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教科版2024】科学三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物体的运动 单元测试卷(基础)
- 【教科版2024】科学三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物体的运动 单元测试卷(提升)
- 【教科版2024】科学三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水 单元测试卷(提升)
- 【教科版2024】科学三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水 单元测试卷(基础)
- 【教科版2024】科学三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天气 单元测试卷(提升)
- 【教科版2024】科学三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天气 单元测试卷(基础)
- 教科版(2024)科学 二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地球家园 单元测试卷
- 教科版(2024)科学二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造房子 单元测试卷
- 【教科版2024】科学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我们自己》单元测试B卷(提升)
- 【教科版2024】科学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周围的植物》单元测试B卷(提升)
-
1、以下是小科设计小船的步骤,排序合理的是( )。
①画出设计图,标注材料和结构 ②列出所需的材料,计算造船成本 ③明确任务要求 ④讨论设计图是否合理
A、②①③④ B、③②①④ C、③④②① D、④③②① -
2、科学课上,用一张12cm×12cm的正方形铝箔纸造船,以下设计中载重量最大的是( ) 。A、
B、
C、,
D、
-
3、科学课上,小科组设计的竹筏装载的螺母数量是全班最多的,分析原因最可能是( ) 。A、测试时,容器里的水最多 B、选用的竹子没有竹节 C、放螺母时多个多个放 D、测试时将螺母均匀摆放
-
4、科学课上,小科做了一个较稳定的生态瓶。后来,外出游玩时又带回5条小鱼小虾,他迫不及待地放到自己的生态瓶中,一段时间后,最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A、水变得更加清澈 B、水草生长得更好了 C、小动物能更好地生存 D、鱼浮出水面的次数增加了
-
5、下列现象可以作为“蚯蚓喜欢潮湿环境”的证据的是( )。A、大雨过后,蚯蚓会从泥土里爬出来 B、用手电筒照蚯蚓,蚯蚓爬向黑暗处 C、把多条蚯蚓放在干土和湿土的中间,蚯蚓很快爬向湿土一边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
6、如右图,把两组相同的绿豆种子,一组放在透明杯里,另一组放在不透光的黑色相子里,同时加适量相同的水,该实验目的是探究种子发芽是否需要( )。A、水分 B、温度 C、阳光 D、空气
-
7、西瓜喜温暖、干燥、阳光充足的环境,不耐寒。瑞安当地的农民却可以利用大棚(如下图)在冬天也能种植西瓜,是因为( )。A、瑞安的冬天很温暖,适合西瓜生长 B、西瓜的生长不受环境的影响 C、西瓜适应了寒冷的环境 D、大棚为西瓜提供了适宜的环境
-
8、所有金属的导热快慢都是一样的。( )
-
9、湿衣服挂在通风处比密闭房间干得更快。( )
-
10、热是能量的一种表现形式,物体温度变化是由热量变化引起的。( )
-
11、垃圾每天有环卫工人清理,我们不用担心垃圾问题。( )
-
12、海洋非常大,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人类可以随意开采。( )
-
13、电能是家庭生活中最常见最广泛的能源,节约用电,人人有责。( )
-
14、制作小船时若有材料报废,这些材料不需要计入成本。( )
-
15、人们选择的造船材料都是在水中浮的材料。( )
-
16、梧桐树到冬天会落叶,这是它对冬天环境变化的一种适应行为。( )
-
17、食物链的箭头方向可以表示能量的流动。( )
-
18、我们应及时对生态瓶中的动物粪便进行清理,并且应适量地给生态瓶中的动物投喂饲料。( )
-
19、某校五年级二班的实验小组用平衡尺探究杠杆。(1)、通过学习我们知道:当支点左侧的钩码数量×距支点的距离(选填“>”“<”或“=”)支点右侧的钩码数量×距支点的距离,才能使平衡尺平衡。该组的实验记录员忘记填写平衡尺平衡时“支点右侧”前两项所挂钩码的数量,请你帮忙把如下实验记录单补填完整。
项目
支点左侧
支点右侧 钩码与支点的距离(厘米)
5
5
10
15
挂钩码的数量(个)
6
()
( )
2
(2)、对比分析实验记录单上的各组数据,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右侧钩码距离支点越远,保持平衡需要的钩码数量越。(3)、如图,跷跷板可以看成是一种杠杆,其中跷跷板支架A点处就是这个杠杆的。①从小宇的角度看,这是一个(填字母)杠杆。
A.省力 B.费力 C.既不省力也不费力
②现在跷跷板处于平衡状态,小宇要想将跷跷板压下去,应该让(填字母)。
A.爸爸离A 点更近些 B.自己离A 点更近些 C.爸爸离A 点更远些
-
20、为了研究太阳和地球的运动,科学小组设计了如图甲实验,一起来完成探究吧。(1)、如图甲所示,地球仪放置在桌面上,“地球”是倾斜的,穿过地球南北极的轴叫作 , 其一端指向北极星附近。(2)、通过观察发现,在同一时间里,“太阳”能够照亮地球表面的____(填字母)。A、一小部分 B、全部 C、大约一半(3)、如图甲所示③的位置正在经历(选填“白昼”或“黑夜”)。(4)、为了研究地球公转过程中产生的现象,科学小组绘制了地球公转示意图,如图乙所示,公转的方向是自向。当地球公转到B位置时,我们正处于季,此时正午的太阳高度角最大,单位面积接收到的太阳辐射(选填“多”或“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