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某小组在探究光的反射的实验中
(1)在“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实验中,
①把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张纸板ENF竖直地立在平面镜上,纸板上的直线ON于镜面,如图甲所示。
②实验时,使一束光EO与平面镜夹角为射到O点,经平面镜反射,沿另一个方向射出,此时,反射角大小为。
③如图乙所示,把纸板NOF绕ON向后折,在纸板上看不到反射光。这表明: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内。
(2)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
①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是为了便于确定像的。
②如图丙所示,把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面,再拿一支外形相同但不点燃的蜡烛B竖立着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大小相等,这种研究方法是物理学中常用的(选填“控制变量法”或“等效替代法”)。
③将光屏放在蜡烛A的像的位置,直接观察光屏,光屏上没有呈现蜡烛A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
2、在“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实验中,保持定值电阻R不变,小明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图并进行实验。
数据序号
1
2
3
4
5
电压U/V
1.2
1.6
1.8
2.0
2.4
电流I/A
0.12
0.16
0.18
0.20
0.24
(1)、连接电路前,电流表有示数,应该对电流表进行。(2)、连接完电路,实验前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移至端。(3)、某次实验中,电流表指针偏转如图乙所示,示数为A。(4)、实验测出五组数据记录在表格中,为了找到电阻一定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应该怎样处理数据?(列举一种方法即可)。 -
3、如图所示,用细线将小球悬挂在斜面上,请画出小球所受的重力和小球对斜面压力的示意图。
-
4、如图,拧动燃气灶的点火装置后,天然气和空气在进口处混合流向燃烧头被点燃,天然气不会从进口处外泄,因为天然气的喷入导致进口处的天然气流速(选填“大”或“小”),所以压强小于大气压强。
-
5、《本草纲目》记载:“琥珀如血色,以布拭热,吸得芥子者真也”。“拭”指摩擦,“以布拭热”是通过(选填“做功”或“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琥珀的内能。
-
6、利用如图所示的“搬重物利器”搬运大件家具时,先用金属棒撬起家具,再将带有滚轮的底座放入家具底部,便可以轻松移动家具。其中,金属棒是(选填“省力”“费力”或“等臂”)杠杆,而底座装有滚轮是为了减小摩擦。
-
7、如图甲所示电路,闭合开关S后,将滑动变阻器R2的滑片P从一端滑到另一端,R1、R2的U-I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滑动变阻器R2的最大阻值为 B、R1的阻值为 C、U3+U1=U4 D、滑动变阻器R2向右滑动时,电压表V2示数变化量的绝对值与电流表示数变化量的绝对值的比值不变
-
8、光导纤维在当今的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图,光导纤维在传递信息时,光从内芯的一端传输到另一端,其原理应用了光的( )A、折射 B、反射 C、色散 D、直线传播
-
9、端午节划龙舟是传统的习俗,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细心的小桂发现划龙舟的船桨是碳纤维做成的,其原因是碳纤维( )A、导热好 B、可导电 C、密度小 D、耐高温
-
10、如图所示,小五同学设计了一种烟雾报警装置,R0为定值电阻,R为光敏电阻,其阻值随激光的光照强度减弱而增大。当电路中电流小于或等于0.2A时,烟雾报警器报警。若S闭合后,当电流从0.2A变化为0.5A时,光敏电阻R的电功率从3.2W变化为2W,在此变化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烟雾浓度逐渐减小时,电压表的示数变大 B、电源电压为20V,R0的电阻为40Ω C、当电压表的示数为4V时,烟雾报警器报警 D、R0消耗的电功率变化了8.4W
-
11、如图甲所示电路,已知R1=6Ω,R2=10Ω,当闭合开关后,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电源两端电压为 V,通过电阻R2的电流为A。
-
