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甲、乙两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运动的路程之比是1:3,运动时间之比是2:1,那么运动速度之比是(  )
    A、6:1 B、3:2 C、2:3 D、1:6
  • 2、下列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的是(  )
    A、小孔成像 B、日食月食 C、激光准直 D、杯弓蛇影
  • 3、“神舟十号”上天,女宇航员王亚平在太空讲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一般而言,女生说话声音尖细说明女生音调高 B、地球上的学生听到王亚平的声音是靠超声波传回地球的 C、在“天宫一号”太空仓里声音传播的速度约为340米/秒 D、王亚平讲课声音很大是因为她的声音振幅大
  • 4、衡山湘江大桥横跨湘江,毗邻衡山。以下列哪个物体为参照物,湘江大桥是静止的(  )
    A、岸边的山峰 B、桥上行驶的列车 C、江上航行的轮船 D、流淌的江水
  • 5、生活中经常对一些物理量进行估测,下列数值中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
    A、教室门的高度约为2m B、人骑自行车的平均速度约为10cm/s C、舒适的洗澡水温度约为80℃ D、一支新铅笔的长度约为1.5m
  • 6、如图甲是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的实验装置

    (1)、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了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丙中的a图线所示,由a图线可知,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是:持续吸热,温度
    (2)、另一位同学使用相同装置,仅将水的质量减少,其它条件不变,根据实验数据作出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可能是__________;
    A、a图线 B、b图线 C、c图线 D、d图线
    (3)、结合表格,分析本实验中应选用液体温度计。

    液体

    酒精

    水银

    凝固点

    -117℃

    -39℃

    沸点

    78℃

    357℃

  • 7、小明同学想测量一辆小车的平均速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当小车前端经过A点时开始计时,请根据表格中的信息回答问题:

    测量的物理量

    AB段

    AC段

    路程s/cm

    40

    90

    时间t/s

    2

    3

    (1)、该实验测量原理是
    (2)、小车通过BC段的平均速度为m/s;
    (3)、下列图像中能正确反映小车在斜面上运动情况的是__________;
    A、 B、 C、 D、
    (4)、小丽认为应将木块平移到B位置下方进行实验。为了使测量结果更加准确,你认为木块放在(选填“A”或“B”)位置下方更合适,理由是
  • 8、小江同学为了探究同种材料做的橡皮筋发出的声音的音调高低与张紧程度、横截面积、长度的关系,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采用了钩码和一个能够测量振动频率的仪器和甲、乙、丙、丁4根橡皮筋,其中甲、丙、丁张紧程度相同,但与乙张紧程度不同。请根据表格中内容回答问题。

    橡皮筋

    长度/cm

    横截面积/cm2

    振动频率/Hz

    60

    0.76

    329

    60

    0.76

    248

    80

    0.76

    286

    80

    1.02

    242

    (1)、为了探究橡皮筋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与橡皮筋粗细的关系,应选用橡皮筋和橡皮筋丁进行对比实验,得出的结论是长度和张紧程度相同时,橡皮筋越粗,发出声音的音调越(填“高”或“低”);
    (2)、选用橡皮筋甲和橡皮筋丙进行对比实验,可以探究橡皮筋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与橡皮筋的的关系;
    (3)、若橡皮筋张紧程度越紧,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则橡皮筋乙的张紧程度比橡皮筋甲的张紧程度更(“填“紧”或“松”);
    (4)、用同种材料做的橡皮筋,张紧程度相同时,发出声音的音调最高的橡皮筋是。
    A、细而长的 B、粗而长的 C、细而短的 D、粗而短的
  • 9、小丽同学做“探究声音的产生”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将系在细线上的乒乓球靠近音叉。

    (1)、当小丽用锤敲击音叉的时候,既听到音叉发出的声音,又观察到 , 通过这个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声音是由物体产生的;
    (2)、乒乓球在实验中起到作用,这种研究方法叫做;(选填“等效法”“控制变量法”“转换法”或“类比法”)
    (3)、如将上述装置右侧再放一个音叉,组成如图乙所示的装置,并由航天员带到月球表面做实验,则敲击右侧的音叉时,会看到乒乓球(选填“弹开”或“不动”),这说明:
  • 10、2024年4月25日20时59分,搭载“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八”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

