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小梅从比热容表中得出以下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

    几种物质的比热容[J/(kgC)]

    4.2×103

    2.1×103

    酒精

    2.4×103

    沙石

    0.92×103

    煤油

    2.1×103

    0.88×103

    水银

    0.14×103

    0.39×103

    A、100g水用去一半后,其比热容变为2.1×103J/(kgC) B、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其比热容不变
    C、夏天阳光照在海上,因水的比热容较大,所以海边气温变化大
    D、质量相等的铝块和铜块,升高相同的温度,铝块比铜块吸收的热量多
  • 2、下列机械不能省力的是( )
    A、定滑轮 B、动滑轮
    C、轮轴 D、斜面
  • 3、下列关于力与运动的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如图甲所示,纸飞机离手后,如果一切外力消失,纸飞机将保持静止
    B、如图乙所示,足球在运动过程中,如果一切外力消失,足球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C、如图丙所示,跳水运动员起跳时,使跳板弯曲的力是跳板发生形变产生的
    D、如图丁所示,跳远运动员起跳后,在空中的运动状态没有发生改变
  • 4、2025年的中国春节是首个“世界非遗版春节”。以下关于春节活动涉及的物理知识,说法正确的是( )
    A、用大火煮饺子,饺子煮熟时漂浮在水面上,此时饺子的重力小于浮力
    B、用浆糊贴春联,是利用了分子间存在引力
    C、清洁扫尘时,灰尘飞舞说明分子在运动
    D、舞龙舞狮表演时,表演者在腾空表演时不受任何力的作用
  • 5、超声波和次声波人能够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从20Hz到20000Hz。低于20Hz的声音叫次声波,高于20000Hz的声音叫超声波。

    超声波具有指向性好、反射能力强、能量集中等特点,可用于测距、测速等。测距是测速的基础,超声波测速仪向静止的汽车发射超声波信号(简称信号),同时开始计时,信号传播过程中遇到汽车会被反射,测速仪接收到返回的信号停止计时,根据记录的时间及其与路程、速度的关系,可计算出汽车与测速仪之间的距离。

    如图为猫和大象的发声和听觉的频率范围,请你从图中所给信息来回答下列问题。

    (1)、超声波测速是利用了超声波的指向性好、能量集中、等特点;
    (2)、宇航员在月球上(选填“能”或“不能”)利用超声波测定两山之间的距离;
    (3)、科考船对某海域的海底形状利用声呐系统进行了测绘。具体方法是:在经过该海域水平面等间距的ABCDE五个位置时,向海底定向发射超声波,测得回收信号的时间分别为0.30s、0.16s、0.30s、0.14s、0.30s。根据时间,求出海底与海平面的距离,就可以绘出海底的大致形状,则该海域海底的大致形状如图中的(  )(选填字母);
    A、 B、 C、 D、
    (4)、大象与猫之间是否能完成语言沟通吗?(选填“能”或“不能”);
    (5)、大象发声的频率主要是集中在(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所在的频率范围内;
    (6)、如果有地震发生,能感知到地震发出的声是大象,还是猫?(选填“大象”或“猫”)。
  • 6、如图甲所示是公园里两个绳长不同的秋千,小圳荡秋千时发现这两个秋千往返一次的时间不同。小圳猜想:秋千往返一次的时间是否与绳长有关?

    (1)、【证据】小圳用细线系上一个小球模拟秋千,图乙,悬点O到小球重心距离简称摆长,每次让小球由静止释放,且保持释放时悬线和竖直方向的夹角不变,改变摆长进行探究,记录结果如表所示:

    实验次数

    摆长L/cm

    小球往返摆动十次的总时间t/s

    小球往返摆动一次的时间t/s

    1

    60.0

    15.8

    1.58

    2

    80.0

    18.1

    1.81

    3

    100.0

    20.0

    2.00

    【解释】同一小球由静止释放,且保持释放时悬线和竖直方向的不变,摆长越长,小球往返摆动一次的时间越(选填“长”或“短”),由此可知,秋千未坐人时(如图甲所示)往返一次的时间与绳长有关。

    (2)、【交流】

    该探究所需的测量工具有刻度尺、秒表和

    (3)、小圳发现小球往返摆动一次的时间不易测准,于是他测出小球往返摆动十次的总时间,再算出往返摆动一次的时间。

    ①采用这种方法的目的是

    ②如丙图所示一条纸带厚薄均匀,把纸带紧密地环绕在圆柱形铅笔上,直至恰好能套进一个圆环中,如图所示,纸带环绕了n圈,则纸带厚度是

    (4)、小圳联想到杂技演员荡秋千,有时站着,有时坐着,由此猜想,演员改变重心的位置相当于改变了摆长,该演员在秋千上从同一起点由静止往下荡时,坐着比站着往返一次的时间更(选填“长”或“短”)。温馨提示:杂技动作,请勿模仿。
  • 7、在学习了声音的相关知识后,小明和小华进行了下面的实验:

    (1)、如图1所示,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直尺观察到钢尺伸出桌面的部分在振动,同时听到钢尺拍打桌面发出的声音,为了避免这种干扰,小明应采用(选填“甲”或“乙”)图所示的实验操作方法。在探究音调时,小明拨动其伸出桌面一端,听它发出的声音,同时观察钢尺振动的快慢,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将钢尺按下的幅度(选填“相同”或“不同”),重复上述实验。
    (2)、完成如图1所示实验发现,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越 , 振动得越慢,发出声音的音调就越
    (3)、如图2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音叉放在水平桌面上,小槌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的音叉也会发声,此实验说明

