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下列估测符合实际的是
    A、中学生正常步行速度约为5km/h B、一枚一元硬币的质量约为6mg C、教室内一盏日光灯额定功率约为400W D、中学生从一楼走到三楼做功约为300J
  • 2、实施人工降水的一种方法是通过飞机在高空云层中播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使云层中的水蒸气变成小冰晶或小水滴,小冰晶、小水滴增多形成降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干冰在云层中要放出大量热量 B、干冰在云层中汽化成二氧化碳 C、云层中的水蒸气凝华成小冰晶 D、云层中的水蒸气凝固成小水滴
  • 3、如图所示,日晷是我国古代的一种计时工具,通过观察直杆在太阳下影子的位置就可以知道时间.下列现象的成因与日晷工作原理相同的是

    A、水中的倒影 B、树荫下的光斑 C、空中的彩虹 D、“放大”的邮票
  • 4、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能在液体中传播 B、声音的频率越高响度越大 C、人耳可以听到超声波 D、禁止鸣笛是在传播途中控制噪声
  • 5、儿童乐园有一个孩子们热衷的“水上行走球”游乐项目。游戏者被关进了一个直径2.5m的大塑料球中,充气后封闭起来,然后连人带球被推进水中,游戏者在球中玩耍时,球始终浮在水面,如图所示。已知水的密度为1.0×103kg/m3 , 塑料球和球内气体的质量共计为15kg,若某次游戏中游戏者的质量为55kg,g取10N/kg,求:

    (1)、在水面下10cm深处的压强大小;
    (2)、塑料球(内有游戏者)在水中所受的浮力大小;
    (3)、塑料球(内有游戏者)排开水的体积大小。
  • 6、小明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探究杠杆平衡条件”,杠杆上相邻刻线间距离相等。

    (1)、杠杆在甲图所示的位置静止时,杠杆(选填“是”或“不是”)处于平衡状态;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选填“左”或“右”)端调节;
    (2)、如图乙所示,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后,在A点挂两个钩码,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所示,为N;
    (3)、多次改变支点左侧的钩码个数,并使杠杆始终在水平位置平衡。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所示,分析实验数据可得出结论:;(用表格中的字母表示)

    实验次数

    阻力F2/N

    阻力臂l2/cm

    动力F1N

    动力臂l1/cm

    1

    1

    4

    2

    2

    2

    2

    3

    3

    2

    3

    2

    6

    3

    4

    (4)、保持图乙弹簧测力计悬挂点不变,当弹簧测力计改为斜拉如图虚线所示时,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5)、小明利用杠杆原理,仅用弹簧测力计就和爸爸一起测出了一头小象的质量。如图丙所示,测量时用一根长为12m的槽钢作为杠杆,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为100N,测得l1为6m,l2为5cm,不计铁笼质量,小象的质量为t。(g取10N/kg)
  • 7、如图所示,在“探究物体的动能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将小钢球从高度为h的同一斜面上由静止开始滚下,推动同一小木块在木板上向前移动一段距离S后停下。完成甲、乙、丙所示的三次实验,其中hA=hC>hB,mA=mB<mC

       

    (1)、小钢球在滚下斜面的过程中,它的转化为动能,其动能大小是通过大小来反映的,这里用到了物理学研究问题时的法;
    (2)、分析比较两组实验可得出物体的动能与质量的关系;
    (3)、某学习小组同学做丙实验时小木块被撞后滑出木板,A同学建议换用表面相同但长度较长的木板,B同学建议换质量较大的木块,C同学建议换用质量比前两次实验较小的钢球。

    你认为不恰当的是同学的建议。

    (4)、有同学将实验装置改装成如图丁所示。利用同一铁球将同一弹簧压缩不同程度后由静止释放,撞击同一木块,比较木块在木板(足够长)上滑行距离,能否研究铁球的动能大小与速度的关系?(选填“能”或“不能”)。

       

