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小丁吃雪糕时,看到雪糕周围冒“冷气”,由此他联想到了泡方便面时碗里冒“热气”的情景。以下是她对“冷气”和“热气”的思考,其中正确的是(     )
    A、“冷气”和“热气”本质是相同的,它们都是汽化成的水蒸气 B、“冷气”和“热气”本质是不同的,前者是小水珠,后者是水蒸气 C、“冷气”和“热气”本质是相同的,都是液化形成的小水珠 D、“冷气”和“热气”本质是不同的,前者是液化形成的,后者是汽化形成的
  • 2、在相同时间内两列声波在同一示波器上显示的波形如图甲、乙所示,则两列声波的(  )

    A、音调不同 B、音色不同 C、响度不同 D、频率不同
  • 3、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小提琴演奏者通过手指在琴弦上按压位置的变化来改变发声的音调 B、敲锣时用力越大,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 C、用超声波清洗钟表等精密仪器,说明声波能传递信息 D、城市某些路段两旁的透明板墙是在声源处减小噪声
  • 4、如图所示,一列动车正在匀速直线行驶,已知该动车的总长度为400m。一名观察者站在路基旁一个安全位置测量出整列动车通过他用了8s

    (1)这列动车的行驶速度为多少千米每小时?

    (2)已知甲站到乙站的距离约为270km , 动车以这个速度行驶,从甲站到乙站需要多少分钟?

    (3)如果动车以这个速度穿越全长为11600m的隧道则完全通过隧道需要多长时间?

  • 5、小明打算乘坐K5次列车由北京去往上海,自北京到上海铁路全长1458km,K5次列车的运行时刻表如下,请根据列车运行时刻表解答以下问题:

    车次

    到站、发车时间

    北京

    天津西

    济南

    上海

    K5

    到站时间

    ——

    16︰11

    20︰16

    次日8︰20

    发车时间

    14︰20

    16︰16

    20︰21

    ——

    (1)、求K5次列车由天津西到济南所用的时间;
    (2)、求K5次列车由北京到达上海的平均速度;
    (3)、若小明换乘时速243km/h的高铁从北京去往上海,能比K5次列车节约多少小时?
  • 6、如图是“探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装置。

    (1)、为使实验效果更明显,实验过程应在较(选填“亮”或“暗”)的环境中进行
    (2)、图甲中入射光EO远离法线时,反射光OF将(选填“靠近”或“远离”)法线。
    (3)、若将一束光贴着纸板沿图甲中的FO射到O点,光将沿图甲中方向射出,说明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的。
    (4)、在图乙中,将纸板B沿PQ剪开,把纸板B的上半部分向后折,实验时在纸板B上可以观察到现象,从而得到的结论是
  • 7、为了探究物体从空中下落时间与哪些因素有关,物理学习研究小组提出了如下猜想:

    猜想一:物体下落的时间与物体的材料有关;

    猜想二:物体下落的时间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猜想三:物体下落的时间与物体下落的高度有关。

    为验证猜想的正确性,小组同学用6个金属球做了一系列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实验序号

    材   料

    质量(g)

    下落高度(m)

    下落时间(s)

    1

    铁   球

    50

    10

    1.43

    2

    铝   球

    50

    10

    1.43

    3

    铜   球

    50

    10

    1.43

    4

    铝   球

    50

    15

    1.75

    5

    铜   球

    80

    20

    2.02

    6

    铁   球

    80

    10

    1.43

    (1)、此实验中用到的物理实验方法叫做
    (2)、为了验证猜想二,应比较实验序号为的实验数据;分析可知,物体下落的时间与物体的质量(选填“有关”或“无关”);
    (3)、为了验证猜想三,应比较实验序号为的实验数据;分析可知,物体下落的时间与物体下落的高度有关。
  • 8、如图已给出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反射光线与水平面夹角为50°),请画出平面镜的位置并标出入射角的角度。

  • 9、我们常用坐井观天来比喻眼界小,若图中A点是青蛙,请在左图画出青蛙透过水井能看到的天空范围。

  • 10、科学家为了测海底某处的深度,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经过4s收到回波信号,该处海水深米(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约1500m/s)。这种方法不能用来测量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距离,是因为
  • 11、雨后晴朗的夜晚,为了不踩到地上积水,人们根据生活经验判断,背着月光走,马路上发光的是(选填“地面”或“积水”)。
  • 12、小明5次测量某物体的长度,测量结果分别为19.35cm、19.36cm、19.75cm、19.34cm、19.35cm,则最后的长度应记作
  • 13、小明在四个大小相同的瓶子里装入不同量的水,如图所示,当他尝试着用嘴在瓶口吹气时,发声音调最高的是瓶。

  • 14、如图所用的刻度尺量程为cm;使用此刻度尺测出图中铅笔的长度为cm;若制作该尺的材料容易热胀冷缩,则在夏天使用该尺时,测量值和真实值相比(此空选填“偏大”、“偏小”、“不变”)。

  • 15、甲、乙两同学相约在操场上跑步,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其s-t图像如图所示,其中乙同学的图像为直线,甲同学的图像为折线,则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

    A、0~5s内,甲同学的运动速度更快 B、第5~23s,甲同学和乙同学的平均速度相等 C、以乙同学为参照物,甲同学一直都在运动 D、整个过程中,甲的平均速度小于乙的平均速度
  • 16、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周杰伦作为音乐导师时,不需要看就知道选手正在弹奏哪个琴键,是利用音色判断的 B、美妙的钢琴声也能成为噪声 C、科学家通过次声可以监测火山爆发,说明声音能传递信息 D、超声波和普通的上课铃声,在常温下的空气中传播速度是一样的
  • 17、下列图象中,能正确反映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A、甲和丁 B、甲和丙 C、甲和乙 D、乙和丁
  • 18、甲、乙、丙三列高铁在三条平行的铁轨上匀速行驶,三车交汇时,甲车上的乘客从车窗看到地面上的房屋向东运动,乙车上的乘客觉得甲车是静止的,丙车上的乘客觉得乙车在向西运动,则丙车(        )
    A、一定向西 B、一定静止 C、一定向东 D、可能向西、可能静止、也可能向东
  • 19、光在镜面发生反射时,入射光线与镜面之间的夹角为40°,则反射角的大小为(  )
    A、40° B、50° C、60° D、140°
  • 20、下列事例中,不能作为“分子运动”证据的是(        )
    A、秋天的校园,能闻到桂花的香味 B、夏天的衣服,很快被晒干 C、放学扫地时,看到阳光下飞舞的灰尘 D、放入菜里的盐很快就“消失”了
上一页 977 978 979 980 981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