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自动驾驶汽车用激光雷达探测障碍物,基于( )原理。
    A、光的折射计时 B、光的反射测距 C、光的色散分光
  • 2、下列材料反射效果最好的是( )。
    A、白纸 B、木板 C、平面玻璃
  • 3、下列仪器未利用反射原理的是( )。
    A、潜望镜 B、显微镜反光镜 C、温度计
  • 4、下列成语中与光的反射现象有关的是( )。
    A、立竿见影 B、凿壁偷光 C、镜花水月
  • 5、从镜子中看到的电子钟如图所示,实际的时间是( )。

    A、21:05 B、21:02 C、20:15
  • 6、下列不是利用光的反射原理的是( )。
    A、灯罩 B、汽车反光镜 C、放大镜
  • 7、后视镜能让司机看到后方车辆,主要利用( )。

    A、光的折射 B、镜面反射 C、漫反射
  • 8、镜面反射时,向下移动手电筒改变光的射入角度,反射光的位置会( )。

    A、向上偏移 B、保持不变 C、向下偏移
  • 9、下列叙述中的“影”,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
    A、立竿见影 B、湖光倒影 C、形影不离
  • 10、我们看到的物体是红色的,是因为我们看到了物体反射的红色的光。    (    )
  • 11、生活中很多地方都用到了光的反射原理,所以光的反射一定没有危害。    (    )
  • 12、五官科医生利用额镜能看清患者耳朵里的情况,这是利用了光的反射原理。    (   )
  • 13、商场里的哈哈镜可以改变镜子中人的外形,它没有用到光的反射原理。    (    )
  • 14、平面镜可以反射光,反射后的光可以沿曲线传播。    (   )
  • 15、光的色散:天空的调色盘

    傍晚时分,当太阳缓缓落下,天边常常被染成绚丽的橙红色,仿佛一幅流动的油画。这迷人的晚霞,其实是光的色散现象在大自然中的杰作。

    当太阳接近地平线时,阳光需要穿过厚厚的大气层才能到达我们的眼睛。就像三棱镜能让白光分解成七种颜色,大气层也是一块巨大的“自然棱镜”,不同波长的光散射程度不同。短波长的蓝光和紫光容易被散射,但它们在穿过大气层时被散射得太多,无法直接到达我们的眼睛;而长波长的红光和橙光则更容易“穿透”大气层,最终将天空染成温暖的橙红色,绘出晚霞的绚丽画卷。

    (1)、蓝光和紫光容易被大气散射,因此白天天空是蓝色的。    (   )
    (2)、晚霞的绚丽色彩与光的色散现象无关。    (   )
    (3)、阳光穿过厚厚的大气层时,大气层像一块巨大的 , 导致不同颜色的光分散开来。
    (4)、傍晚的晚霞呈现橙红色,主要是因为( )。
    A、蓝光穿透大气层能力强 B、红光和橙光波长较长,不易被散射 C、绿光被云层反射 D、紫色光直接到达地面
  • 16、一束白光进入棱镜后变成了七色光,像彩虹一样,非常漂亮。
    (1)、棱镜能将白光分解成七种颜色的光,这七种颜色与彩虹的颜色相同,由此我们推测:彩虹的形成与光的有关。
    (2)、把这七种颜色的光混合起来还能变成白光吗?。为什么? 
    (3)、白光发生色散的原因是( )。
    A、白光只能在空气中传播 B、白光进入棱镜时,不同颜色的光折射的程度不一样 C、棱镜能给白光加上多种颜色
    (4)、其中,我国早在唐朝时期就已经有了人工制造彩虹的方法。张志和在《玄贞子》中就记载了著名的“人工虹”实验:“背日喷乎水,成霓虹之状。”根据书中的记载,下图中的实验方法正确的是( )。
    A、 B、 C、
  • 17、激光笔发出的单色光通过三棱镜后( )。
    A、分散成多色光 B、方向偏折但颜色不变 C、变成白光
  • 18、博物馆展览时会用棱镜灯光给展示的珠宝打光,主要利用( )。
    A、色散增色 B、反射聚光 C、折射放大
  • 19、三棱镜实验中,如果用蓝光代替白光,屏上将看到( )。
    A、七色光带 B、单一蓝光 C、黑白条纹
  • 20、下列没有发生折射的是( )。
    A、在阳光下放大镜可以点燃报纸 B、垂直插进水杯的筷子 C、冬天早晨,阳光通过教室窗户斜射入教室
上一页 42 43 44 45 46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