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为了弘扬中国传统艺术,丰富校园文化,为同学们的校园生活增添色彩,某市第十六中学魔术社团举办了“魔术表演”活动。舞台上的白雾是由于干冰吸热,使周围空气温度降低,水蒸气遇冷而形成。(均填物态变化名称)
  • 2、在发生中暑的人身上擦拭酒精可以帮助其散去身上的热量,这是因为酒精在(填一种物态变化的名称)时要吸热;我国古代科技著作《天工开物》中,对釜的铸造有“铁化如水,以泥固纯铁柄杓从嘴受注”这样的记载,其中“铁化如水”描述的物态变化是(填一种物态变化的名称)。
  • 3、甲、乙两人同时同地出发骑自行车做直线运动,前0.8h内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0.2h内,甲的速度比乙的大 B、0.2~0.6h内,甲的速度比乙的大 C、0.6~0.8h内,甲的速度比乙的大 D、0.8h内,甲、乙骑车的路程不相等
  • 4、最近,一些城市在大力推广声波支付技术,它的原理是用户通过手机向售货机发出一段声波,然后售货机“听”到这段声波进行自动处理,用户在自己手机上输入密码,售货机就会“吐”出商品,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手机发射的声波主要是向自动售货机传递信息 B、手机发射的声波速度是3×108m/s C、将手机扬声器音量调大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音调 D、手机发出的超声波人耳也能听到
  • 5、如图所示是小华家悬挂的风铃,一触碰就会发出声音。为此,他对风铃的发声进行研究。他取下四根粗细相同、长度不同的风铃金属管,并由长到短依次悬挂起来。用锤子分别敲击四根金属管,它们发出的声音(   )

    A、均是由空气振动产生的 B、响度一定相同 C、音调相同 D、音调最低的是最长的金属管
  • 6、如图所示,一只可爱的小狗在零下十几摄氏度的冬天用舌头舔井盖上的冰块,被粘住了,动弹不得。此过程所对应的物态变化及吸放热情况是

    A、水凝固时放热 B、水汽化时吸热 C、水蒸气液化时放热 D、水蒸气凝华时放热
  • 7、用分度值为毫米的刻度尺无法直接测量一张纸的厚度,这时可将许多相同的纸叠起来,使之有足够的厚度,用刻度尺测出的厚度除以张数,就可间接测出一张纸的厚度了。在下列测量中,与这一方法类似的是(  )
    A、用三角板和刻度尺测一圆锥体的高度 B、用温度计测出水的温度 C、用刻度尺测细铜丝的直径 D、测地图上某段曲线的长度
  • 8、物理学中,把物体叫做压强,用200牛的压力作用在0.2米2的面积上,产生的压强为帕,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把同种材料制成的甲、乙两个正方体各自平放在水平地面上,甲、乙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p1和p2 , 若把甲叠放在乙上面,如图所示,则乙对地面的压强为(结果用题目中的字母表示)。   

  • 9、如图所示,用6N的力握住总重为1.5N的水杯静止不动,水杯受到的重力与 (选填序号:A.手对杯子的握力;B.手对杯子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如果将水杯总重增加到2N,手握住水杯,仍然保持静止不动,那么手与水杯之间摩擦力的大小是N。

  • 10、如图所示是赛场上中国队队员把对方猛扣过来的球垫起来的情景,这一现象表明排球受到的作用力改变了球的;橡皮筋可以被拉长,说明力还可以改变物体的

  • 11、在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实验中,所用的实验器材有:杠杆(每小格均等长)、铁架台、刻度尺、细线和若干个重为1N的钩码。

    (1)杠杆在如图甲的位置静止时(选填“是”或“不是”)处于杠杆平衡状态。

    (2)杠杆调节好后,进行了三次实验,实验情景如图乙、丙、丁所示,以两边钩码的重力分别为动力F1和阻力F2 , 对应的力臂为L1和L2 , 由此可得杠杆的平衡条件为:

    (3)如图戊所示,用细绳竖直向上拉,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保持杠杆平衡,将细绳转到虚线位置时,拉力F大小将(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 12、小明利用压强计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如图所示。

