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知识点一 气温计的使用方法

    测量气温时,要把气温计放在里,百叶箱放置在的草坪上,气温计离地面米。

  • 2、吃完年夜饭,弟弟在厨房里发现了小苏打,他想到了“比较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的实验,请判断下列操作是否正确。
    (1)、实验时,要准备两杯一样多的水,且水温相同。(   )
    (2)、将小苏打和食盐平均分成几份,每份小苏打和食盐的质量相同。(   )
    (3)、等前一份小苏打全部溶解后,再加入下一份小苏打。(   )
    (4)、搅拌时,搅拌棒不要碰到杯子的内壁。(   )
    (5)、实验过程中不小心洒出来一些水,可以继续实验。(   )
  • 3、分离食盐和水时,我们使用了蒸发装置。请选出合适的名称填入括号,并将填入括号中的器材名称与其作用用线连起来。
  • 4、弟弟向碗里的鸡汤中加入了一些食盐,充分搅拌后发现碗底部剩余少许食盐。下列推测中,合理的是( )。

    A、继续搅拌五分钟,食盐可能全部溶解 B、向碗里的鸡汤中加水,可将剩余的食盐溶解 C、将这碗鸡汤放凉,食盐能够继续溶解
  • 5、弟弟在加食盐时不小心将食盐撒到了芝麻里。他想分离食盐和芝麻,于是把食盐和芝麻的混合物放入水中并搅拌。利用水来分离食盐和芝麻,其原理是( )。
    A、它们在水中的溶解情况不同 B、它们的颜色不同 C、它们的颗粒大小不同
  • 6、吃饭时,弟弟盛了小半碗鸡汤后发现鸡汤的味道有点淡,他找到颗粒大小不同的两种食盐,为了让食盐更快地溶解,他应该向鸡汤内加适量( )。
    A、大颗粒的食盐 B、小颗粒的食盐 C、大颗粒和小颗粒的食盐各一半
  • 7、刚从外面回来的爸爸说,有一个地方的自来水管爆裂了。这是因为( )。
    A、冬天,自来水管自己冻裂了 B、冬天,自来水管里的水结冰,给水管撑裂了 C、冬天,人们放鞭炮,给水管炸裂了
  • 8、鸡肉解冻时,需要( )。
    A、吸收热量 B、放出热量 C、既不吸收热量,也不放出热量
  • 9、妈妈从冰箱的冷冻室中拿出鸡肉放在盆里自然化冻,小丽看到鸡肉表面附有很多冰块,过了一会儿,等鸡肉解冻后,小丽发现鸡肉下面有一摊水,这摊水主要是( )。
    A、鸡肉里面渗透出来的 B、鸡肉表面的冰块熔化而来的 C、从空气中来的
  • 10、烧鱼时,小丽看到妈妈向锅内加了半碗水,过了一会儿她发现锅内的水变少了,原因是水(   )。
    A、被锅吸收了 B、漏到锅外面了 C、变成水蒸气了
  • 11、小丽从冰箱里拿出一瓶饮料放在灶台上,过一会儿,饮料瓶的外壁上出现了水珠,这些水珠是( )。
    A、从瓶子里渗出来的 B、凭空产生的 C、空气中的水蒸气凝结而成的
  • 12、小丽将剩下的饺子放入冰箱,发现冷藏室(温度恒为 4C)内有一杯水,则放在冷藏室内的这杯水( )结冰。
    A、 B、不会 C、不清楚是否会
  • 13、煮饺子时,小丽看到锅的上方有一些“白气”,你认为这些“白气”是( )。
    A、水蒸气 B、小水珠 C、小冰晶
  • 14、在厨房内使用温度计测量水温时,下列有关温度计的使用和读数方法的示意图,正确的是( )。
    A、 B、 C、
  • 15、过年啦!吃年夜饭是除夕夜不可缺少的环节。按照我国北方的传统习俗,年夜饭通常有饺子、年糕等。小丽家今年的年夜饭有饺子、鸡汤、糖醋鱼等。
    小丽在煮饺子的时候发现水沸腾了,此时锅内水的温度最接近( )。

    A、30℃ B、60C C、100℃
  • 16、阳光小学的三(1)班举办了一场班级运动会,小柯、小丽和小龙都积极地参与了这次运动会。赛后,他们一起探讨了“过山车”的测试与改进。
    (1)、如图所示为小柯上学的路线,他从家出发后先向西走,阳光小学再右转,到达学校,那么他从学校出来回家的路线是(   )。

