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 从1791年至1870年,法国宪法更替频繁,共颁布过13部成文宪法,交替经历了15种不同政体,发生了“至少4次革命、2次政变和3次外国势力的干预”。宪法和政体的演变几乎是一致的:先是有限君主制(或君主立宪制),然后是共和制,最后是君主专制(或帝制)。”这反映了( )A、政治势力的妥协 B、封建势力十分强大 C、民主进程的艰难 D、制度建设各有局限
-
2、 16世纪50年代,西班牙殖民者将薯块传入西欧,18世纪因灾荒和饥馑促使土豆在欧陆国家作为救荒作物大大普及,到18世纪末期,马铃薯成为在欧洲大部分地区的主要食物。以上史实说明( )A、马铃薯的传播改变了人们的饮食习惯 B、世界市场的形成推动了经济文化交流 C、食物物种交流是消除饥荒的主要途径 D、美洲物种传播促进了欧洲的人口增长
-
3、 共和国时期,罗马每五年就进行一次人口普查,派监察官对户口进行登记。如果奴隶主打算释放奴隶的话,可以把该奴隶的名字登记在户口名单上。此举( )A、使罗马的民主政治臻于完备 B、影响了近代的公民登记制度 C、是广大奴隶长期斗争的结果 D、扩大了公民来源以维系统治
-
4、 1986年初,民政部门首次将“社区”概念引入基层管理,开始倡导和推动社区服务工作,并于1995年制定《全国社区服务示范城区标准》,随之在全国推行。城市治理的发展( )A、加速了城市化的发展 B、促进了地方行政制度的完善 C、实践了依法治国方略 D、适应了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
-
5、 到1983年10月,我国依靠自己的力量共发射了17颗不同类型的人造地球卫星。这些卫星为地质、测绘、地震、海洋、农林、环境保护等国民经济部门和空间科学研究提供了十分有价值的资料,做出了巨大贡献。这表明( )A、科技革命推动经济全球化 B、科技进步为社会发展提供新牵引力 C、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相融 D、尖端科技引发将新一轮的产业竞争
-
6、 1938年9—11月,中共六届六中全会在延安召开,党中央要求继续实行巡视制度开展巡视工作。在《关于各级党部工作规则与纪律的决定》中提出,“上级党委得向下级党委派遣巡视员,传达上级党委的意见,考察下面的情形报告上级党委”。继续实行巡视制度旨在( )A、适应民族战争新形势需要 B、巩固和扩大统一战线 C、加强领导走实事求是路线 D、推动农村根据地建设
-
7、下表是近代中国主要出口物品的海关报告统计表。其变化说明当时中国( )
出口物
1871—1873年(公担)
1891—1893年(公担)
茶叶
1022159
1055064
蚕丝
37529
59946
大豆
57506
760522
棉花
8486
290417
A、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B、贸易处于入超国的地位 C、与世界市场的联系加强 D、经济结构发生根本变化 -
8、号纸是清王朝赐予世袭土司的信物,且一直贯穿清代始终。在《钦定大清会典事例》中就记载了清王朝对应袭土司号纸的颁发、填写规格与内容、换给、补给、注销等规定。号纸的存在( )A、使土司制度得到了法律保障 B、便于中央管控土司及其地区 C、利于奠定清王朝的统治疆域 D、有助于边疆开发及民族交融
-
9、明朝的户籍制度经历了由户帖制到黄册制的演变(如图)。户帖主要登记人口数目、丁口、事产;“黄册”是以里甲制为基础,每里一册,详列各户人口、田土、房屋,分为上、中、下三个户等,每十年更造一次。明朝户籍制度的演变( )A、完善了地方治理体系 B、反映了明朝的户籍制度已经完备 C、确保了国家赋税征收 D、表明政府对农民人身控制的加强
-
10、如图为重庆昌州大足石刻大钟寺遗址第1号圆雕像《造花供养菩萨像镌记》(北宋),铭文中记载:双腊乡弟子卢少□/同寿杨氏等舍银四两□/□粮镌妆花供养/菩萨一身祈乞夫妇安宁/为愿□□□□五月十二日造。该石刻可以用来佐证宋代( )A、白银已经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 B、昌州大足地区的商品经济状况 C、佛教的川渝地区得到广泛传播 D、经济繁荣促进了民族交融发展
-
11、 下表内容为唐朝中后期的税收情况。表中的变化反映了( )
时间
税户(万户)
赋税总收入(万贯)
天宝年间(755年)
534.9
5700
建中元年(780年)
308.5
3000余
宪宗元和二年(807年)
144
3515
A、以人丁为主征税标准存在弊端 B、安史之乱严重破坏了社会经济 C、人民的赋税负担得以大大减轻 D、政策调整有助于保障国家收入 -
12、 “自三方未一,四海交争,不遑文教,唯尚武功。设官分职,罕以才授……敩学之道,既所不习,政事之方,故亦无取。是非暗于在己,威福专于下吏,贪冒货贿,不知纪极,蠢政害民,实由于此。”隋炀帝由此( )A、实行兵民合一增强战斗力 B、大兴文教提高官员素质 C、整顿吏治以促使政治清明 D、打击豪强巩固中央集权
-
13、 继2009年杭州余杭茅山发现良渚时期水稻田之后,2020年1月在离杭州“良渚古城”遗址直线距离大约140公里的浙江余姚施岙再次发现这个时期的水稻田,而且大面积、自带道路设施和灌溉设施,呈“井”字形,展现出相当高的稻作水平。这说明( )A、南方传统农耕相对发达 B、余杭成为南方文明的中心 C、该地区最早栽培了水稻 D、中华文明悠久性得以印证
-
14、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不断探索国家富强的道路。
材料一 鸦片战争时期,林则徐和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在这一思想的影响下,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为代表的当权统治集团开始把西方科技与新式工业引入中国,开创了近代第一轮求强求富的洋务运动,同时他们还提出了为政要先利民的主张,主张政府应更多关注经济领域。洋务运动以后,以严复为首的早期维新派人士逐步意识到振兴工商业是国家富强之道,立国之本。郑观应提出同列强要“决胜于商战”,马建忠认为“民富,商务为首”,康有为也主张通过发展商业,促进民富,进而推动国强。实业家张謇主张“富民强国之本,实在于工”。
——黄茂兴《100年来中国共产党“国富民强”思想的理论嬗变和实践探索》
材料二 战前(1914年8月)注册的工业公司,共计146个,资本总额41148205元;而自1914年8月至1920年,新注册的公司就有272个,资本额为117434500元。所涉及的行业众多,尤以纺织业和面粉业这两个关系民众衣食的行业发展得最快。
——摘编自《中国年鉴第一回》商务印书馆1924年版
