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小兰在观察提琴、吉他、二胡等弦乐器的振动时,猜测:即使在弦张紧程度相同的条件下,发声的音调高低还可能与弦的粗细、长短、及弦的材料有关,于是她想通过实验来探究一下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下列是她在实验时控制的琴弦条件:

    控制条件编号

    琴弦的材料

    琴弦的长度(m)

    琴弦的横截面积(mm2

    A

    20

    0.3

    B

    20

    0.7

    C

    尼龙丝

    30

    0.5

    D

    40

    0.5

    E

    尼龙丝

    40

    0.5

    (1)、如果小兰想探究弦发声的音调与弦的粗细的关系,你认为她应该选用表中编号为:的琴弦;(只填写字母代号)
    (2)、如果探究弦发声的音调与弦的长短的关系,你认为应选编号为的琴弦;
    (3)、如果弦探究发声的音调与材料的关系,应选编号为 的琴弦;
    (4)、在上述探究过程中,总要控制某些因素,使它们保持不变,进而寻找出另外一些因素的关系,说出物理中用到这种实验方法的名称:
  • 2、为了探究小车沿斜面下滑的速度是否变化、如何变化,小明按图完成了如下实验。

    (1)、按照实验过程,请补全数据记录及处理:

    路段

    距离s/cm

    运动时间t/s

    平均速度v/(m·s1

    AB

    40.0

    2

    BC

    AC

    90.0

    3

    由上述实验数据分析可知,小车沿斜面下滑的速度(填“越来越快”或“越来越慢”);

    (2)、该实验的原理是
    (3)、斜面选择的坡度不能过大,以免
  • 3、如图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并且把泡沫塑料球弹起。根据这一现象,你可以提出一个什么样的问题?

  • 4、如图1所示,用甲刻度尺测物体的长度是cm,用乙刻度尺测物体的长度是cm。如图2所示是某种机械表的实物图,图中记录的时间是s。

  • 5、中国传统中医用“望、闻、问、切”四诊法检查病人,其中“闻”就是的意思,它利用的是声波能传递;利用超声波清洗钟表等精细器械,它利用的是声波能传递
  • 6、乐音具有三个特性,反映声音高低特性的是 , 反映声音大小特性的是 , 人们能把不同的乐音区分开,是因为它们具有不同的.人们通常说女子的声音比较尖,是指声音的高。
  • 7、某同学郊游时,用半小时走完2km的路程,休息半小时后,再用30 min走完2.5km的路程.那么,他在前半小时的平均速度是km/h,中间半小时的平均速度是km/h,后30min的平均速度是km/h,全程的平均速度是m/s(最后一空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 8、孙敏在一篇日记中写道:“当太阳从东方升起的时候,我骑着自行车行驶在宽阔的大道上,两边的树木不断地往后退去,……学校敞开着大门,两旁的立柱像举起的双臂向我迎来。”在这段话中“太阳升起”的参照物是;“自行车行驶”的参照物是;“树木往后退”的参照物是;“立柱向我迎来”的参照物是
  • 9、关于声音的利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 B、在开阔的田野上引吭高歌时,回声起到了增强原声的作用 C、利用声呐探测地球到月球的距离,说明声波可以传递信息 D、利用超声波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可以传递能量
  • 10、物理课上,老师用力吹一根较长的塑料吸管的同时,用剪刀一小段一小段地剪短吸管,如图所示, 同学们听到的声音(  )

    A、音色不变 B、音调变了 C、是老师的声带振动产生的 D、后排同学听到的与前排同学听到的相同
  • 11、某同学用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对同一书本的长度测量了5次,结果分别是:18.40cm、18.42cm、18.74cm、18.43cm、18.41cm,则这本书的长度应该取(  )
    A、18.42cm B、18.40cm C、18.43cm D、18.415cm
  • 12、甲、乙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若两车的速度之比为3:1,所用时间之比为1:2,则它们通过的路程之比为 (        )
    A、1︰6 B、6︰1 C、3︰2 D、2︰3
  • 13、观察如图所示中的烟和小旗,关于甲、乙两车相对于房子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两车一定向左运动 B、甲、乙两车一定向右运动 C、甲车可能运动,乙车向右运动 D、甲车可能静止,乙车向左运动
  • 14、三峡大坝刚竣工时,经过超声波检测,无一结构性裂缝。超声波探伤仪发出超声波时,人耳不能察觉,原因是超声波(        )
    A、速度太快 B、响度太小 C、频率太高 D、频率太低
  • 15、电影《闪闪的红星》中有首歌,其中歌词“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其中“…青山两岸走”选择的参照物是(  )
    A、竹排 B、 C、 D、青山
  • 16、用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测量一物体的长度,下列记录中正确的是(  )
    A、24.3cm B、24cm C、24.30cm D、2.43dm
  • 17、下面哪个部位最接近1cm(  )
    A、成人食指指甲的宽度 B、成人拳头的宽度 C、成人裤带的宽度 D、成人眉毛的长度
  • 18、在生物实验课上,需要操作细菌培养箱,操控的方法之一是用热敏电阻来探测温度,其原理如图甲所示,将热敏电阻置于细菌培养箱内,其余都置于箱外,这样就可以通过电流表或电压表的示数来表示箱内的温度。已知电源电压是12V , 定值电阻R的阻值是100Ω , 热敏电阻R0的阻值随温度变化的关系如图乙所示。求:

    (1)、培养箱内的温度为40℃时,电流表的示数;
    (2)、已知电流表的量程是0~40mA , 电压表的量程是0~15V , 在确保电路安全的情况下,此电路能够测量的最高温度;
    (3)、若要增大箱内温度的最大测量值,可以采取哪些措施?(写出一条即可,并简要说明理由)
  • 19、如图所示,甲为电路的连接情况,R1=20Ω,R2为滑动变阻器,乙为R3的I—U图像,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当S1闭合,S2断开时,若滑片P在a端,则电流表示数为0.6A;若滑片P在b端,则电压表示数为8V。求:

    (1)R3的电阻;

    (2)滑动变阻器R2的最大阻值;

    (3)当S1、S2均闭合,且滑片P在a端时,求电流表的示数。

  • 20、小王同学进行“测量小灯泡的电阻”实验。

    [实验器材]6V蓄电池、电流表(0~0.6A0~3A)、电压表(0~3V0~15V)、滑动变阻器(50Ω1.5A)、小灯泡、开关各一个,导线若干。

    [设计并进行实验]

    (1)、实验的原理公式是
    (2)、要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移动时小灯泡变暗,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连接完整
    (3)、某同学按画好的电路图连接实物。试触时发现:电流表指针向零刻度线左侧偏转,如图乙所示,则电路连接出现的错误是
    (4)、闭合开关前,应把滑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调到(选填“A”或“B”)端;
    (5)、闭合开关后,发现小灯泡不发光,电流表的示数为零,电压表的示数为6V , 产生此故障的原因可能是
    (6)、排除故障后,调节滑动变阻器,此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丙所示,此时小灯泡两端的电压为2.5V , 则小灯泡的电阻为Ω;小王处理数据时发现灯泡电阻发生改变,所以(“能”或“不能”)用该小灯泡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上一页 935 936 937 938 939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