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声现象
在“声现象”一章的学习中,老师和同学一起完成了以下几个实验:
(1)、图甲实验中,把正在发声的音叉靠近悬挂的静止的乒乓球,乒乓球被反复弹起,实验说明声音是由物体产生的,运用的研究方法是法;(2)、如图乙,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密闭的玻璃罩内,可清楚的听到铃声,若用抽气机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听到的铃声逐渐;在此实验基础上,我们可以进行推理:假如罩内空气全部被抽出,我们将;
实验说明 , 在这个过程中运用的研究方法是法;
(3)、如图丙,把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同时观察钢尺振动的快慢;改变其伸出桌边的长度,再次拨动,发现:钢尺伸出桌面长度越短,振动越(填选“快”或“慢”),发声的音调越(填选“高”或“低”),这说明音调与有关。 -
2、测量小车运动时的平均速度。(1)、如图把小车放在斜面顶端,金属片放在斜面底端,用测出小车通过全程的路程s,用测出小车从斜面顶端运动到底端的时间t,利用公式算出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2)、如果把金属片放在B点,要测小车通过斜面AB段的平均速度,请根据图中数据算出小车在AB段的平均速度=m/s;(3)、分析图中数据,下列图像中能正确反映小车在斜面上运动情况的是______;A、
B、
C、
D、
(4)、实验过程中,由于小车运动时间较短,不便于计时,可以通过使斜面的坡度变(选填“陡”或“缓”)的方式,改变小车的运动时间,达到便于测量时间的目的;(5)、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后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偏(选填“大”或“小”);(6)、进一步实验分析,如果测得小车在斜面上运动时,前半程平均速度为 , 后半程平均速度为 , 则小车全程平均速度v=(用字母和表示)。 -
3、长度、温度的测量:(1)、下图所用硬币的直径是;(2)、如图所示的温度计,此时显示的温度为℃。
-
4、分析表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物质
固态酒精
固态水银
铜
铁
铝
熔点/℃
-117
-39
1083
1535
660
声速/(m/s)
…
…
3750
5200
5000
A、北极最冷时温度可达-70℃,在北极可以使用酒精温度计测量温度 B、铜球掉入铁水中会熔化 C、声音在铜棒和铝棒中传播的图像如右图所示,其中图线b表示铝棒 D、声音在铁棒和铝棒中传播相同的时间,传播的路程之比为26:25 -
5、甲、乙两同学从同一地点同时向相同方向做直线运动,他们通过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下面分析正确的是( )A、在0~10s内,甲同学比乙同学运动的快 B、在10~20s内,甲同学处于静止状态 C、在0~10s内,乙同学的速度为10m/s D、在0~20s内,甲乙同学平均速度大小相等
-
6、五千年华夏文明创造了无数的诗歌辞赋,下面对部分诗句中蕴涵物理知识的理解,其中正确的是( )A、“人在桥上走,桥流水不流”——“桥流”所选择的参照物是流水 B、“婵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蝉噪”和“鸟鸣”是通过声音的响度来分辨的 C、“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需要放热 D、“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泪”的形成是熔化现象,需要吸热
-
7、如图所示,下列关于实验的分析,说法正确的是( )A、如图甲,把金属丝紧密缠绕在铅笔上N圈,测出线圈长度L,则金属丝直径为 B、如图乙,将发声的音叉放入水中可激起水花,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C、如图丙,敲击音叉,发现音叉的声音越响,乒乓球被弹开得越远,说明声音的响度和振幅有关 D、如图丁,在相同的两个玻璃片上分别滴上等量的水,发现加热的玻璃片上的水滴先蒸发完,说明蒸发快慢与液体的温度有关
-
8、关于物理概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15℃时空气中的声速是340m/s B、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它的速度和通过的路程成正比 C、物质由气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华 D、晶体的温度达到熔点,晶体就会熔化
