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如图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同样的音叉也会发声,说明声音可以在中传播;还可以观察到紧挨音叉的泡沫塑料小球被弹起,说明声音是由产生的。

  • 2、如图所示,是人们常用的体温计,图中体温计的读数是oC;若此时不甩就继续测量一个体温为38℃的人,体温计的示数为℃。

  • 3、如图所示是用水壶烧开水的情景,细心的小明发现离壶嘴较远的地方“白气”比较浓,而靠近壶嘴的地方却没有“白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白气”就是高温水蒸气 B、靠近壶嘴处的温度高,水壶喷出的高温水蒸气很难液化 C、离壶嘴较远处空气中的水蒸气本来就多 D、“白气”是小液滴,是汽化形成的
  • 4、下列关于声的利用例子中,与“倒车雷达”相同的是(             )
    A、利用超声波给金属工件探伤 B、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 C、发声中的扬声器能使烛焰晃动 D、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
  • 5、下列属于光沿直线传播的是(             )
    A、路灯下人的影子 B、激光引导掘进方向 C、树荫下的圆形光斑 D、夜晚地面上的积水发亮
  • 6、2023年冬,凭借冰雪资源火爆出圈的哈尔滨吸引了众多的南方“小土豆”前来游玩,千姿百态的雾凇成为“小土豆”们必看的绝世美景。下列自然现象,与雾凇形成时的物态变化相同的是(  )
    A、叶尖露珠 B、山间薄雾 C、枝头白霜 D、河水结冰
  • 7、10月30日,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与空间站组合体完成自主快速交会对接。如图是对接时的画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对接前,飞船和空间站相对于地球都是静止的 B、对接后,飞船相对于空间站是静止的 C、无论选择哪个物体作为参照物,飞船始终是运动的 D、地面指挥中心与空间站依靠超声波传递信息
  • 8、对于如图所示的声学现象描述或解释正确的是(  )

    A、图甲:道路两旁的隔音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B、图乙:医生用B 超检查胎儿的发育情况,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C、图丙:吹笛子时,按住不同的气孔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音调 D、图丁:航母舰载机指挥员佩戴耳罩,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 9、科学素养之一是能正确认知一些生活常识,下列数据最符合生活实际的是(             )
    A、人体感到舒适的环境温度是37℃ B、一秒钟人的心跳约为60次 C、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2m/s D、中学生课桌高约为80cm
  • 10、如图所示,在“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物体重6N。某同学在2s将物体沿竖直方向匀速提升10cm,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所示。求:

    (1)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多少?

    (2)该同学提升物体的功率是多少?

  • 11、某学习小组在探究“吸收相同热量后,温度的变化情况与物质种类和质量的关系”时,使用了如图所示的三组实验装置,其中加热装置和烧杯内液体的初温完全相同,各液体温度分别随加热时间的变化情况如图丁所示。

    (1)、比较图丁中甲、乙两图线,可得出的结论是
    (2)、为探究物质种类对温度变化的影响,应选择(选填“甲”、“乙”、“丙”)两装置进行实验;
    (3)、由实验可知,(填“水”或“煤油”)更适合做电热暖气片内进行热循环的介质。
    (4)、图丁中,与a点吸收热量相同的是点(选填“b”、“c”或“d”),理由是
  • 12、请根据如图所示实物电路在虚线框内画出相应的电路图。

  • 13、在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 S,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时,电压表的示数。电压表示数和电流表示数之比(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14、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小汽车已成为人们交通出行的工具之一。国产某品牌小汽车某次出行时,以恒定为750N的牵引力在平直路面上匀速行驶4.2km,消耗汽油0.2kg。求:(q汽油=4.5×107J/kg)
    (1)、0.2kg的汽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2)、小汽车汽油机的热机效率。
  • 15、同学们利用如图所示的器材(粗糙的纸板F可绕ON翻折)探究光的反射定律。

    (1)、图乙中,用激光笔沿AO方向入射,当入射光线与平面镜夹角为60°时,入射角大小为;再将纸板F绕ON向后折,纸板F上(选填“有”或“没有”)反射光线,这一步骤的目的是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
    (2)、图乙中,若让另一束光线沿BO方向射向平面镜,反射光线沿OA方向射出,这一现象说明
    (3)、图丙中,保持入射光线AO不变,将平面镜绕入射点旋转,使入射角增大10° , 则反射光线偏转的角度为
  • 16、在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的实验中,小华同学做了如下操作:

    (1)、如图甲所示,用悬挂着的泡沫小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可观察到泡沫小球被反复弹开,这说明了声音是由物体产生的,此实验中泡沫小球的作用是
    (2)、如图乙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听到的声音变小,由此推理可知: , 此实验用到的探究方法是
  • 17、如图,发光点A发出的光被物体BC阻挡后,在墙壁上留下了物体BC的影,请在图中作出物体BC的影B'C'。(保留作图痕迹)

       

  • 18、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声音在同一示波器上显示的波形图,甲和乙(响度/音调/音色)相同,甲、乙、丙中响度最大的是 , 音调最高的是

  • 19、在太阳、烛火、月亮、萤火虫中,不属于光源的是 , 光在的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光(选填“能”或者“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 20、单位换算:

    1h=s;290dm=nm;72km/h=m/s。

上一页 154 155 156 157 158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