    A、先左转再向西走 B、先向东走再左转 C、先向南走再左转
    (2)、上学路上,小柯在观察一辆直线行驶的汽车。如图所示,假设车上有三个点,其中两个点的运动路线是相同的,这两个点是(   )。

    A、A 点和B 点 B、B 点和C点 C、A 点和C点
    (3)、下列对旁边同学所处位置的描述,准确的是( )。
    A、小龙在小柯前面 B、小美距离小柯1米远 C、小丽在小柯右边2米处
    (4)、小柯和小龙讨论如何比较两名同学跑50米的快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两名同学一定要从同一地点出发 B、两名同学一定要在同一时间出发 C、两名同学出发时间不同、出发地点不同也能比较跑50米的快慢
    (5)、50米赛跑中前三名同学的成绩如下:小柯用时8.89 秒,小龙用时8.95秒,小丽用时8.75秒。这三名同学站在如图所示的领奖台的位置时,从左到右分别是( )。

    A、小柯、小龙、小丽 B、小龙、小丽、小柯 C、小柯、小丽、小龙
    (6)、中场休息时,小丽告诉小柯,她在家测试自己的“过山车”时,小球经常停在轨道的某个位置。小柯认为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
    A、小球速度太快 B、轨道太宽 C、轨道的坡度太小
    (7)、小柯认为搭建“过山车”时应该( )。
    A、抛弃设计图,随意拼搭 B、可以从“过山车”的任意位置开始拼搭 C、按照设计图进行拼搭,并在拼搭过程中进行微调
    (8)、为了探究小球质量和撞击力量的关系,小柯和小丽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

    ①当A球在①号斜坡上保持不动时,A球相对于B 球是(填“静止”或“运动”)的。

    ②A球从①号斜坡上滚落下来,会撞击到 B 球,B球被撞击后,运动到了②号斜坡上,这说明运动的小球具有。B球在②号斜坡上做(填“直线”或“曲线”)运动。

    ③换用质量更大的C球,使其从①号斜坡的同一位置滚下撞击B球,B球运动到②斜坡上的位置比之前(填“更低”或“更高”)。
    ④经过多次的碰撞测试,B球飞出②号斜坡,它在空中的运动路线是图中的( )。


    A. 甲      B. 乙       C. 丙

  • 17、暑假里,小金和小影作为一个旅游爱好者,相约去一个沿海的热门旅游岛屿进行露营体验。他们跟随自己的父母并带上了露营需要的装备,在岛上生活了三天。
    (1)、小金把湿衣服晾在树干上,过了一夜,湿衣服变干了,这是因为
    (2)、小金用锅烧水时,能观测到的现象是( )。
    A、水蒸气上升 B、锅底有气泡产生 C、沸腾时温度持续上升
    (3)、水沸腾后,小金要让水温保持在100℃,且尽量节约燃料,下列方法中,最佳的是(   )。
    A、转小火继续加热 B、继续开大火 C、把火直接关了
    (4)、小金在读数时,温度计(填“能”或“不能”)离开被测的水。
    (5)、白天很热,小金下水游泳后回到岸上时,身体会感觉格外凉,这是因为( )。
    A、水特别冷 B、空气温度低 C、水蒸发带走了身体的热量
    (6)、小影发现小岛上有卖饮料的小卖部,于是买了一杯冰镇饮料来降温,里面还有部分冰块。这杯饮料的温度为( )。
    A、5C B、0C C、5C
    (7)、不一会儿,装有饮料的杯子外壁出现了小水珠,这些小水珠( )。
    A、是从杯子里洒出来的 B、是小影手心的汗 C、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结而成的
    (8)、为了减慢冰块熔化,小影可以( )。
    A、用手捂着装饮料的杯子 B、将饮料放在太阳下晒 C、将饮料放在阴凉的树荫下
    (9)、小影直接去买了一些冰块,他想做“水结冰”的实验。做“水结冰”的实验时,小影在装冰块的杯子中加入( ),能使杯中温度降得更低。
    A、食盐 B、沙子 C、食用油
    (10)、下列关于水结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水结冰时温度会一直下降 B、水完全结冰后温度才会继续下降 C、水放在冰箱冷藏后就会立刻结冰
    (11)、小金正在溶解食盐,能使杯子中的食盐溶解得最快的是( )。
    A、40℃的温水、不搅拌 B、10℃的冷水、不搅拌 C、40 ℃的温水、搅拌
    (12)、小金在50毫升水中加入30克食盐,充分搅拌后,发现杯底还有部分食盐颗粒没有溶解,这是因为( )。
    A、食盐颗粒太大 B、搅拌得还不够 C、食盐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有限
    (13)、能使上题中杯底的食盐继续溶解的方法是( )。
    A、不断搅拌 B、往杯中加水 C、加入少量研碎的食盐
    (14)、小影不小心将食盐洒落在沙子里了,下列方法中,可以把食盐和沙子分离开来的是(   )。
    A、用滤纸过滤 B、直接加热蒸发 C、先溶解,再过滤,最后蒸发
    (15)、在蒸发食盐水的过程中,小影应在( )时熄灭酒精灯。
    A、水完全蒸干 B、出现大量白色颗粒 C、食盐水沸腾
  • 18、校园里的科普气象站正式启用了,小西作为天气探索小组的成员,和其他成员一起对学校周围的天气进行了观察、测量和记录。
    (1)、小西测量并记录了校园内一天的气温,如图所示为当天10时的气温计的 ℃示数。

