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下列物体都是光源的是(        )
    A、萤火虫、行星 B、太阳、月亮 C、发光水母、点燃的蜡烛 D、亮着的灯、闪闪发光的钻石
  • 2、小明一家驾车到长沙旅游,一路上,他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决了不少实际问题,你也试试吧!

    (1)、若轿车以图甲速度表指示的速度匀速行驶80min,求轿车通过的路程;
    (2)、小明爸爸驾车从如图乙所示的标志牌位置到长沙用了45min,那么轿车的平均速度为多少?
    (3)、在不违规的情况下,若轿车以最快的速度行驶,从标志牌位置到长沙需要多长时间?
  • 3、在制作隔音房间模型并测试不同材料的隔音性能的综合实践活动中,除了待测试的材料外,小华可利用的器材还有闹钟、鞋盒。他通过手机中的软件测量经过隔音处理后闹钟铃声的强弱,记录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材料

    棉花

    报纸

    泡沫板

    窗帘

    铃声强弱

    85dB

    80dB

    83dB

    70dB

    78dB

    (1)、分析数据可知,不同的材料隔音性能一般是不同的,这些材料中隔音性能最好的是
    (2)、隔音房间模型中使用隔音材料是通过(选填“防止噪声产生”“阻断噪声传播”或“防止噪声入耳”)来减弱噪声的;
    (3)、小华猜想隔音材料的隔音性能可能与材料的厚度有关,为了验证他的猜想,需选用材料进行实验。
  • 4、
    (1)、小芳和小刚两人站在东西方向一条直线上,某时刻小芳的影长如图所示(粗实线为影子),请完善光路图,用粗实线画出小刚落在地面上的影子。

    (2)、在图中,根据给出的反射光线OB画出入射光线AO , 并标出入射角的大小。

  • 5、通过观察下列的声音波形图,的音调相同,的响度相同;

    此时小红拿来甲、乙两个音叉,甲音叉发声时每分钟振动300次,乙音叉发声时振动频率为800Hz , 相比于乙音叉

    a.甲音叉发声时振幅一定更小

    b.甲音叉发声时振动频率一定更高

    c.甲音叉发出声音的音调一定更低

  • 6、如图1所示,秒表的读数是s。探究小球竖直下落的运动特点的频闪摄影照片如图2所示,拍照时每隔0.01s曝光一次。此过程中小球沿竖直方向做(选填“匀速”“加速”或“减速”)运动。

  • 7、如图所示是“探究某物质熔化和凝固规律”的实验图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物质熔化和凝固过程共持续了6min B、BC段,该物质不吸热 C、6min时,该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D、该物质可能是冰
  • 8、如图所示,这是运动会上百米赛跑开始时发令员打枪的情景。终点处的计时员要根据发令员发出的信息按下秒表开始计时,关于计时员何时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看到白烟时开始计时 B、听到发令员发出最后口令时开始计时 C、看到发令员拿起枪时开始计时 D、听到枪声时开始计时
  • 9、小西在厨房中观察到很多与物态变化相关的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胡萝卜放久了会变蔫,属于升华现象 B、放入饮料中的冰块逐渐消失,属于熔化现象 C、冬天厨房的窗玻璃外侧会形成冰花,属于凝华现象 D、锅中的水烧开时冒出大量“白气”,“白气”的形成属于汽化现象
  • 10、我们戴上某款降噪耳机就可以在嘈杂的环境中降低噪声,欣赏美妙的音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噪声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B、降噪耳机降低了传入人耳中噪声的音调 C、耳机中的扬声器播放音乐时不需要振动 D、降噪耳机的耳塞采用硅胶等隔音材料来减弱噪声,这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 11、一辆轿车行驶的速度是108km/h , 一辆大客车行驶的速度是22m/s , 这表明(     )
    A、轿车行驶的路程一定比大客车多 B、轿车的运动一定比大客车快 C、大客车的运动时间一定比轿车长 D、轿车一定始终在大客车前面
  • 12、课本中一张纸的厚度,一块橡皮从桌上落到地面所用的时间,大约分别为(     )
    A、0.8mm0.5s B、80μm5s C、80μm0.5s D、0.8mm5s
  • 13、小李同学用同一刻度尺测量某物体长度,为减小误差他测量了四次数值,即20.12cm、20.13cm、20.11cm、20.14c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使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cm B、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消除误差 C、被测物体的长度最接近20.13cm D、只要认真测量,就可以避免误差
  • 14、随着家用轿车越来越普及,汽车在路面上高速行驶时的安全距离是每一个驾驶员都应了解的知识。安全距离是指后方车辆为了避免与前方车辆发生意外碰撞,而在行驶中与前车所保持的必要间隔距离,通常与前车的距离要大于或等于安全距离。安全距离由反应距离与制动距离组成,如图所示。司机从发现前方情况到采取紧急制动措施需要的时间为反应时间。在这段时间内汽车要保持原来的速度前进,前进的距离为反应距离。刹车后汽车继续向前行驶的距离为制动距离。表一为某辆汽车在干燥路面上以不同速度测试获得的数据。求:

    汽车行驶速度v(m/s)

    反应距离s/m

    制动距离s/m

    20

    30

    20

    30

    45

    45

    40

    60

    80

    (1)、车速为20m/s时,该车与前车的安全距离至少为多少m
    (2)、根据上表数据可知,影响安全距离的关键因素是汽车的
    (3)、若汽车行驶速度为20m/s,司机制动过程所用时间为3.5s,试求从司机发现情况到汽车完全静止这一过程的平均速度为多少m/s?
  • 15、请认真阅读材料信息并回答材料后的问题:

    盲人的福音——超声导盲探测仪

    超声导盲探测仪是一种利用超声波反射原理来辅助盲人探测前进道路上障碍物的设备,如图甲所示。其工作原理主要基于回声定位技术,图乙是它简化后的工作原理图。工作时探测仪前端的超声波探头发出超声波,超声波在空气中传播遇到障碍物时发生反射,反射回来的超声波携带障碍物的信息——距离和方向,探头上的接收传感器捕捉到反射回来的超声波,根据超声波的传播速度和往返时间计算出探测仪与障碍物的距离,将计算出的距离信息转化为易于盲人感知的反馈形式。例如,当检测到前方有障碍物时,设备会发出“注意前方障碍物”的语音提示或产生强烈的振动,以提醒盲人注意安全。这种设备为盲人出行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和安全保障。

    (1)、超声波是声音的一种,它的频率高于Hz。在相同环境下,超声波传播速度(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普通声音传播速度。
    (2)、若超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v,传播时间为t,计算出探测仪与障碍物的距离为d=(请写出表达式)。
    (3)、超声导盲技术也有自身的一些不足,请你用所学的声学知识列举哪些情况可能会影响探测仪的使用(举出两例即可)。
  • 16、“小车沿斜面下滑时,在中间一段路程内其速度是否变化?如何变化呢?”,为了探究这个问题,小明选择了长木板、小木块、小车、秒表、记号笔和刻度尺等器材进行探究。

    (1)、把长木板置于水平桌面上,其左端垫上小木块,在木板上不同位置分别标上A、B、C和D点,再将小车置于斜面顶端如图所示。由静止释放小车,发现小车运动过快,这不便于记录小车下滑的时间。为解决这一问题,你认为可以采取操作是
    (2)、研究木板中间BD段小车运动情况,先用测量出BC和CD的长度,然后再测量小车从A点由静止运动到B点所用的时间t1 , 再次把小车放置于A点仍由静止运动到C点,记录所用时间t2。小车每次都要从A点静止释放目的是
    (3)、若BC段的长度为s1 , 则BC段的平均速度为vBC=(请用测量出的物理量写出表达式);
    (4)、重复上述步骤测量出CD段的平均速度大于BC段的平均速度,由此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小车在BD段下滑过程中,速度会变化,而且越来越
  • 17、为了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小浩准备了透明玻璃板、刻度尺、光屏、白纸和A、B两只大小相同的蜡烛。

    (1)、该实验选择玻璃板的原因是为了便于
    (2)、小浩想研究A蜡烛的像与A蜡烛的大小关系,将A蜡烛放在玻璃板左侧,如图所示。接着他应在玻璃板的(选填“左”或“右”)透过玻璃板观察A在玻璃板中的像,同时移动B蜡烛。当B移到某一位置时,发现B与A的像完全重合,说明
    (3)、小浩用刻度尺测出了B到镜面的距离和A到镜面的距离均为5.20cm,于是他得到结论:平面镜成像时,像到镜的距离等于物到镜的距离。请从实验的过程评价这个结论是否合理?(选填“合理”或“不合理”),理由是
    (4)、小浩将光屏放在B的位置,从A一侧透过玻璃板观察到光屏上有像,由此出到平面镜成的是实像。他的操作存在的问题是
  • 18、小刚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的相关实验。

    (1)、蓝牙音响悬浮于磁悬浮装置上方,随后用手机接通蓝牙音响,当音响发声时,观察到泡沫小球不停地跳动;当音响停止发声时,小球随之停止跳动,这一现象说明:发声的物体都在。音响发出的声音是通过传入小刚耳朵的。
    (2)、接着用抽气机不断向外抽气,玻璃罩内的空气含量将(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此过程中听见声音大小也逐渐减弱。进一步推理可得:如果玻璃罩内处于真空状态,将
    (3)、本实验巧妙之处是利用磁悬浮装置将发声体——蓝牙音响悬浮起来,对于这一设计谈谈你的看法:
  • 19、如图为某直线路段的一处超声测速点。一辆车以速度v1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经过O点时,测速仪发出超声波,超声波向前传播遇车反射回测速仪用时t1;另一辆车以更快的速度v2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同样经过O点时,测速仪发出超声波,经t2时间收到回波。请判断t1与t2的大小关系,并说明理由。

  • 20、在操场上,与远处的同学说话时对方很难听清。为了让他能听清楚你说的话,请利用所学物理知识提出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写出两条即可)
上一页 978 979 980 981 982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