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在第19届杭州亚运会上,中国龙舟队获得5金1银的好成绩,龙舟比赛的场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鼓手敲击鼓面越快,鼓声的响度越大 B、鼓声的响度越大,鼓声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不变 C、选手听到鼓声齐心划船,说明声音能传递能量 D、选手能从现场嘈杂声中分辨出鼓声,是通过音调来辨别的
  • 2、甲、乙两物体,同时从同一地点沿直线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的s-t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3 s时甲在乙的前方 B、4 s时甲、乙两物体相遇 C、0~4 s内乙的平均速度为4 m/s D、2~4 s内乙做匀速直线运动
  • 3、生活中经常要对长度进行估算,以下数据不合理的是(     )
    A、成年人走两步的距离大约是1.5m B、课桌的高度大约是0.75m C、初中生一拃的长度大约是15dm D、物理课本的厚度大约是10mm
  • 4、某高校科研人员根据西藏地区太阳辐射强、供暖周期长等特点,为西藏地区某县设计了太阳能供暖蓄热系统。该系统由集热、蓄热和供暖三部分组成,其基本工作过程如图1所示。集热板白天接收太阳辐射时,其内部水温升高,然后通过热交换器,使蓄水箱内水温升高,再通过水泵将热水送入用户。集热板无法供热时,蓄水箱与热交换器之间阀门关闭。晴天时,集热板获得的内能不仅能满足县城用户全天24小时的取暖需求,同时富余的内能可储存在蓄水箱中,用以解决阴雨天集热板无法供热的问题。

    如图2所示,太阳能集热板中有许多玻璃吸热管并列排布,每根玻璃吸热管由双层玻璃管组成,双层玻璃管之间是真空,真空不利于热量的传递,如图3所示是双层玻璃吸热管的内部结构,其与保温瓶的玻璃内胆相似,只是在玻璃吸热管的内表面涂了一层黑色的吸热材料,能更有效地吸收太阳能。

    同学们用所学知识对该县太阳能供暖蓄热系统某一天的数据进行了简单的分析,为便于计算,工作过程和相关数值均做了简化处理,如下表所示。不计集热板到水箱之间的管道、热交换器的热损失。[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

    集热板每小时、每平方米接收的太阳辐射能量

    集热板面积

    蓄水箱全天持续供暖输出能量(含用户得到的内能、蓄水箱和供暖管道的热损失)

    3×106J

    4×104m2

    1.74×1011J

    (1)、太阳光照射到集热板中黑色吸热材料上,使管内的水变热,这是通过的方式改变内能。
    (2)、图3中,能否将黑色的吸热材料涂在玻璃管的表面上?请判断并说明理由:
    (3)、若这一天光照时长为10h,集热板的光热转化效率为60%,则集热板中的水获得的内能是J;这些内能,一方面通过蓄水箱对用户全天持续供暖,另一方面使得蓄水箱的温度最终升高了10。请分析计算该水箱中水的质量至少是kg。
    (4)、假设该县城用户均采用地暖供热,根据地理供热标准,用户的进水温度不低于40。若上述系统这一天持续供暖结束后,蓄水箱水温为:50 , 接下来为连续阴天气,该蓄水箱储存的内能是否还能为县城用户按标准持续供暖3天?请判断并说明理由:
  • 5、若架设在两地之间的输电线发生了短路,如何方便快捷地确定短路的位置?针对这一实际问题,某物理兴趣小组模拟真实情景,他们用两条足够长的电阻丝模拟输电线(图中L、N两条电阻丝每米阻值为0.5Ω),把一个电压不变的电源、一个保护电阻R、一块电压表和一块电流表用导线连接起来装入盒内,制成检测装置盒:检测时将盒外的两根导线分别与L、N模拟输电线的接线柱相连,用导线将短路处输电线连接,计算可得短路处到检测处的距离(短路处导线和检测盒内导线电阻忽略不计)。

    (1)、短路位置距检测装置盒越远,电流表示数 , 电压表示数;(均选填“越大”“越小”或“不变”)
    (2)、当电压表的示数为3V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5A,则短路处距离检测处米;
    (3)、若保护电阻的阻值为4Ω,根据(2)中数据V;
    (4)、不用电流表,且其他元件不变的情况下,仍要达到上述检测目的,并推导出短路处到检测处距离s与电压表示数U的关系式:s=(请用物理量符号表示,电源电压用U表示,保护电阻阻值用R表示,结果可不用带单位)。
  • 6、如图甲所示是R1、R2两个电阻的I﹣U图像,请根据图像所给信息进行计算:

    (1)、若两电阻串联在电路中(如图乙),此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2A,求电阻R1的阻值和此时的电源电压;
    (2)、保持电源电压不变,将两电阻的连接方式改为并联(如图丙),求此时电流表的示数。
  • 7、为了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的关系,小龙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恒为6V,R1是定值电阻,R2是滑动变阻器。

