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针对以下四幅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演奏者通过手指在弦上按压位置的变化来改变发声的响度 B、图中,敲锣时用力越大,所发声音的响度越大 C、图中,随着向外不断抽气,手机铃声越来越大 D、图中,城市某些路段两旁的透明板墙可以减小噪声污染
  • 2、如图所示,两个相同的透明玻璃杯,甲中装的是冰水混合物,乙中装的是干冰(温度可以低到-78.5 ℃)。现在把它们放在20 ℃的同一房间中,一段时间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的内壁M侧结了一层霜,乙的外壁Q侧结了一层霜 B、甲的内壁M侧结了一层水,乙的外壁Q侧结了一层霜 C、甲的内壁M侧有水珠,乙的内壁P侧有一层霜 D、甲的外壁N侧有水珠,乙的外壁Q侧有一层霜
  • 3、坚持锻炼可以让人健康快乐。保持匀速直线步行的小明和爸爸通过的路程之比为3∶2时,所用时间之比是2∶1,则小明和爸爸步行的速度之比是(  )
    A、1∶3 B、3∶1 C、4∶3 D、3∶4
  • 4、某物理兴趣小组设计了一个压力报警装置,工作原理如图所示。ABO为一水平杠杆,O为支点,AB∶OB=4∶1;已知报警器R0的阻值恒为10Ω,压力传感器R固定放置,R的阻值随所受压力F变化的关系如表所示。闭合开关S,水平踏板空载时,电压表的示数为2V;当水平踏板所受压力增大,电压表示数达到5V时,报警器R0开始发出报警信号。踏板、压杆和杠杆的质量均忽略不计。求:

    F/N

    0

    5

    10

    15

    20

    25

    30

    R/Ω

    35

    28

    22

    18

    14

    12

    8

    (1)、水平踏板空载时电路中电流为多少?
    (2)、当水平踏板所受压力增大,电压表示数达到5V时,报警器R0开始发出报警信号时,压力传感器R连入阻值是多少?
    (3)、当电压表示数达到5V时,报警器R0开始报警时,踏板设定的最大压力值为

    [本题要求:(1)、(2)两问要求写出计算过程;(3)问只要求写出答案结果]

  • 5、通常用电能表来计量各种用电器工作时消耗的电能。张丽在月初读表时电能表示数如图所示,求:

    (1)、按现行电价0.60元/度计算,当小丽家月末电能表的示数显示为多少时,表明张丽家需要交120元的电费?
    (2)、张丽测得当只有某用电器单独使用时,电能表转盘在10min内转过400转,则该用电器的电功率为多少W?
  • 6、小丽要测量未知电阻Rx的阻值,她利用符合实验要求的电源一个、已调零的电压表一块、滑动变阻器、电阻箱各一个、开关两个、导线若干,小丽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电路图,并写出了如下的实验步骤。请你将小丽的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1)开关S1和S2均断开,按电路图连接电路,将滑动变阻器滑片P移到阻值最大端;

    (2)只闭合开关 , 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到适当位置,记录电压表的示数U1

    (3)断开开关 , 闭合 , 保持不变,调节 , 使电压表的示数仍为U1

    (4)记录此时电阻箱的示数R0 , 则待测电阻的阻值Rx

    (5)本实验采用的研究方法是

  • 7、小明刚学了热传递的知识,想到了一个问题: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是能量还是温度?小明想到晚上洗澡时,用热水和冷水兑成温水,这不就是热传递现象吗?他决定用实验来研究。他从实验室借来量筒、烧杯、温度计、量热器(一种容器,绝热性能好)等器材。他先在量热器中倒入400mL温度为20℃的冷水,又倒入400mL温度为80℃的热水,稍搅拌后测得混合后的共同温度为50℃,接着他改变了水的体积和热水的初温,又做了三次实验,将数据记录在如表:

    次数

    冷水质量m/kg

    冷水初温t0/℃

    热水质量m/kg

    热水温度t0/℃

    混合后总质量m/kg

    混合后温度t/℃

    1

    0.4

    20

    0.4

    80

    0.8

    50

    2

    0.2

    25

    0.2

    75

    0.4

    3

    0.2

    20

    0.4

    80

    0.6

    60

    4

    0.4

    20

    0.2

    80

    40

    (1)请将表格中的两空格的数据填全;

    (2)在第三次实验中,冷水吸收的热量Q=J,热水放出的热量Q=J;

    小明经过计算和分析,概括了以下几点:

    ①热传递过程中,低温物体上升的温度(选填“一定”、“不一定”)等于高温物体下降的温度;

    ②热传递过程中,低温物体吸收的热量(选填“一定”、“不一定”)等于高温物体放出的热量;

    ③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是(选填“温度”、“能量”)。

  • 8、在探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让质量不同的铁球从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撞击同一木块,能将木块撞出一段距离.如图甲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从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的目的是 , 该实验的目的是研究铁球的动能大小与(选填“质量”或“速度”)的关系.

