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家乡,三月的草,是有灵性的。三月的柔软,先是从土地开始的。三月,随手抓起一把土,是松软的,有一种近乎体温的暖。春风暖暖地一吹,春雨细细地飘落后,草儿便有了回应。起初,它们是小心翼翼的,探头探脑,仿佛是和人们捉迷藏一般,它们躲在枯草根下,躲在墙角,躲在石缝间。可仔细地观察,还是能发现那些柔弱的星星点点。“____”,是初春里草的神韵。春草是不需要任何搅扰的,它们毫不张扬,安静地蓄积力量,等待着一夜间的绿遍山野。
三月的草,裹挟着生命的力量。在乡村,草是春天的使者,是春天的布景。草绿了,鸟儿也就来了,叽叽喳喳的,一个个珠圆玉润。这时,水清了,亮了,流动了,欢快了,像珍珠落在玉盘里似的。在乡村,草的一丁点儿绿都逃不过牛羊们的眼睛。此时,吃了一冬干草料的牛羊们眼里柔柔的,它们都分明嗅到了青草的气息,听到了草儿们的呼唤。草是不惧怕牛羊的,我甚至相信,在千万年的对视中,牛羊们早已和草儿达成了某种默契,不是生与死的对立,而是彼此对生命的敬畏。
(1)、将下列诗句填入文中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A、草色遥看近却无 B、草色人心相与闲 C、嫩绿柔香远更浓 D、浅草才能没马蹄(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表达效果?请简要分析。 -
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曹操《短歌行》中“ , ”两句运用典故,以周公自比,希望天下的人才都心悦诚服地归顺(2)、陶渊明《归园田居》中“ , ”两句表达了诗人摆脱尘俗羁绊,返归自然的理想。(3)、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一句写周瑜的儒将装束;“ , ”两句表明了周瑜的赫赫战功。(4)、《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辛弃疾认为北伐抗金应当做好充分准备,如果像宋文帝刘义隆那样草率出兵,虽有“”之雄心,也只怕会是“”的结局。(5)、张老师在课上用李清照《声声慢》中“ , ”两句,提醒同学们最近天气冷热不定,要注意及时增减衣服,保养好身体。
-
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九日五首(其一)
杜甫
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
竹叶①于人既无分,菊花从此不须开。
殊方②日落玄猿哭,旧国霜前白雁来。
弟妹萧条各何在?干戈衰谢两相催。
【注】①竹叶:即竹叶青,指代酒。②殊方:异地。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重阳佳节,唐人有登高的习俗,诗人虽有病在身,但也登上了江边的高台。 B、诗人看到菊花盛开,自己却与酒“无分”,索性就用命令的口吻让菊花“不须开”。 C、第五句写江上“日落”,与“长河落日圆”一样都刻画出宏阔壮观的日落景象。 D、第六句运用了联想的手法,诗人看到白雁飞来,就想到国都长安的节气变化。(2)、本诗与《登高》表达的情感有何相同之处?请简要分析。 -
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太祖武皇帝,沛国谯人也,姓曹,讳操,字孟德。公少机警,有权数,而任侠放荡,不治行业,故世人未之奇也;惟梁国桥玄、南阳何颙异焉。玄谓公曰:“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年二十,举孝廉为郎,征拜议郎。
建安二年,张绣等降,既而悔之,复反。公与战,军败,为流失所中,长子昂遇害。公乃引兵还舞阴,绣将骑来抄,公击破之。公谓诸将曰:“吾降张绣等,失不便取其质,以至于此。吾知所以败。诸卿观之,自今已后不复败矣。”遂还许。四年冬十一月,张绣率众降,封列侯。
初,公举魏种孝廉。兖州叛,公曰:“唯魏种且不弃孤也。”及闻种走,公怒曰:“种不南走越、北走胡,不置汝也!”四年春,生擒种,公曰:“唯其才也!”释其缚而用之。以魏种为河内太守,属以河北事。
初,公为兖州牧,以东平毕谌为别驾。张邈之叛也,邈劫谌母弟妻子;公谢遣之,曰:“卿老母在彼,可去。”谌顿首无二心,公嘉之,为之流涕。既出,遂亡归吕布。及布破,谌生得。众为谌惧,公曰:“夫人孝于其亲者,岂不亦忠于君乎!此吾所求也。”以为鲁相。
(节选自《三国志·魏书·武帝纪》)
材料二:
自古受命及中兴之君,昌尝不得贤人君子与之共治天下者乎?及其得贤也,曾不出闾巷,岂幸相遇哉?上之人不求之耳。今天下尚未定,此特求贤之急时也。若必廉士而后可用,则齐桓其何以霸世!今天下得无有被褐怀玉而钓于渭滨者乎?二三子其佐我明扬仄陋,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
(节选自曹操《求贤令》)
材料三:
夫有行之士,未必能进取;进取之士,未必能有行也。陈平岂笃行、苏秦岂守信邪?而陈平定汉业,苏秦济弱燕。由此言之,士有偏短,庸可废乎?有司明思此义,则士无遗滞、官无废业矣。
(节选自曹操《敕有司取士毋废偏短令》)
(1)、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天下将A乱B非命C世之才不能D济也E能F安之者G其H在君乎!
(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故,所以,与《归园田居(其一)》中“池鱼思故渊”的“故”意思不同。 B、降,使投降,与《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栗深林兮惊层巅”的“惊”用法相同。 C、“属以河北事”与“则齐桓其何以霸世”两句中的“以”用法相同。 D、亡,逃亡,与成语“亡羊补牢”中的“亡”意思不同。(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曹操年少时机敏警悟,有谋略,但尚义任侠,放纵不拘,不被当时人认可,却得到桥玄、何额的赏识。 B、张绣投降曹操后又反叛,一度击败了曹操,杀害了曹操长子曹昂,后来在舞阴一战中,曹操击破了张绣。 C、曹操曾推举魏种为孝廉,兖州发生叛乱,曹操以为魏种不会离开他,但魏种却逃走了,这让曹操很生气。 D、曹操打败吕布,生擒了毕谌,众人都为毕谌担忧,曹操认为毕谌虽然不忠于君主,但孝顺父母,没有杀他。(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今天下得无有被褐怀玉而钓于渭滨者乎?
②由此言之,士有偏短,庸可废乎?
(5)、曹操在《短歌行》说:“山不厌高,海不厌深。”三则材料是如何体现这句话的? -
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他回来了
柯岗
这是一九四七年九月中旬的一个夜晚。①山里实在黑,走在白马后边的人,往往当自己的胸脯碰上了马屁股的时候,才知自己并没有掉队。
二十一团在这一夜的行军序列中,是全军的后卫。队伍不断地跑跑停停,这是因为天黑,路滑,常常有人不自觉地拉长了距离的缘故。虽然前面不断地传来“跟上!”“跟上!”的口令,然而这种现象始终很难消灭。
后面有人压着嗓子吵起来:
“快走!快走!你怎么不跟上呢?”“掉进田里啦!你急啥?”
“可不敢掉队呵!后面有敌人,你没看队伍走多快?”