12、小红到超市买了一瓶矿泉水,喝了几口之后,与原来相比,瓶内矿泉水不变的物理量是( )A、质量 B、体积 C、密度 D、无法确定
-
13、如图所示,电路中各电路元件完好无损,若让两只灯泡L1和L2均正常发光且互不影响,则①的位置是表 ,则②的位置是表,则③的位置是表。
-
14、如图所示为一件手臂骨骼模型,当指示灯点亮时,骨骼模型动起来,栩栩如生。电路设计要求为:只闭合开关 , 仅指示灯亮;再闭合开关 , 指示灯亮,电动机M转动;断开开关 , 指示灯熄灭,电动机M停止转动,满足该设计要求的电路是( )A、
B、
C、
D、
-
15、兰兰同学在测量矿石密度时,发现矿石无法放入量筒中,于是她利用如下方法测量:
(1)用天平测出小石块质量 , 在烧杯中放入适量的水,用天平测出水和烧杯的总质量;
(2)用细线拴住小石块,将小石块浸没水中,在水面到达的位置上作标记,再将小石块从水中取出;
(3)向烧杯中加水到标记处,再用天平测出此时水和烧杯的总质量 , 则此次烧杯中又加水质量是(选填“>”、“=”或“<”);
(4)求小石块密度(已知);
(5)按照此过程测出的小石块密度与真实值相比结果(选填“偏大”、“偏小”或“相同”)。
-
16、某小组在探究光的反射的实验中:(1)、在“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实验中:
①把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张纸板竖直地立在平面镜上,纸板上的直线于镜面,如图甲所示;
②实验时,使一束光与平面镜夹角为射到点,经平面镜反射,沿另一个方向射出,此时,反射角大小为;
③如图乙所示,把纸板绕向后折,在纸板上看不到反射光,这表明: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内。
(2)、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①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是为了便于确定像的;
②如图丙所示,把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面,再拿一支外形相同但不点燃的蜡烛B竖立着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大小相等,这种研究方法是物理学中常用的;(选填“控制变量法”或“等效替代法”)
③将光屏放在蜡烛A的像的位置,直接观察光屏,光屏上(选填“能”或“不能”)呈现蜡烛A的像。
-
17、在做“观察水沸腾”的实验时:(1)、A组同学用的是如图甲所示装置,他们测出的水温将偏(填“高”或“低”);(2)、图乙是B组同学在实验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此时水的温度是℃;(3)、B、C两组同学虽然选用的实验装置相同,但将水加热到沸腾用的时间不同,他们绘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丙所示。分析图象可知:水的沸点是℃,当时的大气压(选填“<”、“>”或“=”)1标准大气压;B、C组得到b、c两种不同图象的原因可能是的质量较大(选填“b”或者“c);(4)、时刻后,若继续加热,温度计的示数(填“不变”、“降低”或者“升高”)。
-
18、如图所示,物理兴趣小组“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1)、首先调整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在 , 目的是使像成在光屏的;(2)、如图甲,让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凸透镜的焦;(3)、当蜡烛、凸透镜、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乙时,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利用此时凸透镜成像的特点制成的光学仪器是(选填“照相机”、“放大镜”或“投影仪”)。若实验过程中挡住凸透镜的一半,像的完整程度(选填“会”或“不会”)受影响;(4)、在图乙所示的情况下,将蜡烛向左移动2厘米,光屏上的像会变模糊,为了使像重新变清晰可以在凸透镜的左侧放置一个透镜;(5)、在图乙所示的情况下,将蜡烛移到刻度处,若想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选填“左”或“右”)移动,像将(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
19、工人师傅常使用一种激光水平仪(如图甲),其内部有一个能自由摆动的重锤,重锤上安装了一个经光学原件转变成水平和竖直的十字光源(如图乙)。经过分析,该装置是利了重力方向总是的。
-
20、如图所示,图甲中用扳手拧螺母时,在A位置比在B位置拧更容易些,这表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有关;图乙中,小明坐在小船上,用力把另一艘小船推开,他自己坐的船(选填“会”或“不会”)动。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