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金字塔建造于公元前2600年至公元前1700年,在此期间,埃及的法老王国迅速崛起,各个王 朝都竭力争取将自己的建筑保存下来,以此来彰显王权的威严和权力。由此可知,古埃及金字塔( )
    A、具有一定神秘色彩 B、象征着法老的权威 C、成为统治民众的工具 D、标志着埃及文明兴起
  • 2、在《汉谟拉比法典》的282条法律条文中,涉及商业借贷和租赁的条文有100多条。由此可知,古巴比伦王国( )
    A、重视规范商业行为 B、实行重商主义政策 C、商人政治地位较高 D、商业纠纷频繁发生
  • 3、图1所示是位于今土耳其的恰塔尔·休于遗址(公元前8000年至前7000年)。考古学者发现当地居民建造了砖砌的房屋并且制作了陶罐、篮子、布料、皮革、石制和金属的工具、木刻、 地毯、珠子以及夹杂在其他物品中的珠宝。这说明当时该地区( )

    图 1

    A、劳动分工走向专业化 B、手工业技术十分发达 C、人类已进入定居状态 D、最早进入了文明社会
  • 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纵观世界历史,我们看见两条线,一条是横线,一条是纵线。横线是从分散到整体的运动趋势,终结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纵线是从低级到高级的社会发展,文明在发展中持续升华。历史运动的真实却是横向和纵向交互发展,横向发展和纵向发展相互影响,相互推动,单纯的横向和单纯的纵向都不完整。

    ——摘编自钱乘旦主编《新世界史纲要》

    参照材料中的观点,结合世界历史的相关内容,阐述历史发展中不同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要求:围绕具体史实阐述,突出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史实准确,观点正确,表述清晰。)

  • 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8世纪末19世纪初,人类历史已经进入世界资本主义制度取代封建制度的日益高涨的时代。如果以北美独立战争作为高潮的起点,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将它推向了高峰。那么,西属拉美独立运动就是这个高潮的扩展、延伸和继续,使之规模更大、范围更广、影响更深。因此,从世界历史全局的角度俯览,可以说西属拉美独立运动是这一时期世界资产阶级民族民主运动高潮的重要组成部分。西班牙美洲独立革命之所以发动和普遍展开,是西班牙殖民主义者长期对该地区人民的残酷压迫与剥削,以及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民族意识的增强使民族矛盾空前激化所致。这场革命爆发的时机、进程和结局都无不打上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烙印,无不受到当时的革命思潮和国际形势的深刻影响。西蒙·玻利瓦尔在青少年时期,就受其家庭教师——一位卢梭思想的崇拜者一一西蒙·罗德里格斯的良好教育。他全身心投入了为解放全南美而斗争的正义事业,获得了“解放者”的美称。西属拉美人民经过近16年浴血奋战,取得了巨大的胜利。

    ——摘编自郑昌发《从世界历史全局看西属拉美独立运动的性质和特点》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世纪初西属拉美独立运动兴起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19世纪初的西属拉美独立运动。
  • 6、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48年的斗争方法,今天在一切方面都已经陈旧了……历史清楚地表明,当时欧洲大陆经济发展的状况还远没有成熟到可以铲除资本主义的程度……无产阶级的一种崭新的斗争方式就开始被采用……工人开始参加各邦议会、市镇委员会以及工商仲裁法庭的选举;他们开始同资产阶级争夺每一个由选举产生的职位……

    ——1895年恩格斯《<法兰西阶级斗争>导言》

    材料二  1864年9月28日,英、法、德、意和波兰等国的工人代表在伦敦圣马丁教堂集会,声援1863年波兰人民起义。在这个大会上成立了国际工人协会,即“第一国际”。在它的影响下,爆发了1871年的巴黎公社革命,进行了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伟大尝试。以上一切表明,在这一时期,科学社会主义与工人运动的结合在广度和深度上都有新的突破,提高到新的水平。到了19世纪80年代,建立了28个党,并涌现出一批有威望的工人运动领袖。1889年7月14日,国际社会主义者代表大会在巴黎开幕。出席大会的有22个国家的工人代表,大会宣告成立第二国际。