“谁掉队啦?”管理主任一面往后走,一面问。
“供给处的挑夫王德胜。”不知是谁这样顺口回答着。管理主任仍旧向后走。
“王德胜!爬起来了没有?担动担不动?”管理主任拉长嗓音问。
“起来了,担动了!你放心走吧!”王德胜回答着,开始用尽吃奶的力气,拼命追赶队伍,小担子在肩膀上咯吱咯吱地响着,好像有人在他的耳朵边低声说:“王德胜:你是好战士,你是翻身农民,大家相信你,叫你挑着公家的财物。”于是他越发着急了,他觉得他肩上的担子几乎完全失掉了重量,只是路太小,太滑,天太黑,差不多走不到五十米,就要有一只脚掉进田埂下面的淤泥里。就这样,他一气跑了十几里路以后,实在累了,打算坐下来休息两三分钟再走。但当他把担子放下之后,忽然静得可怕,一点也听不见“跟上,跟上!”的命令了,连马蹄踩进泥坑里的声音也没有了,他发现自己掉队走错了路。
细雨迷蒙着漆黑的山道,雨丝在桐子叶上聚成了水珠,“滴嗒,滴嗒”地滑落下来。
往哪里去找队伍呢?他确实有些着急了。他担心两包钱会淋湿,心里也明白要想马上找到一个村子是不可能的。他很想找到一座小庙,哪怕是小得连人也进不去,只要能把两包钱放进去就行,要不然,这样淋到天明,都会湿透的。但,小庙又到哪里去找呢?
他无可奈何地把担子上那用油布包得方方正正的两包钱取下来,并排放在路边,然后又用自己的袖子把油布上面的水擦了一下,便一屁股坐在钱包上,两手紧紧握着扁担的中间,笔直地竖在脸前,接着就把脑袋往手上一靠,“反正我现在是不能走了,索性等天明,但是千万不能把钱湿透!”
这一夜,王德胜觉得比一年还长。
黎明的时候,雨停了,阴云渐渐炸开缝来,东方泛起鱼肚白。他现在知道他昨夜把方向走错了,本来是向南的,可是他向了东。他挑起了担子,离开了道路,向左穿过没腰的荒草,攀登着生满小树的高山。在一座浓密的杉树林里,他找到一个相当隐蔽的石缝。他把扁担和钱包都放在石缝的顶里边,迅速用石块盖起来,然后自己坐在口上。他决定等到下午再下山,免得碰到敌人和土匪,晚上顺公路走。
他感到困得很,想睡觉,但又怕有土顽来,怎么办呢?他用双手扶着额角想了半天,然后把两颗炸弹的火索统统拉出来,挂在衬衣钮子上,把炸弹挂在胸膛上,用外衣包着,再用皮带在外面拴起来,而后侧身睡了。他想:如果土顽在他没有醒来的时候到了跟前,只要他们一拉他的衣裳,炸弹就会响的,叫他们也不能活。
就在这种情况下,王德胜甜蜜蜜地睡熟了。太阳从杉树的叶子上滑过去,在他那湿透了的军衣和帽子上,在他那圆脸、宽肩和露在袖口外的棒棰似的粗胳膊上,划着一条条的花纹。
确实,这一天,全世界上没有一个人知道王德胜带着这么一担子公款,在这里得到了平安的睡眠。他做了一个梦:他已经回到了团里,管理主任把他挑的钱拿出来,买了好几口肥猪,大家在会餐,许多人和平时一样,把一些实在太腻人的肥肉块子,都往他的碗里送,他张着大嘴不停地嚼着。但忽然一不小心,自己咬住了自己的舌头。他醒来了,太阳已经偏西。
王德胜弄好担子,束紧皮带,顺着公路往南赶。突然啪的一声,一颗子弹从头顶飞过,两个着便衣持步枪的土顽从树林里窜了出来,冲到王德胜身边。
“不准动!”他们之中的一个,用枪威胁着王德胜,就动手解他的外衣,待另一个家伙正要解皮带的时候,那个解衣服的人突然连声喊着:“炸弹!炸弹!”回头就跑。解皮带的家伙并不知道炸弹在哪里,也跑了。王德胜趁势抽出一颗炸弹,朝他们的屁股投去,然后迅速冲向树林深处,在一条十分曲折的羊肠小道上继续向南行进。
②转眼工夫天就黑了,他加快了行进速度,一气走了八十里。
拂晓,他饿得有些不能支撑,坐下去几乎起不来。刚咬牙站起,前边忽然打起机关枪来,声音很近,子弹嗦嗦地穿着树枝。他已经发现,前边山根下就是公路,路东是自己的队伍,路西是白军。从这里下去,过了公路,跳进田里,就能回到自己的队伍。王德胜丢掉竹扁担,把两包钱捆在一起,像背包一样紧紧地绑在背上。弄好了鞋带子,拴紧了皮带,右手提着炸弹,火索已经挂在指头上,弯着身子走到小路转弯处,顺着没有路的山坡冲下去。
天大亮的时候,王德胜像泥人一样,被这里的警戒部队护送到自己的团部里来。他站在管理主任的门口,用他那高亢的鲁西口音喊着:“报告!”刚把右脚跨进门槛,他就大声说道:
“担子丢了,可是三百七十万零三十二元五角六分全在这里!”
管理主任马上拉住了他那沾着很多汗泥的双手。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德胜挑着公款跟着队伍前行,多次摔倒后,与队伍拉开了距离,他全力追赶,但却走错了方向。 B、王德胜担心担子上的两包钱被淋湿,于是就在包着钱的油布包上坐了一个晚上,用身体挡住雨水。 C、王德胜熟悉当地的情况,于是离开道路,爬上“生满小树的高山”,在山上“甜蜜蜜地睡熟了”。 D、王德胜向管理主任报出了公款的具体数额,让管理主任放心,表现出他完成任务后的愉快心情。(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描写王德胜与战友们的对话时,多处使用感叹号,写出了战士们语气的急切,反映出当时紧张的氛围。 B、王德胜跑十几里路打算休息时,才感到周围“静得可怕”,可见他一心想着赶路,表现了他内心的着急。 C、小说写了王德胜的梦境,表现出王德胜想要赶上队伍、回到团里的愿望,推动着情节的发展。 D、小说中出现了“累”“困”“饿”等字眼,这些对王德胜身体状况的描绘,隐喻了当时中国社会贫弱的状况。(3)、文章画横线处都写到了“天黑”,请简要分析两句的作用。(4)、小说塑造了王德胜战士怎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郭沫若的《女神》以“绝端的自由,绝端的自主”的彻底破坏精神,冲决了传统诗词的形式,这是一个还没有确定形式的、无可仿效的天才创造,就连郭沫若本人此后也再没有写出《女神》这样的诗作。很显然,在郭沫若的《女神》为新诗的发展开辟了道路以后,新诗的发展就迫切需要出现形式与内容严格结合和统一、可供学习、足资范例的新诗作品,确立新的艺术形式与美学原则,使新诗走向“规范化”的道路。以闻一多、徐志摩为代表的新月派在新诗发展史上所担负的正是这样的历史使命。
在新诗已经基本上立足以后,新月派所要做的:一是“在新诗与旧诗之间建立一架不可少的桥梁”,即从旧诗的格律中探索新诗的创作方法;二是把创造的重心从早期白话诗人关注“白话”(“非诗化”)转向“诗”自身,也即“使新诗为诗”。由此,新月派举起了“使诗的内容及形式双方表现出美的力量,成为一种完美的艺术”的旗帜,中国的新诗创作于是进入了一个“自觉”的时期。
在这面旗帜下,新月派提出了“理性节制情感”的美学原则与诗的形式格律化的主张。为了实现他们的“理性节制情感”的理论原则,新月派诗人在诗歌艺术上做了有益的尝试。首先是客观抒情诗的创造,即变“直抒胸臆”的抒情方式为主观情愫的客观对象化。这种主观情感的客观化,使情感的表现蕴藉而含蓄,具有鲜明的形象性,并且能够激起读者更丰富的联想,积极参加审美再创造过程。这在新诗抒情艺术上是一个发展。
