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下表是1966年、1976年社会总产值、国民总收入中各部门所占比例,据此可知,当时的中国( )
分类
部门
社会总产值(100%)
国民总收入(100%)
1966年
1976年
1966年
1976年
农业
29.7
25.4
43.6
41
工业
53.1
58.1
38.2
个43.3
建筑业
6.4
8.0
3.7
4.9
运输业
3.3
2.9
4.2
38
商业
2.1
5.6
103
7.0
A、国民经济稳步增长 B、改革成为大势所趋 C、国民经济比例协调 D、基本实现了工业化 -
2、新中国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全国大部分地区对生产关系采取了“拔苗助长”的政策,不断提高公有化的程度与规模,同时又普遍采用了平均主义“吃大锅饭”的分配方式。上述做法( )A、适合了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B、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要求 C、调动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 D、反映了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迫切愿望
-
3、下表是1952—1957年农业总产值和主要农产品产量的变化情况。这一变化主要得益于( )
指标
主要农产品
单位
1952
1957
农业总产值
亿元
461
537
粮食
万吨
16392
19505
棉花
万吨
130.4
164
油料
万吨
4193
4196
A、个体经济向集体经济的转变 B、土地改革满足农民土地要求 C、优先发展重工业方针的实施 D、照搬苏联农业集体化的模式 -
4、五四运动中学生们去街头演说,到工人中进行调查,创办平民学校,冲破以往知识分子的狭小圈子接触社会,发现在自己周围还存在一个更加广阔的天地,开始看到自身存在的弱点,提出要把“小我”融于“大我”之中,奉献给“大我”。这反映了五四运动( )A、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B、推动了知识分子与工人运动的结合 C、拉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 D、形成了以知识分子为主体的革命力量
-
5、1894年5月,日本为适应近代大规模战争的需要,颁布《战时大本营条例》,明确规定以大本营为战时最高统帅部,统一指挥陆海军的作战。而此时,清政府的军机处、兵部、总理衙门以及地方督抚等机构都有军事领导权,彼此牵掣,造成决策不定,指挥不灵。这说明当时清政府( )A、中央权力受到挑战 B、近代海防意识淡薄 C、军事管理体制落后 D、无力扭转战争败局
-
6、学者萧致治在《鸦片战争史》一书中写道,“就社会制度而言,中国封建社会已进入晚期,比起世界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已经大大落后,成为束缚中国社会经济继续发展和文化科学进步的桎梏。”作者意在强调( )A、资本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B、封建制度阻碍了社会进步 C、社会制度决定战争成败 D、中国应该走资本主义道路
-
7、南书房设立于康熙十六年(1677年),原本是康熙读书的地方,在当时,南书房“非崇班贵檫、上所亲信者不得入”,只有“词臣才品兼优者”才能到南书房当值,俗称“南书房行走”,他们按照康熙的授意起草诏令,“撰述谕旨”。由此可见,南书房( )A、具有笼络汉族士人的作用 B、成为法定的中央机构 C、取代军机处成为权力中枢 D、利于进一步加强皇权
-
8、李贽著有《童心说》,他将人的“最初一念之本心”的“童心”与作为封建“天理”的“道理”对立起来,认为世上一切物质和精神皆是只存在于“真心”之中。李贽的这一观点( )A、否定了儒家的伦理道德观念 B、发扬了道家自然无为的精神 C、体现了个性自由的精神追求 D、揭示了唯心主义哲学的弊端
-
9、史书记载,元世祖立志向尧、舜、禹等上古贤君看齐,于是在经典中求索国号,“取《易经》‘乾元’之义”,定国号为大元。元成宗元贞元年,“初命郡县通祀三皇,如宣圣释奠礼”。元朝统治者的做法意在( )A、改变蒙古人的生活方式 B、促进不同民族交融 C、加强对地方事务的管理 D、彰显政权的合法性
-
10、两宋时期京城有固定经营场所的职业商人,通过文字、图形、色彩等招牌、幌子向客户传递其所经营的商品范畴、特点和档次等。如《清明上河图》中,有两家药铺的招牌分别为“赵太丞家”“杨家应诊”,在招牌旁边介绍了大夫特长与药品功能等。这主要反映了当时( )A、市场意识较为浓厚 B、商业突破时空限制 C、商家经营诚实无欺 D、风俗画的写实风格
-
11、《全唐诗》中对江南有这样的描述:“来酌林中酒,去耕湖上田”,“寒云晓散千峰雪……且卖湖田酿春酒”,“霜岛树凋猿叫夜,湖田谷熟雁来时”。这些诗句从侧面反映了唐代江南部分地区( )A、市镇经济繁荣 B、均田制实施条件优越 C、人地矛盾凸显 D、成为唐朝的文化中心
-
12、西周立国强调“敬天保民”,而秦始皇在建立政权后则强调“赖宗庙之灵”。这一治国理念的变化( )A、埋下了秦始皇集权暴政的隐患 B、奠定了君主专制的理论基础 C、打击了礼乐文化的社会影响力 D、凸显了秦始皇对神灵的蔑视
-
13、商朝实行父子相继、兄终弟及的王位世袭制,西周确立了嫡长子继承制,春秋时期,嫡长子继承制遭到破坏,常常出现立年长有德之人为国君的现象。这反映了嫡长子继承制( )A、成功避免了争夺王位继承权的斗争 B、力图运用兄弟亲情维系政权稳定 C、直接促成了周天子天下共主的地位 D、无法应对社会变革带来的新挑战
