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多彩的内容,承载着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不断前行最深层、最持久的力量。下列选项中,体现“崇德尚贤”的孟子主张是( )A、民贵君轻 B、见贤思齐 C、尊贤使能 D、为政以德
-
2、新石器时代我国的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北方辽河流域、南方珠江流域等,都形成水平或高或低、方式各异、发展程度不一的区域性文化。下列选项中,有关“区域性文化”的表述,正确的是( )A、河姆渡居民种植小麦和饲养猪狗 B、姜寨聚落遗址尚未产生贫富分化 C、仰韶文化的典型器皿是蛋壳黑陶 D、陶寺遗址已经具备早期国家形态
-
3、[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材料 2013年3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的演讲中,首次向国际社会提出命运共同体理念。此后,中国政府和领导人通过重要国际组织、系列主场外交、多边峰会等不同层面,在全球范围内积极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2015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发表《携手构建合作共赢新伙伴同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演讲,首次向国际社会全面阐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呼吁国际社会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不懈努力。2017年2月10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首次被写入联合国决议,此后又多次被写入联合国大会、安理会、人权理事会、社会发展委员会的决议中。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对“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了全面、深刻的阐述。
——摘编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外历史纲要》(下)
请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主题,任选角度,自拟论题,并运用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
-
4、[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
材料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发生在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形成初期,由于帝国主义各国政治经济力量发展不平衡,必然导致它们之间对殖民地和势力范围的新争夺,于是在激烈的军备竞赛和军事结盟的基础上,终于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则根源于由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大危机造就的德、意、日三个法西斯国家的对外侵略和扩张。
——摘编自李建国《略论两次世界大战之差异》
材料二 由法西斯国家发动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人类社会和世界文明造成了空前浩劫。在这场持续多年、涉及当时大部分国家的全球性大厮杀中,军民伤亡1亿多人,消耗军费13000亿美元,物资损失高达42700亿美元,精神创伤难以用数字计算。以反法西斯力量的最后胜利而结束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也打乱了旧的世界秩序,冲击了腐朽落后势力,开辟了国际性社会进步的新道路,对世界军事史和人类历史的进程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二战结束以来,人类社会在政治方面的进步,国际关系的发展,社会经济的飞跃,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以及战后的军事革命,都在不同程度上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相关。
——摘编自彭训厚、徐新民《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及其启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引发两次世界大战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
5、[资本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材料一 凡未经国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凡未经国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国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除经国会同意外,平时在本王国内征募或维持常备军,皆属违法。
——摘编自《权利法案》
材料二 关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有学者认为,从世界市场形成的基础和前提来看,世界市场与资本主义发展相互作用,世界市场促进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资本主义在世界范围的扩张反过来又促进世界市场范围不断扩大;从世界市场的本质属性来说,世界市场带有资本主义性质,资产阶级通过世界市场建立殖民地半殖民地,迫使其他民族、地区采取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服从于资本生产和发展的需要,使东方从属于西方。
——摘编自杨淑贤《马克思世界市场理论研究述论》
(1)、根据材料一,指出《权利法案》的主要历史影响,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西方主要国家资本主义制度确立的过程。(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影响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因素,并简析资本主义与世界市场的关系。 -
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与发展]
