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下面两种关于地球昼夜交替现象成因的假说,正确的是( )。
A、假说一和假说二都不会出现昼夜交替 B、假说一会出现昼夜交替,假说二不会出现 C、假说一和假说二都会出现昼夜交替 -
2、使用如图两种工具探究昼夜交替的成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球形白炽灯可以模拟太阳 B、透明球可以模拟地球 C、此组材料无法观察到昼夜交替现象 -
3、关于地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它是地球内部一根真实存在的轴 B、如果地轴不倾斜,地球将不会出现昼夜交替现象 C、地轴的倾斜对四季变化起着重要的作用
-
4、图是常见的地球仪,它展示了地球的自转和海陆分布等特征。对这款地球仪评价合理的是( )。
A、这款地球仪不正确,因为没有用灰色表示陆地 B、这款地球仪正确,因为它体现了地轴倾斜这一重要特征 C、这款地球仪不正确,因为没有展示地球内部结构 -
5、地球的四季变化、昼夜交替都会对地球生物产生影响。
-
6、哥白尼的日心说是以太阳为中心的天体运动体系假说。
-
7、由于激光的光线更集中,因此模拟太阳时应选择激光而非手电筒光。
-
8、从网络上找到的数据一定不能作为支撑和反驳别人观点的证据。
-
9、同学们制作一个地球模型就可以完全表达真实地球的所有特征。
-
10、在19世纪,“傅科摆”实验可以作为地球的证据。
-
11、日影的变化与太阳在天空中的变化有关。
-
12、熟鸡蛋的内部结构跟地球结构相似,蛋壳部分相当于地球的。
-
13、 石湾镇的休眠火山,引起了科科对火山喷发成因的兴趣。科科在罐头盒里把土豆泥堆成一个中空的锥形体,从顶部向下挖一个小洞,顺小洞向锥形体中注人番茄酱,然后用一层薄薄的土豆泥封住洞口。用酒精灯加热罐头盒底部,一段时间后便能看到“火山喷发”的情景。(如图)
(1)、 这是一个实验。(选填“对比”或“模拟”)(2)、在此实验中,“具体操作”与“目的”对应错误的是( )。选项
具体操作
目的
A
把土豆泥堆成锥形体
模拟火山山体
B
注入番茄酱
模拟岩浆
C
酒精灯加热
模拟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A、A B、B C、C(3)、根据实验可以推想,越往地球深处,温度越(填“高”或“低"),压力越大。巨大的压力使岩浆不断向上挤压,遇到(填“坚固”或“薄弱”)的地壳就会喷出地表,形成火山喷发。(4)、火山喷发对人类既有危害,也有益处。请写出火山喷发对人类的危害和益处。(至少各写2点)危害:
益处:
(5)、火山喷发会改变地表形态,以下是与火山喷发相关的自然景观。请你选择其一,简单说明它的形成过程。
-
14、科科又设计了三组实验模型,所用材料如下表。
条件
模型1
模型2
模型3
坡度
30°
60°
60°
植被
无植被
有植被
无植被
降雨
雨量500mL
雨量500mL
雨量500mL
(1)、如果选择模型1和3进行测试对比,可以得出结论( )。A、植被覆盖能减少土地侵蚀 B、土地受侵蚀程度与降水量的多少有关系 C、土地坡度越大越容易被侵蚀(2)、若要研究植被覆盖对雨水侵蚀土地程度的影响,可以选择模型和进行测试对比,并能得出结论:。(3)、用杯子分别收集从各实验模型上流下的水,哪个模型流下的水最浑浊?( )
A、模型1 B、模型2 C、模型3(4)、你对“减少水对石湾镇土地的侵蚀”有什么建议?(至少提2条) -
15、科科想要研究降雨量大小对土地被侵蚀程度的影响,请你帮科科选择所需的条件(在“口"内打√)。

-
16、地球内外两股力量共同作用造就了石湾镇现在的地形。下列地形主要是由地球外部力量引起的是( )。A、连绵的山峰 B、火山 C、海边的陡峭悬崖
-
17、石湾镇打算新建一个图书馆,科科建议修建在河流 岸,因为 。( )A、凸;凸岸水流较慢,不易受侵蚀,以沉积作用为主,地形较为稳定安全 B、凹;凹岸水流较快,不易受水流冲刷侵蚀,泥沙沉积地基稳固 C、凹;凹岸水流较慢,不易受侵蚀,泥沙沉积地基稳固
-
18、在下游入海口可能形成的地形是( )。
A、平原 B、丘陵 C、盆地 -
19、石湾镇西侧有一条较大的河流汇人大海,河流中游有很多圆圆的鹅卵石,而在下游入海口处则更多的是细小的泥沙。关于这一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河流中游的鹅卵石是由河水夹杂着岩石碎屑不断打磨而成的 B、入海口处的河道更宽,水流速度变缓慢,因此泥沙在此沉积 C、鹅卵石比泥沙体积大很多,说明河水对中游的侵蚀更少
-
20、风力是塑造地貌的重要力量。它不仅通过风蚀作用破坏地面,创造出独特的“风蚀地貌”,还能将携带的沙粒沉积下来,塑造出“风积地貌”。下列关于风蚀地貌和风积地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戈壁和沙漠都属于风蚀地貌 B、戈壁是风积地貌,沙漠是风蚀地貌 C、戈壁是风蚀地貌,沙漠是风积地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