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晚清时期,一些南方督抚曾与西方国家商订协议:“无论北方情形如何,请列国勿进兵长江流域与各省内地;各国人民生命财产,凡在辖区之内者,决依条约保护。”下列项与此协议同属一个历史事件后果的是(    )
    A、“电饬该全权大臣将详细节目悉心酌核,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 B、“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又须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者,实力讲求。” C、“况今日和议既成,中外贸易,有无交通,购买外洋器物,尤属名正言顺。” D、“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 2、据史书记载,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978年),京西转运使程能上言:“诸州户供官役素无等第,望品定为九等,著於籍,以上四等量轻重给役,馀五等免之,后有贫富,随所升降。望令本路施行,俟稍便宜,即颁於天下。”“诏令转送使躬裁定之。”由此可知(    )
    A、百姓按照等第缴钱由政府募人代役 B、评定等第一旦登记在户将不再改变 C、赋予行政长官转运使较大的自主权 D、允许京西路实行按评定等第服官役
  • 3、在美国,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的失业率远低于大萧条时期,但许多城市工人仍认为自己更贫困,因为有以下几个理由:一个理由是,随着工厂由人工昂贵的国家迁移到人工低廉的国家,西方工人不再能要求和得到他们已开始习以为常的高工资;另一个理由是,自动装置和机器人的普及正在取代办公室里的“白领工人”以及工厂里的“蓝领工人”。下列与材料所述现象有关的是(    )
    A、人工智能等科技成果使全球化成为时代潮流 B、政府干预的加强使社会经济发展的活力减少 C、美国产业升级使传统行业劳动力需求减少 D、社会信息化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
  • 4、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诸帝国的领导人都阐明了他们将抓住殖民地不放的决心,但实际上,亚非绝大部分殖民地在战后二十年内已成为独立国家。殖民地白人曾叫嚣“我们之所以在这里,是因为我们比别人强”,作如此断言的日子已一去不复返。下列关于这一时期的史实描述不正确的是(    )
    A、1947年印度和巴基斯坦都成为共和国 B、日内瓦会议使印度支那问题和平解决 C、戴高乐政府被迫承认阿尔及利亚独立 D、1960年17个非洲国家独立,称“非洲年”
  • 5、某学习小组就历史课上的某一主题展开研究,搜集到一系列相关论文,论文题目有:《墨西哥音乐文化与拉丁美洲音乐文化的发展》《美国文化种族主义的内涵和实质》《论希腊化时代东西方文化交流与融合》。该小组研究的主题应该为(    )
    A、全球联系建立 B、文明多元起源 C、文明交流互鉴 D、殖民文化侵略
  • 6、英国城市自治传统由来已久。工业革命后,市民只能享受一定程度的自治,再加上城市化带来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等一系列问题,自治市的民主选举被提上日程,1835年市政法案出台了。该法令的颁布表明(    )
    A、英国国王逐渐成为国家象征 B、英国近代自治市制度确立 C、社区承担了更多的政府功能 D、英国社区组织已开始形成
  • 7、下图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的漫画,画面中拔河的一方是人多势众的协约国,另一方是只有两人、势单力孤的同盟国,中间站立者是美国。对该图寓意解读最合理的是(    )

    A、美国是交战双方的调停人 B、大国的矛盾已经无法调和 C、战争初期主动权在协约国 D、美国是战局的决定性因素
  • 8、经院哲学家推崇教会文本的权威,并鼓励苦行避世的生活方式。彼特拉克鄙视无用的哲学思考和跟人类毫无关系的知识。他还嘲笑经院学者,称他们可以告诉你“狮子的鬃毛共有几根……却不知道或轻视人的本质,不知道我们生下来是为了什么。我祈求你告诉我,这一切有何用处?”这段话意在表明(    )
    A、彼特拉克更加关注到人本身的问题 B、基督教伦理强化教会对人们的控制 C、基督教实现了神权和世俗文化统一 D、文艺复兴有助于破除对教会的迷信
  • 9、1953年春,中央统战部组织调查组到武汉、南京、上海等地进行调查。调查报告指出:国家资本主义“是我们利用和限制资本主义工业的主要形式,是我们将资本主义工业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主要形式,是我们利用资本主义工业来训练干部,并改造资产阶级分子的主要环节,也是我们同资产阶级进行统一战线工作的主要环节”。这份报告,受到党中央高度重视。此后,党对资本主义工商业采取的方针最有可能是(    )
    A、“中国苏维埃政权以保障工农利益,限制资本主义的发展……” B、“逐步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凡有利于国计民生的私营经济事业,人民政府应鼓励其经营的积极性,并扶助其发展。” D、“国家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并对非公有制经济依法实行监督和管理。”
  • 10、1934年8月1日,《红色中华》全文刊登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中国工农红军革命军事委员会发布的《为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宣言》。这篇宣言发表的背景是(    )
    A、中央红军实行战略转移,北上抗日 B、敌后战场逐渐成为全国抗战主战场 C、中共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D、日本侵占东北后又向长城沿线进犯
  • 11、光绪七年(1881年)翰林院学士周德润上书:"天子守在四夷,此诚虑远忧深之计。古来敌国外患,伏之甚微,而蓄之甚早。不守四夷而守边境,则已无及矣;不守边境而守腹地,则更无及矣。我朝幅员广辟,龙沙雁海尽列藩封。以琉球守东南,以高丽守东北,以蒙古守西北,以越南守西南。”下列关于清廷的做法,与该观点一致的是(    )
    A、任命左宗棠督办新疆军务 B、因朝鲜事变卷入对日作战 C、承认了法国对越南的占领 D、建省以强化对台湾的管辖
  • 12、某学者在论述中指出:“来自亚洲腹地的原始游牧民族蒙古人,对世界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们征服的规模无与伦比……横越欧亚大陆的道路由一个政权所控制,旅行变得安全了。在中断了一千年之后,欧洲人又能进入亚洲和远东了”与此相关的表述正确的是(    )
    A、此时期两位欧洲传教士分别受教皇和法国国王派遣到达漠北与蒙古交涉 B、西迁的蒙古军队逐渐与当地居民融合,形成我国回族的前身“色目人” C、从海路来中国由陆路返回的旅行家把他的见闻写成了《马可·波罗行纪》 D、汉族人列班·扫马经由耶路撒冷到欧洲访问,见到了教皇和英、法国王
  • 13、《隋书》记载:“炀帝即位,营建东都,矩职修府省,九旬而就。时西域诸蕃,……与中国交市。帝令矩掌其事。”“矩掌其事”的地点位于图中(    )

