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本:
相关试卷
- 江苏省东台市创新学校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9月月考试卷
- 江苏省东台市创新学校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9月月考试卷(必修)
- 江苏省东台市创新学校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9月月考试卷
- 辽宁省六校协作体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江西省赣州市十四县(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期中联考试卷
- 江西省赣州厚德外国语学校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吉林省汪清县第六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吉林省乾安县七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湖南省醴陵二中、醴陵四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期中联考试卷
- 河南郑州47中学暨八校联考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1、诗歌是鲜活的历史,它向我们讲述了历史的沧桑和社会的变迁。读下列诗词,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①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毛泽东《西江月•井冈山》(1928秋)
②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毛泽东《七律•长征》
③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毛泽东《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1)、 诗①中“黄洋界上炮声隆”,从而创出了一条中国革命武装斗争的新路,这条新路指的是什么?此前中国革命武装斗争的道路是什么?这种转变说明了什么?(2)、导致诗②中这次“远征”发生的原因是什么?这次“远征”结果如何?(3)、诗③中“百万雄师过大江”指的什么时期的哪次战役?诗中“天翻地覆”主要指什么? -
2、材料 1915年12月19日,蔡锷历尽艰险,安全抵达云南昆明。时滇军反袁情绪十分热烈,中下级军官已开过三次秘密会议,酝酿武装讨袁。原国民党骨干分子李烈钧、程潜、熊克武等亦先后来滇,共同策划反袁战争。12月21、22日,在蔡锷、唐继尧的主持下,又联合召开了第四、五次会议,决定立即发动反袁护国战争。12月25日,正式宣布云南独立,武装讨袁,护国战争爆发。在护国军的沉重打击与全国人民的坚决反对下,袁世凯被迫于次年3月22日宣布取消帝制,但仍以“大总统”自居。蔡锷与唐继尧等立即发出通电,不仅不承认袁世凯仍为总统,而且要求对袁进行审判。这时,全国各地反袁斗争形势继续高涨,袁党内部也日益分崩离析。6月6日,袁世凯在众叛亲离声中,忧病身亡。以反袁称帝为宗旨的护国战争随之胜利结束。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蔡锷发起护国运动的历史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蔡锷组织的护国行动。 -
3、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它们都( )
①体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
②反映了近现代中国的时代要求
③揭示了中国革命的特殊规律
④包含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实践经验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
4、1979年中国电影观众达到293亿人次,成为后来难以逾越的高峰,电影界喜称为“中国电影复兴之年”,与此时电影大发展相关的背景是( )A、中国进入对外开放的新阶段 B、科教兴国成为国家发展战略 C、逐步建立比较完备的法律体系 D、中国共产党开始全面拨乱反正
-
5、针对1962年以来农村地区出现包产到户的新情况,邓小平表示:“生产关系究竟以什么形式为最好,恐怕要采取这样一种态度,就是哪种形式在哪个地方能够比较容易比较快地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就采取哪种形式;群众愿意采取哪种形式,就应该采取哪种形式,不合法的使它合法起来。”这说明当时中国农村( )A、地方自主权明显扩大 B、摆脱“左”倾错误的束缚 C、经济政策有所调整 D、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6、如图为建国初期某地发行的一张股票。作为史料,该股票可以直接用于研究( )A、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 B、人民公社化运动兴起 C、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D、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实行
