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分度值为1cm)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
(1)、实验原理是;测量工具有:和;(2)、实验时应使斜面的坡度(选填“较大”或“较小”),这样做的目的是(选填“延长”或“缩短”)测量时间,减小测量误差;(3)、某次实验的过程如图所示,电子表分别表示小车在斜面A、B和C点不同时刻,则该次实验中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是m/s,小车通过斜面BC段路程的平均速度是m/s;(4)、时间中点速度v1和路程中点速度v2相比v1v2(填“<”“=”或“>”);(5)、为测量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某同学将小车从斜面中部由静止释放,测出小车到达斜面底端所用的时间,从而计算出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段的平均速度。他的做法(选填“正确”或“不正确”)。 -
2、某同学用音叉和乒乓球探究声音的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如图甲所示。实验时,该同学用不同的方式敲响音叉后,将音叉靠近乒乓球,听声音的同时观察乒乓球的情况。
(1)、实验中,乒乓球的作用是;这种研究方法叫作。(2)、用不同方式敲响音叉具体是指( )A、敲音叉的不同部位 B、用轻重不同的力度敲响音叉 C、敲响规格不同的音叉 D、用不同材质的小锤敲响音叉(3)、小明和小华选用了两个完全相同的音叉进行与声有关的实验,如图乙所示:小明敲击左边的音叉后,接触到音叉的乒乓球被弹起,说明由此可知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小华尝试敲击右边的音叉,发现左边音叉也会发声,乒乓球也被弹起。小华突发奇想,如果在月球上重复以上实验,那么敲击左边的音叉(选填“能”或“不能”)弹起乒乓球;敲击右边的音叉(选填“能”或“不能”)弹起乒乓球,理由是。(4)、在如图实验中,进行了如下实验步骤:
①如图,把钢尺一端紧按在桌面上,拨动其伸出桌边的一端,听钢尺振动发出声音的(选填“高低”或“大小”),同时观察钢尺振动的快慢;
②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并用相同大小的力拨动钢尺,仿照步骤①进行多次实验。
③实验中钢尺振动快慢的改变是通过改变来实现的。(选填“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或“拨动钢尺的力度”)
④实验发现:钢尺振动得越快,。(选填“发出音调越高”或“发出响度越大”)
-
3、甲、乙两物体都在做匀速直线运动,甲的速度为1米/秒,乙的速度为2米/秒。请在坐标系中作出相应的s﹣t线,并在相应图线旁注明甲、乙。

-
4、一小车前半程的平均速度为v1 , 后半程的平均速度为v2 , 则小车全程的平均速率为v=(用字母v1和v2表示)。
-
5、某种昆虫靠翅膀振动发声,如果这种昆虫的翅膀在一分钟内振动了300次,人类听到这种声音(选填“能”或“不能”),这种声属于波。
-
6、如图所示,小明用塑料刻度尺测出木块的长度为cm。如图乙所示是小明使用停表测量自己从长廊的一端走到另一端所用时间的读数,他所用的时间是s。

