础。

    (选自《“以竹代塑”大有可为》)

    材料四:

    ①可以想见的是,随着三年行动计划的全面实施,国家各项扶持政策的集中发力,将有更多的企业参与“以竹代塑”的行列中来,进而全面提升产品产能及质量,大幅度降低生产成本,生产出物美价廉的竹制品,这将进一步推动竹产业跨越式的发展,促进竹资源丰 富地区经济持续发展,提供更多就业机会,也能为消费提供更多环保、可持续的消费选择,实现经济与环保“双丰收”。

    ②当然,全面推行绿色消费,是一项系统工程,是宏大的社会性命题,同时,绿色消费也是一个微观的民生话题。对于大力推广“以竹代塑”而言,不仅需要国家的顶层制度设计,还依赖于普通老百姓的积极配合。作为一名普通公众,不妨从提竹篮到菜市场买菜开始,点外卖、购物品不妨从选竹包装开始,从衣食住行的日常生活点点滴滴做起,成为一名“以竹代塑”的践行者,从而真正让“以竹代塑”成为绿色消费新风尚。

    (选自《让“以竹代塑”成为绿色消费新风尚》)

    (1)、下列对以上材料的理解和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塑料颗粒已经无处不在,对地球生态和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 B、“以竹代塑”是绿色转型,促进绿色产业快速发展,意味着产业结构的优化。 C、将竹资源纳入国家发展战略和行动计划,能够有效的促进“以竹代塑”工程的顺利完成。 D、现在很多的企业已经参与到了“以竹代塑”的行列中来,竹制品变得物美价廉,实现了济与环保“双丰收”。
    (2)、请分析材料二的行文思路。
    (3)、请结合上述材料简要概括“以竹代塑”的意义。
    (4)、“以竹代塑”我们可以做的还有很多,你认为生活中,我们应当如何将这种倡议落到实处?结合上述材料回答。
  • 13、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各题。

    行路难(其一)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行路难”是乐府古题,多咏叹世路艰难及贫困孤苦的处境。 B、诗的一二句用夸张的笔法营造欢乐的宴饮气氛,与三四句诗人内心的悲苦形成强烈的反差。 C、“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中用“冰塞川”“雪满山”比喻仕途的艰难,抒发了诗人决心渡过黄河翻过太行山,实现自己理想的信念。 D、最后两句中的“破”“挂”两个动词富有表现力,充满气势,充分表达出诗人的乐观、自信和对理想的追求。
    (2)、“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运用典故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 14、2021年12月19日,电影《长津湖》上映第81天,内地累计票房继续刷新中国影史票房纪录。

    影片以恢弘的笔调,史诗般地呈现了抗美援朝战争中的长津湖战役。1950年,中国人民志愿军部队与美军在朝鲜长津湖地区交战,中国人民志愿军第9兵团将美军一个多师分割包围于长津湖地区,歼敌1.3万余人,收复了三八线以北的东部广大地区,是扭转局势的关键一战。这场战役,中国人民志愿军也付出了惨痛的牺性,在零下三十多摄氏度的极端天气中,很多先烈是以端着枪的姿势被冻僵的。影片塑造了将青春、热血与生命化作守护祖国的铜墙铁壁的志愿军战士的英雄群像,体现了志愿军战士服从命令视死如归、冻成冰雕也不退缩的革命精神。

    (1)、现在的电影很多在全片放映结束后,会出现一些电影花絮——片场花絮、电影内容、续集预告等,被称为片尾彩蛋,目的是提高观众的观影趣味。

    看完电影《长津湖》后,有观众如是说:电影结束,等了十几分钟没有看见彩蛋,走出电影院,看见外面车水马龙、高楼林立、热闹非凡,想来这便是最好的彩蛋。

    请简要说说你对这位观众这句话意思的理解。

    (2)、请根据对联常识,将下面六个短语组合成一幅赞美抗美援朝志愿军的对联。

    动地   惊敌胆   撼人心   浩气   丰功   冲天

  • 15、阅读以下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自欺”也并非现在的新东西,只不过日见其明显,罩了一切罢了。然而,在这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这一类的人们,也何尝少呢?他们有确信,不自欺;他们在前赴后继的战斗 , 不过一面总在被残,被杀,消灭于黑暗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道罢了。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蔑。

    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粉所 , 却看看他的骨和梁。自信力的有无,状元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 , 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1)、文段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笼(lǒng)     舍(shě)        谱(pǔ) B、脊(jí)        摧(cuī)          抹(mò) C、倘(tǎng)     诬(wū)        脂(zhī) D、诓(kuāng) 筋(jīn)        宰(zǎi)
    (2)、文中画线句子的字形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B、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 C、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 D、他们在前扑后继的战斗
  • 16、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给人民的生活带来深远影响。 B、我国高铁建设已取得丰硕成果,但因市场规模巨大,还不能完全满足载客、物流货运。 C、文明不是一天就养成的,即使需要春风化雨的涵养润泽,也离不开制度化的刚性约束。 D、近年来,中国出境游的公民素质明显加强,境外受访者多表示中国游客形象大有改善。
  • 17、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在鲁迅笔下,恩师藤野先生是个伟大的人;在朱德心里;而茨威格认为,列夫•托尔斯泰其貌不扬,听岁月滑过的声音。在你的生命中,一定也有一个难以忘怀的人(她)在你的笔下缓缓流淌吧。

