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在探究“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与各支路电流的关系”实验中,小明进行了以下实验。
(1)、按照题图甲所示电路,用笔画线表示导线将图乙连接完整:(2)、闭合开关前,电流表指针如图丙所示,出现该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A、电流表所选量程过小 B、电流从电流表的“-”接线柱流入 C、电流表未调零(3)、改正上述问题后,闭合开关,测出通过L1的电流I1=0.56A,测通过L2的电流I2、干路电流I时电流表均如图丁所示,则IA:(4)、小明更换不同规格的灯泡又进行了三次实验,数据如表:实验次数
通过L1支路的电流I1/A
通过L2支路的电流I2/A
干路的电流I/A
1
0.3
0.4
0.7
2
0.2
0.3
0.5
3
0.1
0.2
0.3
分析数据,总结实验结论:.
-
2、如题图甲所示是某次物理课上小明连接的电路。
(1)、请在答题卡的虚线框内画出对应的电路图 ,(2)、闭合开关后,灯泡L1、L2均发光,电压表V1、V2示数分别如题图乙、丙所示,则灯泡L1两端的电压为V,灯泡L2两端的电压为V,电压表V的示数应为V. -
3、如题图甲、乙分别是甲、乙两台汽油机的能量流向图,两者使用的汽油种类相同,分析可知汽油机甲的热机效率是:在输出相同机械能的情况下,汽油机消耗的汽油更多(选填“甲”、“乙”).

-
4、(1)、如题图甲,小明同学从超市买来了自热小火锅,火锅盒有上下两层,示意图如题图乙,向下层加热盒加水,使发热包膨胀升温,放上有食物的上层食盒,盖上盖子,食物被加热一段时间后便可食用,此过程中食物的内能是通过的方式增加的,发热包放出的热量(选填“能”、“不能”)全部被食物吸收.
(2)、如题图所示,环境温度恒为,用打气筒快速地向瓶内打气,一段时间后瓶塞从瓶口冲出,瓶内出现白雾,以下选项的图像能描述整个过程中玻璃瓶内空气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是。

-
5、如题图所示是小王用完好的器材做自主探究实验时连接的实物图,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闭合S1时,灯泡L1、L2串联 B、只闭合S1时,电压表测量的是L1两端的电压 C、闭合S1、S2时,灯泡L1、L2并联,电流表测量的是流经L1的电流 D、闭合S1、S2时,电压表不能测量L2两端的电压 -
6、如题图所示,现有四种可以帮助搬运重物的机械,其内部结构均未知,小红对它们分别进行测试,用水平拉力F1拉动机械前端绳子沿水平方向匀速移动,移动距离s1:机械与重物连接的绳子的水平拉力为F2 , 重物沿水平方向匀速移动距离为s2 , 各机械的详细数据如下图所示,其中机械效率最高的是
A、机械① B、机械② C、机械③ D、机械④ -
7、小明使用滑轮组匀速向上提升重力为20N的物体M,分别采用题图甲、乙两种绕线方式,图甲中绳子自由端的拉力F1=15N,图乙中绳子自由端的拉力F2=25N,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两图中上端的滑轮均为动滑轮,下端的滑轮均为定滑轮 B、采用图甲和图乙两种绕线方式均可以省力 C、M每上升1m,图甲中绳子自由端会移动2m,图乙中绳子自由端会移动3m D、M每上升1m,图甲中滑轮组所做的有用功为20J,图乙中滑轮组所做的额外功为30J -
8、比热容是反映物质自身性质的物理量,不同的物质,比热容一般不同,题表是一些物质的比热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物质
比热容c/[J(kg:℃)"]
水
4.2x103
冰
2.1x103
色拉油
约1.97x103
A、物质在不同状态下的比热容相同 B、水的比热容比色拉油大,说明水吸收热量更多 C、温度升高的越多,色拉油的比热容越小 D、1kg的水升高1℃吸收的热量是4.2×10] -
9、如题图所示是我国古人发明的一种活塞式点火器,该点火器以牛角做套筒,木质推杆前端粘附艾绒(一种很容易被点燃的物质),取火时一手握住套筒,另一手猛推推杆,艾绒即燃,随即将杆拔出,口吹艾绒立见火苗,与手推杆入筒过程能量转化过程相同的冲程是
A、吸气冲程 B、压缩冲程 C、做功冲程 D、排气冲程 -
10、如题图甲所示,导热性能良好的注射器内封闭一定质量的空气,当把活塞缓慢推到图乙位置的过程中,封闭空气温度保持不变,则此过程中,封闭空气
A、分子运动剧烈程度变缓慢 B、分子热运动的动能保持不变 C、所含热量不变 D、对外界做了功 -
11、如题图是氢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则该氢原子
A、核外有1个正电荷 B、原子核不带电 C、整体不显电性 D、整体有2个电子 -
12、如题图是执信中学的多功能自动识别门禁,该门禁系统有刷卡和刷脸两种识别方式,单独使用其中任何一种识别方式都能把门打开,若刷卡成功时开关S闭合,刷脸成功时开关S闭合,电动机工作时将门打开,则该门禁的内部电路可能是
A、
B、
C、
D、
-
13、如题图所示,夹核桃时,用力向下压夹子上部的手柄即可夹碎核桃,把上部手柄视为杠杆,A、B、C分别是杠杆上的3处位置,A为支点,手在C点施加的力为动力,此时上部手柄( )
A、是省力杠杆 B、是费力杠杆 C、是等臂杠杆 D、无法判断是何种杠杆 -
14、如题图,枪虾的大螯猛地合上时,能挤出速度很大的水柱,水柱产生的微小气泡在破裂瞬间会产生高温并发出很大的声音,还会发出一道极短的光,产生高温的过程体现了枪虾把机械能转化为( )
A、内能 B、重力势能 C、太阳能 D、电能 -
15、小张驾驶一辆效率为30%的汽车在一段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在额定功率下行驶了一段时间,且行驶了3km时,消耗的汽油若完全燃烧可放出1.932×107J的热量。(汽油的热值为4.6×107J/kg)求:(1)、在这段时间内消耗的汽油的质量;(2)、在这段时间内汽车牵引力做的功;(3)、在这段时间内汽车行驶时受到的阻力;(4)、在一标准大气压下,若汽油完全燃烧放出的这些热量完全被水吸收,则能将20℃、46kg的水温升高多少?
-
16、某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用煤炉给10L水加热,同时他们绘制了如图所示的加热过程中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线.若在6min内完全燃烧了0.3kg的煤,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水的密度为1.0×103kg/m3 , 煤的热值约为3×107J/kg.求:

(1)煤完全燃烧产生的热量;
(2)经过6min时间加热,水所吸收的热量;
(3)煤炉烧水时的热效率。
-
17、某同学学习了燃料的热值后,自己设计了一个实验来探究煤油和菜籽油的热值大小关系.他实验时组装了如图所示的两套规格完全相同的装置,并每隔1分钟记录了杯中水的温度(见下表).

加热的时间/min
0
1
2
3
4
5
6
甲杯水温/?
25
27
29
32
34
36
38
乙杯水温/?
25
26
27
28
29
30
31
(1)在安装、调整实验器材时,科学合理的顺序是(在甲图中):先调整固定的位置,再调整固定的位置(选填“A”或“B”).
(2)为保证实验结论的可靠性,实验时应控制两套装置中相同的量有加热时间和水的、 .
(3)通过表中记录本的数据,你认为煤油和菜籽油两种燃料中,热值较大的是 .
(4)该同学实验前用天平测出了烧杯中水的质量及两油灯中燃料的质量,并根据记录的数据,利用公式Q吸=cm(t﹣t0)计算出了水吸收的热量,他认为通过这些数据能准确地计算出煤油和菜籽油的热值.你认为他的计算结果可靠吗? , 为什么? .
-
18、在探究“比较不同物质吸热情况”的实验中,将甲、乙两种液体,分别倒入相同的烧杯中,用相同的电加热器加热,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加热时间/min
0
1
2
3
4
5
6
甲的温度/℃
18
22
26
30
34
38
42
乙的温度/℃
18
30
42
54
66
78
90
(1)、要完成该探究实验,除了图中所示的器材外,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有天平和。(2)、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无法用测量工具测出来,本实验是通过来反映的,所用的物理方法是。(3)、小明设计的记录数据的表格如上表,分析表格可知:他是用质量相同的甲、乙液体、加热相同的时间,比较的方法来判断不同物质的吸热本领的,此种实验探究方法叫 。(4)、分析数据,从开始加热到42℃,甲、乙两种液体吸收热量的关系为Q甲Q乙(填“>”“<”或“=”),由此也可以看出物质的吸热能力强。 -
19、如图是一组实验,根据实验完成填空。(1)、图中在两个同样的烧杯中装等量的热水和冷水。用相同的滴管同时分别向两个烧杯中滴入一滴墨水且热水中的墨水比冷水中的墨水扩散得快。说明;
(2)、图中向一端玻璃管中注水至一半位置,再注入酒精直至充满。封闭管口,并将玻璃管反复翻转,观察液面的位置,发现液体总体积变 , 说明 ;
(3)、如图所示的装置,注射器中封入一定量的水,用手推动活塞。感觉越推越困难。说明;
(4)、图中把一块玻璃板用弹簧测力计拉出水面,在离开水面时,观察到弹簧测力计示数变 , 说明。
-
20、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甲是一台单缸四冲程汽油机冲程的示意图,其能量转化情况与(选填“乙”或“丙”)图相同,此过程中通过方式改变气缸内燃料混合物的。(2)、乙图的瓶口出现白雾,这是现象(填物态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