-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文艺复兴的基本主张就是解放人性,恢复人的尊严,重申人的世俗生活的价值和意义。它把批判的矛头指向天主教的禁欲主义和蒙昧主义,指向那种否定现世生活,把来世的天堂作为人类永恒追求目标的人生虚无主义态度。虽然新兴资产阶级主要提供了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但不可否认,在当时的条件下,利己主义仍可导致消极的后果,即追求享乐的唯我主义倾向。而宗教改革运动所倡导的伦理道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上述不足。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运动,都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在上层建筑领域的反映,从这个意义上说,人文主义者所提倡的思想解放,在一定程度上为宗教改革运动作了理论上和思想上的准备,两者在思想上有明显的继承关系。
——摘编自徐鹤森《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之比较研究》
材料二 文艺复兴运动使人们从以往神学神权的枷锁中慢慢挣脱出来。而启蒙运动则使人们的理性光芒无比耀眼,在自然科学领域获得了一系列显著成就,对于人们的理性自信也产生了积极作用。启蒙运动后,人性的复归伴随着各种相关理论得到了众多的实践,理论渐渐变为行动,思想渐渐变为现实,社会结构得到了彻底的改变,神权已经从政治舞台中心褪去。可以这样说,文艺复兴将人们的思想带回到了此岸世界,但是并没有真正否定神权的彼岸世界。宗教改革运动将人们的思想和世俗权利带回到此岸世界,但是依旧没有否定神权的彼岸世界,而启蒙运动则将人们彻底带回到了此岸世界。
——摘编自涂文章《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关于人的问题的探讨》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文艺复兴的局限性并说明其与宗教改革的关系。(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启蒙运动的精神内核,并谈谈你对“启蒙运动将人们彻底带回到了此岸世界”的理解。(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的共同影响。 -
1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自治城市是罗马帝国与中世纪西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相对独立的政治共同体,而且都是政治体制不完善的产物。罗马帝国的自治城市大多数是通过军事征服而形成的,这些城市的自由民一开始就是强者、征服者。因此,当罗马帝国征服地中海世界以后,帝国行政制度的基础依然是自治城市。中世纪西欧的自治城市则不然,他们绝大多数是经济发展和武装斗争的结果。生产力的发展是中世纪西欧城市兴起的基础,但中世纪西欧城市兴起的原因却是多种多样的,比如因手工业发展、商业发展或军事原因而产生。如果说西方城市的政治制度与传统诞生于罗马帝国的自治城市,那么它的经济属性与商业属性则产生于中世纪的西欧自治城市。掌握货币使城市具有了经济实力,他们用金钱赎买的方式向封建主购得自治权,因此可以说,货币是市民阶级巨大的政治平衡器。
——摘编自杨婉嘉、王振霞《罗马帝国与中世纪西欧的自治城市比较研究》
材料二 11世纪起,西欧开始了旧城复苏和新城产生的历史过程。一些商人、工匠以及从庄园里逃亡出来的农奴,聚集在港湾、城堡、教堂以及交通要道周围,进行生产和交易。这些地方逐渐演变为中世纪的城市。中世纪的西欧城市中诞生了一种新的政治文明,主要表现在:第一,法律上,城市居民拥有人身自由;第二,城市土地属于自由财产,不归封建王国或领主管辖;第三,市民只要向其所属领主缴纳一部分税款,那么在城市范围内就可以拥有非常多的自由。
——摘编自[比利时]亨利·皮雷《中世纪的城市》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罗马帝国自治城市与中世纪西欧自治城市的异同。(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世纪欧洲城市兴起的原因。 -
16、近代科学革命以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撰写的于1543年出版的《天体运行论》为标志,该著作宣告了“神学宇宙观的破产”。这主要是因为《天体运行论》( )A、形成了重视实验的理性思维方式 B、确立了发现自然规律的科学方法 C、直接促进了启蒙运动的迅速兴起 D、否定了天主教会宣扬的“地心说”
-
17、17世纪的欧洲发生了巨大的历史变化,如文艺复兴运动的发展、宗教改革的兴起以及启蒙运动的进行。这从本质上反映了( )A、科学革命的重大影响 B、西欧社会的近代转型 C、全球国际格局的巨变 D、世界逐渐走向了整体
-
18、16世纪至17世纪,西欧国家纷纷发行主要用于海外探险和殖民战争的公债券,使充当政府和人民之间中介人的金融家大发横财,大部分公债落入包税者、商人和工场主手中。公债券的发行( )A、完成了西欧资本的原始积累 B、壮大了欧洲的庄园经济 C、助推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D、促进了工厂制度的形成
-
19、新航路开辟以后,西欧国家按照传统方式收取货币地租的封建地主的实际收入因为货币贬值而急剧减少,甚至陷入贫困而破产。手工工场主、资本主义农场主和新贵族获利很大,他们既能够廉价地购买劳动力,又有大量产品待价而沽。这反映了欧洲( )A、价格革命的影响 B、股票市场的出现 C、商业革命的萌发 D、手工工场的发展
-
20、从1650年到1750年,非洲人口数量由0.99亿降低至0.95亿。与此同时,美洲种植园发展迅速,种植园主获得大量的糖、烟草、茶叶,种植园主获利巨大。这些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三角贸易的开展 B、非洲国家积极的移民政策 C、气候环境的变化 D、世界贸易中心转移到美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