和“理性节制情感”的美学原则相适宜,新月派明确地提出以“和谐”与“均齐”为新诗最重要的审美特征。为了创立“中国式”的新诗,闻一多进一步提出了“新诗格律化”的主张,鼓吹诗的“三美”,即“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闻一多曾这样明确划清了新、旧格律的区别:“律诗永远只有一个格式,但是新诗的格式是层出不穷的”;“律诗的格律与内容不发生关系,新诗的格式是根据内容的精神制造成的”;“律诗的格式是别人替我们定的,新诗的格式可以由我们的意匠来随时构造”。这是借鉴西洋与中国传统格律,根据现代汉语的特点,所进行的新的创造:闻一多于“音乐美”(强调“有音尺,有平仄,有韵脚”)之外,还要有“建筑美”(强调“有节的匀称,有句的均齐”),就是因为“我们的文字是象形的,我们中国人鉴赏文艺的时候,至少是有一半的印象是要靠眼睛来传达的”,“绘画美”的强调也是考虑了中国诗画相通的传统。闻一多等人用了很大力气来进行西方格律诗的转借,其中有得也有失。
总的说来,新诗格律化的倡导,纠正了早期新诗创作过于散漫自由、创作态度不严肃造成的一定程度的混乱局面,使新诗趋于精炼与集中,具有了相对规范的形式,巩固了新诗的地位。
(摘编自钱理群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
材料二:
《红烛》并不是闻一多严格意义上的现代格律诗,单是从外在结构出发,看它自由铺开似乎无规律可循,无法体现闻一多“三美”的诗学理念。然而联系诗人的情感,结合内在结构便可发现其诗行安排的慧心所在,直线发展线索中不乏跌宕起伏,有着起承转合之态,情感变化更具有和谐对称的特点,具有内在结构上的“建筑美”。
《红烛》引李商隐诗句不仅是因为这句诗概括了全诗的主旨,点出了蜡烛甘愿自我牺牲直至生命终止的高尚人格,更是安排内在情感结构的需要:诗人先验地知道并接受了“蜡炬成灰泪始干”的事实,在心底生出赞叹、困惑、怜悯、认可和歌颂,而不是诗人在红烛下看着摇曳的烛光慢慢悟出红烛的精神,继而托物言志、引为知音。对红烛生出的一系列的感情变化,实则都是诗人的自我对话,诗人的志向得以一步步抒发,更加坚定不移地忠于自己的理想去献身世人,由此,情感得以建构。
引用李商隐的诗句还取得了另一种效果,即与全诗结尾所引“莫问收获,但问耕耘”形成呼应,让诗歌首尾照应,加上中间部分的赞叹、困惑、疑问等情感,全诗体现出一种起承转合的美。闻一多在其诗学理论中就倡导诗歌的“建筑美”,注重部分间的和睦关系。《红烛》全诗构成一种冷静——热烈——冷静的圈形情感结构,引用李商隐的诗句点出吟咏对象和情感,是冷静的缓冲;接下来,经由对红烛颜色之红的赞美(第一节)、困惑于红烛的自我燃烧(第二节)、找到红烛燃烧的高尚理由(第三节)、感伤怜悯红烛的燃烧(第四节)、困惑于红烛的流泪而最终明白缘由(第五节)、开导安慰红烛(第六节、第七节、第八节)、引用“莫问收获,但问耕耘”重申红烛精神使情感归于理性沉静(第九节)。
《红烛》的情感经由平静的诉说到一系列起伏不定的变化最终又归于平静的领悟,由此构成富于变化而又不杂乱的情感结构,线条式的发展具有清新明了的线索可循,又避免了简单划一。
(摘编自李婷《论闻一多〈红烛〉诗的情感结构》)
(1)、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新诗经历了从“破旧”到“立新”的过程,在此过程中,“规范化”的意义最为深远。 B、新月派诗人提出了新诗格律化的创作主张,这是对新诗艺术形式的有益探索。 C、闻一多借鉴了中国古典诗歌和西方格律诗,根据现代汉语特点,创立了新诗的格律。 D、“和谐”“均齐”的审美特征与“理性节制情感”的审美原则相适宜,规范着新诗的形式。(2)、根据材料,下列对《红烛》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红烛》将主观情愫的客观对象化,借红烛抒发了甘愿自我牺牲直至生命终止的奉献精神。 B、《红烛》引用李商隐的诗句开篇,体现了“在新诗与旧诗之间建立一架不可少的桥梁”的尝试。 C、“红烛啊!这样红的烛!”等诗句能给读者带来鲜明的画面感,体现了新诗的“绘画美”。 D、诗人先验地知道并接受了“蜡炬成灰泪始干”的事实,因此《红烛》的情感最终能归于平静。(3)、下列诗句中,最不能体现诗的“三美”的一项是( )A、也许铜的要绿成翡翠,/铁罐上绣出几瓣桃花;/再让油腻织一层罗绮,/霉菌给他蒸出些云霞。 B、月儿,你休学新娘羞,/把锦被掩盖你光艳首,/你昨宵也在此勾留,/可听她允许今夜来否? C、琵琶呀,伴我的琵琶:/这儿没有青草发新芽,/也没有花枝低桠;/在敕勒川前,燕支山下,/只有冰树结琼花。 D、天已黎明了,/你把你怀中的儿来摇醒,/我现在正在你背上匍行。/地球,我的母亲!(4)、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5)、《红烛》是否体现了诗的“建筑美”?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理解。 -
7、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
②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③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泰伯》)
④故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墨子·兼爱》)
以上是课本中的经典名句,虽然产生于两千多年前,但至今仍然闪烁着智慧的光芒,给我们以启迪。请以其中两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阐述你的认识和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组合,可立意为“立弘毅志向,筑相爱盛世” ……
-
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香菱学诗是《红楼梦》中的一段插曲,甚至是一截枝蔓。其中开诗学诗艺课的林黛玉,讲的是老方法,没有____的惊人之语。
脂砚斋评析说,这一段是不可或缺的。因为香菱的根基、容貌都不俗,不能不入大观园,然而又没有她入局的机会,就要闹出个她要学诗来。①( )。但因此写出半回“慕雅女雅集苦吟诗”来,那就成了以意强为文了,这可是写小说的大忌。
香菱是____的甄士隐的女儿,她的出身高贵。而曹雪芹是重视门第的,看看他对赵姨娘的描写就能深刻体会到这一点。香菱被人贩子拐卖,虽然留下了呆气,②( )。《红楼梦》中出现这样一个命途多舛的人物,对于警告读者不要对人生抱有太多天不切实际的幻想十分重要。但整体上来说,曹雪芹笔下的香菱,却远不像把其他几个“钗”写得那样动人。这说明曹公写作中也有笔不逮意、____的情形。
《红楼梦》是小说,但是频频出现诗歌,谈诗讲诗赛诗,写得生动活泼。昔日中国,诗与文章是雅的,够得着高大上的;而小说是____者讲的市俗段子,离高大上远了去了。曹雪芹那么多小说角色吟诗、诵诗、讲诗、论诗,也许还有显示自己也够得着诗作的用意吧?