    A、 B、 C、 D、
  • 14、《晋书》中记载:“夏,帝将伐蜀,乃谋众曰:‘自定寿春已来,息役六年,治兵缮甲,以拟二虏。略计取吴,作战船,通水道,当用千余万功,此十万人百数十日事也。又南土下湿,必生疾疫。今宜先取蜀,三年之后,在巴蜀顺流之势,水陆并进,此灭虞定虢,吞韩并魏之势也。’”由此可见(    )
    A、司马昭伐蜀中重视疫病的防治 B、伐蜀对完成国家统一意义重大 C、应首先攻打蜀国但条件还不够成熟 D、攻打吴国不在司马昭战略计划之列
  • 15、《史记·陈涉世家》中记载:“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其中的“戍”指的是(    )
    A、到边境屯戍,役期一年 B、到西域去屯田,役期一年 C、到本郡服役,役期一月 D、到京城服兵役,役期两年
  • 16、关于人性善恶的问题是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中不可回避的争论点。下列言论属于某位性恶论的儒家代表人物观点的是(    )
    A、君主赏罚分明,则臣民必能守法奉令 B、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 C、夫尚贤者,政之本也 D、道之以德,齐之以礼
  • 17、距今约8500年前的贾湖遗址被确定为20世纪全国100项重大考古发现之一。遗址中有53座半地穴式房址,陶窑11座,墓葬445座,出土陶、石、骨等文物及文物标本5000余件,骨笛30支,契刻符号17例等。下列选项中,对该遗址解读正确的是(    )
    A、是我国旧石器时代定居生活的例证 B、该村落遗址被誉为“华夏第一村” C、该地居民已有较安全稳定的生活环境 D、该地居民有了世界上最早的精神生活
  • 18、14-18世纪的500年间,欧美世界的思想革命、政治革命和产业革命接踵而至,促进了资本主义的迅猛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启蒙运动表达了资产阶级的政治和经济诉求。该运动17世纪从英国出现,18世纪法国成为运动的中心,尤其以“法国三杰”(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最为著名。如图内容是三人的一些言论。

    人物

    言论

    伏尔泰

    “君主使人感到枷锁的分量”,“英国是世界上抵抗君主而达到节制君主权力的唯一国家。”

    孟德斯鸠

    “如果同一个人……行使这三种权力,即制定法律权、执行公共决议权和裁判私人犯罪或争诉权,则一切都完了。”

    卢梭

    “人生来是自由的,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国家权力来源于人民,人民才应该是国家的主体”。

    ——摘编自武寅《简明世界历史读本》

    材料二 除了工具的改造、机器的出现、人造动力的运用之外,工业革命还引发了许多新技术,形成革命的第一次高潮……工业革命还包括生产组织形式的变化,这同样也提高了生产力,并且更深刻地影响着社会变革。众所周知,机器的使用是有局限性的,并非任何行业都可以使用机器……当纺织、制钉、刀具这些行业早早实行机械化时,多数行业却仍然保持手工操作,无法使用机械。但工业革命仍然把这些行业改造过来了,办法就是工厂化。

    ——摘编自钱乘且、许洁明《英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分别概括“法国三杰”的主张。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启蒙思想在美国资产阶级革命和政治制度的体现。
    (2)、结合所学写出工业革命中“人造动力”及运用的范例,指出生产组织形式发生的变化,并根据材料二概括这一变化带来的主要影响。
  • 19、新航路的开辟,使人类社会发生了深刻变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欧洲重大的扩张很大程度上是各种历史力量的产物;经济生产力和资源的增长,充满活力的资本主义的出现和新君主国的兴起。正式这些欧洲君主国向合股公司发放了特许状,为哥伦布和达·伽马们提供了取得的这些成就所必需的支持。

    ——摘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新航路开辟使欧洲人认识到世界其他地方还存在迥异的民族、宗教和文明形态,使基督教关于人类的起源的说法成为虚假之言。16世纪后期,法国人文主义作家蒙田鼓励人们运用自己的判断力来认识世界,而不要迷信权威。17世纪的欧洲出现了一种全新的探索真理的方法,即依靠实验、观察和推理揭示自然界奥秘,而不是盲信权威,为人类认识世界提供了哲学认识论上的批判方法。

    ---何平、曾祥裕《从概念史的角度看启蒙运动》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指出哥伦布和达·伽马们“取得的这些成就”,并概括“这些成就”对西欧社会结构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6-17世纪的欧洲,“人类认识世界”的方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简述这种变化带来的积极影响。
  • 20、英国历史学家哈孟德夫妇在他们撰写的《技术工人》一书中写道:“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史读起来像是一部内战史。”以下对“内战”理解准确的是( )
    A、议会军与国王军队的交战 B、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对立 C、英国与北美殖民地的战争 D、工业城市与乡村地区对抗
上一页 654 655 656 657 658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