    (1)、在连接实物电路过程中,开关应该是(选填“断开”或“闭合”)的;
    (2)、图乙是小龙同学连接的电路,请你在只改变一根导线连接的情况下,使电路能正确完成测量任务(用“×”标出改动之处,画出改接导线)
    (3)、正确连接后,小龙继续实验,将有关实验数据标记在图丙上,分析图丙可知:

    ①接入电路的定值电阻R1Ω;

    ②由图像可以得出结论:

    (4)、保持现有元件不变,若要完成“探究电流与导体电阻的关系”的实验,需要增加的实验器材是
  • 8、图甲是研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的实验装置。实验中用四根电阻丝作为被测导体,将电阻丝两端接入电路后,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进行测量并记录数据列于表中。

    实验组

    电阻丝

    材料

    长度l/cm

    直径d/mm

    电流I/A

    1

    a

    康铜丝

    57.20

    0.50

    2

    b

    镍铬丝

    57.20

    0.50

    0.14

    3

    c

    镍铬丝

    57.20

    0.70

    0.26

    4

    d

    镍铬丝

    28.60

    0.70

    0.54

    (1)、将电阻丝a的两端接入电路,闭合开关后,电流表指针位置如图乙所示A;
    (2)、为研究导体电阻大小与横截面积的关系,可选择电阻丝进行对比;
    (3)、在最近几年,我国城乡许多地区进行了输电线路的改造,将原来细的铝质输电线换成较粗的铝质输电线(选填“增大”或“减小”)了输电线的电阻;
    (4)、小龙为了研究物质的导电性能与温度的关系,连接了如图丙所示的电路,开关S1、S2闭合后,分别用酒精灯给玻璃芯(中间有两根未连接的金属导线A和B)、细铁丝加热;

    ①在玻璃芯柱温度不断升高而发红的过程中,看到L1灯泡从不发光到发光,且亮度逐渐变亮,说明玻璃的导电性能随温度升高而(选填“变强”“变弱”或“不变”);

    ②在细铁丝温度不断升高而发红的过程中,看到L2灯泡亮度逐渐变暗,说明铁丝的电阻随温度升高而(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5)、科学研究发现某种金属其电阻随温度的变化关系如图丁所示。请描述该金属电阻在降温过程中的特点:
  • 9、小龙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进行“比较不同物质吸热能力”的实验,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有质量相同的a、b两种液体,并用两个规格相同的电加热器进行加热。

    (1)、实验中,用规格相同的电加热器进行加热,其目的是使a、b两种液体在相同加热时间内相同;
    (2)、在两种液体都不沸腾的情况下,小龙认为要使a、b两种液体升高相同的温度,然后进行比较加热时间;小欢认为要加热相同的时间然后比较升高的温度;可行的方案是(选填“小龙”“小欢”或“小龙和小欢”);
    (3)、据如图乙所示图像可知(选填“a”或“b”)液体的吸热能力更强;如果将初温相同的a液体,质量增加到原来的2倍(不考虑热损失),请在图乙中绘制出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4)、如果把“a和b两种液体吸热升温”与“c和d两个容器盛水水面升高”做类比,如图丙所示。则液体的比热容和容器的(选填“高度”“容积”或“底面积”)类似。
  • 10、如图所示,图(a)为四冲程内燃机压缩冲程的示意图,图中画出了压缩冲程中活塞和曲轴的位置和进气门、排气门的开闭情况,请在图(b)中,画出做功冲程中活塞运动的方向(用“↑”或“↓”表示)和进气门、排气门的开闭情况(用“T”表示)。

  • 11、小龙做实验时,连接了如图所示的电路,闭合开关S时,三个电表的示数分别为0.2A、4V、6V,但当时没有记录每个数据对应哪一个电表。请你根据电路图和记录的数据回答:通过灯L1的电流为 , 灯L2两端的电压为

  • 12、2024年9月2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向太平洋相关公海海域,成功发射1发携载训练模拟弹头的洲际弹道导弹(如图所示),准确落入预定海域。该洲际弹道导弹的发动机是(选填“电动机”或“热机”),工作时将能转化为内能再转化为能。

  • 13、目前大多国产电动汽车都采用智能遥控车钥匙。有两种方式可以解锁车门:当车钥匙离车辆较远时,按下开锁键(相当于S1闭合),车门自动解锁;当钥匙靠近车辆时S2自动闭合,再触摸门把手(相当于S3闭合)车门也自动解锁。下列四个设计图符合要求的是(P为自动解锁模块)(  )
    A、 B、 C、 D、
  • 14、用导线将开关、灵敏电流计(相当于电流表)和材质不同的钥匙甲、乙相连,将两钥匙插入柠橡中(如图),灵敏电流计指针沿顺时针方向偏转。下列推测一定正确的是(  )

