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生活在海边的渔民经常看见这样的情景:风和日丽,平静的海面上出现一把一把小小的“降落伞”——水母,它们在近海处悠闲自得地升降、漂游。忽然水母像受到什么命令似的,纷纷离开海岸,游向大海。不一会儿,狂风呼啸,波涛汹涌,风暴来临了。就画线部分,以下解释合理的是( )A、水母接收到了次声波 B、水母接收到了超声波 C、水母听到了渔民说话的声音 D、水母被渔民驱赶走了
-
2、经超声波探伤仪检测,已经竣工的三峡大坝坝体无一结构性裂缝,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的奇迹。探伤仪发出的超声波无法被人耳所听见,其原因是超声波的( )A、速度太快 B、频率太高 C、响度太小 D、振幅太小
-
3、喜迎党的二十大,歌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传遍大江南北,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歌声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 B、歌声在空气中是以声波的形式向外传播的 C、歌声也可以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 D、歌声总是以的速度向外传播
-
4、关于声音和振动的关系,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B、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C、振动停止,声音能继续传播 D、振动停止,声音传播也停止
-
5、在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的学习中小明同学完成了如下实验:
(1)、如图甲所示,读数前,先观察零刻度线、、分度值。刻度尺分度值是 cm,小明用刻度尺甲和三角板测得圆形物体的直径 cm;(2)、在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中,某同学用刻度尺测量小车通过的路程(如图乙所示),用停表测量小车通过该段路程所用时间(如图丙所示),停表大表盘的分度值是s,则小车通过的路程为cm,小车运动的时间为s,该段路程中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为m/s。 -
6、一运动物体在前3s内匀速运动了6m的路程,之后就静止不动,请在图中作出该运动物体的路程一时间图像。

-
7、如图,图甲中的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 物块长度为cm,图乙所示,停表的读数为s。

-
8、小明在用钢尺测一物体的长度时,测量记录为25.1cm、25.2cm,25.2cm、27.2cm、25.3cm,其中记录明显错误的一次是 cm,物体的长度约为 cm。
-
9、甲、乙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行驶,如图,正确的是( )
A、甲速度大于乙速度 B、乙速度大于甲速度 C、以甲为参照物,乙静止 D、以乙为参照物,甲向后 -
10、如图所示,人体中藏有很多“尺”可帮助我们估测物体的长度。身高170cm的小明利用自己的身体特征进行了以下估测,其中最不符合实际的是( )
A、1 拃长约20cm B、1步长约0.6米 C、1庹长约1.7米 D、1拳长约20cm -
11、在“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斜面AC的长度为120cm,B点是斜面AC的中点。实验时,松手后,小车依次通过A(停表每格为1s)如图所示。在小车下滑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如果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则BC段的速度测量将偏小 B、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等于15cm/s C、为了便于计时,应将木块向左端移动 D、小车在AC段的平均速度大于在BC段的平均速度 -
12、如图是第十九届杭州亚运会面额10元的银质圆形纪念币,小明用刻度尺测出它的直径为3.99cm,则小明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
A、1cm B、1mm C、1nm D、1μm -
13、下列长度的单位换算正确的是( )A、 B、 C、 D、
-
14、奥运会跳水女子双人10米台决赛中,中国选手全红婵、陈芋汐两人的动作高度协调统一,从侧面看似完全“重合”,如图所示,此时,若说全红婵是静止的,所选的参照物是( )
A、水面 B、跳台 C、观众 D、陈芋汐 -
15、我国古代把女子一拃长称为“咫”,男子一拃长称作“尺”,如图。“咫尺之间”用来比喻相距很近,实际“咫”与“尺”的长度相差大约为( )
A、3μm B、3mm C、3cm D、3dm -
16、小明将刻度尺的零刻度线对准物理课本的一端,测量物理课本的宽度,前2次记录的结果分别为18.61cm、18.53cm,第3次测量物理课本的宽度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明第3次的测量结果为18.5cm B、小明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cm C、小明第1次测量结果是错误的 D、小明多次测量的目的是得出普遍规律 -
17、教学中常用的投影仪结构如图甲所示,在水平放置的凸透镜的正上方有一与水平面成 角的平面镜,右边竖直放一屏幕,物体的光线经凸透镜和平面镜后,可在屏上成一清晰的像,图乙是这一装置的示意图, 是物体AB的像,图中
(1)、对凸透镜而言,物距和像距各为多少?(2)、在图乙中画出物体AB的成像光路图.(3)、若将凸透镜上移一点,像将向何方移动?(4)、说明螺纹透镜的作用 -
18、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小莉用f=12cm的凸透镜做实验(如图1),若将烛焰移至距凸透镜15 cm处,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屏上形成清晰的像,(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应用这一原理制成的.(2)、小莉同学将自己的近视眼镜镜片放在了蜡烛与凸透镜(靠近凸透镜)之间,移动透镜和光屏,直到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倒立、缩小的清晰的像.将近视眼镜镜片取下,发现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了.①为了使屏上的像重新变得清晰,在不移动蜡烛和凸透镜位置的前提下,应将光屏向(填“左”或“右”)移动.
②图2中的四个选项中,能正确表示小莉同学近视眼成像和矫正情况的是.
A.乙、甲 B.丙、甲 C.乙、丁 D.丙、丁
实验次序
物距u/ cm
物高 H/ cm
v-f/ cm
像高h/ cm
1
30
8
5
4
2
20
8
10
8
3
15
8
20
16
4
13
8
30
24
(3)、小刚用另一凸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所用实验装置如图3所示,物体的高度为 H,像高为h,凸透镜的焦距为 f,物距为u,像距为 v,像到焦点的距离为v-f,经过实验,测得数据如表,又对像到焦点距离(即v-f)与有关的量进行了分析,根据上表格可知,小刚所用凸透镜的焦距 f=cm.请你在图4中描绘出h与(v--f)的图象,并写出像的高度h cm与像到焦点距离(v-f)cm 的关系式:.
-
19、如图为某望远镜内部部分光路图,物镜是凸透镜,O为光心,F为物镜焦点,焦距为500 mm.
(1)、在图中画出光线a、b经物镜折射前的入射光线.(2)、目镜是(填“凹”或“凸”)透镜.(3)、用此望远镜观测月球时,月球经物镜成一个(填“倒立”或“正立”)、(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像. -
20、人工视网膜通过临床试验,为失明患者带来福音.人工视网膜主要由装有摄像头的眼镜、电子设备和芯片电极三部分组成,其工作原理如图.
(1)、从眼球的成像原理来看,眼球对光的作用相当于镜.(2)、从反射弧的组成来看,“人工视网膜”相当于反射弧中的.(3)、摄像头中的对焦机构能调节镜头和CCD之间的距离.当配有人工视网膜的人向远处眺望时,对焦机构将使镜头与CCD之间的距离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