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江苏省东台市创新学校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9月月考试卷
- 江苏省东台市创新学校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9月月考试卷(必修)
- 江苏省东台市创新学校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9月月考试卷
- 辽宁省六校协作体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江西省赣州市十四县(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期中联考试卷
- 江西省赣州厚德外国语学校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吉林省汪清县第六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吉林省乾安县七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湖南省醴陵二中、醴陵四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期中联考试卷
- 河南郑州47中学暨八校联考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1、1826年头三个月英国工业用棉的需求量,总计从1825年的平均每周12000包降为8000包。约克郡和兰开夏郡等工业中心,食品价格不断上涨,工人生活状况日益贫困化。许多工厂实行非全日制用工,曼彻斯特的企业主决定再降低工资10%。这表明( )A、英国无产阶级革命日渐成熟 B、工业革命导致了社会的贫困 C、经济危机暴露了社会的弊端 D、棉纺织业不适应发展的需要
-
2、1789年,法国因间歇性粮食歉收,造成面包价格居高不下,买面包的钱就占一名巴黎工人平均收入的88%。与此同时,法国农民除向政府纳税外,还必须向教会缴纳什一税,并向地主承担众多的封建义务。这一状况( )A、延缓了法国工业革命的进程 B、造成了农业生产的日趋衰败 C、激发了无产阶级的革命斗志 D、加剧了法国社会的政治危机
-
3、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师和艺术家们认为哥特式建筑是基督教神权统治的象征,而古典柱式构图体现着和谐与理性,并且与人体有相通之处。这一建筑理念( )A、瓦解了天主教会的神权统治 B、契合了时代思潮与审美要求 C、促进了理性主义潮流的发展 D、造成了欧洲建筑艺术的倒退
-
4、在罗马帝国时期,人口普查几乎每五年进行一次,称之为“census”。每个公民都要向普查官报告自己的家庭和财产情况,帝国政府据此确定每个公民应承担的义务。罗马公民登记制度( )A、为社会治理提供了依据 B、扩大了罗马公民的群体 C、确保了民主政治的实施 D、打击了贵族阶层的特权
-
5、1951年,苏北姜堰小学学生写信倡议全国小朋友节约糖果费;农业劳动模范王洛合自愿捐献小米5000斤;京剧艺术家梅兰芳在汉口举行两场义演,将得款1亿元(旧币)全部捐献,支持国家的国防建设。这反映出,抗美援朝战争( )A、捍卫了朝鲜领土主权的完整 B、打击了美帝国主义的嚣张气焰 C、激发了全国人民的爱国热忱 D、促进了“一五”计划的顺利进行
-
6、下图是版画家黄山定1940年绘制的版画《代耕队帮助抗属春耕》,代耕队的成员主要是乡村政府组织的村民。这一版画反映的内容( )A、利于激发民众的抗战热情 B、确保了根据地的物资供应 C、粉碎了日寇经济封锁企图 D、彰显了敌后军民团结互助
-
7、1905年,上海总商会举行有4000人参加的抵制美货大会,民族资本家代表张謇上台演说,认为仅仅不用美货而易用他国之货,不能称为“抵制”,“必也人人奋起,工厂日兴,迨夫物皆自造,货不他求,然后方可谓抵制”。这可用来说明( )A、实业救国思潮成为共识 B、清末新政抵制了列强倾销 C、民众国家利权意识增强 D、门户开放政策受到了冲击
-
8、定都天京后,杨秀清曾发布诰谕说:“兹于十二月初九日恭逢天王万寿之期,本军师及列王尚备奇珍异宝进献天朝,为我王祝寿。”各王生辰也是如此,天京城内送礼队伍几乎殆无虚日,所送礼物争奇斗艳,极尽竞相攀比之能事。这可用于佐证( )A、民众拥戴太平天国 B、农民阶级具有局限性 C、江南地区物阜民丰 D、洪秀全皇权思想浓厚
-
9、据下表内容可知,清代的仓储保障体系( )
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
河南道御史上疏请令民捐米谷,官方修理常平仓贮存,以备荒歉
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
谕令各地方官劝谕百姓比户量力捐输,州县将输纳之姓名、数目登记于册,春夏借与乏食之民,秋收照数偿还,每岁收获以后,亦依此例奉行
雍正元年(1723年)
谕令天下有司设立社仓。凡民间收获时,随其所赢,听出粟麦,建仓贮之,以备乡里借贷,此即社仓之功能
A、有利于基层治理能力提升 B、解决了清代的粮食问题 C、加重了偏远地区农民负担 D、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
10、明末士大夫在翻译西方科技著作时,往往从儒家典籍和文言笔法中汲取营养,以比附西学。如徐光启在《几何原本》序言中就用儒家的“修身之学”“格物之学”“象数之学”来阐释西学体系中的神学、哲学、工艺制造等学科。这有利于( )A、中国近代科技的发展 B、西方文化在中国的传播 C、中西方文明交流互鉴 D、儒学在交流中不断完善
-
11、临安著名小吃“宋五嫂鱼羹”创始人原是“汴京酒家妇,善作鱼羹”,宋室南渡后,南下寓居杭州,继续卖鱼羹,因手艺很好,“人竞市之,遂成富媪”。宋诗“九市官街新筑成,青裙贩妇步盈盈”“忆昔剪茅长桥滨,朱娘酒店相为邻”。这折射出宋代( )A、妇女成为了经商的主体 B、理学并未影响妇女行为 C、社会成员身份趋向平等 D、经济社会发展环境宽松
-
12、汉魏以来经学进入学童课程的情况逐渐增多,部分士人在幼童阶段已能诵读《诗经》《尚书》等经典。《颜氏家训·勉学》篇描述当时“士大夫子弟,数岁已上,莫不被教,多者或至《礼》《传》,少者不失《诗》《论》”。据此可知,魏晋时期( )A、政府重视蒙学教材的编纂 B、官学读经颓势难振的趋势 C、经学教育以培养品德为主 D、儒学的社会基础得到拓展
-
13、陇右地处汉王朝的边郡地区,民族成分复杂。中央政府在此地设置属国管理归附较早的民族部众;同时也设置级别相当于县的道管理其他民族聚居地区,此外也设置护羌校尉处理西羌事务。这反映出( )A、民族地区官僚机构日趋完善 B、陇右地区民族机构职能交叉 C、汉代民族治理政策灵活多样 D、匈奴在陇右地区的势力衰落
-
14、下表是《诗经·国风》中的一些诗句。这可以用来说明,西周时期( )
诗句
出处
四月秀葽,五月鸣蜩。八月其获,十月陨葬。一之日于貉,取彼狐狸,为公子裘。
《七月》
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姮兮?