-
7、报纸既是时代的晴雨表,也是历史的风向标。如图报道《解放南京》头条新闻对当时民主革命的影响是( )A、揭开了战略反攻的伟大序幕 B、宣告国民党政府统治被推翻 C、表明国民党军队被彻底消灭 D、标志着全国获得完全的解放
-
8、反对官僚主义是我党自身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的下列运动,把反对官僚主义作为目标的有( )
①“三反”运动
②延安整风
③整风运动
④镇压反革命运动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
9、“革命失败以后,革命的主观力量确实大为削弱了。剩下的一点小小的力量,若仅依据某些现象来看,自然要使同志们(作这样看法的同志们)发生悲观的念头。但若从实质上看,便大大不然。……这就是说,现在虽只有一点小小的力量,但是它的发展会是很快的。它在中国的环境里不仅是具备了发展的可能性,简直是具备了发展的必然性……”上述毛泽东关于中国革命的论述发表于( )A、井冈山时期 B、国民革命时期 C、延安时期 D、过渡时期
-
10、“清庭虽覆,而我竟陷于为列强殖民地地位矣”“今日革命则立于民众之地位,而为之向导,所关切者,民众之利害也”。中国国民党“一大”宣言中提出的这一主张有利于( )A、结束清朝专制统治 B、反对军阀复辟帝制 C、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D、稳固抗日民族阵营
-
11、中国共产党诞生,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中共一大成立了党的中央机构﹣﹣中央局,选举的书记是( )A、李大钊 B、董必武 C、陈独秀 D、毛泽东
-
12、在中西文化论战中杜亚泉称:中国固有文明“正足以教西洋文明之弊,济西洋文明之穷。”陈独秀则称:“若是决计革新,一切都应该采取西洋的新法子,不必拿什么国粹、什么国情的鬼话来捣乱。”两者的共同之处在于( )A、都主张全盘接受西方文明 B、都通过文明比较重新定位传统文化 C、都对西方文明有一定的了解 D、都深切感受到西方文明带来的冲击
-
13、1912年12月某报载“女士大骂参议员”一文,写道:“当民军起义时代……女子牺牲生命财产,与男子同功,何以革命成功,竟弃女子于不顾?女子亦组织中华民国之重要分子,二万万女同胞,当然与男子立于平等之地位。……即袁大总统不赞成女子有参政权,亦必不承认袁为大总统。”这则新闻说明( )A、女性的平等意识日益增强 B、女性在辛亥革命中作出了贡献 C、部分女性反对袁世凯上台 D、女性争取参政权的道路艰难曲折
-
14、如图展示了近代某一次重要战役,对此叙述正确的是( )A、战役结束后清舰队全军覆没 B、清朝军民反割台斗争的关键战役 C、清军将领邓世昌于此役壮烈殉国 D、战役发生于清军运兵朝鲜途中
-
15、19世纪70年代初,生丝、茶叶合计占中国贸易出口总值的近90%,1900年降至38%左右,20世纪初年中国已失去主要丝茶输出国的地位。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中国丝茶竞争力减弱 B、清政府的重农抑商政策 C、中国小农经济的瓦解 D、中国产业结构的变化
-
16、美国商人亨特曾写道:最壮观的景象莫过于英国商船队驶入广州港的情景,“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清帝国的十三行和英帝国的东印度公司,成为了18、19世纪中西关系的神经中枢”。这表明( )A、广州十三行和东印度公司商业竞争激烈 B、清政府被迫逐步改变闭关锁国经济政策 C、东西方两个区域市场的存在促进了世界市场发展 D、广州十三行是当时中西方最重要的贸易机构之一
-
17、在中国传统理念里,龙凤呈祥,龙和凤代表着吉祥如意,民间匠师也有“龙愁,凤喜,狮子笑”的口诀。但《大明律》中却规定:“凡民间织造违禁龙凤文纻丝纱罗货卖者,杖一百,段匹入官。机户及桃花、挽花工匠同罪。”这样规定的主要目的是( )A、抑制私营手工业的发展 B、维护封建等级制度 C、宣扬封建王朝法律权威 D、规范丝织行业秩序
-
18、诗歌创作往往受到时代思想的影响。“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首说理诗最有可能受哪种思想影响( )A、孔孟思想 B、黄老学说 C、两汉经学 D、宋明理学
-
19、据统计,唐前期兴修的163项水利工程中,北方五道有101项。唐后期兴修的101项水利工程中,南方五道就有76项,其中江南道占49项。这种变化表明唐代( )A、政府重视水利工程的建设 B、南北经济出现失衡的态势 C、江南成为全国的经济中心 D、经济重心呈现转移的趋势
-
20、元代加强了对疆域的有限管理,其中管辖琉球的机构是( )A、江浙行省 B、宣政院 C、中书省 D、澎湖巡检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