    可以传声,声音可以传递

  • 8、2024年巴黎奥运会,我国运动员潘展乐以46.4秒的成绩打破世界纪录,成功斩获男子100米自由泳金牌。如图甲所示,在紧张的比赛过程中,观众以的方法判定谁游得最快;如图乙所示,当比赛结束时,裁判以的方法判定谁最快。(均选填“相同时间比路程”或“相同路程比时间”)此次比赛中,潘展乐的平均速度大约是m/s(保留一位小数)。

  • 9、中国作为文明古国,音乐发展历史悠久,中国古谱以“宫、商、角、徵、羽”五音谱组成,类似于现在简谱中的1、2、3、4、5,五音反映的声音特性是。如图所示为录制合成的声音波形图,由图可知,只有响度不同的是 , 只有音色不同的是(最后两空均选填“甲和乙”或“甲和丁”)

  • 10、

    (1)、如图甲所示该刻度尺分度值为cm,所测木块长度为cm;
    (2)、如图乙所示的读数为s;
    (3)、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是液体的。如图丙所示,体温计的示数是℃;图丁所示的温度计读数是℃。
  • 11、如图所示,图(a)是小车甲运动的s-t图像,图(b)是小车乙运动的v-t图像,由图像可知(  )

    A、甲车速度小于乙车速度 B、甲、乙两车都由静止开始运动 C、甲车以10m/s的速度匀速运动 D、甲、乙两车经过5s通过的路程都是10m
  • 12、如图探究声音的实验中,能用来探究影响音调高低因素的是(  )
    A、手指蘸水摩擦杯口时,改变注入杯中水量 B、将发声的音叉与面颊接触,有麻的感觉 C、响铃时,不断抽出瓶内的空气 D、敲鼓时,用大小不同的力
  • 13、如图,“违法鸣笛”自动抓拍取证系统主要包括声源定位、摄像机监控系统、显示屏、后台联动执法系统。当机动车违法鸣笛后,可通过声源定位系统精确定位鸣笛的车辆位置。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禁止鸣笛是为了在传播过程中阻断噪声 B、声源定位系统利用了声音能够传递信息 C、汽车喇叭声音越大,其传播速度就越快 D、声源定位系统利用超声波经汽车反射形成回声来定位
  • 14、中国古诗词不仅文字优美、意境高远,还蕴含着丰富的科学知识。下列诗句描绘的情境中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
    A、一行白鹭上青天 B、满架蔷薇一院香 C、菡萏香清画舸浮 D、霜叶红于二月花
  • 15、诗句“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描绘的意境如题图所示。下列相对于轻舟静止的是(  )

    A、乘舟的人 B、岸上的树 C、两岸 D、
  • 16、古筝、琵琶是我国的传统乐器,有经验的人只凭听就能分辨出它们合奏时各自的声音,这是因为古筝声和琵琶声(  )

    A、音色不同 B、频率不同 C、响度不同 D、音调不同
  • 17、某锻造厂利用卷扬机将一圆柱形工件(污垢的质量和体积忽略不计)吊入柱形清洗池中清洗,如图所示。已知工件的质量为90kg,高度为50cm,清洗池深度为80cm;未放入工件时,清洗液的深度为60cm,密度ρ=0.8×103kg/m3g=10N/kg。求:

    (1)、工件的重力;
    (2)、工件一半浸入清洗液时,清洗液对工件底部的压强;
    (3)、工件完全浸入清洗液,平衡时绳对工件的拉力为700N,工件的底面积是多少?
  • 18、叉车常用于货物的转运,如图所示。叉车在10s内将重为3000N的货箱匀速竖直提升3m,求此过程中:

    (1)、货箱的速度;
    (2)、叉车对货箱所做的功;
    (3)、叉车对货箱所做功的功率。
  • 19、在探究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时,小明提出如下猜想:

    ①与深度有关;②与液体密度有关;③与容器大小有关。

    (1)、实验前,U形管两侧液面如图甲,应重新安装橡胶管使两侧液面
    (2)、调好器材后,探究猜想①和②,比较图乙、丙可知:同种液体, , 压强越大;(已知ρ酒精)比较图丙、可知:深度相同,液体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3)、将探头放入图戊的盐水中,U形管两侧液面高度差与图丙一致。已知ρ盐水 , 根据实验结论推测,探头的位置可能在(选填“a”“b”或“c”)处;
    (4)、探究猜想③,如图,在大小不同的容器中装入深度相同的水,将探头分别放入容器底,观察U形管两侧液面,得出结论。此实验设计不合理的地方是

  • 20、小伟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探究小烧杯中的水能否沸腾。两个烧杯中装有初温相同的纯净水,当大烧杯中水温接近90℃时,每隔2min分别记录一次两支温度计的示数,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出温度与时间关系的图像,如图乙所示。

    (1)、为获取实验数据,本实验用到的测量工具有烧杯、温度计和
    (2)、如图丙,温度计的示数为℃;
    (3)、本次实验中,加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大烧杯的水中有大量气泡产生且温度保持不变,小烧杯的水中始终没有大量气泡产生,温度也保持不变。此时小烧杯中的水是否沸腾,并说明判断的依据:
上一页 34 35 36 37 38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