(1)、请在文中括号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2)、文中划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但整体上来说,其他几个“钗”,都远不比曹雪芹笔下的香菱写得那样动人。 B、但从整体上来说,曹雪芹笔下的香菱,却远不像其他几个“钗”写得那样动人。 C、所以整体上来说,曹雪芹笔下的香菱,却远不像被其他几个“钗”写得那样动人。 D、所以整体上来说,曹雪芹笔下的香菱,却远不像其他几个“钗”写得那样动人。(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特立独行 心灰意冷 力不从心 引车卖浆 B、独树一帜 大彻大悟 力不从心 引车卖浆 C、独树一帜 心灰意冷 志大才疏 稗官野史 D、特立独行 大彻大悟 志大才疏 稗官野史(4)、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如改为“曹雪芹那么多小说角色提到诗,有显示自己也够得着诗作的用意。”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句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论语〉十二章》中,孔子阐释君子应勤勉做事而谨慎言谈,并向有道德的人学习以匡正自己的句子是“ , ”。(2)、《大学之道》中的“”说明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推究事物的原理,而“”是说推究事物的原理后才能对外物之理认识充分。(3)、《将进酒》中表现作者对权贵的否定,又无法改变现实的诗句是:“ , ”。(4)、《春江花月夜》中描写月光随波荡漾流转,所有春江都在月光笼罩之下的诗句是“ , ”。(5)、老子通过车毂、器具、房屋等日常事物,看到了“无”的作用,得出“ , ”的结论。
-
10、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
送从弟皮崇归复州①
皮日休
羡尔优游正少年,竞陵烟月似吴天②。
车螯③近岸无妨取,舴艋④随风不赀牵。
处处路傍千顷稻,家家门外一渠莲。
殷勤莫笑襄阳住,为爱南溪缩项鳊⑤。
【注】①复州:州名。唐宝应后,州治在竞陵(今湖北天门市)。此诗是诗人早年隐居襄阳鹿门山时所作。皮日休是复州竞陵人。皮崇当在复州任职。②吴天:吴中(今苏州)。③车螯:河蚶,肉味鲜美。④舴艋:小船。⑤缩项鳊:鱼名。襄阳盛产此鱼。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中的“羡”字统率前三联,羡慕从弟少年风发,羡慕从弟归处的风光优美、迷人等。 B、首联第二句一反杜甫“月是故乡明”之意,说希望普天的烟月都美好,自己就不必回乡了。 C、“舴艋随风不费牵”与《赤壁赋》“纵一苇之所如”一句情境相似,都有无拘无束之感。 D、颈联对仗工整,语言朴实通俗,勾勒出一幅优美的画面,展现了竞陵山川风物之佳。(2)、同为送别诗,本诗尾联与《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尾联(“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
11、将下列课内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2)、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之道》)
-
1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 , 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老子》第六十四章)
乙
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孔子去,谓弟子曰:“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 , 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
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 , 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
或曰:老莱子亦楚人也,著书十五篇,言道家之用,与孔子同时云。盖老子百有六十余岁,或言二百余岁,以其修道而养寿也。
自孔子死之后百二十九年,而史记周太史儋见秦献公曰:“始秦与周合,合五百岁而离,离七十岁而霸王者出焉。”或曰儋即老子,或曰非也,世莫知其然否。老子,隐君子也。
老子之子名宗,宗为魏将,封于段干。宗子注,注子宫,宫玄孙假,假仕于汉孝文帝。而假之子解为胶西王卬太傅,因家于齐焉。
世之学老子者则绌儒学,儒学亦绌老子。“道不同不相为谋”,岂谓是邪?
(选自司马迁《史记·老子韩非列传》,有删改)
(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将相应位置的标号涂黑。老子修道德A其学B以自隐C无名D为务E居周F久之G见周H之衰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毫末”与“明不足以察秋毫”的“秋毫”意思相近,比喻极其细微的事物。 B、“为者败之”“强为我著书”,两句中“为”的意义和用法相同。 C、罔,本义是指渔猎用的网,引申义是天网、法网,也指结网等。“学而不思则罔”的“罔”则不是此意。 D、“书”,即传说中老子著的《老子》,又称《道德经》,传世本共八十一章,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老子认为治事者要善于抓苗头。因为他认为事物是由小到大、由低到高、由短到长变化而来的,因此必须重视事物的细微小节处。 B、老子认为圣人要有高远的追求。他强调圣人要追求常人不想要的东西,要学习那些常人所不学习的大道理,而不要妄动、妄为。 C、关于老子历史上有不同的传说。一是略早于孔子的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李耳,二是与孔子同时代的老莱子,三是晚于孔子的太史儋。 D、《史记》上记载周太史儋会见秦献公时,曾预言说:“当初秦国与周朝合在一起,合了五百年而又分开了,分开七十年之后,就会有称霸称王的人出现。(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
②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
(5)、孔子问礼于老子,老子告诫孔子要从多方面注意,请简要概括。 -
1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名人传
(日本)中岛敦
赵国都城邯郸有一男子名曰纪昌,立志要成为天下第一神射手。他遍寻值得拜师之人,最终认为论射术当今天下恐无人能及名射手飞卫。传说那飞卫技艺精湛,能于百步之外射穿柳叶,箭无虚发。纪昌于是不畏劳苦找到飞卫,拜入其门下。
飞卫对新进弟子纪昌说,想学射术,必须先学会不眨眼。纪昌回家就钻到妻子的织机下,翻身仰面躺于地上。两年后,他甚至已经忘记该如何闭眼。直到最后,竟有小蜘蛛在他睫毛之间结网做巢,他才终于有了自信,禀告老师飞卫此功已成。
飞卫听后说:“未也,必学视而后可。视小如大,视微如著,而后告我。”
纪昌用发丝将虱子绑住,挂在朝南的窗户上终日观察。日复一日,吊着虱子的窗外景色更迭变化,从春光和暖到夏日炎炎,转而秋高气爽北雁南渡,紧跟着冬寒凛凛飞英蔽日。某日纪昌猛然发觉,窗前的虱子看在眼里竟有马那么大。他一拍大腿道是大功告成,随即走至屋外。他简直不相信自己的眼睛。眼中的人如高塔,马似峻峰,猪看似山丘,鸡有如城楼。纪昌大喜,当即拜见老师,禀报此事。飞卫听后首次肯定了这名弟子:“汝得之矣!”当即开始将射术奥秘倾囊相授于纪昌。
纪昌的射术进步之快令人惊叹,老师开始传授秘技,一个月后,他尝试速射箭矢百支,发发相及,矢矢相属,绝无一矢坠地。飞卫在旁观看,不觉脱口道:“善!”
