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 在穆斯林统治的几个世纪里,各大城市经常就学院和图书馆的数量和质量展开竞争,后伍麦叶王朝的统治者经常派人去亚历山大、开罗、巴格达等图书市场收集并购买珍本。据说一次购书不下40万册。这一现象说明阿拉伯帝国(  )
    A、积极吸收域外文明 B、引领了世界文化发展
    C、全面继承欧洲文化 D、加紧了对外扩张步伐
  • 2、 1467年,美第奇里昂分行的存款账户显示,平均每人存款超过20埃居。从16世纪意大利和西班牙国家保存下来的公共银行账目来看,许多小商人都在地方银行开有活期存款账户,因此许多地方交易中的款项支付也可以通过转账来进行。西欧这一现象的出现(  )
    A、推动了整体世界形成 B、促进了商品经济发展
    C、揭开了殖民扩张序幕 D、受到人文主义的影响
  • 3、 马克思认为:“所有的征服有三种可能。征服民族把自己的生产方式强加于被征服的民族;或者是征服民族让旧生产方式维持下去,自己满足于征收贡赋(如土耳其人和罗马人);或者是发生种相互作用,产生种新的、综合的东西(日耳曼人的征服中部分就是这样)。”这是从经济角度讲的,从文化角度看也是如此。这说明(  )
    A、人类文明的发展具有多元性 B、生产力决定人类文明发展程度
    C、战争客观上促进了文明交流 D、技术革新推动了人类文明进步
  • 4、 在汤因比的文明思想中,人类社会存在过的文明类型有21种,从不同文明的发源地来看,我们又可以把中华文明称为黄河文明与长江文明,把埃及文明称为尼罗河文明;等等。从地理位置来看,我们又可以把希腊文明称为西方文明,把中华文明称为东方文明;等等。这反映出(  )
    A、地理因素决定人类古代文明发展 B、人类文明的形成具有相似性
    C、人类古代文明是相对独立发展的 D、人类文明起源具有多元特征
  • 5、 人类社会的商贸活动最初只是地方性行为,后扩大到国与国、洲与洲之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16世纪的航海探险和建立殖民帝国使局限在狭隘范围内的地中海贸易扩展成为世界性的事业。意大利城市热那亚、比萨和威尼斯从此默默无闻,而里斯本、利物浦和阿姆斯特丹的港口船只汇集,商人的货物架上堆满了商品。除了东方的香料和纺织品以外,现在又有了北美洲传入的土豆、烟叶和玉蜀黍,西印度群岛的糖蜜和甜酒,南美的可可、朱古力,非洲的象牙等。从西半球大量运进白糖、咖啡、大米和棉花,使这些物品不再成为奢侈物件。 

    ——摘编自(美)伯恩斯等《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2013年9月和10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和有关国家积极响应。共建“一带一路”旨在促进经济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和市场深度融合,推动沿线各国实现经济政策协调,开展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区域合作,共同打造开放、包容、均衡、普惠的区域经济合作架构。共建“一带一路”符合国际社会的根本利益,彰显人类社会共同理想和美好追求,是国际合作以及全球治理新模式的积极探索,将为世界和平发展增添新的正能量。 

    ——新华社《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

    (1)、 根据材料一,指出除狭义丝绸之路外欧亚大陆其他三条重要商路的名称。 
    (2)、 根据材料二,概括近代商业贸易的变化。结合所学,指出这一时期世界市场的发展阶段。 
    (3)、 根据材料三概括“一带一路”战略实施的国际意义。结合所学列举中国作为迅速崛起的新兴经济体在国际金融中影响力逐渐提升的表现。
  • 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德意志帝国时期,伴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迅猛发展,霍乱、肺结核等疾病滋生,城市公共卫生问题日益严重。19世纪末,德国开展了卫生改革,改革涉及环境、住房、学校等多个方面。除国家层面外,市政当局、建房互助协会、公司、医生以及居民等广泛参与,政府出资为部分工人修建住房,各邦颁布了相关住房立法,市政当局开展了大规模城市供水建设活动。1883年,帝国国会相继通过了《疾病保险法》《帝国疫苗法》《食品法》,极大保障了居民的身体健康。1860年至1914年,德国各大学医学院至少创办了173个研究所,其中许多研究所是专为研究城市流行病而建立的,例如肺病研究所。面对婴儿死亡率高的问题,德国发起了婴儿保健和学生保健运动,制定了学校卫生管理制度以及牙科保健服务等。

