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如图所示,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 被测物体的长度为。图是某次用实验温度计测热水温度时显示的读数,其值为℃。
-
2、密封的锤形玻璃泡内有少量碘颗粒。如图所示,将玻璃泡浸入热水中,玻璃泡内碘颗粒逐渐消失,同时出现紫红色碘蒸气,这是过程。已知一标准大气下碘的熔点为113.7℃,碘的沸点为184.35℃,这个方案可以防止碘颗粒发生现象(均填物态变化名称)。
-
3、医生正在用听诊器为病人诊病,如图所示,来自患者的声音通过橡皮管传送到医生的耳朵,这样可以提高声音的(选填“音调”或“响度”)。超声波水雾机利用超声波能将水打散而形成白雾,是因为超声波具有(选填“信息”或“能量”)。
-
4、如图,停表的示数为s。
-
5、水是人类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界中的水通过吸热、放热在固态、液态、气态之间转化,形成了雾、雨、雪、露、霜、雾凇等等自然现象,如图所示是水的三态变化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冰雪消融是丙到乙的过程 B、露珠消失是乙到甲的过程 C、雾的形成是丙到甲的过程 D、雨的形成是甲到丙的过程
-
6、如图所示,是学校田径运动会上百米赛跑比赛时发令员对着旁边一块黑色圆形挡板发令的情景,打后,终点计时员应在看到白烟时开始计时。某个终点计时员听到枪声时开始计时,记录的成绩刚好为12s(),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挡板的主要作用是便于终点计时裁判听到发令枪的响声 B、运动员真实的成绩约为12.29s C、看到白烟开始计时,是因为光的传播不需要时间 D、运动员真实的速度约为7.92m/s
-
7、如图所示是四位同学使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的情景,其中温度计的使用方法正确的是( )A、
B、
C、
D、
-
8、在“探究光反射的规律”时,小李进行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1)、他先将平面镜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白色硬纸板放在平面镜上且与镜面保持 , 白色的硬纸板表面应尽可能(选填“光滑”或“粗糙”);(2)、小李让一束光EO贴着纸板射到平面镜上,在纸板上会看到反射光线OF,然后将纸板绕ON向后折,如图乙所示,此时在NOF面上(选填“看到”或“看不到”)反射光线,此时,反射光(选填“存在”或“不存在”);(3)、为了进一步确定此时反射光线的位置,小李将纸板沿PQ剪开,将纸板的上半部分向后折,如图丙所示,发现在纸板右侧的(选填“上部”或“下部”)会看到反射光线。此实验现象说明;(4)、在图甲中,如果让光线逆着OF的方向射向镜面,会看到反射光线沿着OE方向射出,这表明光反射时,光路是。
-
9、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时,小明在分析他自己的实验数据时发现,三组数据的像距都比物距大一些。他认为像距总是比物距大可能与玻璃板的厚度有关。他利用如图所示的器材对此问题进行了进一步的探究。(1)、小明在实验时选玻璃板而不选平面镜,是因为;(2)、小明选择的两支蜡烛A、B应满足的条件是;(3)、小明选择三块厚度不同的玻璃板进行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玻璃板厚度/mm
5
5
5
10
10
10
15
15
15
像距/cm
3.00
5.80
8.70
3.95
6.50
9.35
3.18
5.40
7.85
物距/cm
2.65
5.50
8.35
3.30
5.95
8.72
2.05
4.30
6.90
像距与物距的差值/cm
0.35
0.30
0.35
0.65
0.55
0.63
1.13
1.10
0.95
分析上表数据可得出像距与物距差值和玻璃板厚度的关系是 , 由此可知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应该选择较(选填“薄”或“厚”)的玻璃板;
(4)、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平面镜所成的像都是(选填“实像”或“虚像”),从测量数据可以看出,她们测量像距和物距时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为(选填“1mm”或“1cm”)。 -
10、小华从生活经验出发,猜想“骑自行车下坡时,即使不蹬脚踏板,自行车的运动速度也会越来越大”。为验证自己的猜想,她和小丽利用如图所示的斜面小车进行了实验探究。(1)、小华将斜面的起点设为A,中点设为B,终点的位置设为C。测量的实验数据如下表,请根据表中数据,计算出BC段的平均速度是m/s。
路程s/cm
时间t/s
平均速度v/
AC段
80.0
3.0
0.27
AB段
40.0
2.0
0.20
BC段
40.0
(2)、小华他们通过分析实验数据,得出实验结论:沿斜面下滑的物体速度 , 因此他的猜想是(选填“正确”或“错误”)的。(3)、实验结束后,他们及时进行了反思。小丽建议小华,将长木板和木块组装斜面的方式由甲方式改为乙方式,小丽建议这样做的好处是。 -
11、我国“探索一号”科考船携“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如图所示)进行海洋科考作业,到达某海域静止时,第一次用声呐从海面向海底发出超声波,经过15.01s声呐接收到回声信号。然后“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从海水表面再次向海底发出超声波同时开始匀速下降 15s后听到回声(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500m/s)。求:(1)、第一次声呐发出声音传播的路程;(2)、该海域的深度;(3)、“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下潜的平均速度是多少米/秒?
-
12、如图所示是济南至石家庄铁路客运专线上的济南黄河公铁两用特大桥,其上层为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下层为四线铁路。该特大桥全长约14km,其中主桥约长1800m。某汽车匀速通过该特大桥主桥,用时2min,该汽车的速度是多少m/s?
-
13、夏天小华在湖边游玩赏水时,看到水中有蓝天白云,还有一只蝴蝶飞过; 用A代表小华的眼睛,S'代表水中的蝴蝶,请你画出蝴蝶在空中的实际位置并画出小明看到水中蝴蝶的光路图(保留作图痕迹)。
-
14、在图中根据给出的入射光线,画出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画出水中的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
-
15、小刚用一块较厚的玻璃板M来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如图所示,图中像与像是一次实验中同时看到的两个像,它们的大小(选填“较大”、“较大”或“相等”);小刚按照图中的测量方法,测得 , , 则他所用的玻璃板厚度为cm。
-
16、智能手机的“智慧语音”功能,可以通过声音识别实现对手机解锁,该系统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选填“音调”、“音色”或“响度”)这一特征来工作的。城区步行街上安装了如图所示的噪声监测装置,该装置显示了噪声的(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
17、如图所示,是一个水滴在下落过程中的示意图,小水滴通过AB和BC所用时间均为0.1s,则小水滴由A位置下落到C位置运动的距离是cm。该水滴下落过程是(选填“匀速直线”或“变速直线”)运动。
-
18、如图所示,小叶设计了下面几个实验,目的是研究音调及其影响因素的是( )A、
用硬纸板接触转速相同、齿数不同的旋转齿轮 B、
将泡沫小球放在发声的扬声器纸盆上 C、
用绷直的线做土电话小游戏 D、
用相同的力拨动伸出桌面长度不同的钢尺
-
19、下列关于古诗词中蕴含的物理知识,说法正确的是( )A、赵孟頫《趵突泉诗》——“波涛声震大明湖”中的“震”指的是声音的响度高 B、储光羲《钓鱼湾》——“潭清疑水浅”中的“浅”是由于光的折射产生的现象 C、元好问《济南杂诗》——“西城桥下见游鱼”中的“鱼”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像 D、苏轼《画堂春·寄子由》——“晚湖净鉴新磨”中的“湖”面发生的是镜面反射
-
20、“估测”是物理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下列数据中,比较接近实际的是( )A、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1.2m/s B、共享单车的轮子直径约60cm C、教室门的高度约2m D、橡皮从课桌掉到地上的时间约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