纪昌在老师那里已无艺可学,某日竟心生歹念。若要成为天下第一神射手,非得将飞卫铲除不可。他暗中等待机会,终于某日在郊外等到了独行的飞卫。纪昌心意已决,当即取箭引弓,飞卫察觉到杀意,也执弓相迎。二人互射,箭矢每每在半途相撞,应声同时坠地。箭矢落地而不扬起半点尘埃,当是二人技艺皆出神入化之故。且说互射之际,飞卫箭矢已尽,而纪昌仍余一矢。纪昌心喜,取箭就射,飞卫则慌忙折取路旁棘刺之端扦之,正中箭镞。纪昌心知非分之念终难实现,一股出于道义的惭愧悔恨油然而生。反观飞卫,死里逃生之后如释重负,同时又对自身技艺颇为满意,全然没有半点对敌人的憎恨。二人冲向对方,在原野中拥抱,当场洒下师徒情深的泪水。
飞卫与弟子相拥而泣,心想弟子若杀心再起则凶险至极,于是打算给纪昌指明新的目标,以转移其注意力。他告诉这名危险的弟子,若还想在这条路上精益求精,则要不畏太行群山险峻,往西登上霍山之巅。彼处有甘蝇老师,乃旷古绝今之箭术奇人。
纪昌当即踏上西行之路。老师说二人技艺在甘蝇面前如同儿戏,这刺激了他的自尊。如若此言属实,那就代表他距离天下第一的目标还路途遥远。他一心赶路,攀险峰,过栈道,磨破脚底,双腿尽是擦伤,一个月后,终于抵达目的地,登上山顶。
彼时纪昌锋芒毕露,迎接他的则是一名目光如绵羊般温顺、步履蹒跚的老者。老者或已不止百岁,他弯腰驼背,行走时白胡须都拖在地上。
纪昌赶忙道明来意,他说得很大声,生怕对方耳背。他说此次前来主要为请老者对自己的射术评价一番,只听得弓弦作响,这技艺精湛的一箭竟让碧蓝空中五只大乌齐齐应声而落。
老者含笑首肯,道纪昌还算有些本事——不过此终究只是射之射,看来好汉尚未习得“不射之射”。见纪昌心头火起,老者便领他至两百步开外一峭壁处。下方绝壁笔直如屏风,正可谓壁立千仞,溪流在下面遥远如细丝,仅是俯瞰一眼便令人晕眩,可见地势之高。纪昌心想此时怎能退缩,站上去时那石头还轻微摇晃了一下。他硬着头皮搭箭开弓,岂料正碰上一颗小石子由悬崖边滚落。纪昌被石子的去向吸引了注意,不禁脚底发软,遍身冷汗,只能俯身趴在石面上。老者微笑着伸手搀扶纪昌下来,自己又站上去,请纪昌看他射箭。纪昌脸色苍白,心中惊惶尚未平复,不过还是很快意识到了问题——老者没有弓如何射箭?弓呢?老者是两手空空。弓?——老者笑了。用弓箭那还是射之射。这不射之射,用不上乌漆之弓,也无需肃慎之箭。此时二人头顶之上,一只鹰正在极高的上空盘旋。甘蝇注视着仅芝麻大小的鹰看了一阵,随后展臂作开弓状,以满月之势放出无形箭矢。再看那鹰,连翅膀都没扇动一下,竟直直朝岩石之上坠落而来。
纪昌不寒而栗。他感觉直到今日才总算得以一窥射术登峰造极之境界。
在这位年长的神射手身边,纪昌修行了整整九年。无人知晓这期间他经历了怎样的磨炼。九年后纪昌下山归来,众人皆因他面相大变而震惊。曾经那不服输的倔强面庞已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没有任何表情、仿佛木偶一般的愚者相貌。他去拜访阔别已久的老师飞卫,而飞卫一见他便大声感慨——这才是天下第一神射手。诸如我辈实在望尘莫及。
都城邯郸迎接了天下第一神射手纪昌的归来,众人坚信即将目睹他的神技,皆翘首企盼。
然而纪昌却对此置之不理。甚至,连弓都不再碰了。有人问此中缘由,纪昌答曰:“至为为无为,至言为无言,至射为无射。”实际上,他的晚年已全然进入无为自化的境界,苍老的纪昌甚至已认不出弓,也忘掉了它的用途。
据说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邯郸城内的画家都藏起画笔,乐师都扯断琴弦,工匠们则耻于手执规矩。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纪昌想要成为天下第一神射手,拜师名射手飞卫,练习不眨眼和视微如著的基本功,可以看出纪昌训练勤奋刻苦。 B、学有小成后,纪昌心生歹念,不惜狠心伤害飞卫,可见,比起射箭技艺,当时的纪昌更在意“天下第一神射手”的名声。 C、甘蝇是旷古绝今之箭术奇人,但其外表普通,纪昌说话大声、心头火起正是因为纪昌心里并不相信甘蝇有过人之技。 D、纪昌拜师甘蝇,修炼九年后下山,却道“至射为无射”,呈现出对老庄“无为之境”的哲学思考,深化了小说的主题。(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纪昌射杀飞卫不成之后,一股出于道义的惭愧悔恨油然而生,这种惭愧与悔恨是纪昌内心的“善”的体现,这一细节使人物形象更丰富立体。 B、纪昌学成归来后引导了各行业对“无之境”的追求,飞卫的盛赞,邯郸城内的画家、乐师、工匠的行为变化都从侧面烘托出纪昌的成就。 C、小说语言细腻,能准确挖掘和描述人物内心隐秘角落,注重对人性的探寻,从而引起读者对人生追求与生命意义的思考。 D、小说的叙述详略得当。详细叙述了纪昌射杀飞卫以及悬崖试射术等情节;但对于纪昌在山上修炼的九年一笔带过,为小说后续发展蓄势。(3)、尼采以骆驼、狮子、婴儿来譬喻人类精神的三个阶段,意思是人的精神是由坚忍负重转向勇猛搏斗,最后回归生命本真。请结合文中纪昌人生经历,解读其精神蜕变的历程。(4)、《名人传》取材于《列子·汤问》篇中“纪昌学射”一节,作者中岛敦增添了纪昌西行拜师甘蝇、学成归乡练就“不射之射”等新情节,这样的改写带来了怎样的文学效果?谈谈你的理解。 -
1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人类在进化的蒙昧时期,就已经具有一种才能,这种才能,因为没有更恰当的名字,我姑且叫它为数觉。由于人有了这种才能,当在一个小的集合里边,增加或者减去一样东西的时候,尽管他未曾直接知道增减,他也能够辨认到其中有所变化。
数觉和计数不能混为一谈。计数似乎是很晚以后才有的一种收获,由后文可以知道,它牵涉到一种颇为复杂的心理过程。就我们所知,计数是一种人类独具的特性;另一方面,有若干种动物看来也具有一种和我们相类似的原始数觉。至少,有权威的关于动物行为的观测家持有这种主张,而且有很多实例支持这种理论。
例如,许多种鸟类是具有这种数觉的。鸟巢里若是有四个卵,那么可以安然拿去一个;但是如果拿掉两个,这鸟通常就要逃走了。鸟会用某种奇怪的方法来辨别二和三。但是这种才能不仅限于鸟类。实际上,我们所知道的最惊人的例子要算叫作“独居蜂”的昆虫。这种母蜂在每个巢里下一个卵,并且在巢里面预先储藏了一批活的尺蠖,作为幼虫孵化后的食料。使人吃惊的是,各类独居蜂每巢里所放的尺蠖数目都是一定的。
由于蜂类行为的规律化,而且这种行为和它的生命的基本机能有密切的关系,所以上述例子不如下面的例子来得更加令人信服。这里所举的鸟的行为,似乎已经处于自觉的边缘了。
有个田主决心要打死一只在他庄园的望楼里筑巢的乌鸦。他试了好多次想惊动它,始终没有成功:因为人一走近,乌鸦就离开了巢,飞开了。它栖在远远的树上守着,等到人离开了望楼,才肯飞回巢去。有一天,这田主定下了一个计策:两个人走进望楼,一个留着,一个出来走开了。但是乌鸦并不上当:它老等着,直到留在望楼里的人也走了出来才罢。这个实验一连做了几天:两个人,三个人,四个人,都没有成功。末了,用了五个人:也像以前一样,先都进了望楼,留一个在里面,其他四人走出来,离开了。这次乌鸦却数不清了:它不能辨别四与五、马上就飞回巢里去了。
这个例证可以引起两种反驳的意见。第一,具有这种数觉的动物只限于极少的几类,而在哺乳动物中就没有发现这种才能,甚至猿猴也好像没有。第二,就已经知道的一切事例而言,动物数觉的范围实在太小,简直可以略而不论。
