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新能源智能汽车

    2020年9月30日,中国新能源智能汽车产业峰会在广东省佛山市隆重举行。本次峰会提出汽车将实现三大转变:从机械产品向电子信息智能产品转变;从单纯交通运输工具向人类第三空间转变;从单一汽车产业向多产业(汽车产业、电子产业、互联网产业、信息通信产业、交通产业等)融合转变。新能源智能汽车融合汽车制造、计算芯片、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信息通信等多个高新技术产业,具备产业深度融合、技术体系复杂、价值链长,市场规模大等特点,已经成为国际公认的汽车产业发展战略方向。

    如图甲所示是一款新能源智能汽车,车顶覆盖薄膜式太阳能电板;车窗采用智能玻璃,除了可实现调节温度和透明度(折射光照度与入射光照度之比),还具有单向透光功能,可以从车内看到车外景象,而车外看不见车内景象;车身配有多个雷达,充分提高了行车的安全性。

    (1)、汽车雷达启动后发出(选填超或次)声波信号经周边的物体的反射后,可判断车与障碍物的距离;改变按压汽车方向盘上喇叭开关的力度,可改变喇叭发出声音的
    (2)、在车内通过车窗玻璃看到的驾驶员的像是(选填实像或虚像);汽车挡风玻璃是倾斜的,目的是使车内物体通过挡风玻璃所成的像位于(选填上方或下方或正前方),不妨碍司机视线。
    (3)、薄膜式太阳能电板应设计成(选填黑或白色);炎热的夏天智能玻璃的单向透光可以有效减小(选填红或紫)外线对人体皮肤的伤害;
    (4)、冬天行车时,汽车挡风玻璃的(选填内或外)侧容易出现一层白雾,此时应将智能玻璃温度调
  • 2、物理在实际生活和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也可以用于解释很多现象。
    (1)、艺术中乐器。吉他上有粗细长短不同的弦,在演奏时主要获得不同的声音。使用电子琴模拟吉他的声音,主要模拟吉他声音的;(以上两空填声音的特性)
    (2)、环保监测。噪声污染是当今社会的四大污染之一,噪声监测是环保部门监测项目之一。街头的噪声检测仪是用于监测噪声的(填声音的特性),若一辆大货车驶向检测仪,其数值会(变大/变小/不变);
    (3)、医疗中冷冻除疣。用棉签蘸液氮直接接触患处,液氮迅速 , 使患处皮肤组织的水迅速成固态而祛除;(以上两空填物态变化名称)
    (4)、健康生活。电焊工人戴的面罩除了防止火星溅到人脸,还可以防止对眼睛的伤害;牙医借助小镜子可以看到牙齿背面,这是利用了光的
  • 3、一个自动扶梯在40s内可以把站在扶梯上的人送到楼上,如果扶梯停开.人走上去需要120s , 那么当人仍以原来的速度沿着开动的扶梯走上去,则需要多少时间?
  • 4、小明分别采用图甲、乙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蜡烛、冰的熔化特点。

    (1)如图甲所示实验装置的组装顺序应为 (填“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

    (2)探究时采用“水浴法”,而不直接用酒精灯加热,除了能减缓升温速度,还能使试管

    (3)图乙中温度计的示数为

    (4)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两者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丙所示,其中蜡烛的图像是图 (填“①”或“②”):图①中bc段对应的时间内,试管内物质 热,温度 ;物体呈 (填“液态”、“固态”或“固液并存”);

    (5)由此实验可知,冰是 (填“晶”或“非晶”)体。

  • 5、在探究影响音调的因素实验中,小明将直尺一端压在桌面上,另一端伸出桌面。

    (1)拨动直尺,观察到直尺伸出桌面的部分在振动,同时听到直尺拍打桌面发出的声音,这是由于小明采用了图所示的实验操作方法;

    (2)小明规范实验操作后,拨动直尺,观察到直尺在振动,同时听到了直尺发出的声音,接着减小直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再次用同样的力拨动直尺,小明观察到直尺的振动变快,直尺发出声音的音调变 , 说明音调与(选填“振幅”或“频率”)有关;

    (3)小明保持直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一定,发现用更大的力拨动直尺,听到直尺振动的声音更响,这是因为直尺(选填“振幅”或“频率”)越大,声音的越大。

  • 6、
    (1)、如图所示,光线AO与水面成45°角射在水面上,请在图中画出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大致位置;

    (2)、光源S发出的一束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经过A点,试画出这条光线的位置;

    (3)、请在图中画出对应的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

  • 7、如图所示为光在空气和玻璃间传播的情况,由图可知,入射光线是 , 折射角是 , 空气在侧。

  • 8、在我国首次“太空授课”中,女航天员王亚平制造了一个小水球,我们看到了她在水球中的“倒影”,通过水球看到王亚平的像是(选填“实像”、“虚像”),水球相当于(选填“平面镜”、“凸透镜”、“凹透镜”),根据这个成像原理可制作。(选填“照相机”、“放大镜”、“幻灯机”)
  • 9、甲、乙两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从图中给出的信息,我们可以判断出物质是晶体,该晶体的熔点是℃,该晶体在加热第20分钟时处于状态。

