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小明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1)、如图-甲所示,将一束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凸透镜的焦距f=cm(2)、小明在某次实验中,将蜡烛、凸透镜、光屏放在光具座上如题17图-乙所示的位置,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此像是倒立、的实像,生活中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依据此成像原理制成的:(3)、夜晚,发着光的小萤火虫从放大镜的2倍焦距处沿着主光轴匀速飞行过程中,萤火虫发出的通过放大镜部分的光逐渐减少,则萤火虫的像的平均速度(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萤火虫的飞行速度:(4)、若将图-乙的蜡烛和光屏的位置对调,则像的(选填“倒正”或“大小”)发生变化,前后两次像距之差∆v=cm;(5)、保持蜡烛位置不变,移动凸透镜至如题17图-丙所示位置,则人眼在图中 (选填“A”或“B”)处能观察到烛焰的像;(6)、如图-乙,小明将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光屏上原本清晰的像变模糊了,向右移动光屏,光屏上的像又变清晰了,则该眼镜是(选填“近视”或“远视”)眼镜.
-
2、(1)、如图甲所示,读数为s(2)、小晋发现:妈妈在煮粥时,沸腾后就调为小火了.他想探究:沸腾后调成小火,水温如何变化?于是他利用如图乙所示装置进行了探究:
①组装图乙的实验器材应该按照(选填“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的顺序进行:如图丙是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此时水的温度为 ℃:
②如图丁数据所示,分析可知图线 (选填“a”或“b”)对应的水的质量少一些;
③小晋通过实验,知道了沸腾后改用小火不仅能够节省燃料,而且水在沸腾时,继续加热,温度将 (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
④小晋在探究过程中往水中加入一定量的盐继续探究,发现盐水温度达到102℃才沸腾,老师认为他的实验发现很有价值,还可以继续深入探究,请你提出一个值得深入探究的问题:。
-
3、(1)、如图所示,某戏曲演员正在平面镜前化妆,请画出头饰中弧线 AB段在平面镜中的虚像;(2)、如图所示,两透镜焦距相同,请画出已知光线经过凸透镜的折射光线和后来经过凹透镜的折射光线;(3)、在“预防溺水”主题班会课上,班主任用光路图来解释“水池变浅”的道理:池底A 点射出的光线经过水面折射进入B点的人眼,C点是人眼看到的池底A点像的位置.请在图中画出入射光线、折射光线,并标出折射角r.
-
4、哈尔滨文旅火爆全网,南方的游客亲身体验了什么是泼水成冰.打磨冰块,使其中间厚边缘薄,就可以制造出冰质的(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这种透镜对光有(选填“会聚”或“发散”)作用,装上镜架,你就打造了一副可以矫正(选填“近”或“远”)视眼的眼镜.
-
5、某医院急诊室的一个氧气瓶充满氧气,在给急救病人供氧时用去了一半氧气,则氧气瓶中剩余氧气的质量:一瓶药液抽掉一半后,药液的密度(前两空均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医院里用的医用灭菌灯是利用 (选填“红外线”或“紫外线”).
-
6、我们在家里蒸馒头时,最先熟的是(选填“上”或“下”)层的,原因是水蒸气上升遇到锅盖,发生 , 会放出热量.拿刚出锅的热馒头时手要沾点凉水,因为热馒头接触到手上的凉水时,凉水迅速可吸收很多热量,这样手就不会觉得那么烫了.(后两空均填物态变化)
-
7、如图所示,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中,小明将硬纸板竖直地立在平面镜上,硬纸板上的直线 ON 垂直于镜面,右侧纸板可绕 ON 向后转动.如图甲所示,入射角等于°;若增大入射角,则反射角 (选填“增大”或“减小”).若将右侧纸板向后转动,如图乙所示,在右侧纸板上 (选填“能”或“不能”)观察到反射光.
-
8、“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唐]张志和《渔歌子》).如图是白鹭在如镜的水面上飞行的情形.水中的“白鹭”是由光的形成的 (选填“实”或“虚”)像.若水深3m, 当白鹭距离水面5m时,它的像距离水面m
-
9、小强家的冰箱在忘记关门时,会发出“滴滴”的报警声,报警声是由报警器里的发声装置产生的,通过传到人耳,声在15℃的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m/s.