    ——摘编自邢来顺《德国工业化经济-社会史》
    材料二  共产党领导革命队伍长期战斗在陕甘宁边区和华北抗日前线,在战乱的农村环境中,伤寒、痢疾、鼠疫等传染病严重威胁军民的健康和生命。在缺医少药的条件下,革命队伍坚持主动出击,预防为主,1937年开始,相继成立卫生科、边区卫生委员会和防疫委员会,并创办陕甘宁边区医院,1942年通过《预防管理传染病条例》。同时,边区组织大批医疗队下乡巡回,训练大批助产士与民间卫生工作人员,准备在区、乡建立医务所。边区卫生处先后印发“军民手册”“防疫须知”等手册传单,开展声势浩大的群众卫生防疫运动。卫生处还提出“中医科学化,西医中国化”的口号,1941年,光华药厂与延安医科大学联合组建了中西医研究室,以科学态度共同研究医药制造,收到较好效果。

    ——摘编自朱鸿召《延安时期的卫生防疫工作》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德国公共卫生事业发展的特点及原因。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陕甘宁边区开展卫生防疫的措施。
    (3)、 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公共卫生事业发展的认识。
  • 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欧洲中世纪晚期,城市发展已经到了一个新的阶段。港口城市从远洋贸易中获取巨利,由于跨海远程运输风险巨大,且集中投入巨大资金的需求和长期的耽搁、等待,使这些海运城市中的商人逐渐发展了以银行贷款作为基础的信用制度以及分摊风险的保险制度,这两个新兴的经济制度,毋庸置疑是资本主义发展的重要基石,经济实力的增长,提供了城市与封建主谈判的资金支持,为城市自治权的获取提供了基础,城市经济兴旺,人口众多,城市大学进一步发展,大学之间的交流也孕育着创新新理论的机缘。 

    ——摘编自许倬云《中西文明的对照》

    材料二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世纪晚期西欧城市发展的表现并说明其影响。
    (2)、 根据材料二,指出新中国成立以来城市化发展的趋势。综合上述材料与所学知识,分析影响近现代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主要因素。
  • 8、 《梦溪笔谈》记载:“版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自冯瀛王(五代时任宰相、太师等职)始印五经,已(通‘以’)后典籍皆为板本,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据此,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活字印刷术成为图书印刷的首选 B、雕版印刷术逐渐走向淘汰的境地
    C、活字印刷术普遍具有神速的特点 D、印刷术的发展有利于文化的传播
  • 9、1601年,来华传教的意大利人利玛窦一度自喻为“西僧”,之后又改称为“西儒”,并研习儒家文明,以此表明他并非“西夷”。利玛窦此举说明( )
    A、佛教在中国影响力不断减小 B、文明间交流应遵循适应原则
    C、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中外联系 D、明代儒学教化功能逐渐异化
  • 10、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新兴产业的发展和发达国家的产业升级,贸易、金融等行业就业机会增加,企业对劳动力受教育程度和专业素养也提出更高的要求。很多来自发展中国家的留学生在发达国家接受高等教育和工作,成为移民中的“知识精英”。这表明( )
    A、跨国公司孕育全球流动的劳动力市场 B、知识经济推动国际分工和生产国际化
    C、经济全球化改变全球劳动力市场结构 D、科技创新加剧发展中国家的人才流失
  • 11、 据统计,1990年发达地区国际迁移人口占其总人口的4.5%,发展中地区为1.6%。1990—1995年发达地区的人口增长中,有45%来自国际净迁入,欧洲、北美和澳大利亚——新西兰为净迁入地区,而非洲、亚洲、拉美为净迁出地区。产生这一现象的根源是(  )
    A、冷战结束和两极格局瓦解 B、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加速
    C、欧盟各国人口政策的吸引 D、国际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 12、 1870年,华工在建造了中央太平洋铁路后,又接受低薪资的三角洲地区的基层工作。他们推着单轮车筑起堤防,四十二万五千英亩水草丛生的沼泽地逐渐被开拓。材料侧面反映了(  )
    A、华工解决了美国劳动力不足 B、华工造成美国工作岗位紧张
    C、华人对美国开发的巨大贡献 D、华人强大的适应与改造能力
  • 13、 1858年的某条约规定:大清大皇帝允“凡有华民情甘出口,或在英国所属各处,或在外洋别地承工,俱准与英民立约为凭,……下英国船只,毫无禁阻”。之后,其它列强也与清政府签订类似条款。这类条款的实施(  )
    A、使黑奴贸易彻底成为历史名词 B、形成苦力贸易推动英国资本原始积累
    C、促进了美国种植园经济的繁荣 D、促进了美洲和大洋洲的经济文化发展
  • 14、 如图为1935年美洲种族分布的统计数据。对其解读准确的是(  )​​​​​​​​​​​​​​