    ①据图可知,当天10时的气温为℃。

    (2)、根据所学知识,一般一天中的气温变化规律是( )。
    A、一直上升 B、一直下降 C、先上升后下降
    (3)、如表所示为小西记录的一周的天气情况。

    日期

    1月3日

    1月4日

    1月5日

    1月6日

    1月7日

    1月8日

    1月9日

    天气

    气温

    6℃~

    15 ℃

    7℃~16℃

    2℃~16 ℃

    -1℃~8℃

    -3℃~7 ℃

    0℃~10℃

    2℃~13℃

    风向

    西北风

    东北风

    西北风

    西北风

    西北风

    东南风

    北风

    风力

    3级

    3级

    6级

    5级

    4级

    3级

    1级

    ①在这一周中,晴天有天,多云有天,雨天有天。

    (4)、小西在使用气温计时,应该( )。
    A、手握玻璃泡 B、将气温计悬挂在空气中 C、仰视读数
    (5)、如果把天空看成是一个圆,阴影部分代表天空被云遮住的部分,那么1月3日的云量最接近( )。
    A、 B、 C、
    (6)、1月4日,小西测量风向时小风旗应该飘向( )。
    A、东北方 B、西北方 C、西南方
    (7)、小西在1月5 日当天测得的降水量最接近( )。
    A、18毫米 B、18厘米 C、18毫升
    (8)、1月6日,小西看到路边的小树的情形最接近图( )。
    A、 B、 C、
    (9)、1月9日,小西准备外出,他不适合穿的衣服是( )。
    A、羊绒大衣 B、短袖T恤 C、皮夹克
    (10)、外出时,小西看到的云是( )。
    A、阳光明媚,只有少量的云 B、云多而密,看不到太阳 C、天空中云比较多,有时可以看到太阳
  • 19、大雪之后是晴天,小杭将食盐水放在室外,几天后发现食盐水里出现食盐颗粒,这是因为杯中的水(填“增加”“减少”或“变凉”)了。继续将杯子放在室外,杯中的食盐颗粒会(填“变多”“不变”或“变少”)。
  • 20、小杭、小西和小宸对于“影响溶解快慢的因素”有不同的想法,于是进行了实验:分别把15克食盐倒入各装有100 毫升水的四个玻璃杯中,溶解方法和溶解时间记录如表所示。
     

    溶解方法

    溶解时间/秒

    第一杯

    冷水、搅拌

    45

    第二杯

    冷水、不搅拌

    150

    第三杯

    热水、搅拌

    15

    第四杯

    热水、不搅拌

    65

    (1)、要想研究水的温度对溶解速度的影响,应该用第一杯和第杯进行对比实验,这个实验改变的条件是 , 不变的条件是(写出一点),从实验结果来看,能加快溶解的速度。
    (2)、如果把第四杯食盐水倒出一部分到蒸发皿中加热,等水分全部蒸发后,留在蒸发皿中的是 , 它是呈(填“细小粉末”或“大颗粒”)状的。
上一页 5 6 7 8 9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