《伐檀》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逝将去女,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爱得我所。
《硕鼠》
A、农民的负担沉重 B、赋税的征收状况 C、政府的基层治理 D、户籍的严密规范 -
15、表1为1790-1860年美国人口统计表(单位:人),表2为1790-1860年美国城市人口增长表,下图为1820-1860年移入美国人数示意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表1
年份
白种人
有色种人
总计
1790
3172006
757208
3929214
1800
4306446
1002037
5308483
1810
5862073
1377808
7239881
1820
7866797
1771656
9638453
1830
10537378
2328642
12866020
1840
14195805
2873648
17069453
1850
19553068
3638808
23191876
1860
26922537
4441830
31443321
表2
年份
城市人口数
城市总人口的百分比
8000人以上
8000至20000人
20000至75000人
75000至250000人
25000人或以上
1790
6
4
2
-
-
3.3
1800
6
1
5
-
-
4.0
1810
11
6
3
2
-
4.9
1820
13
7
4
2
-
4.9
1830
26
19
4
3
-
6.7
1840
44
28
11
4
1
8.5
1850
85
56
21
6
2
12.5
1860
141
96
35
7
3
16.1
——以上材料均据[美]福克讷《美国经济史》
(1)、概括指出1790-1860年间美国人口发展呈现的趋势并说明其发展带来的社会问题。(2)、1843-1853年是美国移民激增的年代。如果你是一位当时欧洲大陆移入美国的移民,请你对移民的原因做出合理的说明。 -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广泛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关系,在外交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以上是1949-201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新建交国数量变化柱形图,从图中任选两个或两个以上阶段,自拟论题,结合国内外形势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列出阶段,论述符合逻辑,史实准确,表清晰)
-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史料中的李鸿章
李鸿章(1823~1901),本名章铜,字渐甫、子黻,号少荃(一作少泉),安徽省庐州府(今属合肥市)人,晚清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将领,清末重臣。李鸿章经历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四朝,是晚清社会的重要人物,对晚清转型时代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教育等诸多方面影响深远。通过对其留存的相关史料进行研究,更能清楚地了解认识李鸿章。下表是研究李鸿章的部分相关史料。
史料1
《钦定剿平粤匪方略》编自道光三十年(1850年)至同治五年(1866年)奏报、上谕
史料2
《同治朝筹办夷务始末》编自咸丰十一年(1861年)至同治十三年(1874年)
史料3
《清光绪朝中法交涉史料》编自光绪七年(1881年)至光绪十年(1884年)
史料4
《清光绪朝中日交涉史料》编自光绪元年(1875年)至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
史料5
《请设铁路公司借款开办折》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
史料6
《义和团档案史料》1959年出版
史料7
《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档案史料》1992年出版
——整理自《中国近代史料在近代史研究中的运用》等
(1)、根据上表并结合李鸿章经历过的重大历史事件,任选其中两则史料,分析其史料价值。(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李鸿章的社会形象加以阐释。 -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古代中国始终将政治安全放于首位,倡导忠君爱国理念,维护政权稳定。古人认为“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易治也,民贫则难治也”,历代都十分重视对农业经济的维护。同时将“富国强兵”作为政治安全的保障,注重提升军事实力。统治者一再强调居安思危,要“安不忘危,治不忘乱,虽知今日无事,亦须思其终始”。汉唐时期的和亲政策,保证了与匈奴、吐蕃等民族的和平交往,明代郑和下西洋为中国周边环境和平起到巨大作用。
——摘编自赵明旸《总体国家安全观与中国古代国家安全思想》
材料二 下表为明代沿海地区主要海防卫所城池的数量统计。
地区
辽东
山东
北直隶
南直隶
浙江
福建
广东
千户所城数量(个)
9
23
22
20
32
19
58
(注:北直隶约为今京津冀地区;南直隶约为今苏、皖、沪地区)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国家安全思想的特征。(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明朝海防布局的因素。 -
19、下图为1940年3月—1957年3月美国失业率演变示意图。据此可知,二战后美国( )A、通货膨胀率和赤字下降 B、互联网产业吸纳大量劳动力 C、消除了经济危机的根源 D、国家加强对社会经济的干预
-
20、如图是西方史学家对苏俄(联)某项经济政策的评价。其评价的经济政策( )
(它)所要求的绝非仅仅是从一个落后的农业个体主义向机械化集体主义,从一个需要补贴保护的脆弱工业向最大限度的、最现代化的自给自足的工业,从一个远远落后于西方工业化时代的封建主义心态向远远超过它的社会主义心态的全面转变。
A、奠定了国内战争胜利的基础 B、引发了严重政治危机 C、加速了向社会主义过渡步伐 D、迅速恢复了国民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