    A、美洲不同区域的人口结构不尽相同
    B、黑人在中美洲的种族分布比例最低
    C、大量欧洲人开始涌入北美洲导致白人比例激增
    D、拉丁美洲独立后根除了对印第安人的种族压迫
  • 15、 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曾指出,政府发展经济时需依赖家庭的凝聚力、影响力来稳定社会秩序,传承节俭、刻苦、孝顺、敬老、求知等美德以造就有生产力的人民。这表明新加坡(  )
    A、政府重视清除殖民主义的残余 B、以民族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治国
    C、吸收西方文化以改造儒家文化 D、经济的发展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
  • 16、 十六国时期的北燕冯素弗墓出土了世界上最早的金属双马镫实物(如图);美国学者罗伯特•坦普尔认为:“如果没有从中国引进马镫……欧洲就不会有骑士时代。”对上述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

    A、该金属双马镫可作为实物史料为北燕的建国提供证明
    B、马镫的发明使印欧人开始进入欧洲、印度的广大地区
    C、马镫的传入,为欧洲大规模建立骑士军队提供了可能
    D、在该文物主人生活的时期,大月氏人建立了贵霜帝国
  • 17、 美国学者博厄斯论道:“人类的历史证明,一个社会群体的文化进步性往往取决于它是否有机会吸取临近社会群体的经验。”下列古代文明能体现这一论述的是(  ) 
    ①美洲印第安文化 
    ②北非的埃及文化 
    ③欧洲的拜占庭文化 
    ④大洋洲原住民文化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 18、西方人用机械力学原理解释一切自然现象和过程,以物理学、几何学的概念作为逻辑起点去推断人体运动的模式,研究人体在时间、空间对抗自然的极限能力,从而创造出多种体育运动形式。由此可见,西方体育运动( )
    A、以挑战自然作为目标 B、是近代科学革命的产物
    C、重在挖掘人体的潜能 D、具有科学和理性的精神
  • 19、 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序》中提出,一个懂得养生的人,不应“竞逐荣势,企踵权豪……惟名利是务”,而应常怀仁爱之心。这一思想(  )
    A、反映了西汉末年的政治黑暗 B、强调精神情志活动对人体的作用
    C、体现了儒家学说的正统地位 D、忽视清心寡欲行为对健康的影响
  • 20、 19世纪二三十年代,英、法、美等发达国家修建了铁路并展现出铁路运输的潜力,此时的德国在经济上明显落后于英、法,但不甘落后的德国人也开始修建铁路。下表是1840-1851年德国从英国和其他国家进口机车数量以及自产机车数量的数据统计表(单位:辆)。图表中数据的变化反映出(  )

    A、英国丧失了工业革命领头羊地位 B、德国铁路建设推动了制造业发展
    C、德国的制造业已完成了国产替代 D、铁路推动了德国统一市场的形成
上一页 1116 1117 1118 1119 1120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