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如图甲所示,将一圆柱体木块用细线栓在没有水的容器底部,然后向容器中逐渐加水。图乙是木块所受浮力随容器中水的深度变化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木块的重力为10N

    ②木块的底面积为100cm2

    ③木块刚好浸没时,木块底部所受液体压强为1600Pa

    ④木块的密度为0.6×103kg/m3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 2、为了把一个重1000N的圆筒搬上车厢,工人用长木板搭个斜面,将绳子一端系在斜面顶端,使绳子绕过圆筒用力F拉绳,使圆筒以0.1m/s的速度沿斜面匀速滚上去,如图所示。已知斜面高H=1.5m,长L=4m,若这个装置的机械效率为75%。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拉力F做的功是4000J B、拉力F的大小是250N C、拉力做功的功率是25W D、斜面对圆筒摩擦力是375N
  • 3、如图甲中的球形石墩,小致用图乙的方式移动它。关于小致的做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省功 B、省力 C、费力 D、省距离
  • 4、在跳台滑雪运动的示意图中,虚线表示运动员从助滑开始,直到下落至着陆坡的运动轨迹。在运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以跳台为参照物,运动员是静止的 B、从A位置到B位置,运动员的机械能不变 C、在最高点C位置时,运动员受到的合力为0 D、从C位置到D位置,运动员的动能增大
  • 5、如图所示,完全相同的两个物体分别放在甲、乙两种不同液体中静止后,甲液体中物体沉底,乙液体中物体悬浮,两容器中液面相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液体的密度:ρ B、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p=p C、物体受到的浮力:F=F D、物体排开液体的质量m<m
  • 6、如图所示,在大试管中盛满水,将一个小试管插在大试管中,然后倒置,小试管在水流出时不下落反而上升,主要依靠的是(     )

    A、小试管的惯性 B、大气压强 C、手的吸引力 D、两试管间的相互吸引
  • 7、如图所示是运动员比赛时场景,下列实例中不属于增大摩擦的是(  )

    A、图甲足球比赛守门员戴有花纹的手套 B、图乙单杠比赛过程中运动员握紧单杠 C、图丙体操运动员在手和器械上涂镁粉 D、图丁冰壶运动员用冰刷不断地刷冰面
  • 8、估测是物理学习中一种非常重要的能力,下列估测符合实际的是(  )
    A、一个中学生对地面的压力约为60N B、将一个鸡蛋举高1m所做的功约为50J C、家用小汽车的功率约为100kW D、现在考室内的大气压约为2×105Pa
  • 9、在“连接串联电路”的实验中,实验电路如图所示。

    (1)、在连接电路时,开关应该处于状态.
    (2)、连接好电路后闭合开关S,小慧发现 L1、L2两只灯泡都不亮,她用手按一下灯泡L1 , L2仍然都不亮,再按一下灯泡L2 , 两灯都亮,松开手两灯又不亮,则故障可能是               
    A、L1灯丝断了 B、L2灯丝断了 C、L1短路 D、L2与灯座接触不良
    (3)、小莉又想研究“在并联电路中,开关的位置是否会影响它的控制作用”,于是她找来了器材并按如图所示电路连接实物进行实验。

    ①把开关只连在a处时,闭合、断开开关,发现它可以控制(选填“L1”“L2”或“L1和L2”)

    ②把开关只连在b处时,闭合、断开开关,发现它可以控制L1 , 把开关再只连接在c处,闭合、断开开关,发现它可以控制(选填”L1”“L2”或“L1和L2”)

    【实验结论】通过以上实验分析得出结论:在并联电路中,干路开关控制 , 支路开关控制

  • 10、小明用图甲装置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记录数据如表格所示: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温度/℃

    86

    88

    90

     

    94

    96

    96

    96

    96

    (1)、0~4min温度计内液体的体积(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发现温度计管壁模糊,这是因为发生了(填物态变化名称)。第3min时的温度计示数如图甲,水温为℃。
    (2)、图乙中(选填“A”或“B”)是水沸腾时的气泡变化情况。
    (3)、根据表格,在图丙坐标系中画出水的温度与时间图象
    (4)、本次实验中水的沸点是℃。
  • 11、如图所示,在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中:

    (1)、实验时所用温度计是根据性质制成的;
    (2)、为了便于记录各时刻的温度值,小明应选用(选填“甲”或“乙”)装置来进行实验,安装装置时应该(由上到下,由下到上),乙装置中水浴法加热的作用是
    (3)、如图丙所示,是小明根据实验数据做出的加热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分析图象可知,冰的熔点是℃;
    (4)、通过实验可知,冰熔化过程中温度 , 但要继续热。
  • 12、如下图所示,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