    A、闭合开关后,柠檬内有电流通过 B、钥匙甲是电源的正极,钥匙乙是电源的负极 C、通过钥匙甲的电流比通过钥匙乙的大 D、闭合开关后,柠檬内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 15、厨房烟雾中含有水汽、空气和油脂液滴等,直接排放会污染空气。抽油烟机可有效减少油烟污染,其中“静电分离”技术可让甲、乙金属板和油脂液滴分别带上电荷。当烟雾由下往上从两金属板间通过时,而带电的油脂液滴会被一侧的金属板吸附,并流入下方的油杯。下列关于金属板所带电荷及油杯位置符合要求的是(  )
    A、 B、 C、 D、
  • 16、如图所示,将一团可燃物置于配有活塞的厚玻璃筒内,压下活塞。为了使可燃物更容易燃烧(  )

    A、选着火点高的可燃物,缓慢下压活塞 B、选着火点低的可燃物,缓慢下压活塞 C、选着火点高的可燃物,快速下压活塞 D、选着火点低的可燃物,快速下压活塞
  • 17、下列事例中,与“水的比热容较大”这个特性无关的是(  )
    A、北方的冬天,房屋内的“暖气”用水作为传热介质 B、炎热的夏天,在教室地面上洒水降温 C、海边昼夜温差比沙漠中小,适宜居住 D、水约占人体体重的60%~70%,有助于调节体温
  • 18、冬季的哈尔滨被誉为“雪域冰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雪花飞舞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B、用手抓一把雪,雪的体积缩小了,说明分子间有间隙 C、雪花在手心里熔化,是通过热传递改变了雪花的内能 D、﹣10℃的雪比﹣5℃的雪,分子运动更剧烈
  • 19、 把一质量为50g的新鲜鸡蛋分别浸入盛有浓盐水和清水的容器中,观察到鸡蛋在容器中的位置分别如图1和图2所示。(g取10N/kg)

    (1)、在图3代表鸡蛋的圆点上画出其在浓盐水(图1)时的受力示意图。此时鸡蛋受到的重力G1=        N,浮力F1=        N。
    (2)、如图2所示,鸡蛋在清水中沉底时所受的浮力为F2 , 则F2 F1(选填“>”、“=”、“<”),请写出判断依据
  • 20、小勇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物体远离平面镜时,像的大小如何变化。

    (1)、小勇选取了两个外形相同的蜡烛A和B,将蜡烛A放在薄玻璃板前点燃,小勇应在蜡(选填“A”或“B”)的一侧观察,同时移动蜡烛B,使它和蜡烛A的像
    (2)、将蜡烛A远离玻璃板移动,重复上述实验过程,得到了相同的实验结果。得出:物体远离平面镜时,所成像大小(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小勇想继续探究物体远离凸透镜时,光屏上像的大小如何变化,实验室有焦距分别为5cm、10cm、15cm的三个凸透镜。

    ①他将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光屏调节到图乙所示的位置时,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像,所成的像是(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烛焰的像,小勇选择的凸透镜焦距是cm。

    ②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将蜡烛向左移动一段距离,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再一次出现清晰的像,对比两次光屏上像的大小得出:物体远离凸透镜时,光屏上所成的像变(选填“大”或“小”);

    (4)、小勇将蜡烛继续向左移动,保持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不变,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放置了一个度数合适的眼镜,光屏上也得到了清晰的像,他放置的应该是(选填“近视眼镜”或“远视眼镜”),该眼镜对光有(选填“会聚”或“发散”)作用。
    (5)、小勇选取了一支高度为6cm的发光体,同时选取了2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各做了5次实验,每次都在光屏上找到了清晰的像。他把实验结果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请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回答下列问题:

    凸透镜的焦距(cm)

    实验序号

    物距(cm)

    像距(cm)

    像的高度(cm)

    物体到像的距离(cm)

    10

    1

    40

    13.3

    2

    53.3

    2

    30

    15

    3

    45

    3

    20

    20

    6

    40

    4

    15

    30

    12

    45

    5

    12

    60

    30

    72

    15

    6

    60

    20

    2

    80

    7

    40

    24

    3.6

    64

    8

    30

    30

    6

    60

    9

    20

    60

    18

    80

    10

    18

    90

    45

    108

    ①分析实验序号1、2、3、4、5或6、7、8、9、10中的像距与物距以及成像情况,可得到的初步结论是:同一凸透镜成实像时,

    ②分析实验序号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初步得到的结论是:不同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相同,凸透镜的焦距越大,像距越大,像也越大。

    ③分析实验序号3或8的物距和像距的大小关系,可猜想当时,凸透镜成等大的实像。

    ④分析表格中最后一列的数据,可得到:当同一凸透镜成实像时,随着物体从较远处慢慢靠近凸透镜的一倍焦距的过程中,物体到像的距离的变化关系是

    ⑤小敏同学通过分析这张表格,认为当凸透镜成实像时,物体与像之间的最短距离一定是当物体处于2倍焦距处时,他的这种看法是的(选填“正确”或“错误”)。

上一页 7 8 9 10 11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