    请以“那个难以忘怀的人”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语言要连贯、表达要得体;②写出真切体验与独特感受;③不少于600字;⑤不得出现泄露本人信息的真实人名、地名、校名;⑥除诗歌外

  • 18、11月班会的主题是“人无信不立”,班长请你帮忙完成活动方案。

    “人无信不立”活动方案

    一、活动主题:人无信不立

    二、活动准备

    (一)活动地点:初二•一班教室

    (二)活动时间:11月25日上午8点

    三、活动流程

    (一)展示宣传标语,向全班同学发出活动倡议,号召全班同学积极参与。

    标语:(至少运用一种修辞)

    (二)主持人开场白。

    开场白:人无信,则不立;家无信;国无信,则必危。诚信,一起弘扬诚信美德吧!

    (三)出示中国诚信典故,同学们即兴讲故事。

    曾子烹彘;①;②

    四、班主任总结发言(略)

  • 19、我校青青文学社刊物本期主推《红星照耀中国》中的“人物名片”。我班准备推选一些作品参赛,请每位同学按照“人物姓名”“人物形象”“典型事件”的格式,拟写一则人物名片参加班级竞选。

    人物姓名

    人物形象

    典型事件

  • 20、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①何为“国潮”?“国”即中国,中国品牌、中国文化;“潮”是潮流,也体现人们的个性追求。两者结合,是传统与现代的有机融合,打造多样化文创产品而带来的一种消费潮流和风尚,如中式服饰、国风文创、中式茶饮等。

    ②集东方美学与现代时尚为一体的国潮,过去十年的关注度不断上涨。大众喜欢的不仅有华为手机、中国李宁、霸王茶姬等带有国潮元素的商业品牌,还有《上春山》《青花瓷》等国风浓郁的歌曲,国潮产品越来越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国潮之所以能实现“潮”,既是国家对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支持,也是国人民族文化自信的提升。

    ③技术和科技的创新、完善的产业链,也为国潮兴起奠定了重要基础。自改革开放以采,vv的制造业不断发展,随着技术创新、多行业合作共赢,中国制造早已具备了速度和质量上的优势。完善的产业链为国货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后盾,给予国货性价比的极大优势。

    ④国潮立足“Z世代”的审美取向和文化旨趣,逐渐兴起并发展。“Z世代”是指1995﹣2009年间出生的青年群体,作为眼下关注国潮的主力人群,消费欲望强。他们将国潮视作彰显个性与时代风尚的创意趋势,乐于在工作、生活、社交等场合表现对国潮的偏好。

    ⑤在国潮的传播中,直播和短视频成为最受欢迎的展示形式,青年人在各大平台直播间购买国潮产品成为一种时尚。

    材料二:

    ①穿中式服饰、买国风文创、喝中式茶饮……如今,各类带有中国元素、传统特色的国潮产品已融入不少年轻人的日常生活。年轻人为何热衷国潮?国潮兴起又意味着什么?2024年11月1日,为深入走进国潮品牌企业,中国青年报社举行2024青年国潮品牌共创大会。

    ②在大会上,中国青年报社发布的《2024年度青年国潮品牌强国观察报告》显示,如果产品融入国潮元素,是受访青年愿意购买国潮产品的重要原因。

    ③中国青年报社主要领导在大会致辞中表示,国潮不仅是一种时尚符号,更是中华文化的自信表达,“我们欣喜地看到,越来越多的青年开始关注国潮、喜欢国潮。

    ④在大会现场,首批“青年国潮体验官”也精彩亮相,他们将陪伴更多青年深入了解青年国潮品牌共创伙伴。

    (1)、阅读材料一,简要概括国潮兴盛的原因。
    (2)、材料二是一则新闻,请概括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
    (3)、材料一和材料二中都提到了“中式服饰”“国风文创”“中式茶饮”,请说说它们在两则材料中的不同作用。
    (4)、下列对两则材料的理解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国潮,是将中国传统文化与新时代的潮流文化有机结合,是带有中国元素的一种潮流和风尚。 B、国潮发展迅速,从国潮元素到国潮品牌,再到国潮文化,国潮产品呈单一化、精细化发展趋势。 C、技术和科技的创新,完善的产业链,为国潮的兴起奠定了重要基础。直播与短视频,成为最受欢迎的展示形式。 D、如果产品融入国潮元素,大部分受访青年会更有购买意愿。他们愿意购买国潮产品的主要原因是支持国货、性价比高、看重文化内涵。
上一页 32 33 34 35 36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