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开关S1闭合后,开关S2由断开到闭合,电路中的总电阻将 . 若S1仍闭合,S2断开,将滑片P向左移动,则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的比值将(均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 2、如图所示电路中;

    (1)当开关S1、S3闭合S2断开时,灯L1、L2组成电路;

    (2)当开关S1、S3断开S2闭合时,灯L1、L2组成电路;

    (3)如果开关S1和S2同时闭合时,将发生现象。

  • 3、雾霾天气对人们的身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应对雾霾的首要任务是控制PM2.5。如图所示,是某校科技小组研制的PM2.5净化器原理图。闭合开关S1S2后,风扇旋转吸入空气,A处的颗粒物也被吸入净化器,颗粒物接近带有负电荷的光洁金属网B时,受到强烈的吸引力,这是因为带电体具有 的性质。颗粒物与光洁金属网B接触后也带上负电,会受到金属网B对它的斥力而离开,被带有正电荷的活性炭棉芯层C牢牢吸引,这是利用 的原理,最终达成对空气的净化用。

  • 4、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两端的电压保持不变,R2为定值电阻。闭合开关S,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滑动的过程中,关于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变化,下列四个选项中,判断不正确的是(  )

    A、电压表、电流表示数均变大 B、电压表、电流表示数均变小 C、电压表示数变大,电流表示数变小 D、电压表示数变小,电流表示数变大
  • 5、如图所示的电器中,电源电压不变,当开关S闭合,甲、乙两表都为电压表时,两表的示数之比U︰U=5︰3;当开关S断开,甲、乙两表都为电流表时,两表的示数之比是I︰I , 则(       )

    A、R1︰R2=2︰3 B、R1︰R2=3︰2 C、I︰I=2︰3 D、I︰I=2︰5
  • 6、如图所示,R1=10欧姆,电流表A1示数为0.5安培,电源电压为10伏特。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R1与R2串联 B、R2阻值为20欧姆 C、R1两端电压为10伏特 D、电流表A的示数为1.0A
  • 7、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开关S闭合后,只有一个电表的指针发生偏转,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观察到该电表指针位置也改变,则电路故障是(     )

    A、变阻器R1短路 B、电阻R2短路 C、变阻器R1断路 D、电阻R2断路
  • 8、如图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拧下L1后L2不发光 B、电流表测的是总电流 C、电流表测的是L1的电流 D、开关只能控制L2
  • 9、热机效率的高低,决定于(  )
    A、热机功率的大小,功率大,效率高 B、热机的燃料的热值,燃料热值大的放出热量多,效率就高 C、热机对燃料的利用率,利用率高的热量损失少,效率就高 D、热机做功本领,做功本领大的效率就一定高
  • 10、如图是甲、乙两个相同质量的物体吸热后温度升高的情况,图中横坐标是物体温度的变化,纵坐标是物体吸收的热量。关于甲乙两种物质的比热容的大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c>c B、c<c C、c=c D、无法判断
  • 11、如图甲是一个重力为5N、边长为10cm的正方体物块。底面积为200cm2的柱形薄壁容器(底部有一个阀门K)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正方体物块下表面中央与容器的底面用一根20cm长的细线连在一起,如图乙所示。向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水,使正方体物块上表面刚好与水面相平(忽略物体吸水、细线的质量、体积等次要因素,ρ=1.0×103kg/m3 , g取10N/kg)。

    (1)求容器中加入水的质量。

    (2)打开阀门K排出200g水时,求细线对正方体物块的拉力。

    (3)在第(2)问的基础上,剪断细线,待正方体物块静止时,再将物块向上提升2cm。求水面静止时,水对物块底部的压强。

       

  • 12、如图,某建筑工地上,利用电动机和滑轮组来搬运水泥。某次搬运过程中,滑轮组在6s内,将质量为90kg的水泥从地面匀速提升到10m高的四楼,每个滑轮的重力均为60N,不计包装袋质量、绳重及绳与滑轮间的摩擦。求:

    (1)、滑轮组提升水泥所做的有用功;
    (2)、拉力F的功率;
    (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 13、在学习了密度、浮力、杠杆的相关知识后,小丽同学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测出了一个物块的密度,请帮她将下列步骤补充完整。(g=10N/kgρ=1.0×103kg/m3

