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下列选项中所描述的物态变化及吸放热情况,分析正确的是(     )
    A、糖汁成型“糖画”——凝固放热 B、樟脑丸“消失”——升华吸热 C、湿手被“吹干”——液化吸热 D、寒冬窗玻璃内侧生“水珠”——汽化放热
  • 2、下列关于速度的理解中,说法错误的是(     )
    A、物体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越短,速度越小 B、物体运动的路程越长,它的速度越大 C、相同时间内,平均速度越大的物体通过的路程越小 D、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大小与路程s成正比,与时间t成反比
  • 3、下列有关刻度尺和秒表的使用方法中,不属于测量错误的是(  )
    A、用秒表测量时间没有校零就直接读数 B、刻度尺的刻度线没有紧贴被测物体 C、选用更精密的测量仪器测物体的长度 D、测物体长度读数时,视线与尺面不垂直
  • 4、夏天,小丽将冰水和热水分别注入常温下的两只透明烧杯中,如图所示,变得模糊了,针对这一现象(     )

    A、甲、乙两杯都在内壁出现了水珠 B、甲、乙两杯都在外壁出现了水珠 C、甲杯的内壁出现了水珠,乙杯的外壁出现了水珠 D、甲杯的外壁出现了水珠,乙杯的内壁出现了水珠
  • 5、“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主旨的《中国诗词大会》,点燃了国人对传统文化的热情。诗词所展现的意境不仅美不胜收,也蕴含丰富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已是悬崖百丈冰”,冰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B、“露似真珠月似弓”,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 C、“斜月沉沉藏海雾”,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D、“月落乌啼霜满天”,霜的形成是升华现象
  • 6、甲、乙两同学同时从家中步行到学校,刚好在学校大门口相遇,他们的路程s与时间t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甲、乙同学从家中到学校的平均速度一样大 B、甲同学的速度始终比乙同学的速度大 C、乙同学先匀速直线运动,后静止,再加速直线运动 D、12-16min,乙同学的平均速度为3m/s
  • 7、在我们周围充满着各种各样的声音,我们往往可以从各种声音中获得不同的信息,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声音能传递信息的是( )
    A、战场上吹响的冲锋号 B、外科医生利用超声波粉碎病人体内的结石 C、比赛场上发令员的枪声 D、利用声呐探测鱼群的位置
  • 8、如图所示,同学们在做游戏,有人说话时,蒙住双眼的小刚能分辨出哪位同学的声音,这主要是因为不同人的声音的(     )

    A、响度不同 B、音调不同 C、音色不同 D、频率不同
  • 9、针对以下四幅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中,演奏者通过手指在弦上按压位置的变化来改变发声的响度 B、乙图中,敲锣时用力越大,发出声音的响度越大 C、丙图中,随着向外不断抽气,手机铃声越来越大 D、丁图中,城市某些路段两旁的透明板墙可以美化环境
  • 10、估测是初中生应具备的一种技能,下列所估测的数据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
    A、正常人的脉搏跳动速度大约为70次/min B、初中生的身高大约为170mm C、物理课本的长度大约为40cm D、中学生百米赛跑速度大约为20m/s
  • 11、如图1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3V,只闭合开关S,电流表的示数如图2所示,再闭合S1后,通过L1的电流是通过L2电流的2倍,求:

    (1)电灯L2两端的电压是多少V?

    (2)通过电灯L2的电流是多少A?

    (3)干路中的电流是多少A?

  • 12、小明在探究“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实验中,器材:有两盏标有“2.5V, 0.3A”的小灯泡(提醒:加在灯泡两端的电压超过2.5V,灯会烧坏)、可调直流电源、电压表、开关、导线若干。

    (1)、小明检查仪器时发现电压表的指针偏转如图甲所示,则接下来的操作是
    (2)、小明想用电压表测量串联电路灯L2的电压,连成图乙实物电路,在原图上只改动一根导线,使电路连接正确,两个灯泡都能发光,在改动的导线上打“×”,然后重新连接。
    (3)、调节直流电源两端的电压,使两灯泡都正常发光(即灯泡两端的电压均为2.5V)。突然,原来正常发光的两盏灯同时熄灭。发生这种故障的原因是什么呢?指导老师经过分析检查,给出下列两种原因供小明选择,你认为可能的是              
    A、一盏灯断路,另一盏灯完好 B、一盏灯短路,另一盏灯完好
    (4)、故障排除后,小明测出的数据如表。

    实验次数

    U1

    U2

    U

    1

    2.0

    2.0

    4.0

    2

    2.2

    2.2

    4.5

    3

    2.5

    2.5

    5.0

    得出结论:

    A: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之和;

    B:串联电路中各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相等。

    请你对实验表格设计以及得出的结论进行评估:

  • 13、小芳同学在探究“决定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时,做出了如下猜想:

    猜想①:在温度不变时,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材料有关;

    猜想②:在温度不变时,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长度有关;

    猜想③:在温度不变时,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横截面积有关。

    供她选择的导体如下表所示:

    序号

    材料

    长度(m)

    横截面积(mm2

    A

    镍铬合金

    0.8

    0.5

    B

    锰铜合金

    0.8

    1.0

    C

    锰铜合金

    0.8

    0.5

    D

    锰铜合金

    1.2

    0.5

    她画出了实验电路图,并按要求正确地连接了电路。请完成下列填空(只填序号):

    (1)、要验证猜想①,小芳同学应选择的两段导体是
    (2)、要验证猜想②,小芳同学应选择的两段导体是
    (3)、这种物理研究方法,通常叫做
  • 14、为了比较水和煤油的吸热能力,江涛用两个相同的装置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应加入初温相同、相同的水和煤油。
    (2)、实验中选用相同的酒精灯加热的目的是使水和煤油在相同时间内
    (3)、实验中加热相同的时间后,发现煤油的温度比水的温度升高得(选填“高”或“低”),这表明吸热本领更强。
  • 15、作图:
    (1)、如图所示,闭合开关S,要使R1、R2并联,请在A、B圆圈内填出电压表“V”或电流表“A”。

    (2)、有人发明了“感应照孔门把手”只有在夜间且有人摸门把手时,锁孔旁的灯才亮,从而方使夜间开锁,它利用感应开关S1(有人摸把手,S1闭合;无人摸把手,S1断开)以及光敏开关S2(白天,S2断开;夜间,S2闭合)控制电路,达到目的。请完成电路连接。

  • 16、如图所示,当S1、S3闭合,S2断开时,L1、L2的连接方式是。当S1、S3断开,S2闭合时,L1、L2的连接方式是 , 如果S1、S2、S3都闭合,则会出现的电路故障是

  • 17、如图所示,将该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当滑片向B端移动时,接入电路的电阻(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电流将。(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18、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两表有示数,过一会后发现两只电表中有一只电表的示数明显变小,另一只电表的示数明显变大。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可能是灯L断路 B、一定是灯L短路 C、可能是滑动变阻器R断路 D、一定是滑动变阻器R的滑片向左滑动
  • 19、如图所示,如图所示的电路图和左图所示的实物图相对应的是(       )

    A、 B、 C、 D、
  • 20、试管中装入适量的水,试管口塞子塞住,酒精灯对试管加热一段时间后,塞子冲出去,则(   )

    A、加热过程中酒精的化学能全部转化为水的内能 B、塞子冲出前,试管内气体压强不断减小 C、塞子冲出时,试管内气体温度不变 D、塞子冲出时,塞子增加的机械能是由试管内气体的内能转化而来的
上一页 900 901 902 903 904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