    (1)、选用的器材除小车、木板、垫块和金属挡板外,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刻度尺和
    (2)、实验时应使斜面的坡度小些,这样做的目的是
    (3)、测得小车通过AB段的时间tAB=1.6s , 通过AC段的时间tAC=2.4s , 小车从A点运动到C点全程经过的路程为cm,则小车在AB段的平均速度vAB=m/s;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小车做的是(选填“匀速直线运动”或“变速直线运动”);
    (4)、在测量小车到达B点的时间时,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测得AB段的平均速度vAB会偏(选填“大”或“小”);
    (5)、为了测量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某同学让小车从B点由静止释放,测出小车到达C点的时间,从而计算出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他的做法(选填“正确”或“不正确”)。
  • 13、按要求完成下列作图;

    (1)、如图所示,是一只温度计的局部示意图。当温度为-6℃时,请用笔将细管内的水银部分涂黑。
    (2)、完成光路,并标出反射角的度数。
    (3)、如图,小玲利用一块平面镜,将正午时分直射的太阳光引入一根水平管道内,请在图中画出平面镜的位置。
  • 14、实施人工降雨,飞机在高空投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干冰进入冷云层,就很快变成气体,这是现象,这一过程要(填“吸收”或“放出”)大量的热,使空气的温度急剧下降,于是高空中水蒸气便成小冰粒。这些小冰粒逐渐变大而下降,遇到暖气流成为雨点降落到地面上。
  • 15、如图为甲、乙两种物质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知,属于晶体的是(选填“甲”或“乙”)物质;乙物质在BC段处于态,且温度(选填“升高”“降低”或“保持不变”)。

  • 16、小明用A、B两把尺测物体的长度,如图甲应该选择尺的读数作为测量结果,物体的长度为cm。小明用秒表测量时间,如图乙所示时间为s。

  • 17、测量温度时,A、B、C三位同学按如图甲所示的方法读数,其中正确的是(填字母),如图乙所示,两支温度计的示数分别(a)℃;(b)℃。

       

  • 18、如图所示,下列图象中,能正确描述液体凝固成晶体的图象是(  )
    A、 B、 C、 D、
  • 19、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
    A、人正常体温约为37.8℃ B、初中物理课本的长度约为26cm C、人步行速度约是5m/s D、正常人脉搏跳动10次所用的时间约为1min
  • 20、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汽车发动机

    汽油机发动机是很多汽车的动力源。其发动机的输出功率和排量有关。排量又称工作容积,指活塞一个冲程中活塞在气缸内通过的容积,它取决于活塞的面积和活塞上下运动的距离(如果发动机有多个气缸,所有气缸“工作容积”之和称为发动机排量)。通常汽车多用的是四缸发动机,图甲所示为发动机的4个气缸(图中标注1、2、3、4),通过连杆把4个气缸的活塞连在一根曲轴上。各个气缸的做功过程错开,在飞轮转动的每半周里,都有一个气缸在做功,其他三个气缸分别是另外三个冲程,所以汽车发动机的一个完整工作循环包含有四个做功冲程,所以气缸越多的汽车,其动力越平稳连续。汽车吸气时,吸入的是汽油与空气的混合体。下表为一发动机的主要性能指标,空燃比指气缸内空气和燃油的质量比。

    排量

    2.0L

    气缸内汽油和空气混合气体的密度

    1.3kg/m3

    发动机最大功率

    92kW

    最大功率时发动机转速

    5000r/ min

    空燃比

    12:1

    汽油的热值

     4.6×107J/kg

    (1)、四缸发动机常用水来充当冷却剂,原因是;为适应严寒地区,在水中加入一种防冻液,使水箱的水有效地降低(沸点/凝固点);
    (2)、在排量一定的情况下,四缸发动机比单缸发动机具有(选填“功率大”或“动力连续”)的优势;
    (3)、图甲中气缸做功冲程的点火顺序为1-3-4-2,1号气缸在做功冲程,4号汽缸是____冲程;
    A、吸气 B、压缩 C、排气
    (4)、如图乙,一四缸发动机每个汽缸的工作容积均为 V,做功冲程中燃气对活塞的平均压强为p。该四缸发动机中,一个气缸在一个做功冲程中燃气对活塞所做的功 W=
    (5)、根据表中的参数,发动机以最大功率工作时,发动机的效率为
上一页 211 212 213 214 215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