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如图是实验小组比较不同物质吸热情况的实验装置,小明使用两个相同的电加热器进行实验。

    (1)、甲、乙液体吸收热量的多少可以通过(选填“温度计示数”或“加热时间”)来反映。
    (2)、为了比较质量相同的甲、乙液体的吸热本领,小明提出了两种比较方案:

    ①让两者升高相同的温度比较加热时间。

    ②两者加热相同时间比较升高的温度。

    在两种液体都不沸腾的前提下,你认为可行的方案是(选填“①”“②”或“①和②”)。

    (3)、 小明在实验中记录的数据见下表:
    加热时间/min012345678910
    甲液体的温度/℃2023262932343842465054
    乙液体的温度/℃2026323846505660657176

     加热4min后,液体升高的温度多,吸热能力较强的是液体(两空均选填“甲”或“乙”)。

    (4)、小红选用质量相同的a、b两种液体并用相同的电加热器进行实验,所测数据绘制成如图所示的图像。已知a、b液体的比热容之比为5:4 , 则图像①反映的是液体(选填“a”或“b”)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实验中小红发现,每加热2min液体a的温度升高5 , 则图中t1=℃。(不计热损失)

  • 2、 如图是小强探究“串联电路电压规律”的实验过程:

    (1)、按图甲所示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于状态;
    (2)、小强按照图甲连接电路前,发现电压表指针如图乙所示,接下来他要对电压表进行的操作是;根据图甲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电压表示数如图丙所示,为了使实验结果更准确,接下来他应该
    (3)、 按照图甲测量完L1两端的电压后,继续测量L2两端的电压。为了节省时间,小强采用以下方法:电压表所接的B点不动,只断开A点,并改接到C点上。用此方法不能测出L2两端的电压,理由是
    (4)、如图所示,是一位同学所连的电路,他要测量小灯泡L1两端的电压。图中有一根导线接错了。请你找出这根接错的导线,在它上面画“×”,并用笔画一根正确连接的导线。

    (5)、右表是多次实验后得到的数据。分析第1、2次数据初步得出结论,可推断第3次实验中,L2两端的电压UBC=V. 

    次数

    AB间的电压UAB/V

    BC间的电压UBC/V

    AC间的电压UAC/V

    1

    0.9

    1.9

    2.8

    2

    1.4

    1.4

    2.8

    3

    1.7

     

    2.8

  • 3、 
    (1)、如图甲,电流表的分度值是A,读数为A;图乙,电压表读数是V;图丙,电阻箱的读数为Ω。

    (2)、在“探究串联电路中电流的特点”实验中,某同学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

    正确连接电路后,电流表在A、B、C处测得的电流示数均如图乙所示,则表格所记录的数据中,明显错误的数值是 , 造成错误的原因是

    (3)、在实验中,通过多次更换不同规格的小灯泡来测量ABC处的电流,目的是____(填序号);       
    A、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减小误差 B、使结论更具普遍性
  • 4、
    (1)、 请根据如图所示的实物电路,在虚线框内画出相应的电路图。

    (2)、 根据图甲所示的电路图,将图乙中的电路元件连成实物电路。

    (3)、 如图是一种防倾斜报警电路原理图,通过电铃、灯泡提示被检测装置的倾斜情况(电铃和灯泡的工作电流相同)。图中S为重力开关,金属棒a可绕悬挂点O自由转动。当物体处于竖直方向时,a在导线A、B中间;当a向左偏离竖直方向时,灯泡L1亮、电铃响;当a向右偏离竖直方向时,灯泡L2亮、电铃响。请按上面的要求把电路连接完整。 

  • 5、如图是小勇连接的实验电路,他检查导线连接无误后,闭合开关,发现两只灯泡均不发光,于是他用一根导线来排查故障。假定该电路中灯泡L2已断路,则当他用导线连接L2两端时,L1 , L2(均选填“不发光”或“发光”)。更换灯泡L2后,两只灯泡都能发光,则电路中的电流方向是从(选填“L1流向L2”或“L2流向L1”)。

  • 6、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当S1断开,S2闭合时,电压表测(选填“L1”“L2”或“电源”)的电压,此时电压表示数为6.2V;当S1闭合,S2断开时,电压表示数为4V,则此时灯L1L2两端的电压分别是V和V。

  • 7、如图甲所示,一根长条形的物体接触金属球后发现金属箔张开,则只通过该现象(选填“能”或“不能”)直接检验物体带哪种电荷。图乙是一种电位器,调节旋钮能改变台灯的亮暗程度,电位器必须与灯泡(选填“串”或“并”)联。图丙,若要实现沿逆时针旋转旋钮触片时,灯泡变亮,必须将接线柱B接入电路。