材料一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拉开了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大幕。沿着这次会议开辟的胜利航道,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解决了许多历史遗留问题和现实生产生活中遇到的新问题,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项事业都呈现出蓬勃的发展活力。我们“实现了安定团结、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我国经济已经走上稳定发展的健康轨道。学生读书了,工人干活了,农民丰收了,知识分子甩掉‘臭老九’帽子了,解放军更强大了。人们从这些变化里,增强了信心,看到了灿烂的前景”。这些都为我国进行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新的长征,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条件。
——摘编自张神根、方闻昊《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与改革开放起步》
材料二 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在国家宏观调控下,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除了货币金融、财政税收,还包括国家计划,十四大报告明确指出“国家计划是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之一”;并且,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也离不开国家宏观计划的指导。宏观调控本身就是广义的国家计划调控。我们要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是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也不是一般的市场经济,而是社会主义的。社会主义有很丰富的内容,包括以公有制为主体、共同富裕的内容,也包含“有计划”的内容。
——摘编自余玮《中共十四大:转轨市场天地宽》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历史意义。(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阐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和中共十四大确立的工作重点及其确立原因。 -
7、“(我们)决心以根本利益的融合替代各民族间古老的对抗,用创建一个经济共同体的方式,为在长期以来被血腥的冲突分割的各族之间建立一个广泛而自主的共同体打下根基,并为建设能够指出未来各族共同命运的具体机构奠定基础。”材料体现的核心思想是( )A、创建经济共同体 B、解决民族矛盾 C、谋求和平与发展 D、淡化各国利益
-
8、1921年秋,苏俄地方上的粮食工作人员,“完全不能理解的是,粮食税不是粮食摊派制”;各地仍然“一切如旧,实际上继续起作用的还是粮食人民委员部以前的政策:逼迫、压榨、掠夺”。这表明当时苏俄( )A、粮食征收机关的权力扩大 B、新经济政策执行不力 C、竭力保障前线的粮食供应 D、牺牲农业推进工业化
-
9、从1733年英国兰开夏郡的钟表匠凯伊发明飞梭开始,到19世纪初,珍妮纺纱机、阿克莱特水力纺纱机、骡机、自动棉纺纱机、卡特莱特织布机、整染机等先后出现,全国各地的纺织厂很快配备了数万台动力织机。这说明( )A、工厂制是英国主导的生产组织形式 B、英国工业革命涉及的领域广泛 C、英国工业制造摆脱了自然力的束缚 D、技术发明助推英国纺织业发展
-
10、从1715年到1789年,法国获得特许出版的图书共31716部,默许出版的共12610部。其中宗教书籍从18世纪初占出版书籍总量的近1/2,降至18世纪80年代的1/10,填补它空出份额的是代表世俗文化的科学和艺术类书籍。对这一现象解读合理的是,这一时期的法国( )A、宗教改革打击了天主教会 B、工业革命刺激出版业发展 C、启蒙思想社会影响力扩大 D、科学革命加速了社会转型
-
11、在古代雅典,普通公民对许多城邦事务的看法仅是出于其情绪变化的感觉,而“蛊惑家”则会因为熟悉城邦事务而在公民大会上提出一些公民没有想到的合理的政策和建议,以供公民进行政策选择,并成为公民大会的主要发言者。这表明,“蛊惑家”( )A、以维护奴隶主权益为宗旨 B、客观上适应了直接民主需要 C、保证了公民大会公平公正 D、改变了雅典城邦的决策方式
-
1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能源生产能力不断提升,交通运输能力不断增强,邮电通信业规模不断扩大,服务种类不断丰富,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这说明我国( )A、经济发展支撑条件改善 B、交通运输设施日益完善 C、工业生产能力迅速提高 D、第三产业成为增长引擎
-
13、下图所示为我国1978-2012年经济结构变化(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图中的数据变化反映出,该时期我国( )A、需求结构明显改善 B、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C、外汇储备大幅增长 D、生产总值不断提高
-
14、1911年1月15日,上海四万余人在张园举行规模空前的剪辫大会。会场“但闻拍掌声、叫好声、剪刀声、光头人相互道贺声”,当场剪辫者达千余人。这反映出( )A、武昌起义已获胜利 B、部分民众认可剪辫 C、上海各界支持革命 D、清朝统治基础薄弱
-
15、曾国藩讲求理学,但他主张“学于古,则多看书籍;学于今,则多觅榜样;问于当局,则知其甘苦;问于旁观,则知其效验”。这促使他摆脱“夷夏大防”的心理障碍,而镇压太平天国的需要,又坚定了他“师夷智以造炮制船”的决心,从而由理学家变成洋务派。这反映出( )A、经世思想推动洋务运动兴起 B、洋务运动旨在镇压太平天国 C、曾国藩率先倡导向西方学习 D、造炮制船是学习西方的核心
-
16、明代宦官魏忠贤趁明熹宗沉迷于木匠工艺时,捧章请裁,使皇帝愈加厌烦政事,宦官遂可以暗操威柄,矫旨行事。这一事件从本质上反映出明代( )A、宦官专权威胁皇权 B、君主专制的强化 C、内阁议政功能丧失 D、皇帝权力的衰落
-
17、“不抑兼并”和“官田私田化”成为晚唐以后历代长期实行的一项国策,国家对土地所有制的干预不再像中唐以前那样强烈。这一变化( )A、改变了农民身份地位 B、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C、加快了土地流转速度 D、破坏了封建土地私有制
-
18、汉初,御使、丞相使监察,察无专区、责任不明;汉武帝创立刺史制度,将全国分为十三个州部,每刺史察一州,监察对象除“强宗豪右”外,对朝廷在地方上的命官仅限于郡国二千石。由此可见,汉武帝创立刺史制度( )A、扩大了监察官权力 B、拓展了监察范围 C、强化了地方独立性 D、规范了监察行为
-
19、“治之经,礼与刑,君子以修百姓宁;礼以定伦,法能定分。”上述言论反映的主要思想是( )A、严刑峻法 B、法不阿贵 C、民贵君轻 D、隆礼重法
-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英国著名作家狄更斯在1859年出版的《双城记》里写道: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这是智慧的时代,这是愚蠢的时代;这是信仰的时期,这是怀疑的时期;这是光明的季节,这是黑暗的季节;这是希望之春,这是失望之冬;人们面前有着各样事物,人们面前一无所有;人们正在直登天堂,人们正在直下地狱。
狄更斯的这段话深刻反映了当时复杂的社会现实。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自拟论题,并运用相关史实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论据准确,阐述充分,逻辑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