    (1)、火箭加速升空的过程中,以火箭为参照物,载人飞船是的;
    (2)、火箭发射时的轰鸣声可以传得很远,这是因为声音的大。轰鸣声在空气中以的形式传播;发射现场的工作人员戴有耳罩,这属于在减弱噪声。
    (3)、若通过频闪照相机拍摄火箭加速升空过程的运动照片,甲、乙频闪照片(黑点表示火箭)中,正确的是。频闪照片是通过的方法来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
  • 11、2011年北京时间9月8日8时15分,中国地震网通过接收到的 (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测定新疆乌恰县发生3.6级地震,这种声波人耳 (选填“能”或“不能”)听到.人的听觉频率范围是: Hz至20000Hz之间.
  • 12、学习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后,小明同学又掌握了很多物理知识。请你在横线上为小明填上空缺。
    (1)、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2)、我国第一个在太空行走的宇航员翟志刚出舱在太空行走时,要通过无线电才能与舱内的同伴刘伯明、景海鹏对话,这是因为声音的传播需要
    (3)、如图所示,甲、乙是两种声音的波形图,由图形可知:图是乐声的波形。

  • 13、机械运动:

    (1)、图1中,所测木块长度是;图2是测量的仪表(填物理量名称);
    (2)、我国古书《套买曜》上记载有:“人在舟中闭牖(门窗)而坐,舟行而人不觉”,其中“舟行”是以为参照物,“人不觉”是以为参照物。这是的生动描述;
    (3)、小明从家出发去看奶奶,其中一半路程步行,一半路程骑自行车,路程与时间的图像如图3所示,则步行的是图中的段(选填“OA”或“AB”),他全程的平均速度是m/s。骑行时以小明为参照物,道路旁边的建筑物是的(选填“运动”或“静止”)。
  • 14、下表为几种物质的熔点和沸点,则在标准大气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标准大气压

    物质

    固态氢

    固态氧

    固态酒精

    固态水银

    熔点/℃

    259

    218

    117

    39

    物质

    液态氢

    液态氧

    液态酒精

    液态水银

    沸点/℃

    253

    183

    78

    357

    A、200℃时氧是液态 B、不能用酒精温度计测量沸水的温度 C、容器里39℃的水银的状态一定是固液共存态 D、将氢和氧放在255℃的环境中较长时间后,慢慢提高环境温度,氢气会比氧气更快分离出来
  • 15、为了迎接学校的合唱比赛,老师带领同学在教室内排练《永远无愧于红旗的称号》,“希望的沃士,美丽的学校……”,嘹亮的歌声在教室里回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同学们的歌声是由声带振动产生的 B、嘹亮的歌声是指声音的响度大 C、歌声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 D、附近教室的门窗紧闭是在传播过程中处减弱噪声
  • 16、关于运动和静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以同样的速度前进时,以拖拉机为参照物,联合收割机是静止的 B、“神舟十号”与“天宫一号”对接成功后,它们是相对静止的 C、小明坐在行驶的汽车内,看到路旁的树向后退,是以路旁的楼房为参照物 D、站在上升的观光电梯里的乘客认为电梯是运动的,是以地面为参照物
  • 17、下列选项中所描述的物态变化及吸放热情况,分析正确的是(     )
    A、糖汁成型“糖画”——凝固放热 B、樟脑丸“消失”——升华吸热 C、湿手被“吹干”——液化吸热 D、寒冬窗玻璃内侧生“水珠”——汽化放热
  • 18、下列关于速度的理解中,说法错误的是(     )
    A、物体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越短,速度越小 B、物体运动的路程越长,它的速度越大 C、相同时间内,平均速度越大的物体通过的路程越小 D、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大小与路程s成正比,与时间t成反比
  • 19、下列有关刻度尺和秒表的使用方法中,不属于测量错误的是(  )
    A、用秒表测量时间没有校零就直接读数 B、刻度尺的刻度线没有紧贴被测物体 C、选用更精密的测量仪器测物体的长度 D、测物体长度读数时,视线与尺面不垂直
  • 20、夏天,小丽将冰水和热水分别注入常温下的两只透明烧杯中,如图所示,变得模糊了,针对这一现象(     )

    A、甲、乙两杯都在内壁出现了水珠 B、甲、乙两杯都在外壁出现了水珠 C、甲杯的内壁出现了水珠,乙杯的外壁出现了水珠 D、甲杯的外壁出现了水珠,乙杯的内壁出现了水珠
上一页 898 899 900 901 902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