  • 8、 小丽去郊游,上车时闻到汽油味,这是现象。如图所示是一台单缸四冲程汽油机的冲程。若该热机1s内对外做功15次,则飞轮转速是r/min。

  • 9、固态、液态和气态是自然界中物质最常见的三种状态,如图所示是这三种状态物质的分子结构排列模型,其中乙是态分子的排列模型,分子间作用力最大的是(选填“甲”、“乙”或“丙”),由图甲变成图乙的过程,物体内能(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 10、火箭发射时要选用热值 (选填“较大”或“较小”)的燃料,火箭上升过程中燃料的质量减少时,燃料的热值(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完成各项任务后,返回舱进入大气层时与大气层发生剧烈摩擦,温度在短时间内快速升高,这是通过的方式改变了返回舱的内能。
  • 11、佛山家庭照明电路的电压为V,一节新干电池的电压是V,导线一般是用金属做的,因为金属是体。
  • 12、右表是一些物质的比热容。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比热容[J/(kg·℃)]

    4.2×103

    0.88×103

    煤油、冰

    2.1×103

    干泥土

    0.84×103

    沙石

    0.92×103

    0.39×103

    A、物质的比热容与物质的状态无关 B、100g水的比热容是50g水的比热容的2倍 C、质量相等的铝块和铜块吸收相同的热量,铜块温度变化较大 D、沿海地区比内陆地区昼夜温差小,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小
  • 13、如图是滑动变阻器结构示意图,AB为固定端,P为滑片。若想使滑片向右移动时接入电阻变大,则应将(  )接入电路

    A、A和B B、A和C C、B和C D、B和D
  • 14、在下列A、B、C、D这四个电路图中,能直接测量通过灯L1电流的是(  )
    A、 B、 C、 D、
  • 15、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去靠近甲、乙两个轻小物体,结果甲被排斥、乙被吸引。由此可以判定(  )
    A、甲带正电,乙带负电 B、甲带正电,乙不带电或带负电 C、甲带正电,乙不带电或带正电 D、甲带负电,乙带正电
  • 16、风力发电机工作时的能量转化是(  )
    A、电能→机械能 B、光能→电能 C、机械能→电能 D、电能→内能
  • 17、下列因素不会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是(  )
    A、导体两端的电压 B、导体的横截面积 C、导体的长度 D、导体的材料
  • 18、如图为一声速测量仪器的实验装置图,下表是使用说明书,阅读并回答问题。

    使用说明书
    ①实验装置如题23图所示,甲、乙是声信号采集器。
    ②复位后用棒锤敲打铜铃,声音被甲、乙接收。
    ③液晶屏显示甲、乙接收到信号的时间差,单位为ms(1ms=10-3s)。

    (1)、若把铜铃放在甲、乙的中点,则液晶显示屏的示数为 ms。
    (2)、一同学将铜铃放到甲的左边,并与乙在一条直线上,当铜铃离甲变远,液晶显示屏的数值(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一同学想验证“温度越高,声速越大”这一结论,他把铜铃固定放在甲的左边,然后加热甲、乙之间的空气,则液晶显示屏的数值将 ____(选填序号)。
    A、变小 B、不变 C、变大 D、无法判断
    (4)、已知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远大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若将整套装置置于水中,其它设置保持不变,则液晶屏的示数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5)、已知s1=60cm,s2=180cm,液晶显示屏上显示:3.600,则此时声速约为 m/s。(保留一位小数)
  • 19、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超低温水

    你肯定知道水的凝固点是0摄氏度,但这并非水能达到的最低温。温度低于凝固点的水名叫“超低温水”,水有时会违背我们在课本上学到的规则:地球上的水可以在零下35摄氏度时保持液态。

    水会冻结成冰形成晶体的条件,除了温度,还需要先形成凝结核,随后逐渐吸引其他水分子。水的温度在低于凝固点时很容易形成晶体,科学家通过将微型液滴喷入真空中来制造超低温水,液滴越小,能够维持液态的最低温度就越低,结晶的可能性也就越低。通过减小液滴体积,更多液体可以暴露在真空中,产生特殊的真空降温现象。简单来说,降低气压可使液态表面粒子迅速变为气态,从而带走液滴热量,实现快速降温。

    测温结果显示,这些液滴的温度极低。而测定温度同样困难。科学家实验时采用了激光脉冲测定液滴在真空中移动和蒸发时的温度。通过分析水滴离开喷嘴前后的直径变化,研究人员可得到一个数值,再用数学公式转化为温度。

    (1)、通过阅读文章发现,水达到0摄氏度,并且继续放热,会凝固(选填“一定”或“不一定”),过冷水的状态是(选填“固”“液”“气”或“固液共存”)态。
    (2)、水在凝固时,除了满足温度条件,还需要形成
    (3)、在制造超低温水时应该加入(选填“雾状水滴”或“整杯的水”)。
    (4)、科学家在制造超低温水时,为了快速降温,经历的物态变化过程是____(选填序号)。
    A、汽化 B、凝固 C、液化 D、熔化
    (5)、将一滴“超低温水”滴入常见的冰水混合物中,结果____(选填序号)。
    A、无变化 B、部分水凝固成冰 C、部分冰熔化成水
  • 20、如图所示为一固体熔化、凝固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此固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选填“吸热”放热”),温度不变,所以它是(选填“晶体”非晶体”)。
    (2)、此晶体熔化时间为min,熔点为℃。
    (3)、EF段为过程,BC段该物质处于(选填“固”“液”“气”或“固液共存”)态。
上一页 7 8 9 10 11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