第一点意见我们是承认的。这确乎是一个值得注意的事实:识数的才能,不论是这种形式或那种形式,看来总是限于几种昆虫、几种鸟类和整个人类。对于狗、马和其他家畜所做的实验和观察,都不曾发现它们有什么数觉。
至于第二点意见,却没有多大价值,因为人类的数觉范围也是十分有限的。寻常让一个文明人去辨别数目的时候,他总有意无意地用其他的技能,诸如对称图形读法、心计组合法、计数术等,来帮助他的直接数觉。特别是,计数已经变成我们智能的如此重要的组成部分,所以用心理学的方法来实验我们的关于数的知觉,实在是很困难的。但是,话虽如此,现在还是有了一些进展。根据精密安排的实验结果,不能不下结论说:普通文明人的直接视觉数觉,很少能超过四,至于触觉数觉,范围甚至还要小些。
我们绝没有理由相信,我们的远祖有更高的天赋,却有许多理由使我们怀疑这种想法。试看各种欧洲语言,几乎都带有这种早期局限性的痕迹。英文的thrice和拉丁文的ter,有同样的双重意义:三倍和许多。拉丁文的tres(三)和trans(超过)之间有着可信的联系,而法文的très(甚)和trois(三)也是如此。
一种比鸟类高强不了多少的原始的数觉,就是产生我们数概念的核心。毫无疑问,如果人类单凭这种直接的数的知觉,在计算的技术上,就不会比鸟类有什么进步。但是经历一连串的特殊的环境,人类在极为有限的数知觉之外,学会了另一种技巧来给他帮忙,这种技巧注定了使他们未来的生活受到巨大的影响。这种技巧就是计数,并且,正是由于有了计数,我们赢得了用数来表达我们的宇宙的惊人成就。
有些原始语言对于虹的各种色彩都有专门的词,但是没有“色”这个词;又有些语言所有数词都有,只是没有“数”这个词。其他的概念也有这样的情况。在英文中,对于某些特种集合,有丰富的本国语言的表现方法,例如,flock(一群)、herd(一帮)、set(一套)、lot(一大堆)、bunch(一束)分别适用于特殊的场合,然而collection(集合)和aggregate(集)这两个词却是外来语。
具体的东西总在抽象的东西之先。罗素说:“不知道要经过多少年,人类才发现一对锦鸡和两天同是数‘二’的例子。”到现在我们还有不少词来表达“二”这个概念,如pair、couple、set、team、twin、brace等。
早期数概念的极端具体性,不列颠哥伦比亚的辛姆珊族的语言是一个明显的例子。这种语言共有七种不同的数词:一种用于走兽和扁平的物体,一种用于时间和圆形的物体,一种用来数人,一种用于树木和长形物体,一种用于小艇、一种用来测量,还有一种是在没有特定对象时计数用的。最后一种大概是后来才发展起来的,前几种必定是这族人还没有学会计数之前的早期遗物。
正是计数,才使具体的、不同质的表达多寡的概念结合为统一的、抽象的数概念,前者是原始人的特点,后者则是数学发展的前提。
(摘编自丹齐克《数:科学的语言》,苏仲湘译)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数觉和计数不能混为一谈,其区别在于是否牵涉颇为复杂的心理过程,是否是人类独具的特性。 B、数觉是人与若干动物都有的一种对于数的直觉,就这种能力来说,人不比某些动物高明多少。 C、人类因为数觉范围十分有限,所以就会有意无意地借助图形、心算、计数等辅助手段来识数。 D、有些语言有具体的数词,没有抽象的“数”,英语中collection(集合)这一抽象词是外来语。(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回应乌鸦的例证可能引起的反驳意见,意在说明动物与人类具有相似数觉的实例不够充分。 B、欧洲语言中早期局限性的痕迹,可以帮助我们判断人类远祖在数觉方面是否具有更高的天赋。 C、经过漫长岁月,人类发现一对锦鸡和两天同是数“二”,这是人类思想史进了一大步的体现。 D、对辛姆珊族语言中七种不同数词的分析,揭示了人类关于数的概念由多元具象到一元抽象的转化。(3)、下列选项属于“数觉”现象的一项是( )A、小孩子识数,先学会数1个、2个、3个;然后到10,到100;之后会飞跃到“什么数都会数了”。 B、物理学使用数学来描述物体的运动、力学和能量等,生物学使用数学来描述生命的系统和进化。 C、当我们走进一个会堂时,不用计数,就可以知道会堂的座位和出席的人这两个集合是否相等。 D、我们在上楼梯时,虽然并未计数已经上了几层,但双脚却会告诉自己是到了二楼还是三楼。(4)、请结合文本内容,谈谈你对“具体的东西总在抽象的东西之先”这句话的理解。(5)、《数:科学的语言》原有一个副标题“为有文化而非专攻数学的人写的评论性概述”,请分析本文是如何体现这一说法的。 -
1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格物致知”强调的是实践与思考在获取知识时的重要性,它是一种积极的求知方法和态度。但在信息时代,这种求知态度好像正被“搜之为知之”所替代。那么,这是否意味着,当面对未知时,我们无需再通过自身的思考或者探索去寻觅答案了呢?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
1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夏至是夏季的第四个节气,也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被确定的节气之一。古人云:“日北至,日长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夏至这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达到一年中的最北端,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各地白昼时间达到全年最长,正午时分,北回归线及附近地区还会出现“立竿无影”的奇景。
“夏”,有长大的意思;“至”,为事物发展到极致,相当于“最”。夏至是盛夏的起点,火热是盛夏的主旋律。夏至这天,北半球各地白昼最长,地表从太阳那里获取的热量最多,但为什么( 甲 )?原来夏至时节,太阳辐射到地面的热量还在继续积蓄,之后一段时间,热量收益虽然逐步减少,但依然大于热量散失,所以天气会继续趋热,直到气温达到峰值。
夏至过后,三伏不远,在未来一段时间内,( 乙),一年中最热的时段就要到了。此时的炙热,是煎熬,也是馈赠,正如农谚说:“夏至不热,五谷不结。”夏日,很多人喜欢 A 时对着空调猛吹,殊不知在出汗后遇冷风直吹,人体毛孔会关闭,寒气易郁结体内,造成暑湿感冒。①长期处在空调环境中的人,②容易出现头晕、头痛、食欲不振、关节酸痛等,③这些症状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空调病”。④预防“空调病”要定期清洗空调,⑤每年建议请专业人员彻底清洗、检修空调。在没有空调和电扇的古代,扇子成为古人夏日解暑 B 的物品。古时在夏至日,民间有女子互相赠送折扇、脂粉等物的习俗,用来扇风、散去体热所生浊气,以消夏避伏。
夏至已至,盛夏已来。夏至的清晨,朝阳如画,展现出自然的繁荣和昌盛……