    (2)该实验是通过观察的大小,来说明铁球对木块做功的多少,从而判断出(“铁球”或“木块”)具有的动能的大小.

    (3)有同学将实验装置改进成图乙所示,利用质量不同的铁球将同一弹簧压缩相同程度后静止释放,撞击同一木块,将木块撞出一段距离进行比较.该实验方案是否可行?答:你的理由是

  • 9、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把电路补充完整。要求:A1测L1的电流,A2测L2的电流,开关控制L1和L2(干路电流约为0.5A)

       

  • 10、在如图所示电路中,开关S闭合后,灯泡L1和L2正常发光.请在图中的圆圈内填上合适的电表符号.

  • 11、如图所示是电子秤的工作原理示意图,电路中R0的作用是;往电子秤的托盘上放一个萝卜时,电路中电流表的示数将 , 把该电子秤拿到月球上称量萝卜的质量时,跟在地球上称量同一个萝卜的质量相比较,电子秤示数将。(后两空均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 12、某单缸四冲程内燃机的一个冲程剖面图如图。由图可知,该内燃机是(选填“汽油机”或“柴油机”),该冲程是冲程。若该内燃机的一个工作循环对外做功35J,则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一定(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35J。

  • 13、小明用相同的酒精灯给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物质加热。根据测量数据描绘温度—时间的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可知甲物质比热容(选填“>”“<”或“=”)乙物质比热容,用酒精灯给物体加热,物体内能增大,升高,这是通过热传递方式实现的。实验完成后酒精灯中剩余酒精的热值(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14、大年三十晚上妈妈炒菜发现放在热菜中的盐比凉菜中的盐更入味,这说明分子热运动的剧烈程度与有关;其中食盐的主要成分是是氯化钠,氯化钠是(选填“晶体”或“非晶体”);炒菜时不断翻炒使食物变熟,主要是通过的方式改变了食物的内能(选填“机械运动”或“热传递”)。
  • 15、下列前者属于能量单位、后者属于长度单位的是(  )
    A、牛顿                    千克/米3 B、焦耳/秒                米/秒 C、焦耳                    光年 D、牛顿/米2              毫安
  • 16、图甲是“探究海波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装置。

    (1)、图甲中某时刻试管中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是℃;
    (2)、图甲装置中,采用“水浴法”加热海波的好处是
    (3)、图丙是根据实验数据描绘出的海波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则海波熔点为℃;
    (4)、图丁为某物质的凝固图像:

    ①根据图像可知该物质为(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它在第18min时该物质处于态;

    ②若将装有冰水混合物的试管放入正在熔化的该物质中(如图戊),则试管内冰的质量将(选填“变多”、“变少”或“不变”)。

  • 17、小明在“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秒表指针转动未超过一圈,每格表示1s)。

    (1)、本实验的原理是;本实验所用到的测量工具有
    (2)、实验时,应使斜面保持较(选填“大”或“小”)的坡度,以减小测量的误差;
    (3)、该次实验中,测得sAC长为cm,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v=m/s;
    (4)、如果不小心让小车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则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会(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5)、如图乙是小明根据实验数据画出的st关系图像,能大致描述小车从A点运动到C点的运动情况的图像是(选填“①”“②”或“③”)。
  • 18、中华古诗词、俗语中蕴含着丰富的声学知识,下列有关理解正确的是(  )
    A、“谁家玉笛暗飞声”中的笛声由笛管的振动产生 B、“响鼓还要重锤敲”说明声音的音调与振幅有关 C、“飞流直下三千尺”是以“飞流”作为参照物的 D、“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酒中明月倒影是光的反射
  • 19、去年冬天冰雪大世界火爆全网,吸引了众多南方“小土豆”前去“尔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冰雕原材料采自于松花江面,江水凝固成冰的过程需要放热 B、气温低于0℃时雪人变小,属于升华现象 C、游客交谈时嘴边会出现“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 D、“泼水成冰”的原理是水蒸气在极寒环境下凝固成小冰晶
  • 20、下列现象不能用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解释的是(  )
    A、光照在不透明的物体上,物体背后会出现影子 B、小孔成像 C、日食和月食 D、在雷雨天,人们总是先看见闪电后听到雷声
上一页 94 95 96 97 98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