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唐朝前期世人嫁娶注重门第,一些士族“恃其族望,耻与他姓为婚”。而在宋代,富家之女是人们的首选,司马光曾直言:“将娶妇,先问资装之厚薄;将嫁女,先问聘才之多少。”这反映了宋代( )
    A、商人政治地位显著提高 B、门第等级观念日益淡化 C、社会成员身份趋于平等 D、婚姻自主观念得到加强
  • 2、元朝版图辽阔,超出汉、唐。为管理这样广袤的疆土,采取的措施有( )

    ①修驿道、设驿站和急递铺

    ②实行行省制度

    ③专设理藩院管理西藏

    ④设北庭都元帅府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 3、元朝不同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得到进一步加强。游牧民族迁入中原,来自中亚、西亚的民族也移居中国,不同民族长期相处、不断通婚,逐渐被吸收、融合而形成我国回族的前身——回回。这些民族包括:( )

    ①汉族

    ②蒙古族

    ③波斯人

    ④阿拉伯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 4、辽宋夏金元是继三国两晋南北朝之后又一个北方少数民族活跃时期,下面对少数民族政权与宋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
    A、西夏—划定边界,南宋每年向其提供“岁贡” B、辽—维持已有边界,与北宋皇帝以兄弟相称 C、元—向北宋称臣,北宋每年提供“岁赐” D、金—占领临安,击败南宋余部完成统一
  • 5、时人描述宋初“吾宋制治,有县令,有郡守,有转运使,以大系小,丝牵绳联,总合于上。”与此观点相符,宋初采取的措施还包括( )

    ①设三司专掌财政,与宰相分权

    ②枢密院与“三衙”分掌调兵、统兵权

    ③州一级增设通判,与知州彼此制约

    ④三省的职权分工明确,彼此制约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 6、唐朝后期,爆发,起义军横扫大半个中国,一度攻占长安,沉重地打击了唐朝的统治。处的农民起义是( )
    A、黄巢起义 B、安史之乱 C、靖康之变 D、陈胜、吴广起义
  • 7、唐代中期,官僚、贵族、地主、商人都疯狂兼并土地。在人口大量流散、田亩转换、贫富分化很大的情况下,唐王朝既失去了征收赋税的土地,又失去了交纳赋税的人丁,必须以一种新的赋税制度来代替。这种新赋税制度的实施( )
    A、推动了租庸调制继续实行 B、杜绝了土地兼并的问题 C、加重了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D、保证了国家的财政收入
  • 8、中国古代某一时期创立了一种新的选官制度,选官标准从初创时期的重视家世、道德和才能演变为后来主要看重家世,逐渐发展成为维护士族特权的工具。该制度是( )
    A、宗法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 9、某部药典的编著以《本草经集注》为蓝本,同时在全国范围内利用13个道、133个州开展药物普查。它由朝廷颁布,是世界上第一部国家药典。它还传到日本、朝鲜等邻邦,对这些国家的医药发展起了很大作用。这部药典是( )
    A、《千金方》 B、《神农本草经》 C、《唐本草》 D、《本草纲目》
  • 10、东晋的法显从长安出发,经西域至天竺。唐朝的玄奘也西行前往天竺,在天竺多年后又到许多国家周游讲学。与此二人的经历有关的是( )
    A、佛教的传播 B、儒学的发展 C、道家的兴盛 D、三教的融合
  • 11、以下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更迭示意图。其中序号与政权对应完全正确的是( )

    A、①东汉②蜀③前秦 B、①蜀②东晋③梁 C、①前秦②东晋③梁 D、①蜀②前秦③隋
  • 12、迁都洛阳前,北魏壁画中的人物着装多为鲜卑等少数民族服饰。迁都洛阳后,在洛阳龙门石窟《北魏帝王出御图》(见下图)中,北魏帝王、贵族皆着汉人服饰。这种变化说明北魏( )

    A、正在用武力统一黄河流域 B、孝文帝改革成效十分明显 C、境内各民族矛盾已经消失 D、政权由汉族世家大族控制
  • 13、一学生整理了中国某一历史时期的治国理政主要举措,包括:轻徭薄赋,劝课农桑,戒奢从简,知人善任,虚怀纳谏。这一时期史称( )
    A、贞观之治 B、文景之治 C、光武中兴 D、开元盛世
  • 14、据考,历史上主管盐务的官职,仅汉代时称“盐官”。据《汉书·地理志》等记载,汉武帝时在全国(产盐区)27个郡的37个县内设置了盐官。这反映汉代( )
    A、打击豪强地主 B、削弱地方权力 C、改革选官制度 D、推行盐业官营
  • 15、下表反映了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主要思想派别的作品数量。该时期是( )

    派别

    儒家(六艺)

    道家

    阴阳家

    法家

    名家

    墨家

    纵横家

    杂家

    篇数

    3123

    993

    369

    217

    36

    86

    107

    403

    A、商周时期 B、西汉时期 C、秦朝时期 D、春秋时期
  • 16、以下对秦始皇统一和秦制给予高度评价的观点有( )

    ①明法度,定律令,皆以始皇起。

    ②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③并吞战国,海内为一,功齐三代。

    ④据殽函之固,拥雍州之地。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 17、秦统一后,启动了大规模的土木建设工程,修建长城,建造宫殿、陵墓。秦能够修建大型工程的主要因素是( )
    A、社会经济的空前繁荣 B、和平稳定的国内环境 C、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D、思想文化统一的需要
  • 18、李斯评价商鞅: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以下属于商鞅变法的措施有( )

    ①奖励耕织,重农抑商

    ②与民休息,轻徭薄赋

    ③严刑酷法,轻罪重罚

    ④什伍连坐,相互监督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 19、百家争鸣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发展、阶级关系变化在思想领域内的反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波澜壮阔的思想解放运动。不同的社会阶层分别从自己的视角出发,提出各自政治、社会主张和要求。其中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利益的派别是( )
    A、法家 B、道家 C、墨家 D、儒家
  • 20、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春秋时期,老子将天地万物本原归结为抽象的“道”,指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说明道家( )
    A、体现“有教无类”的思想 B、追求天人合一 C、体现中央集权的政治思想 D、主张隆礼重法
上一页 740 741 742 743 744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