    ——摘编自伍德昌《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概论(第四版)》

    材料三  恩格斯指出:“要是巴黎公社不依靠对付资产阶级的武装人民这个权威,它能支持一天以上吗?”列宁后来在谈到巴黎公社的经验时也说:“没有千百万觉悟群众的革命行动,没有群众汹涌澎湃的英勇气概,没有马克思在谈到巴黎工人在公社时期的表现时所说的那种‘翻天覆地’的决心和本领,是不可能消灭专制制度的。”

    (1)、阅读材料一,“无产阶级的一种崭新的斗争方式”指什么?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后半期社会主义运动的新特点。
    (3)、阅读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人民群众”在巴黎公社运动中的作用。
  • 7、材料一 18 世纪下半叶,韦奇伍德在其制陶厂首创原始的计时系统,即用打铃召集工人。根据韦奇伍德的指示,早晨5:45 打铃起床,准备,上班;8:30打铃吃早餐;9:00打铃.上班。如此循环,直到天黑看不见干活才打铃下班。整个工厂分为若干个车间....每个车间的工人只负责自己的事务和生产工序,所有工人均依据其从事不同工种分配在不同车间。共雇佣278名工..为监督工人守时,韦奇伍德还专门雇佣一名监工,工人进厂后,监工为工人分配任务,对那些准时上班者给予鼓励....对于那些超过预定时间的迟到者,则给予提醒,如果屡次迟到并累计到一定次数,将予以停发工资。

    ——刘金源《论近代英国工厂制的兴起》

    材料二  近代工厂制兴起于18世纪70年代。1786年,奥德诺与库伯联合工厂建厂时总资产4200镑,固定资本3789镑;1789年总资产5421镑,固定资本3916镑。阿克莱特的克罗坍福德纺纱厂,1771年建厂时雇用300多人,到1816年翻一倍,达到727人。1769年,乔赛亚·韦奇伍德开办埃特鲁利亚陶瓷工厂,实行精细的劳动分工,他把制陶流程分成几十道专门工序,分别由专人完成。18世纪下半叶,韦奇伍德在其制陶厂中首创了原始的计时系统,即用打铃来召集工人。19世纪初一家工厂规定:“任何人如非确有必要而擅离岗位,或在工作时间与工友交谈,每次将处以 装一便士罚款。”

    ——摘编自刘金源《论近代英国工厂制的兴起》

    材料三   随着工业革命的展开和工厂制度的建立,大量人口涌入新的工业中心。……在找到工作后,工人们却发现工作时间很长,一天工作16小时稀松平常。当工人们最后争取到分两班轮换的12小时工作制时,他们将这一改变看作一件幸事。如果仅仅是工作时间超长也可以忍受,因为他们的工作时间其实与实行家庭包工制时在家里工作的时间相仿,但是在习惯工厂的纪律和适应机器生产的单调乏味方面工人们遇到了真正的困难:他们随着工厂的汽笛声上下班,必须跟上机器的运转,并始终处于在场监工的严格监督下。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工厂制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英国工厂生产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三概括工厂制给管理形式带来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
  • 8、20世纪初的亚洲觉醒构成了世界革命风暴的新源泉,宣告了帝国主义另一个掘墓人已经站起来了。列宁对此曾说:“亚洲的觉醒和欧洲先进无产阶级夺取政权斗争的开始标志着20世纪初所开创的全世界历史的一个新阶段。”这反映了亚洲的觉醒(   )
    A、促进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B、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势力 C、使世界历史进入了新阶段 D、壮大欧洲无产阶级的力量
  • 9、1826年,玻利瓦尔首次邀集墨西哥、秘鲁等在巴拿马召开大会,秘鲁与哥伦比亚订立《长期联盟、同盟和邦联条约》。不同于欧洲国家间缔结的同盟条约,该条约提出要维护“每一个美洲国家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该条约(   )
    A、意在捍卫拉美独立运动成果 B、使拉美摆脱了西方殖民统治 C、获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 D、标志美洲融入了国际法体系
  • 10、马克思在《经济学手稿》中指出:  “世界史不是过去一直存在的; 作为世界史的历史是结果。”形成完整的“世界史”的标志是(   )
    A、全球航路的开辟 B、第一次工业革命 C、第二次工业革命 D、资本主义殖民体系形成
  • 11、1500年,被纳入西班牙殖民地的美洲各地的人口大约为5000万人,到1650年,下降为大约400万人;1600--1750年,欧洲、中国、印度、中东等地,人口却以空前的速度增长。导致上述人口变化的原因有(   )

