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通过方法,可以将蚕卵保存到第二年。为了细致地观察蚕卵,我们可以使用(填“放大镜”或“剪刀”),发现蚕卵的形状是
  • 2、自然条件下,蚕宝宝一般在季出生。蚕宝宝的运动器官是 , 呼吸器官是 , 经过一段时间的生长,蚕宝宝就会结茧,蚕茧的作用是保护
  • 3、远在四千多年以前,我国劳动人民就已经开始养蚕,利用织成华丽的和各种
  • 4、月相变化的研究。
    (1)、月球在圆缺变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叫月相,从地球上看,月球的运动是落(填“东”或“西”)。
    (2)、月相变化的周期是(填“一天”“一个月”或“一年”)。
    (3)、如下图所示,当天空中出现A月相时,我们可知此时为(填“上半月”或“下半月”);当天空中出现B月相时,我们可知此时为。(填“上半月”或“下半月”)。

    (4)、我国许多传统节日都是根据农历定的,上图C可能是(    )当天晚上的月相。
    A、中秋节 B、春节 C、端午节
  • 5、影子的研究。

    李华研究一天中物体影子的变化时,给同一棵树拍下了四张照片(如图3)。

    (1)、请你根据影子变化的规律给这四张照片排序

    (2)、晚上回家后,李华和妹妹用手电筒玩手影游戏(如图4),李华的手在产生影子的过程中充当(    )的作用。
    A、光源 B、遮挡物 C、
    (3)、下列词语中的“影”与产生手影的原理不一样的是(     )
    A、立竿见影 B、形影不离 C、湖光倒影
    (4)、为了使墙上的影子变大,李华可以①(请写出两种方法)。
  • 6、 “简易日晷”的研究。

    (1)、放在地面上的纸板(如图1),相当于影子形成条件中的(     )。
    A、光源 B、遮挡物 C、
    (2)、从记录图(如图2)中,我们发现这段时间的影长变化规律是(     )。
    A、短→长 B、长→短 C、长→短→长
    (3)、由此实验现象,我们可以推测小科是在(     )进行测量的。
    A、上午 B、中午 C、下午
    (4)、如果小科在第四次观察时发现影子朝向正北方,说明此时太阳在小木杆的( )。
    A、正北方 B、正西方 C、正南方
    (5)、根据影子长短变化的规律,推测下午16时后至太阳落山前影子的长度会(    )。
    A、变长 B、变短 C、不变
  • 7、画出以下农历时间对应的月相,暗面用阴影表示。

  • 8、把下列现象与对应的天体用线连起来。

  • 9、孔子遇见两个小孩在争辩,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升起时离我们最近,而到中午时离我们远,因为早晚太阳看起来大,中午小;另一个则认为太阳刚升起来时离我们远,而到中午时离我们近,因为早晚冷而中午热。孔子觉得两人都有道理,那你认为一天中早晚和中午冷热不同的原因是(     )。
    A、太阳和地球的距离不同 B、太阳的高度不同 C、天气特征不同
  • 10、如图所示,月球从A点运行到B点大约需要(     )天。

    月球公转轨道

    A、10 B、15 C、23
  • 11、每月农历初八和农历二十二的月相,最明显的不同是(     )。
    A、亮面方向不同 B、亮面面积不同 C、亮面亮度不同
  • 12、月相变化是由于(    )引起的。
    A、地球自转 B、地球公转 C、月球公转
  • 13、地球上到处有水,但淡水仅仅约占水资源的(     )。
    A、3% B、71% C、29%
  • 14、发生月食时,地球的影子会投射到月球,此时出现在月球上影子的形状是( )。
    A、正方形 B、球形 C、长方形
  • 15、嫦娥四号探测器的外表包裹着可以防寒隔热的金色薄膜,这是因为(     )。
    A、月球上没有空气 B、月球上昼夜温差大 C、月球上有许多环形山
  • 16、位于太阳系的中心,占整个太阳系所有质量99.86%的天体是(     )。
    A、太阳 B、地球 C、月球
  • 17、下列影子图正确的是(     )。
    A、 B、 C、
  • 18、地月距离有384403千米,这个数据是(    )。
    A、用超长的尺子测量 B、估计得出 C、利用光的反射计算出来的
  • 19、古人利用日晷来计时,原理是(    )。
    A、物体的影子会随着时间变化而变化 B、物体的影子不会随着时间变化而变化 C、物体的影子永远不会消失
  • 20、下列物体中,(    )是光源。
    A、关闭的手电筒 B、月亮 C、太阳
上一页 77 78 79 80 81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