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仪仗方队

    2019年10月1 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10 时 43 分,空中护旗梯队拉开了阅兵分列式的序幕,随后,20架直升飞机组成巨大的“70”字样,象征中华人民共和国走过70年光辉历程。紧接着,仪仗方队高擎党旗、国旗、军旗,迈着雄健的步伐通过天安门广场,接受祖国和人民的检阅(如图)。气势如虹的各种方队,高喊着“能打胜仗”的誓言,展示了忠诚卫士的使命担当。

    (1)仪仗方队从天安门前走过,队伍看上去整齐划一,现场的观众能从不同方向看到这一场景,是由于光发生了(选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的缘故。

    (2)在天安门广场,现场观众听到的飞机轰鸣声是通过传到观众的耳中的,观众听到飞机轰鸣声,立刻抬头观看,说明声音可以传递(选填“信息”或“能量”)。

    (3)在阅兵式上,军乐团中吹长号的号手通过拉动滑管改变吹出声音的(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看着威武的人民军队,听着雄健的脚步声,观众心中充满了对祖国强盛的自豪感,对于观众,这脚步声是(选填“乐音”或“噪声”)。

  • 2、甲、乙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同时朝相同方向做直线运动,其st图象如图1所示:

    (1)对于甲物体,以下判断正确的有:(选填以下对应的字母);

    A.在0~10s内做匀速直线运动

    B.在10~20s内静止

    C.在20~25s内做加速直线运动

    (2)请在图2中画出乙物体0~15s内的vt图像。

  • 3、206班谢翁同学在我校运动会60米决赛中打破八年级校纪录。测得他在30m处的速度是8m/s,8s末冲过终点时的速度为10m/s,则他全程内的平均速度约为m/s。

  • 4、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光与声一样都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B、光年是天文学上表示长度的单位 C、月亮是常见的天然光源 D、光线是真实存在的带箭头的直线
  • 5、下列有关声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频率为256Hz、512Hz的两种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相等 B、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大 C、物体振动幅度越大,其发出声音的传播速度越大 D、一个物体振动发声,其回声在空气中传播得比原声慢
  • 6、如图所示,记录了甲、乙两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时,在某段时间内的运动过程。关于甲、乙两车的运动情况,说法正确的是(       )

    A、前10s内甲车运动的路程小于乙车运动的路程 B、乙车在前30s内的平均速度为30m/s C、乙车一定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D、甲、乙两车在40s内的平均速度相同
  • 7、黔南州平塘大桥是世界上最高的混凝土桥塔,被业界誉为“天空之桥”,如图甲所示。这座三塔双索面叠合梁斜拉桥全长为2135米,桥塔采用钻石形设计,主塔高达332米,桥面距河面高度差约300米。其宏伟的桥塔和独特的设计,不仅为当地的交通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也成为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和著名的地标性建筑。已知货车在桥面上行驶时限速90km/h。

    (1)、一辆长为15m的货车由静止开始驶入大桥,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第15s~25s这个时间段内,货车运动的路程是多少米?
    (2)、如果货车以恒定速度完全通过此桥,至少需要多少秒?
    (3)、某货车以20m/s的速度在桥面上匀速直线行驶到某处时进入超声测速区域,如图丙所示。当该车运动到A处时,测速仪刚好向该车发出一超声波信号,4s后接收到从该车返回的信号。已知超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则A处到超声测速仪的距离是多少米?
  • 8、科技是国之利器,也是国家实力的重要体现。在2024年9月2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向太平洋公海海域发射携载模拟弹头的洲际导弹,洲际导弹在爆炸时会释放出大量的热。这次洲际导弹的成功发射,是中国科技实力的体现,它不仅是一次军事训练,更是一次向世界展示中国科技力量的庄严宣告。已知:洲际导弹的速度可达到30马赫,发射区域到指定海域的直线距离是1.2×104千米。(假设洲际导弹沿直线运动,计算时可取30马赫≈3×104km/h)

    (1)、洲际导弹从发射区域发射到指定海域需要多少分钟?
    (2)、高速运行的洲际导弹到达海上,与海水接触时爆炸会使水面产生大量“白气”。请解释水面上产生“白气”的原因。
  • 9、在学习小提琴的过程中,小明和同学们发现弦乐器的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受很多因素的影响。他们决定对这种现象进行探究,经讨论后提出以下猜想:

