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早在17世纪以前,西部非洲的中世纪王国已经在欧洲的地图上留下印记。撒哈拉长途贸易将非洲内陆与包括北非的地中海沿岸及外部世界联系起来,东部非洲海岸与南部非洲内陆已被卷入印度洋贸易。这反映出( )A、世界文明间存在广泛的联系 B、非洲地区是古代世界贸易中心 C、非洲地区文明保持独立发展 D、非洲文明与其他文明发生交流
-
2、1868年,中美签订《蒲安臣条约》规定,中国人可以自由地出入美国,在美国享有最优惠待遇。随后大批华人赴美务工,但华工的勒劳节俭遭到欧洲移民的敌视。1882年,美国国会通过《排华法案》,限制华人入境,并对华人的留学、旅行做出了极其严格的规定。中美关系的转变反映了( )A、两国核心利益不同 B、不同文化观念的冲突 C、中国主权遭受侵犯 D、洋务运动的成效有限
-
3、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在几千年的传承中,它常盛常新。在印度尼西亚某市有这样一副对联:“继张班立功异域,开哥麦探险先河”。此联称赞的是( )A、郑和下西洋 B、玄奘西行天竺 C、鉴真东渡日本 D、达•伽马到东方
-
4、2017年特朗普上台至今,美国先后向包括中国在内的20多个国家发动贸易战,退出了多个经济区域合作组织和其他国际组织,并扬言还可能退出WTO.这反映出( )A、美国的世界霸主地位仍然很稳固 B、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面临新挑战 C、美国是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受害者 D、世界经济的多极化进程陷入停滞
-
5、根据如图所示的国际组织发展状况,可以看出( )
A、美苏对抗造成欧洲分裂 B、凡尔赛体系受到了挑战 C、欧洲形成两大军事集团 D、资本主义阵营逐渐分化 -
6、1952年教育部发文,决定自1952年下半年至1954年,将全国私立中小学全部由政府接管、由国家统一办理,改为公办。民办教育在中国土地上消失。当时出台这一政策( )A、是全面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大环境使然 B、是国家工业化急需建设人才的需要 C、是思想意识形态领域左倾错误泛滥的体现 D、是对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的贯彻执行
-
7、在中国古代,稍为复杂的天文观测与计算方法常常会在朝代要替的动乱之中失传,明朝钦天监的官员们便无人能够掌握代郭守敬制订授时历的方法,甚至南北两京观象台的天文仪器都摆错了位置。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中国古代科技( )A、与生产实践相脱离 B、注重理论与实践统一 C、以墨家思想为指导 D、缺乏普遍的理论原则
-
8、清末顽固派坚决反对修建津通铁路,并将铁路之害概括为三条:资敌、扰民、失业。洋务派针锋相对并提出修铁路有三大利:陆战、海防、河运。当时两派争论得相持不下,直到张之洞提出了折衷方案,被清政府采纳,才慢慢平息下来。这表明( )A、中国思想层面的变革呼之欲出 B、清政府主动接受西方物质文明 C、洋务派通过妥协减少变革阻力 D、传统观念导致政治变革较艰难
-
9、19世纪后半期逐步出现了技术进步的制度化。更多的先进工业企业不再满足于接受技术创新并利用它们,而是通过精心的有计划的试验来追寻这种技术创新。这将( )A、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 B、促进资本主义大工厂制建立 C、推动科技与生产紧密结合 D、增强工人的劳动强度
-
10、战国时期,儒家主张仁政、德治,法家崇尚法治,道家要求无为而治,墨家希望选贤任能,他们共同的出发点是( )A、改朝换代建立全新制度 B、争夺对诸侯国家政权的控制 C、顺应大变革潮流而厚今薄古 D、为统治者改善统治出谋划策
-
11、西递和宏村作为两个最具有代表性的皖南古村落,在 2000 年被列入《世界遗 产名录》。下列对两者共同点的论述准确的是( )
序号
角度
评价
①
建村历史
徽商始创,聚族而居
②
村落布局
方正端庄,中轴对称
③
村落环境
山水环绕,水系发达
④
建筑特点
粉墙青瓦,三雕精美
A、①② B、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
1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促成中国文明内聚性的最重要的因素,也许是统称为儒家学说的道德准则及其在文学、思想方面的遗产,它主要有孔子的教诲组成。孔子获称“孔圣人”。同中国大多数思想家一样,孔子主要关心的是在现世建立一个组织良好、人人幸福的社会。孔子的首要原则是“正名”——“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在 17世纪及18世纪的早期,中国对欧洲的影响比欧洲对中国的影响要大得多。当西方人学到中国的历史、艺术、哲学及政治制度史,油然产生一种崇敬的心情。中国被称为一切文明的典范。这是由于它的孔子伦理学说、它的科举制度,它的重视文治轻视军事征服、它的精美的手工艺品,其中包括瓷器、丝绸及漆器。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赞美中国皇帝康熙“为超乎一切人之上的伟大的君主,是神一般的人,他靠智力管理一切,然而他也是靠教育取得品德和智慧的……因而获得统治的权力”。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上卷》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基本主张,并分析这些主张产生的时代背景。(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7-18世纪欧洲掀起“中国热”的原因,并分析其对欧洲的影响。 -
13、读材料,完成要求。
服饰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反映了历史的变迁、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审美意识的嬗变。