(1)、文中两处画波浪线部分分别具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请简要分析。(2)、请在文中画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文中第三段标序号的部分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4)、请在文中括号内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5)、请仿照文中最后一段画横线的句子,仿写两句话。要求:以“夏至”开头,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内容贴切,语意完整连贯,结构大体一致。 -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用“”解释了颜渊什么是“仁”的疑惑,并强调一旦做到这一点,就能达到“”的效果。(2)、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 , ”两句描写了一幅意境优美的江月图:月光闪耀着千万里光辉,明月朗照在茫茫的春江之中,波光荡漾,清明澄澈。(3)、苏轼《江城子》中,“ , ”两句既是词人自己因仕途坎坷、潦倒失意无法向千里之外长眠地下的爱妻诉说,亦包括亡妻无法向千里之外的词人诉说。
-
18、阅读下面宋词,完成小题。
河满子
苏轼
湖州作,寄益守①冯当世
见说岷峨凄怆② , 旋闻江汉澄清③。但觉秋来归梦好,西南自有长城。东府三人最少④ , 西山八国初平⑤。
莫负花溪纵赏,何妨药市微行。试问当垆人⑥在否,空教是处闻名。唱著子渊新曲⑦ , 应须分外含情。
【注】①益守:益州(其治所位于今四川成都)太守。②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年)三月,官府因筑茂州城引起与羌人的大规模武装冲突。③新任成都知府冯当世对羌人实行招抚政策,因而边乱不久即告平息。④宋代宰相及中书所居称“东府”,冯当世曾于东府担任参知政事,在同时担任参知政事的韩绛、王珪等人中最为年轻。⑤《新唐书·韦皋传》载,韦皋“为剑南西川节度使,蛮部震服”。⑥当垆人:指卓文君,这里兼指其夫司马相如和杰出人物。⑦《汉书·王褒传》载,益州刺史王襄听说王褒(字子渊)是俊才,使他作颂诗,后王褒受到汉宣帝召见。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的上阕主要叙述冯当世年轻有为及其功绩,他平息叛乱,且加强了西南的边防。 B、这首词用字精妙,“旋”突出平息叛乱之快,“自”传递出对防御力量的信任安心。 C、“莫负”两句想象冯当世公务之余的游赏生活,赞美他微服私访深入民间,与民同乐。 D、“试问”两句含有杰出人物已逝、此地只留虚名的遗憾,为下文对朋友提出希望作铺垫。(2)、这首词的上阕采用了哪些手法来塑造冯当世的形象?请简要分析。 -
19、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今夫治乱之循环,如阴阳之运行。事当极盛之际,必有阴伏之机。其机藏于至微,人不能觉。而及其既著,遂积重而不可退。此其间有三习焉,不可不慎戒也。
主德清则臣心服而颂。出一言而盈廷称圣,发一令而四海讴歌。在臣民原非献谀,然而人君之耳,则熟于此矣。耳与誉化,匪誉则逆,故始而匡拂①者拒,继而木讷者厌,久而颂扬之不工者亦绌矣。是谓耳习于所闻,则喜谀而恶直。
上愈智则下愈愚,上愈能则下愈畏。免冠叩首,应声而即是。在臣工以为尽礼,然而人君之目,则熟于此矣。目与媚化,匪媚则触。是谓目习于所见,则喜柔而恶刚。
敬求天下之士,见之多而以为无奇也,则高己而卑人。质之人而不闻其所短,返之己而不见其所过。于是乎意之所欲,信以为不逾,令之所发,概期于必行矣。是谓心习于所是,则喜从而恶违。
三习既成,乃生一弊。何谓一弊?喜小人而厌君子是也。
今夫进君子而退小人,岂独三代以上知之哉?虽叔季之主,临政愿治,孰不思用君子。且自智之君,各贤其臣,孰不以为吾所用者必君子,而决非小人?卒于小人进而君子退者,无他,用才而不用德故也。
德者君子之所独,才则小人与君子共之,而且胜焉。语言奏对,君子讷而小人佞谀,则与耳习投矣。奔走周旋,君子拙而小人便辟,则与目习投矣。即保事考劳② , 君子耻于言功,小人巧于迎合,而工于显勤,则与心习又投矣。
今欲预除三习,永杜一弊,不在乎外,惟在乎心。治乱之机转于君子小人之进退进退之机握于人君一心之敬肆。敬者君子之招,而治之本。肆者小人之媒,而乱之阶也。惟望我皇上时时事事,常存不敢自是之心。语曰:“狂夫之言,而圣人择焉。”臣幸生圣世,昌言不讳,伏惟皇上包容而垂察焉,则天下幸甚!
(节选自 清·孙嘉淦《三习一弊疏》)
【注】①匡拂:同“匡弼”,匡正辅佐;纠正补救。②保事考劳:指对官员工作的检查和劳绩的考核。
(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每断对一处给一分,超过三处不给分。
治乱之A机B转C于君子D小人之进E退F进退之机G握于人H君I一心之敬肆。(2)、下列对文中加点字词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治,与《兼爱》“治乱者何独不然”中的“治”词义不同。 B、誉,指称颂、赞扬,与《人皆有不忍人之心》“非所以要誉乡党朋友也”中的“誉”词义不同。 C、者,指“……的人”,与《老子》四章中“不失其所者久”中的“者”字词义相同。 D、事,指事情,与《五石之瓠》“世世以洴澼絖为事”中的“事”词义不同。(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对于君主的仁德,臣民的称颂本不是阿谀奉承,而是出于本心。但是君主听多了就会喜欢听这样的话,而抵触那些劝谏的人。 B、当君主看多了天下的贤才后,便会觉得不足为奇并自视甚高,任用人才不看他们的短处,也看不到他们的过错。 C、当君主听惯了臣子的赞颂,看惯了臣子谄媚讨好的姿态,习惯了自以为是,就会慢慢的亲近小人而远离君子。 D、作者认为品德是君子独有的,才能则是君子和小人都有的,甚至有时候小人的才能还会更强一些。(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和课内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①且自智之君,各贤其臣,孰不以为吾所用者必君子,而决非小人?
②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大学之道》)
(5)、历代君主都深知要“亲贤臣,远小人”,但却很难真正做到,请根据文本概括原因。 -
2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呦呦鹿鸣
吴越
多吉把我从火车站捞出来的时候,我正站在一道铁栅栏旁找出站口。不知道怎么形容,从来没来过这种小地方,没有检票员也没有安全门,原来踏上月台的那一刻,手里那张火车票就已经达成了全部使命。
我跟着多吉奔袭了三十多里地到了他的驻地,他推开红砖瓦小院的门,露出空旷的营房。我很惊讶:“这里居然就你一个人吗?”