-
7、2025年4月24日,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并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在飞船与空间站成功对接后,以空间站为参照物,飞船是的。
-
8、在比较材料隔音性能的综合实践活动中,把声源用不同材料包裹好塞满鞋盒,小明逐步远离声源,直至听不见声音为止,比较此处距鞋盒的距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每次实验时换用不同的发声装置 B、鞋盒可以有效地控制不同材料的厚度相同 C、实验中测得的距离越远,对应材料的隔音性能越好 D、该实验用到了控制变量的实验方法,而没有用到转换法
-
9、甲、乙两同学在平直的公路上跑步,二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甲、乙速度之比为3∶4,通过的路程之比为5∶4,则甲、乙两同学所用的时间之比是( )A、5∶3 B、7∶3 C、15∶16 D、5∶4
-
10、如图所示的声现象中,分析正确的是( )
A、甲图:抽出罩内空气的同时,听到闹钟的声音越来越小,可以此推断没有空气,将无法听到罩中闹钟的声音,这是科学推理法。 B、乙图:探究音调和频率的关系 C、丙图:烛焰“舞动”,说明声能传递信息 D、丁图:航空母舰上的引导员配戴防噪声耳罩,可以防止噪声产生 -
11、如图,汽车利用AI(人工智能)语音助手,实现“人与车”全场景自然交互。在使用该语音助手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减小音量的实质是降低音调 B、发出的声音不是由振动产生的 C、倒车雷达是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的 D、识别语音指令,说明声音传递的是能量 -
12、小明利用刻度尺测量某物体的长度时,得到了以下五个数据:15.54cm、15.53cm、15.25cm、15.55cm、15.53cm。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小明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 B、第三个数据是错误的 C、多次测量求平均值是为了找规律 D、本次测量的结果是15.54cm
-
13、我国古代曾用张开的大拇指与中指间的距离作为长度单位,称为“拃”。如图所示,利用刻度尺测量某人“一拃”的长度。根据下左图中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测量时,必须从零刻度线量起 B、读数时,视线从甲方向去观察会产生误差 C、记录下,“一拃”的长度为19.00cm D、“一拃”的长度跟物理课本的宽度大致相等 -
14、高铁改变了人们的出行速度,下表是从西安北站开往北京西的G652次高铁列车运行时刻表,问:
站名
西安北
郑州东
石家庄
北京西
G652
到站时间
-
09:52
11:20
12:52
发车时间
07:52
09:55
11:22
-
里程
-
524
936
1216
(1)、列车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结果保留整数)(2)、列车从西安北到郑州东和石家庄到北京西哪一段运行得快?(3)、次高铁列车车身长200m,在行驶途中以的速度匀速通过长度为1000m的隧道,列车全部通过隧道的时间是多少? -
15、如图所示,在“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实验中。
(1)、如图甲所示,用细线悬吊的乒乓球慢慢移近并接触发声的音叉,会看到乒乓球不断被弹开,这个现象说明声音是由于物体的产生的。我们如果用更大的力敲击音叉,此时将观察到乒乓球被弹开更远,说明声音的响度与有关;(2)、如图乙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会将乒乓球弹开,这个现象说明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如果把图乙实验移到月球上进行,敲击右边的音叉,挂在左边音叉旁边的乒乓球(选填“会”或“不会”)弹起,说明真空传声(选填“能”或“不能”);(3)、乒乓球在实验中的作用是将实验现象放大,这种实验方法是。(选填“控制变量法”或“转换法”) -
16、小梦买了一种叫“吹泡泡”的玩具,发现有时能吹出泡泡,有时又吹不出泡泡,爱动脑筋的她产生了一个疑问:泡泡的产生究竟与哪些因素有关呢?她提出了以下猜想:
①泡泡的产生可能与吹泡泡用的管子粗细有关;
②泡泡的产生可能与泡泡液的浓度有关。
(1)、为了验证猜想①,小梦应该控制相同,实验测量的结果如下表所示,由实验数据你得到的结论是:;液体
泡泡液
管子直径/cm
3
5
10
20
50
泡泡产生的情况
容易
较易
较难
难
不产生
(2)、小梦选用相同直径的管子去探究泡泡的产生与泡泡液的浓度的关系,发现当泡泡液的浓度约为6%时最容易产生泡泡,说明生成泡泡液的浓度(选填“会”或“不会”)影响泡泡的产生;(3)、结合生活实际,你认为影响泡泡产生的因素还有。(写出一条) -
17、体育锻炼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在体育课上,小强、小华和小明进行100m跑步比赛:
姓名
小强
小华
小明
成绩
12.5s
13s
13.1s
三位同学跑步的成绩如表所示,则全程平均速度最大的是同学,为m/s。
-
18、【科技主题】我国航天、潜水、5G、机器人等科技举世瞩目。2025年春晚节目《秧BOT》中,机器人手上转动的手绢丢到空中仍然转动,是因为手绢具有;如图,节目结束时,机器人由演员推着下去,以演员推机器人的手为参照物,机器人的肩膀是的(选填“运动”或“静止”),以为参照物,机器人是运动的。

-
19、UTG是一种超薄柔性玻璃,用于制造折叠屏手机屏幕,目前国内已经研制出的超薄柔性玻璃,最薄厚度仅为30微米,该厚度合m。
-
20、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物体的长度,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 所测物体的长度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