  • 10、我市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在200米的基础上新增实心球、立定跳远等自选项目。

    (1)体育考试中,小明听见小华喊他“加油”,他是根据声音的来判断的是小华;

    (2)小明跑200m,所用时间刚好是25s,则他跑步的平均速度为m/s;

    (3)小刚在跑200m时,看到跑道旁边的树木往后退,这种情景是以作为参照物。

  • 11、医生通过听诊器给患者诊病,是利用了声可以传递(选填“信息”或“能量”)的性质,来自患者的声音通过橡皮管传送到医生的耳朵里,这样可以增大声音的(选填“音调”或“响度”)。我们在医院里还经常看到如图所示的“静”字,这是为了从控制噪声。

       

  • 12、如图所示,铅笔的长度是cm;温度计的示数为℃;停表的示数为s。

  • 13、如图,请判断甲、乙两船的运动情况   (       )

    A、甲船可能向右运动,乙船可能静止 B、甲船可能向右运动,乙船可能向左运动 C、甲船可能向右运动,乙船一定向左运动 D、甲船一定向右运动,乙船可能向左运动
  • 14、阳春三月,甜城湖畔,绿树红花与湛蓝的天空倒映在清澈的沱江水中,如同美丽的油画一般。如图所示,这是小明去游玩时拍摄的一张照片,关于其中的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桥在水中的倒影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 B、波光粼粼的水面是光源 C、湖水越深,树在水中的像到水面的距离越大 D、绿树红花是因为树叶和花分别吸收了绿光和红光
  • 15、小松对本学期所学的光学成像实例进行了分析实例:①潜望镜中看到的景物的像;②针孔照相机内所成的像;③放大镜看到的物体的像;④照相机中所成的像;⑤幻灯机屏幕上所成的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反射成像的有②③⑤ B、折射成像的有①③⑤ C、属于实像的是②④⑤ D、属于虚像的是①③④
  • 16、如图所示,是小轿车在某段时间内的路程一时间图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在整个7s时间内,小轿车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B、0~2s5~7s时间内,小轿车的平均速度相同 C、0~5s内,小轿车的平均速度是0.4m/s D、0~7s内,小轿车的平均速度是1.5m/s
  • 17、一辆沿平直公路匀速行驶的汽车,在距前面山脚隧道口360m的A处鸣笛,经过2s后在B处听到回声。若汽车长度忽略不计,已知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为340m/s,求:

    (1)、鸣笛声从发出到反射传回驾驶员耳中通过的路程。
    (2)、汽车行驶的速度。
    (3)、听到回声后,汽车行驶到隧道口还需要多长时间。
  • 18、深中通道是世界级“桥、岛、隧、水下互通”跨海集群工程,主线长24km,其中海底隧道部分长6800m,主线限速为100km/h,如图所示。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当汽车以最高限速行驶,通过深中通道全程需要多少时间?
    (2)、若一辆汽车通过海底隧道耗时4min,请通过计算说明该车是否超速。
    (3)、一车队以82km/h的速度完全通过通道主线,所用时间为0.3h,该车队的长度为多少m?
  • 19、在学习演奏二胡的过程中,小明发现琴弦发出的声音音调高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他决定对此进行研究,经过和同学们的讨论提出了以下几种猜想:

    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

    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

    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和同学们找到了如表所列4种规格的琴弦,进行实验。

    编号

    材料

    长度(cm)

    横截面积(mm2

    A

    尼龙

    55

    1

    B

    尼龙

    55

    0.5

    C

    尼龙

    80

    1

    D

    镍合金

    0.5

    (1)、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编号的两种规格的琴弦进行实验;小明选择编号A、C是为了验证猜想
    (2)、在验证猜想三时,小明发现粗心的同学没有把表中的数据填全,表中①的数据
    (3)、小明在这个探究实验中,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是
  • 20、如图所示是“测量小车运动的速度”的实验装置,实验时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滑下,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求出不同路段的平均速度。

    (1)、该实验的原理是
    (2)、实验时,为使小车在斜面上运动的时间长些,便于测量,应适当 (填“增大”或“减小”)斜面的倾斜角度。
    (3)、小车从A点到C点的路程sAC cm,小车在AC段的平均速度vAC m/s。
    (4)、实验中,上半程sAB的平均速度为vAB , 下半程sBC的平均速度为vBC , 则vBC (填“>”或“<”、“=”)vAB
    (5)、为了测量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某同学让小车从B点由静止释放,测出小车到达C点的时间,从而计算出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他的做法 (填“正确”或“不正确”)。
上一页 82 83 84 85 86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