“你以为?我们可是人手很紧的!”多吉瞥了我一眼,“现在你来了,正好给我搭个伴儿。”
我算是明白了,为啥多吉会不遗余力地怂恿了我大半年。一时间有种莫名的失落涌上心头,我那时是真的觉得,也许这个地方其实也没有我存在的位置。
多吉像是看出了我的心思:“来,我给你点好东西!”他拉着我往院子的后面去,甚至没让我先把行李放下,我们跬过好几条小溪,穿过云杉、红松和白桦的小树林,爬上一个山包。顺着多吉指的方向,我的眼前突然温热地一亮,满眼都是绵延的群山、森林与沟壑,那一瞬间,我心里仿佛有些东西被放下了。
“你看,这是长白山!”他笑嘻嘻地说,“现在,这都是你的了!”然后他认真地看着我,眼睛里有星辰的光彩。
“阿朗,你也会喜欢上这里的,我保证。”当天晚上,多吉就出去工作了,他说,他忙着去给母猪接生。他让我老实在家待着,如果嫌闷,就去他之前带我去的山麓,那里有他垦出来的几畦菜地。
第二天一大早,我便出门了,我匆匆赶往山上,终于在群山之间,找到了那片静谧的田地。
我花了些力气,把丝瓜架子上的破篾席拆了下来,就着阳光最好的空地一铺,便躺了下来,我只想在阳光下面好好睡一觉。不得不说,长白山的阳光有种别样的魔力,晒在身上暖洋洋的,就着泥土和森林的香气。就在我睡得正香的时候,隐约听到身边有些窸窸窣窣的声音,我突然反应过来,我现在不在大城市的写字楼里,我在长白山,身边有一只饥肠辘辘的东北虎这很合理吧?这么一想,我的睡意与燥热全无,冷汗瞬间就下来了。于是猛地把身上的席子一掀,张牙舞爪,发出“啊——”的一声怪叫。一只身形小小的、有着板栗色毛皮的小家伙四腿一软,一个劈叉坐到地上,随后又像根弹簧一样蹦起来,飞也似的逃走了,一边卷起飞扬的尘土,一边叫着:“汪!汪!”
“有一种小鹿,”我把正在家里补觉的多吉拍了起来,他揉着惺忪的睡眼,一脸生无可恋地看着我比划,“这么大,这么高,会狗叫!”
多吉歪着头思考了片刻:“噢,傻狍子啊!不过野生动物是很少会到人类的地盘上活动的,看来你和长白山挺搭,这么快就交到朋友了。”
谁要和傻狍子交朋友?肯定是多吉太久没打理菜地,荒芜到被野生动物占领了。
我虽然满口这样说着,心里还是莫名涌过一丝暖意。有个傻朋友不是坏事,我有过很多顶顶聪明的朋友,可是现在,肯陪着我的还是傻里傻气的多吉。
我给它取名叫小鸣,因为我发现它只有在遇到危险的时候才会发出狗叫,大部分时候,它的叫声都是“呦呦”的,呦呦鹿鸣。那时我到长白山也差不多有两个月了,我渐渐习惯了这里,熟悉山林、熟悉田地、熟悉流水和嘎嘎叫的鹅。短短两个月,大城市的生活已经像一个埋藏在远古的梦,变得无比遥远。
我与小鸣的关系日渐亲密。不过多吉告诉我说,雄狍子的头上会有一对角,这么说,我的小鸣其实是一名“少女”。
转眼便过年了。长白山下的小镇,不像城里到处挂着彩灯,但皑皑的白雪与树上冒出的芽苞似乎有一种别样的年味,那是告别严冬,迈向春天、迈向生机的气息,是在城市的霓虹灯里体会不到的。
多吉问我:“你不回家吗?”
我摇摇头,如今哪儿才算我的家呢?我问多吉:“你呢?”
他理直气壮地瞅了我一眼:“回家?这会儿可是母猪怀崽儿的关键时候,我走了,谁给它们授孕呢?”
这话讲完我和他都沉默了。
一会儿,多吉笑了:“你太不了解我了,你知道我为什么来当这个猪馆儿吗?”他接着纠正道:“不对!是兽医志愿者!”
“现在这长白山下的养猪户,十有八九,从前都是猎户!后来政府封了山,他们才都改了行!”
我暗暗吃了一惊,原来是这样,多亏政策好,我才能够遇到小鸣!
“可是呢!叫猎户们放下枪容易,叫他们改行难啊!那些猎户,祖祖辈辈都靠打猎为生,你不为他们指条路,悉心引导,他们还是只能向大山索取……所以,你现在明白了吗?”
我眼里这个发了福的多吉,此刻突然变得高大起来。
“你看,在长白山,人、动物、树还有山,所有的命运都是相连的,在长白山啊,生活很不容易呢!”
我有好多天没看见小鸣了,只是这次我的焦虑少了好多,它是野生动物,它属于大自然,我爱它,所以必须接受它。放下那些自以为是的控制,去感受、去接纳,我夜里不再失眠了,我想我那时是真的从城市里走出来了。
四月的一天傍晚,我拔完田里的杂草,正准备回去,一回头,看见小鸣突然站在我身后。我吓了一跳,刚想责备两句,突然发现它的神情很不正常,仔细一瞧,它浑身瑟瑟发抖,有一些透明的液体顺着它的后腿淌到地上。凭我这几个月跟着多吉出诊的经验,我知道坏了!它要生了。
我安抚着小鸣,让它在这里等我,然后用最快的速度往家跑。我们赶到菜地的时候,小鸣已经站不起来了,它趴在刨出来的坑里,呦呦地叫着,多吉摸着它的脑袋:“闺女,等着,你大舅这就来帮你!”
“呦呦!”小狍子轻轻地叫着,我们就跟跑完了马拉松似的,如释重负地躺倒在初春的菜地里,满脸都是藏不住的笑容。那时天已经黑了,漫天的星斗眨呀眨呀,可好看了。
“阿朗,生命很有意思,对不对?”多吉朝我侧过脸来,我重重地点点头。多吉又淡淡地说:“所以,请不要再轻易地放弃了。”
我沉默了,拼命地睁着眼睛望着天上的星星。
突然,我的手上传来一些温凉的触感,我转过头,发现是小鸣,它已经恢复了精神,正低着头舔我的手腕,那里原本刺眼的那道疤痕,仿佛雪一般融化、消融。一整条银河亮堂了起来。
那时,我的心,也悄然融化在灿烂的夜空里。
(摘编自吴越《呦呦鹿鸣》,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全文以“我”与小鸣的行为往来为线索,写了“我”在长白山的经历,以及对新环境的适应和感悟。 B、文本第二段“惊讶”一词,写出了“我”在看到多吉空旷的驻地仅有一人后内心的失落。 C、多吉有责任心和奉献精神,对生命充满热爱,深深地影响着“我”,是“我”心灵的“领路人”。 D、文中画线句连用三个“熟悉”,突出了“我”对新环境的悦纳感,与逐渐“遥远”的城市生活形成对比。(2)、关于文中田地独处这个段落,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段落中的“阳光最好的空地”,不仅是一个简单的场所描述,更是营造了一种宁静、温馨的氛围。 B、“拆了下来”“一铺”“一躺”等动作描写,生动展现了“我”初到此地、开始融入新环境的姿态。 C、此刻的放松与融入,“我”彻底放下了心中的包袱,摆脱了迷茫与失落,开始享受这份宁静与自由。 D、文本写“我”和小狍子的初次照面,颇具匠心,我受到小狍子惊吓后的反应,也使得小家伙受到惊吓。(3)、小说题目“呦呦鹿鸣”意蕴丰富,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4)、文章结尾部分展现了一幅星空下的画面图景,这样设计有何艺术效果?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