材料三 (北京同仁堂)公私合营后的优势日益突显,职工的积极性也空前高涨,积极进行生产技术创新,设计研发了汽锅、药材粉碎机等生产设备,提高企业生产效率,从前4个小时可以生产出500斤女金丹,现在只需2小时。
——边东子《国宝·同仁堂》
材料四 2013年,中国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一带一路”(英文名称为The Belt and Road,名称缩写为B&R)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充分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边、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积极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努力实现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打造国际合作新平台,增添共同发展新动力。
(1)、阅读材料一,概括晚清时期实现“民富”的主张。(2)、阅读材料二,指出材料反映的历史现象,并结合所学分析其出现的原因(3)、阅读材料三,结合所学,简析同仁堂生产效率变化的原因。(4)、阅读材料四,结合所学,概述中国倡议共建“一带一路”的可行性。 -
15、民族危机与抗争
材料一 义和团运动兴起后,英国担心波及其势力范围长江流域,遂策动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等与列强合作。后由盛宣怀从中牵线策划,上海道余联沅与各国驻沪领事商定“保护东南章程九款”。清政府向各国宣战后,南方更多督抚加入进来,和各参战国商订协议,表示“无论北方情形如何,请列国勿进兵长江流域与各省内地;各国人民生命财产,凡在辖区之内者,决依条约保护”。协议虽未签字,但在清政府危亡之际,地方大员寻求“自保”,表明中央权威的式微与地方势力的扩张。
——《中外历史纲要》(上)
材料二 吾愿吾亲爱之青年……进前而勿顾后,背黑暗而向光明,为世界进文明,为人类造幸福,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资以乐其无涯之生。
——李大钊《青春》(1916年发表于《新青年》)
材料三 1937年4月红军指战员钟士灯致父母家书
←
原文摘录:我在外,大家都是为着抗日的,为了保护我们的家庭,为着自己的未(来)做事……现在说起到达北方,使用(实行)国共合作、释放一切政治犯,联合(了)许多抗日友军,国家已经和平。
材料四 (1949年10月1日)夜晚十点钟以后,我从天安门回到了宿舍,兴奋得不能合眼,我坐在桌子前面,拿起笔在纸上写着,反复地写着同样的一句话:“占人类总数的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
——巴金
(1)、阅读材料一,指出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并结合所学分析其影响。(2)、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简述《青春》发表的时代背景。(3)、阅读材料三,判断其史料类型,并分析其史料价值。(4)、 阅读材料四,指出使作者“兴奋得不能合眼”的历史事件,并结合所学谈谈你对“占人类总数的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的理解。 -
16、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伟大成就,属于这一时期的有( )
①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②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③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④我国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7、习近平指出:“解决台湾问题是中国人自己的事,要由中国人来决定。我们坚持以最大诚意、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的前景,但决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保留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的选项。”下列与台湾有关的史实,按时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告台湾同胞书》 ②“九二共识” ③汪辜会谈 ④《反分裂国家法》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①③④② D、④③①② -
18、某次会议“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某次会议是( )A、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C、中共八届九中全会 D、中共二十届一中全会
-
19、20世纪六十年代,大量先进典型和英雄人物抒写了改天换地的壮丽诗篇,形成了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时代精神,如:铁人精神、焦裕禄精神、雷锋精神等。这一时期中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 )A、取消列强在华特权 B、巩固人民民主政权 C、全面建设社会主义 D、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
20、1957年,我国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与旧中国最高年份相比,钢相当于5倍多,原煤相当于2倍多,机床相当于4倍多。1957年与1949年相比,原油产量相当于12倍,发电量相当于4.5倍,新增工业固定资产214亿元。这反映了( )A、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稳定了城市物价 B、土地改革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激发农民积极性 D、“一五”计划取得重大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