    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

    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

    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

    为了验证以上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一些不同规格的琴弦,规格如表所示:

    编号

    琴弦的材料

    琴弦的长度

    琴弦的横截面积/mm2

    40

    0.5

    (a)

    (b)

    60

    1.0

    尼龙丝

    40

    0.5

    (1)、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用编号分别为的两根琴弦进行实验。
    (2)、如果选用①②可以验证猜想二,选用②③可以猜想三,表格中空白处的数据分别是:

    (a)

    (b)

    (3)、选用编号为①③的两根琴弦(选填“能”或“不能”)验证猜想二,因为
  • 10、在“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中,某小组采用了一带有刻度尺的长木板,搭建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1)、该实验的原理是(填写公式)。需要用到的测量工具有刻度尺和
    (2)、实验中为了测量小车通过AB段的平均速度,在B点放置了一金属片,其好处是
    (3)、将金属片放到C点,使小车从A点由静止释放,测得小车通过AB段所用时间为2s,测量出小车从A点到C点用时3.2s,则小车在AC段的平均速度(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小车在AB段的平均速度。
    (4)、下列选项是小组的成员分别画出的小车从A点到C点的s-t图像的大致情况。其中与事实相符的是                  
    A、 B、 C、 D、
  • 11、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实验中,a、b两组同学在同一间教室里分别用如图甲所示的相同装置进行实验。当水温达到90℃时,每隔0.5min记录一次温度,并根据实验数据分别绘制了如图丙所示的图像。

    (1)、开始实验时,烧杯中装入适量的热水而不是冷水的目的是(选填“增长”或“缩短”)实验时间;
    (2)、实验中某一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温度计的示数为℃;
    (3)、由图丙可判断水的沸点为℃;水在沸腾的过程中,温度
    (4)、a组的小明观察到水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的上升情况如图丁、戊所示,其中图是水在沸腾时的情景。
  • 12、我们在家煮面条时,煮锅上方的油烟机在未开启时表面会出现水雾。水雾是怎样形成的?过一会儿水雾消失了又是为什么呢?
  • 13、将一装有10℃水的水盆放入10℃的恒温冷库室中,0~t1期间水放热降温,t1~t2期间水放热凝固成冰,t2~t3期间冰放热降温直至室温。请在如图所示的坐标系中画出0~t3时间内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气压为标准大气压)

  • 14、使用不同力度两次敲击同一音叉时,同一设置的示波器获取两列声波波形图。一次重敲的声波波形图如甲所示,请你在图乙中画出轻敲时的大致声波波形图。

  • 15、学校组织“安全教育活动”,消防员给同学们介绍二氧化碳灭火器的使用方法。当按下阀门,灭火器会喷出液态二氧化碳。它是利用液态二氧化碳(填物态变化名称)吸热来(选填“升高”或“降低”)易燃物温度的。
  • 16、学校在举行防震逃生演练,同学们听到广播中的警报声迅速离开教室, 说明声音可以传递(选填“信息”或“能量”)。
  • 17、如图所示,在“祝融号”火星车的顶部,有一个集热器,里面装有一种叫“正十一烷”的物质。该物质在白天温度较高时为液态,夜间温度较低时会变为固态。这说明从白天到夜间,“正十一烷”会发生(填物态变化名称)。

  • 18、如图所示,某同学利用刻度尺测量一块橡皮的宽度,该同学使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为cm,该橡皮的宽度为cm。

  • 19、对以下诗句中涉及到的物理现象分析正确的是(     )
    A、“独钓寒江雪”——雪是水蒸气放热凝华形成的 B、“露似珍珠月似弓”——露是冰吸热熔化形成的 C、“云开雾散旭风暖”——雾是水吸热汽化形成的 D、“月落乌啼霜满天”——霜是水蒸气放热凝固形成的
  • 20、下列实验和实例中,能说明声音的产生条件的是(     )

    ①把发声的音叉放进水盆里,看到溅出水花;

    ②二胡发声时用手按住琴弦,二胡就不发声了;

    ③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比较两次发出声音的不同;

    ④在月球上的两位航天员,不通过无线电设备,无法直接说话进行交流。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上一页 73 74 75 76 77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