    (1)、相邻两刻度间距离相等的轻质杠杆静止在如图甲所示的位置,此时杠杆(选填“是”或“不是”)处于平衡状态,为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选填“左”或“右”)调节;
    (2)、调节杠杆水平平衡后,用细线将物块挂于杠杆左侧,将3个钩码挂于右侧,杠杆仍处于水平平衡,如图乙所示,每个钩码质量100g,则物块质量为g;
    (3)、将该物块浸没在装有水的烧杯中,调节右侧钩码的位置,使杠杆处于水平平衡,如图丙所示,则物块在水中所受浮力为N;
    (4)、物块的密度是kg/m3
    (5)、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多次改变钩码的位置和个数,收集多组数据的目的是                 (选填字母)。
    A、避免实验的偶然性,便于得到普遍规律 B、取平均值,减小误差
  • 14、小聪同学利用传感器设计了一个力学实验装置,他用轻细杆将力传感器和一个不吸水的正方体连接起来,如图甲所示,此时力传感器示数为F1。向容器中缓慢加水,水面位置如图乙、丙、丁所示,力传感器示数分别为F2、F3、F4 , 其中F3=0;将丁图容器中的水换成浓盐水,如图戊所示,此时力传感器示数为F5

    (1)、图乙:正方体物块受到的浮力大小为(选用图中力传感器示数表示)。
    (2)、图丙:物体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力大小为(选用图中力传感器示数表示)。
    (3)、图丁:由物体的沉浮条件可得,若撤去轻细杆,物体将(选填“上浮”“悬浮”或“下沉”)。
    (4)、图丁和图戊:可探究物体在液体中所受浮力大小与是否有关,根据所学的相关知识可推理得出:F4F5;同组的小华同学得出“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有关”,请判断他的观点是否正确?
    (5)、正方体物块的密度为(用图中力传感器示数及水的密度ρ表示)。
  • 15、小科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来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1)、如图甲所示,点燃蜡烛,调节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使三者的中心大致在
    (2)、当凸透镜位于光具座上A处时,恰好在光屏上成倒立选填“缩小”或“放大”清晰的像;
    (3)、若图甲中,蜡烛与光屏间的距离为L0 , 蜡烛与凸透镜所在位置A间的距离为L , 如图乙所示,则该透镜焦距f L选填“>”、“<”或“=
    (4)、用透明橡皮膜制作一个水透镜,利用注射器向水透镜内注水或往外抽水可以改变水透镜的焦距,模拟人眼的晶状体,进行眼睛视物原理的探究。若保持水透镜、烛焰和光屏如图丙所示位置,向水透镜内注水,发现光屏上的像变模糊。向左移动光屏,再次出现清晰的像。若没有向左移动光屏,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也可以在蜡烛和水透镜之间加一个焦距合适的透镜。这是在探究眼的成因。
  • 16、重12N的小球在水中沉底,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为5N,请画出小球所受力的示意图。

       

  • 17、如图甲所示,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在水平推力的作用下做直线运动。当水平推力为F1时,物体运动的路程与时间关系如图乙所示;当水平推力为F2时,物体运动的速度与时间关系如图丙所示,则F1F2。若0~2s,两次推力做的功分别为W1、W2 , 则W1W2;若两次推力做功的功率分别为P1、P2 , 则P1P2。(均选填“>”“=”或“<”)

  • 18、“玉兔二号”月球车在月球顺利登月,月球车与在地球上时相比,在月球上的质量(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这是因为质量是物体的一种(选填“属性”或“特性”)。它在月球表面上所受月球施加的引力(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它在地球表面所受的重力。
  • 19、如图所示,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一放置于水平地面上的边长为10cm的正方体物块。在整个过程中,甲图像表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与时间关系,乙图像表示物体运动速度大小与时间关系,根据图像信息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0~3s内物体受力平衡 B、该物体的密度为0.8g/cm3 C、t=2s时物体对地面压强为200Pa D、t=1s时物体受到的合力为4N
  • 20、下列物理现象中,分析正确的是(  )
    A、推土机的推土铲刃做得很锋利,是通过减小铲刃面积来增大压强的 B、高压锅是利用液体的沸点随着压强的增大而增大 C、在高海拔地区一次性打火机不打燃火,其主要原因是空气稀薄,大气压高 D、汽车在行驶过程中车窗打开时,遮阳的窗帘总是往外飘,因为窗外空气流速大,压强大
上一页 42 43 44 45 46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