时间
服饰情况
民国时期
中山装创制后风靡一时。1912年,民国政府通令将中山装定为礼服,民国十八年制定宪法时,规定四级文官宣誓就职时一律穿着中山装,中山装遂成为南京国民政府的制服。政府院部如此,国民党党部如此,地方政府机关亦如此。国民党向机关、学校推广中山装,向民众宣传。
建国初期
20世纪50年代的中国,女孩子爱穿带有俄国风情的“布拉基”,花布衣衫或花布袄是中青年女性的衣装。
文革时期
从红卫兵到女民兵,都以着军装、戴军帽荣,绿色成为流行色,蓝、黑、灰、绿色充满中国街头。
改革开放以来
自1979年对世界敞开国门以后,世界最新潮流的时装可以经由最便捷的信息通道-电视、因特网等瞬间传到中国。国内的着装者也迎来了个性服装时代,迎来了百花齐放、五彩缤纷的服饰艺苑的美好春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中国近现代史的知识,从表格内容中提炼自己的观点,并予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具体,说明须史论结合。)
-
14、政治体制变革是人类文明进步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内容,蕴藏着宝贵的历史启示。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688年,(英国)议会两党密谋,共同支持詹姆士二世的女婿、荷兰执政威廉来英国夺取王位,从而实现了权力的交接。这是一次妥协的事变。从表面上看,原有的政治制度一点也没有改变,但实质上的变化却是非常大……这以后,国王的权力一点点丢失……流血的革命没有解决问题,非暴力竟将问题解决了。
——钱乘旦《社会变革的和平方式:英国的范例》
材料二 法国之所以采取暴力革命来克服专制王权,原因就在于法国专制主义过于强大,王权与贵族坚决捍卫旧制度,不愿做出任何妥协,对立双方只好兵戎相见。然而,大革命并没有解决根本问题,此后近百年中,法国一直处于革命与复辟的轮回中,社会持续动荡,经济发展速度受到影响,工业化进程缓慢。直到 1870年后,法国模式突然发生转折,由对抗转为妥协。此后没再发生大规模的革命,法国人开始用协商手段逐步建立起民主制度。
——钱乘旦《各国现代化模式的比较》
材料三 19世纪的英国历史学家阿克顿有一句名言:“妥协是政治的灵魂,如果不是其全部的话。”当代美国政治理论家罗伯特•达尔也曾说:“民主依赖妥协。”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政治制度“实质上的变化”是什么,并分析其影响?(2)、 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法国民主化的道路有何特点?分析其原因;(3)、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政治制度构建中的“妥协”表现在什么地方?(4)、 综上,谈谈你对民主政治中“妥协”的认识。 -
15、在战争期间和战争结束后,美国政府明确表示,不愿意支持英国和法国维持殖民帝国。苏联也在原则上反对殖民帝国。这表明( )A、欧美国家支持民族独立运动 B、英法殖民帝国的崩溃 C、战后国际政治理念的进步 D、战后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
-
16、1963年,马丁路德金在一次演说中提到“一百年前,一位伟大的美国黑人签署了《解放黑奴宣言》。这项很重要的法令像一盏希望的航灯出现在千百万黑人奴隶的面前”。这一演讲( )A、消除了种族歧视,缓和了矛盾 B、废除农奴制,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 C、调动黑人踊跃参军,扭转战争局势 D、鼓舞了被压迫民族争取权益的斗争
-
17、19世纪前,人们对历史的认识很大程度上依靠文献记载,对古代文明的认识存在重大局限。以古希腊史为例,那时人们认为古希腊信史只能从公元前776年即古代第一届奥林匹亚赛会算起。但19世纪后期以来,考古学家发现了迈锡尼文明和克里特文明,古希腊文明史被上推到公元前2000年以前。古代西亚、古代埃及和古代印度文明的研究也经历过类似的过程。据此可知( )A、通过文献记录能够还原历史真相 B、历史文献记录应当与考古证据相印证 C、还原历史真相必须依靠考古证据 D、最完整的历史文本记录的历史最真实
-
18、1929年美国通过《斯穆特-赫利关税法案》,大幅提高关税。1947年美国推动诸国签署《关贸总协定》,大幅削减关税,推动贸易自由化;2017年美国总统特朗普主张“美国优先”,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订,主张重谈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并重启了一系列尘封已久的贸易保护政策工具。由此可以看出美国( )A、总体坚持国际贸易自由化政策 B、制定经济政策受制于国际环境 C、制定经济政策立足于本国利益 D、经济政策阻碍世界经济全球化
-
19、1952年拍摄的好莱坞电影《灯塔疑云》展现了共产主义企图入侵美国的阴谋。而在八十年代后期,美苏关系有所缓和,经苏联政府批准,好莱坞电影公司在莫斯科为《红色警探》拍摄外景,电影讲诉了苏联警探和美国警探一起对抗毒品走私犯的故事。据此可知这些好莱坞电影( )A、加强了两国文化交流 B、反映了美苏关系演变 C、体现了合作共赢的理念 D、推动了美苏对抗的升级
-
20、1926年,苏联只有56.6%的人识字。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在党的大力宣传和组织下全国开始了扫盲运动,开办各种技术学校、培训班以及工人学校的,并掀起了群众性革新技术的热潮。这表明苏联( )A、社会主义建设中存在左倾冒进思想 B、实行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 C、社会主义建设重视提升人民的文化素养 D、极力消除同时期西方大危机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