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如图,S为小灯泡,它发出的光可看作由一点发出的. S正对圆孔,到孔的距离为L,透过圆孔的光在后面的光屏上得到一个圆斑.若在孔上嵌一凸透镜,则光屏上立刻出现一个清晰的亮点,则该透镜的焦距、圆孔与光屏之间的距离可能为(    ).

    A、L2L2 B、L2 , L C、L,L D、L,2L
  • 2、小明用一架焦距不变的照相机给小刚拍一张两寸的半身照,小刚在原地不动,小明又要给他拍一张两寸的全身照,正确的操作是(    ).
    A、小明往前移,并使镜头往里缩 B、小明往前移,并使镜头往外伸 C、小明往后移,并使镜头往里缩 D、小明往后移,并使镜头往外伸
  • 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应使烛焰和光屏的中心在凸透镜的上;图中光屏上可成清晰的像,它应是倒立、的实像,此成像特点与(填“投影仪”或“照相机”)的相同;为模拟近视眼,可将凸透镜向移动少许.

  • 4、在“探究凸透镜成实像的大小与物距的关系”的实验中,物体指的是(填“烛焰”或“蜡烛”).凸透镜固定不动,通过移动物体来改变物距,那么实像与物体的运动方向(填“相同”或“相反”).
  • 5、.下列物理知识及其与生活用品的对应关系,都正确的是(    ).
    A、爷爷用来看书的老花镜———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B、妈妈用来梳妆打扮的大镜子——平面镜成正立、等大的实像 C、爸爸用来记录永恒瞬间的照相机——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D、家里汽车上用来增大视野的观后镜——光透过玻璃发生折射成虚像
  • 6、下列关于眼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晶状体和角膜相当于光屏 B、物体在视网膜上成正立的像 C、看清远处物体时,晶状体较薄 D、患近视眼,应使用凸透镜矫正
  • 7、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此时光屏上出现了清晰的像(图中未画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凸透镜焦距是15 cm B、照相机利用了此成像规律 C、蜡烛燃烧变短,光屏上的像也会向下移动 D、保持蜡烛不动把凸透镜移动到35 cm处,光屏向右移动,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像
  • 8、随着支付宝和微信的普及,扫描二维码已经成为很多人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用扫码仪扫描如图所示的二维码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二维码是光源 B、二维码上白色区域反射所有色光 C、二维码上黑色区域反射所有色光 D、二维码上每个区域都反射所有色光
  • 9、小明利用太阳光测量凸透镜的焦距.下列操作最合理的是(    ).
    A、 B、 C、 D、
  • 10、关于近视和远视的成因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为近视眼,可佩戴凹透镜矫正 B、乙为近视眼,可佩戴凸透镜矫正 C、甲为远视眼,可佩戴凸透镜矫正 D、乙为远视眼,可佩戴凹透镜矫正
  • 11、调查发现,近年来需要进行视力矫正的人数逐年增多,且呈现低龄化趋势.保护视力,刻不容缓.根据如图可以判断:图中小女孩配戴眼镜的镜片是(   ).

    A、凹透镜,用来矫正她的远视眼 B、凹透镜,用来矫正她的近视眼 C、凸透镜,用来矫正她的远视眼 D、凸透镜,用来矫正她的近视眼
  • 12、小亮爸爸开车送小亮和妈妈去吉安西站乘坐高铁前往上海游玩,汽车行驶途中小亮看到路旁的交通标志牌如图甲所示,汽车的速度表如图乙所示,小亮和妈妈所坐列车的部分运行信息如下表。求:

    车次

    发车时间

    到达时间

    路程

    G1918

    西安北(9︰38)

    上海虹桥(16︰43)

    1509km

    (1)、按汽车速度表的速度匀速行驶,汽车从标志牌到西安北站的行驶时间是多少min? 
    (2)、G1918次列车从西安北到上海虹桥运行的平均速度是多少km/h?(结果保留整数)
    (3)、若在列车行驶途中,以全程的平均速度完全通过长为1320m的隧道,用时36s , 则该列车的长度是多少?
  • 13、小辉同学用一把刻度尺测一块泡沫塑料板的长度,五次测量的数据分别为:15.80cm15.82cm15.81cm15.782cm15.85cm
    (1)、请写出他测量错误的数据,并说明理由;
    (2)、泡沫塑料板的长度应为多少?(写出计算步骤)
  • 14、小斌同学用同一把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量测出物理课本的长度,7次测量结果为:25.93cm,25.94cm,25.39cm,25.94cm,25.9cm,25.943cm,25.95cm。其中错误的数据是哪些?写出判断理由。物理课本的长度应该记作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 15、物理兴趣小组的几个正在进行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实验:

    (1)、如图所示,刻度尺甲的分度值是mm,若用刻度尺甲测量物体的长度,则读数是cm;若用刻度尺乙测量物体的长度,则读数是cm;
    (2)、图中机械停表的读数是s;
    (3)、①另外有两位同学测同一支钢笔的长度,甲测得的结果是12.82cm,乙测得的结果是12.8cm,若这两位同学在测量时都没有出现错误,则结果不同的原因是

    ②若这两位同学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都是1mm,则(填“甲”或“乙”)同学的测量结果是错误的,原因是

    ③若小李同学通过多次测量,得到的结果是12.82cm 、12.84cm 、12.83cm 、12.62cm 、12.82cm,则这支钢笔的长为cm。

  • 16、中国空间站在太空中绕地球运行一圈的时间约为90min,速度为7.7km/s,相当于千米每小时,空间站绕地球运行一圈通过的路程约为多少千米?
  • 17、某冠状病毒, 体积很小, 形态要比细菌小很多, 所以特别不容易被防护。  这种病毒直径大约为 100 nm,100nm=m。(用科学记数法表示)
  • 18、“在物理的花园里,挖呀挖呀挖……”“物理的花园”里有很多与生活相关的知识,下列物理量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
    A、中学眼保健操音乐的时长约为1min B、人感觉舒适的温度约为37℃ C、初中男生1000m长跑用时约为100s D、初中物理教科书的长度约为26cm
  • 19、晨皓同学对下列生活中常见物理量的估测,不切合实际的是(   )
    A、一层教学楼的高度约为4m B、成年人跑步1000m约用时1.5min C、沪科版八年级物理课本约重3N D、空气炸锅的额定电流约为5A
  • 20、下列单位换算正确的是(  )
    A、12.53cm=12.53×102m=0.125m B、12.53cm=12.53cm×102m=0.125m C、12.53cm=12.53÷102m=0.125m D、12.53cm=12.53cm×102cm=0.125m
上一页 146 147 148 149 150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