    ①西方国家的殖民掠夺      ②传染病的大规模蔓延

    ③美洲粮食作物的推广      ④西欧工业革命的影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 12、巴黎公社“是名副其实的普选制。工人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几乎都参加了投票公社委员及其他公职人员除了接受群众监督之外,还可以根据人民的意见,随时撤换。”这体现出巴黎公社的特征是(   )
    A、选举流程规范合理 B、人民居于主体地位 C、典型社会主义国家 D、公有制为经济基础
  • 13、19世纪30年代,法国里昂爆发了两次工人武装起义,提出的口号是“不能劳动而生,毋宁战斗而死”“不共和,毋宁死”。马克思如是评价:“里昂的工人们以为自己追求的只是政治的目的,以为自己只是共和国的战士。可是事实上他们却是社会主义的战士。”结合材料,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A、工人运动推动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 B、法国已成为国际工人运动的中心 C、马克思主义理论得到了实践的验证 D、法国议会制共和制得以最终确立
  • 14、17世纪后,欧洲“文明国家”逐步建立了一套国际法体系,并将这套国际法作为区分“文明国家”和“野蛮民族”的标准。19世纪这套欧洲法系又迅速从欧洲扩展到世界各地。欧洲法系扩展到世界的主要原因是(    )
    A、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建立 B、工业文明的产生和发展 C、地理大发现和殖民扩张 D、民族民主解放运动兴起
  • 15、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下列成就中不属于第二次科技革命是(   )

    A、斯蒂芬森的火车 B、贝尔的电话 C、卡尔·本茨的汽车 D、莱特兄弟的飞机
  • 16、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第二次工业革命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这主要是因为(   )
    A、资本主义制度广泛确立 B、世界资本主义市场的形成 C、自然科学和技术密切结合 D、自然科学取得突破性进展
  • 17、1793年美国出台《专利法》规定:对于海外人员,只要掌握一门先进生产技术或机器设备制造方法或拥有相关设备图纸,经过一个简单宣誓,该人员就可以成为美国公民,其掌握的技术就可得到联邦政府保护的垄断专利权。此规定反映出美国(   )
    A、经济垄断组织发展迅速 B、自由主义传统根深蒂固 C、有意打破欧洲技术优势 D、注重鼓励国内技术研发
  • 18、1565年,西班牙航海家乌尔达内塔从吕宋起航,开辟了一条西起吕宋马尼拉、东至墨西哥阿卡普尔科的全新航道。之后的250多年里,西班牙人将无数丝织品运抵美洲市场,用以交换产自西属美洲的白银。据此可推知这一时期(   )
    A、西班牙垄断了大西洋贸易 B、银丝贸易是殖民主要手段 C、欧洲的贸易中心正在转移 D、全球的贸易格局发生变化
  • 19、“英国人安东尼培根是一名奴隶贩子,从1768年开始就从事黑奴贸易,尽管很多黑人死于途中,每趟获利仍高达百分之几百。这样在八年中,他竟赚了76000英镑,这在当时可是一笔巨款。他用这笔钱在英国开了一家铁厂,几年以后发展成为英国最大的铁厂之一,他本人也成为著名的企业家。”对这段材料的认识中最准确的是(   )
    A、黑奴贸易使英国商人获利丰厚 B、殖民者从非洲抢夺了大量劳动力 C、黑奴贸易为英国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资本的原始积累 D、黑奴贸易具有血腥性
  • 20、下表所示为1503-1650年西班牙自美洲输入的黄金和白银数量表(单位:千克)。据此可推知,当时西班牙(    )

    时间

    白银

    黄金

    1503-1549年

    263916

    58430

    1550-1600年

    7175227

    95132

    1601-1650年

    9004417

    27299

    A、成为世界金融中心 B、货币贬值物价上涨 C、确立海上霸主地位 D、工业资本积累雄厚
上一页 445 446 447 448 449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