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宁波市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六年级小学科学素养检测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5-10-29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20题)
-
1. 科学家( )说过,如果在宇宙中找到一个支点,他就能把整个地球撬起来。A、阿基米德 B、牛顿 C、伽利略2. 下列哪种情况的斜面最省力?( )A、
B、
C、
3. 小新用放大镜观察自己的指纹时觉得指纹的图像太小了。为了使图像更大一些,下列方法可行的是( )。A、将放大镜和近视眼镜组合 B、将放大镜和老花镜组合 C、将放大镜与平面镜组合4. 在做昼夜交替现象的模拟实验时,乒乓球静止不动,让手电筒绕着乒乓球转动,并让手电筒的光始终对着乒乓球。这个实验验证的假说是( )。A、太阳不动,地球自转 B、太阳不动,地球围着太阳转 C、地球不动,太阳围着地球转 D、地球不动,太阳不动5. 下列城市中,最先迎来黎明的是( )。A、中国北京 B、中国乌鲁木齐 C、中国拉萨 D、日本东京6. 下面有关昼夜和四季变化对生物的影响描述不正确的是( )。A、猫头鹰适应弱光,主要在夜间活动 B、北极狐的皮毛变色是为了适应冬季白色的环境 C、蛇冬眠是适应冬季的方式 D、银杏树落叶是为了适应白天较强的光线7. 要改变电磁铁的南北极方向,正确的做法是( )。A、改变电路中电池的数量 B、改变线圈缠绕的圈数 C、改变铁芯的粗细和长短 D、改变线圈缠绕的方向8. 借助光学显微镜进行观察,正确的操作步骤是 ( )。A、安放→对光→调焦→上片→观察 B、安放→上片→调焦→对光→观察 C、对光→安放→调焦→上片→观察 D、安放→对光→上片→调焦→观察9. 同样粗细的螺丝钉,螺纹越密,拧起来就越( )。A、费力 B、省力 C、既不费力也不省力10.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不开花植物中的蕨类和开花植物一样,也自己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养料 B、地球在不停地绕地轴自转,形成了昼夜交替的现象 C、生物的多样性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每一种生物都需要生活在生物多样性的环境中 D、鸟、狗、鲤鱼和苍蝇的身体中都有脊柱11. 小秋发现家中用到了多种能源,结合我们家中能源的使用情况分析,下列最不可能是小秋家中常用的能源的是( )。A、电能 B、太阳能 C、柴油中的化学能 D、核能12. 电瓶车在充电时的能量转换情况是 ( )。A、化学能转换为电能 B、电能转换为机械能 C、电能转换为化学能 D、化学能转换为机械能13. 关于功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同一种类型的电器,它们的功率都是一样的 B、功率就是物品工作时消耗掉的能量的总和 C、功率的单位是千瓦时,符号是 W D、功率指的是用电器工作时单位时间内耗电量的大小14. 下列4种活字印刷排版中,能印刷出“祝福”两字的是( )。A、
B、
C、
D、
15. 在使用剪刀时(如右图),物体放在( )比较省力。
A、A处 B、B处 C、C处 D、三处都一样16. 剪刀之所以灵活巧妙,是因为在结构上( )。A、只用了杠杆结构 B、用了杠杆结构,也用了斜面结构 C、只用了斜面结构 D、没使用杠杆结构,也没使用斜面结构17. 用三种不同颜色的橡皮泥制作地球结构模型,做得最厚的是( )层。A、地壳 B、地核 C、地幔18. 下列假设中,地球上不会出现昼夜交替现象的是( )。A、地球自转,太阳不动 B、地球自转的同时围绕太阳公转 C、地球不动,太阳自转 D、地球不动,太阳围绕地球公转19. 放大镜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下列物品中,没有用到放大镜的是( )。A、门上的猫眼 B、近视眼镜 C、显微镜 D、望远镜20. 小安在显微镜中观察到了某微小生物,现在该生物向左上方运动,为了保证观察的微小生物一直在视野的中央,小安应将玻片标本向( )移动。A、左上方 B、右上方 C、左下方 D、右下方二、阅读题(每空1分,共5分)
-
21. 爸爸给小科买了一个地球仪,小科爱不释手,认真观察,并做了关于地球运动的模拟实验。由于小科还是一年级的小朋友,有很多不懂的地方,请你帮助他解答下列问题。(1)、小科观察地球仪,发现北京在乌鲁木齐的(填“东”或“西”)边。(2)、由于太阳每天都是东升西落,根据相对运动的特点,可以推理得出地球是(填“自西向东”或“自东向西”)自转的,所以(填“北京”或“乌鲁木齐”)先迎来黎明。(3)、小科在一个漆黑的房间里,点亮一根蜡烛,探究地球公转与四季变化的关系,并绘制地球运动示意图(如下图)。

当地球运行到A号位时,北半球是夏天,太阳直射(填“南”或“北”)回归线。再过三个月,地球将运行到位置,中国将进入秋季。
三、实验题(每空1分,共5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