-
10、甲乙两位同学分别骑自行车沿平直公路自西向东行驶, 其s-t图像如图所示.则甲同学骑行的速度为m/s,合km/h;以甲为参照物,乙运动的方向为向(选填“东”或“西”).
-
11、下列对图所示的四幅图阐述正确的是A、甲图:近视眼成像在视网膜前,用凸透镜矫正 B、乙图:远视眼成像在视网膜后,用凹透镜矫正 C、丙图:自制照相机拍摄近处物体时,应将可伸缩纸筒伸长 D、丁图:天文望远镜的物镜相当于放大镜,目镜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
-
12、某同学利用一定质量的水,研究水的体积随温度变化的关系,并根据实验数据作出V-t 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水在4℃时密度最小 B、AB段表示水温度升高,密度变小 C、BC段表示水温度升高,体积变小 D、对于一定质量的水,在4℃时体积最小
-
13、小李同学在爸爸指导下,走进厨房进行劳动实践,他发现厨房里涉及很多物理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冷冻室取出的排骨表面有“白霜”,“白霜”是固态 B、在排骨的“解冻”过程中,排骨中的冰吸热熔化成水 C、排骨汤煮沸后冒出大量的“白气”,“白气”是液态 D、排骨汤盛出后不容易凉,是因为汤能够不断吸热
-
14、英歌舞是我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表演者在表演过程中,不断改变两根舞槌对击的力度,目的是改变声音的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音调和音色
-
15、 我们生活在运动的世界里,人们用不同的方式描述运动.下列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A、五四运动 B、车水马龙 C、白云飘荡 D、晨跑锻炼
-
16、如图所示的是物理兴趣小组“探究冰熔化规律”的实验装置:(1)、实验中甲图采用了“水浴法”加热,而不是直接加热试管,目的是;(2)、安装实验装置时应遵循(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原则;(3)、实验中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该物质此时的温度为℃;(4)、实验中每隔1min记录一次物质的温度及对应状态,并记录数据,作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图像,如图丙所示,由图像可知,冰是(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冰熔化过程温度(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5)、此实验中,冰熔化所需时间为min,第5min时冰处于(选填“固”“液”或“固液共存”)态;
-
17、在探究“声音的三个特征”的活动中。(1)、第一小组同学利用一些长短、粗细、材料不同的琴弦,他们选用的琴弦长度、粗细、材料在图(1)中已标出(其中琴弦a、c、d的粗细相同,琴弦b最粗;琴弦a、b、c的长度相同,琴弦d最短),并且每根琴弦固定在“音箱”上的松紧程度一致。
①若他们想研究“音调的高低与琴弦长度的关系”应选择琴弦(选择琴弦编号);
②为研究“琴弦音调高低与琴弦粗细的关系”,某同学选择琴弦b和c进行研究,此选择(选填“可行”或“不可行”);理由是;
③如图(2、3、4、5)所示,是声音输入到示波器上时显示振幅与时间关系的波形,其中声音响度相同的图是;
(2)、如图6所示是第二小组是用钢尺来做实验,当钢尺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时,虽然用同样的力拨动钢尺,却听不到声音,这是由于振动频率过(选填“高”或“低”),不在人听觉范围;(3)、如图7所示第三小组在8个相同的玻璃瓶中灌入不同高度的水,仔细调节水的高度。用相同大小的力向瓶内吹气,就可以发出“1、2、3、4、5、6、7、i”的声音中,音调最高的是瓶(选填瓶子序号);(4)、如图8在向热水瓶中灌水时,会听到声音,此时发声的声源是。 -
18、如图所示是用吸管和棉签制作的“鸟鸣器”,从管口吹气,能发出类似鸟叫的声音,鸟鸣器发声是由空气振动产生的,拉动棉签可以改变声音的;根据声源的差异,鸟鸣器可以与音叉,笛子、锣这三种乐器中的归为一类。
-
19、如图所示是人们常用的体温计,这种体温计是根据液体的的性质制成的,图中体温计的读数是oC。
-
20、如图所示的自制玩具是先用泥土做一个玩具模子,然后加热石蜡使其变为液体,并将液体石蜡倒模子中,待冷却后便可得到设计的玩具,在此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仅熔化 B、仅凝固 C、先熔化后凝固 D、先凝固后熔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