-
9、下列有关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实验,正在发声的喇叭可以使放在上面的小纸片跳动,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乙实验,土电话通过绷直的线传播声音,说明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 C、丙实验,被摊开的水滴先干了,说明液体的表面积越大,蒸发越快 D、丁实验,金属盘上产生大量水珠,说明液化需要吸热
-
10、在试管中放少量固态碘,塞紧塞子后放入热水中。当固态的碘变为紫色的碘蒸气并充满试管后,将试管从热水中拿出,再放入凉水中,碘蒸气又会变为固态的碘。在上述实验中,碘经历的过程是(已知标准大气压下碘的熔点约114℃,沸点约184℃。)( )A、熔化和凝固 B、汽化和液化 C、升华和凝华 D、吸热和放热
-
11、下列是利用物态变化中吸热的实例,其中说法错误的是( )A、利用冰块熔化吸热,可以保鲜水果、海鲜等 B、利用酒精汽化吸热,可以给发烧的病人降温 C、利用干冰升华吸热,可以人工降雨 D、利用水蒸气汽化吸热,可以提高浴室中的温度
-
12、如图所示,下列表示晶体凝固的图像是( )A、
B、
C、
D、
-
13、学校传统文化节上,语文老师出的上联是:“雨雾霜雪露,迎阳则消”,物理老师接的下联是:“金银铜铁锡,遇火则熔”。其中包含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霜的形成是凝固过程 B、露水的消失是汽化过程 C、金银铜铁锡都是晶体 D、银在熔化时需要吸热
-
14、下列有关声现象说法错误的是( )A、“声纹门锁”是依据声音的音色来识别的 B、快速路旁的隔声板是利用阻断噪声传播的方式来控制噪声的 C、电视机上的“音量”按钮是用来调节音调的 D、用超声波清洗眼镜,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
15、关于实验仪器的使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使用刻度尺时,必须从刻度尺的零刻度线处量起 B、温度计读数时,视线要与液柱的液面平行 C、使用刻度尺读数时,视线要与刻度尺尺面垂直 D、体温计可以用沸水消毒
-
16、如图是每隔0.1s拍摄一次小球运动的频闪照片,其中小球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A、
B、
C、
D、
-
17、下面仪器可以用来测量时间的是( )A、
游标卡尺 B、
日晷 C、
温度计 D、
卷尺
-
18、某同学利用有关器材测量定值电阻的阻值。可选用的器材有电源(电压恒为)、三个滑动变阻器(规格分别为a:“”、b:“”和c:“”)、电流表(有 , 两个量程)、电压表(有 , 两个量程)、开关、导线等。该同学根据甲电路图,进行了正确的实验操作,当滑动变阻器滑片P处于中间位置附近时,电表示数如乙图所示。请你根据以上信息回答问题:(1)、实验中选择的滑动变阻器是(选填“a”“b”或“c”);(2)、乙图中电压表的示数为 , 电流表的示数为A,本次测量的阻值为(精确到);(3)、请根据甲电路图,正确选择电表量程,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完成图丙所示实物图的连接;(4)、该同学进行了实验创新,利用阻值为的定值电阻和电压表等器材,测量的阻值。设计了如丁图所示的电路,经检查无误后进行实验。请将实验过程补充完整:
①闭合开关、 , 断开开关 , 读出电压表的示数,记为;
②保持处于闭合状态,断开开关 , 闭合开关 , 使电压表测(选填“”或“”)两端电压,记为;
③用已知物理量和测量量的符号表示出的电阻,。
-
19、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后,电路中各元件正常工作,两个相同的电流表(均有 , 两个量程)指针偏转的角度相同。一段时间后电流表指针偏转的角度突然变为原来的 , 若定值电阻或出现了断路故障,其它元件均完好。针对故障电路的观察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压表示数为零 B、电流表的示数一定大于的示数 C、一定是电阻出现了断路故障 D、一定是电阻出现了断路故障
-
20、物理学习小组研究电路的特点,一组同学按照甲电路图连接好电路后,闭合开关,电路正常工作,学生电压表V1和V2的指针偏转均如图乙所示;二组同学按照丙电路图连接电路。已知 , 两小组所用的电源和定值电阻均相同,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甲图中电流表示数为0.6A B、的阻值为20Ω C、丙图中,的电流为0.5A D、丙图中,的功率为25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