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下列选项中,哪一个是说法是正确的是( )A、测量时,刻度尺没有贴近被测物体、刻度尺放的不正、读数时视线跟刻度尺不垂直和刻度尺的热胀冷缩,测出的数据都是错误,不是误差 B、很多年后,科技发展到一定程度,测量工具十分精确时,可以测量出真实值 C、男子1000m体育考试结束后,老师可以通过成绩单判断哪位同学运动得最快,依据是相同路程比时间 D、风、树长高、“放在水中的糖消失”这些都是机械运动
-
2、北京时间2024年8月1日,在巴黎奥运会男子100米自由泳决赛中,19岁的潘展乐游出46秒40的好成绩,以打破世界纪录的方式赢得冠军,为中国游泳队贡献了本届奥运会的首枚金牌,下列数据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A、潘展乐的身高约为1.92m B、潘展乐自游泳全程的平均速度约为21.6m/s C、金牌直径约为60cm D、颁奖时播放一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时间约为50min
-
3、海啸发生时会产生次声波,已知次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500m/s;若某次海啸发生的中心位置距离海岸边的预警设备300km。求:(1)、预警设备接收到海啸发出的次声波所需要的时间。(2)、若海浪的推进速度是200m/s,设备处工作人员从接收到海啸发出的次声波到海啸巨浪登岸还有多少时间逃生?(3)、发生地震时,震源处同时产生并向各个方向发出P波和S波,P波的传播速度是7×103m/s,S波的传播速度是3.5×103m/s。某市地震局于当日21h46min07s探测到P波,于当日21h46min09s探测到S波,则地震局距离震源有多远?
-
4、入秋以来全国各地的马拉松比赛如火如荼。赛事常设全程马拉松(42.195公里)、半程马拉松(21.0975公里)、健康跑(4.8公里)三个项目。沿途每隔5km会有提示牌。跑步爱好者黎老师参加了“全马”项目,她10:00起跑后,在11:15到达15km提示牌处。(1)、黎老师从起点到15km提示牌处的平均速度是多少?(2)、若黎老师以此平均速度匀速跑完全程(以42公里计算),何时可以到达终点?(3)、赛事途经一全长1515m的大桥,假设马拉松队伍通过大桥时长度不变,队伍匀速前进的速度为整个队伍通过大桥共用500s,马拉松队伍有多长?
-
5、小艺以1.2m/s的速度走路上学,10分钟后,小艺发现快到上课时间了,此时离学校还有600m,为了不迟到,小艺决定用5分钟时间跑步到学校。问:(1)、以1.2m/s的速度步行10分钟,小艺走了多远?(2)、要在5分钟内赶到学校,小艺至少需要以多快的速度跑步前进?(3)、小艺上学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计算结果保留1位小数)
-
6、如图甲所示是小明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装置,图中A、B是两段外形相同的蜡烛。(1)、选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便于确定像的(选填“大小”、“距离”或“位置”);(2)、将玻璃板竖直立在水平桌面上,点燃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2cm处,小明沿垂直板面方向将A以4cm/s的速度远离玻璃板,2s后放稳。则未点燃的蜡烛B与A相距cm,才能与A的像完全重合。蜡烛B能与A的像完全重合,这说明;(3)、为探究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将蜡烛B移去,在相同位置上放上光屏,光屏上(选填“能”或“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4)、小明把蜡烛A向靠近玻璃板方向移动一段距离,会发现蜡烛A的像的大小(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5)、实验结束后,小明想,若把玻璃板沿MN截成两部分,如图乙所示,并分别向两侧平移一小段距离,则蜡烛通过左右两部分玻璃板成像的情况:______。A、各成半个像,合起来成一个完整的像 B、都成完整的像,且两个像在不同位置 C、都成完整的像,且两个像在同一位置
-
7、(1)、如图甲所示,将正在发声的音乐盒吊在玻璃罩中,用抽气机把玻璃罩内的空气逐渐抽出,听到声音逐渐变小,把空气逐渐通入玻璃罩内,听到声音又逐渐变大,此实验说明:声音可以在中传播,但不能在中传播;(2)、如图乙所示,在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实验中,通过实验可知,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选填“同一”或“不同”)平面内,反射角r入射角i;(3)、在探究光的折射规律实验中,小玲记录了如表一所示的实验数据。分析表中数据,可以得出结论:光从空气斜射入其他介质时,折射角随着入射角的增大而(选填“增大”或“减小”);当光从一种介质垂直射入到另外一种介质时,光的传播方向(选填“改变”或“不改变”)。
空气中的入射角
0°
30°
45°
60°
水中的折射角
0°
22°
32°
40°
-
8、“测量小车沿斜面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装置如图所示。(1)、该实验的原理是(写公式),实验中用到的测量器材有秒表和;(2)、实验中为了减小误差,斜面的倾斜度应该适当(选填“大”或“小”)些,这样可使小车运动的时间更(选填“长”或“短”),方便计时;(3)、实验中测得小车从A位置运动到C位置的时间为2s,则小车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vAC=m/s。
-
9、(1)、如图所示是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反射光线,请画出射向平面镜的入射光线和进入空气中的折射光线;(2)、根据图中的入射光线或折射光线,画出相应的折射光线或入射光线。
-
10、小华骑自行车上学,前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是4m/s,后来他害怕迟到,后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加快到6m/s,则小华骑车上学全程的平均速度为m/s。小东跑步锻炼身体,前半段时间的平均速度为v1 , 后半段时间的平均速度为v2 , 则小东跑完全程的平均速度为(用字母v1和v2表示)。
-
11、小东和爷爷去叉鱼,他看到河里有一条鱼,如图所示,小东想要叉到鱼,应该对准射出鱼叉;爷爷想用激光照射鱼,应该瞄准照射。(两空均选填“鱼”、“鱼上方”或“鱼下方”)
-
12、2023年5月13日,我国多个地区的人们看到太阳的周围出现一个彩色的光圈,如图所示,这是一种罕见的天象一日晕,它是光透过高空云层中的冰晶形成的(选填“反射”或“折射”),这种现象说明太阳光(选填“是”或“不是”)单色光。
-
13、老师讲课的声音是通过传入我们耳朵中的。声呐是利用(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具有方向性好,在水中传播距离远等特点制成的。
-
14、我国古代曾用张开的大拇指与中指间的距离作为长度单位,称为“拃”。如图所示,利用刻度尺测量某人“一拃”的长度。图中读数方法正确的是 , 测得“一拃”的长度为。
-
15、A、B俩同学在郊外骑自行车,他们在某段平直路面上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A、A同学做匀速直线运动 B、10s时,两人的速度相等 C、0~10s两人通过的路程相等 D、以路边的树木为参照物,B同学是运动的
-
16、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图中,当入射光线顺时针转动时,反射光线将逆时针转动 B、乙图中,平面镜成像时进入眼睛的光是从像发出的 C、丙图中,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所以漫反射时光线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D、丁图中,铅笔在水面“折断”,它属于光的折射现象
-
17、下列数据中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A、教室门的高度约2m B、骑自行车的速度约为18km/h C、人正常步行的平均速度约为5m/s D、我们正常呼吸一次的时间约为10秒钟
-
18、如图甲所示为A、B两物体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则选项中与之对应的图像正确的是( )A、
B、
C、
D、
-
19、如图所示的眼镜片是( )A、凸面镜 B、凹面镜 C、凸透镜 D、凹透镜
-
20、南通濠河水位缓慢上涨时,河面上方的“和平桥”在水中所成的像是( )A、实像,像的大小不变 B、实像,像的大小变大 C、虚像,像的大小不变 D、虚像,像的大小变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