  • 8、完成下列有关浮力的实验探究题。

    (1)、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时的部分操作及装置静止时测力计指针的位置如图所示,图乙中测力计的示数为N,A所受到的浮力N;由如图甲、乙、丙所示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在相同时,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跟有关;
    (2)、由如图丙、丁所示实验得出的结论是:物体相等时,浮力大小与有关;
    (3)、由图中提供的数据,A在盐水中受的浮力N,可以求出盐水的密度为kg/m3
  • 9、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实心物体静止在水平面上,甲为底面积4cm2、 高20cm的均匀柱状体,乙为边长6cm的正方体。当沿水平方向截取不同高度的甲物体,并平放在乙物体正上方时,甲、乙对地面的压强p随截取的高度h的变化如图中图线所示,由题目给定的信息可知甲乙两物质的密度之比为ρ: ρ=。 当截取高度为h1=cm时,甲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与叠加后乙对地面的压强相等。

  • 10、踢毽子时,毽子离开脚后会在空中向上运动一段时间,是因为毽子具有;最后它落回地面是受到的缘故。
  • 11、小华家住30楼,要乘坐电梯上楼回家,若电梯加速上升时对他的支持力是700N,小华的质量为60kg,则小华此时所受重力与支持力的合力大小为N,方向。(g取10N/kg)
  • 12、如图所示,桔槔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汲水工具。在竖立的架子上支起一根长直杆,直杆的一端用绳子悬挂水桶,另一端用绳子悬挂石块作为配重。人用力向下拉绳,将桶放入井内打水,松手后这桶水在配重的作用下被向上提起(不计摩擦和直杆自重)。下列关于桔槔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人向下拉绳时,该机械可以省力 B、将配重向右移,可以提起更重的水 C、水桶上升过程中,配重的重力势能增大 D、提取一桶水比提取半桶水的机械效率要高
  • 13、如图所示,是一物体在一水平面上运动的v-t图像。从t=0开始,下列关于这个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物体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 B、物体在0-9s内通过的路程是18m C、从5s-11s的过程中,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不变 D、t=8s时,若物体所受拉力为2N,则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于2N
  • 14、电影《哪吒》中,毽子是“魔童”钟爱的玩具。如图所示,毽子被哪吒竖直踢到最高点后又竖直下落到水平地面上静止。关于该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毽子在最高点时处于平衡状态 B、毽子到达最高点时所有外力都消失,毽子将保持静止 C、毽子在地面静止时,受到的支持力和重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毽子在地面静止时,对地面的压力就是毽子受到的重力
  • 15、你的体重最接近下面数据中的一个,应该是(       )
    A、4N B、40N C、400N D、4000N
  • 16、如图所示是某型号的水陆两用坦克,它的车体比普通坦克要大,既能在陆地行驶,也能在水中浮动.该水陆两用坦克的总质量是22t,履带的触地总面积是4m2 , 发动机额定功率是420kW,水上最大速度14km/h,陆地最大速度54km/h请根据以上信息求解该坦克:(g=10N/kg)

    (1)在陆地上以最大速度匀速行驶时,10分钟行驶的距离是多少?

    (2)在水上航行时,所受浮力是多少?

    (3)停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多大?

  • 17、如图所示,张伟同学通过斜面用平行于斜面F=200N的推力将质量为30kg的物体匀速推到1m高的平台上,斜面长s=2m,推力做的功为J,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g取10N/kg)

  • 18、如图所示为一个滚摆,若将其在某一高度由静止释放,它将上下来回滚动,最终在下方停止运动。在滚摆由静止开始向下滚动的过程中机械能 (选“增大”、“减小”或“不变”)。滚摆在滚动的过程中,以旁边的桌子为参照物,滚摆是(选填“运动”或“静止”)的。

  • 19、非洲草原犬鼠是一种哺乳动物,有很强的环境适应能力。如图是其洞穴的横截面示意图:洞穴有两个出口,一个是平的,而另一个则是隆起的土堆。这种离地面很深、洞口形状各异看似简单的洞穴却有很强的空气流动能力,成为一个天然的“空调器”。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所示,洞穴中空气流动的方向是(填“从A洞口流入”或“从B洞口流入”)。
    (2)、下列行为或做法与犬鼠洞穴“空调器”运用科学原理相同的有                 (填字母序号)。
    A、并列行驶的军舰“不能靠得太近” B、列车进站时,旅客必须站在安全线外 C、盒装牛奶喝完后,再用力吸一下,纸盒变扁了
  • 20、如图是自制的气压计,把它由山脚移至山顶,玻璃管中的水柱的高度将 , 这是由于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增加而。(瓶口密闭不漏气,移动过程中整个瓶子没有与外界发生热传递)

上一页 210 211 212 213 214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