    (1)压强计(选填“属于”或“不属于”)连通器。

    (2)压强计在空气中时,U形管两液面应该相平,而小明却观察到如图甲所示的情景,接下来小明应如何操作

    A.将高液面一侧的液体倒出一些

    B.取下软管重新安装

    (3)压强计是通过观察U形管两侧液面的来显示橡皮膜所受压强大小。将探头放进盛水的容器中,探头的橡皮膜受到水的压强会(选填“内凹”或“外凸”)。

    (4)比较A、B、D三次实验探究,可以初步得出结论:在同种液体中,液体

    (5)比较两次实验探究,可以初步得出结论: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6)比较两次实验探究,可以初步得出结论: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填“有关”或“无关”)。

  • 13、考古工作者在河底发现了古代的石像,经潜水者测量它的体积约为2m3。如图所示,在打捞石像的过程中,考古工作者用动滑轮将石像匀速提升,需要竖直向上的拉力F=1.6×104N。若不计摩擦和滑轮重力,(ρ=1.0×103kg/m3 , g取10N/kg)求:

    (1)在没有将石像提出水面前,石像受到的浮力;

    (2)石像的重力;

    (3)石像的密度。

  • 14、(1)在力F1、F2的作用下杠杆处于平衡状态,请在图中画出力F2的示意图以及力F1的力臂L1

    (2)如图所示是未装配好的滑轮组,请在图中画出滑轮组的绕绳方法,要求使用该滑轮组提升重物时最省力

     

  • 15、阅读以下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液压机

    2012年9月24日,由我国自主设计研制的首台4万吨模锻液压机(如图甲所示),在西安正式投产,至此,中国成为继德、美、法、俄之后又一个拥有大型模锻液压机的国家。这台液压机产生的巨大力量足以顶起北京鸟巢体育馆4.2万吨的主体钢架。截至目前,4万吨大型模锻液压机项目已成功进行了航空发动机涡轮盘等典型航空精密模锻件的生产和试制任务,解决了飞机框、起落架、航空发动机盘类等重要构件成型的难题,从而使中国大飞机项目的研制得到保障。

    液压机为什么能产生这么巨大的力量呢?图乙是液压机的原理图。它有两个大小不同的液缸,液缸里充满水或油,两个液缸里都有活塞。假设小活塞的横截面积是S1 , 当小活塞给液体施加向下的压力为F1 , 那么小活塞对液体的压强p=F1S1。小活塞对液体的压强p能够大小不变的被液缸内的水或油传递给大活塞。如果大活塞的横截面积是S2 , 那么液体在大活塞上产生的压力F2 = pS2 , 把大活塞顶起来。因此,在小活塞上加不大的压力,在大活塞上就可以得到很大的压力。实际的液压机,为了能够连续工作,还要添加必要的零件。大型模锻液压机的构造就更为复杂了。

         

    (1)、在液压机的液缸中,液体对大活塞的压强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小活塞对液体的压强;
    (2)、生活中能够支撑起汽车的油压千斤顶(如图丙所示)就是应用液压机原理工作的。假如油压千斤顶的小活塞的横截面积是4cm2 , 大活塞的横截面积是120cm2 , 小活塞给液体施加2800N的压力,请计算在大活塞上能产生的压力为N;
  • 16、如图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柱形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分别装有甲、乙两种不同的液体。a、b是体积相等的两个小球,a球漂浮在液面上,b球沉没在容器底。甲液面高于乙液面,且两种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相等。则(     )

    ①两种液体的密度ρ                    ②两种液体的质量m>m

    ③两个小球所受的重力Ga>Gb④两个小球所受的浮力Fa<Fb

    A、②正确 B、②④正确 C、①③正确 D、④正确
  • 17、某同学使用已经校零的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的重力时,错将物体挂在了拉环上,当物体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4N,则物体的重力为(  )

    A、一定等于4N B、一定小于4N C、一定大于4N D、以上情况都有可能
  • 18、一拖拉机以相同的功率在甲乙两块地上耕作,在甲地上匀速前进800米用2分钟,在乙地上匀速前进600米用1.5分钟,则此拖拉机在甲乙两地耕作时受到的阻力之比为(  )
    A、3∶4 B、4∶3 C、1∶1 D、2∶3.
  • 19、小汪发现家里的玻璃窗中可以看到室内物体的影像,并且将玻璃窗往外推的过程中可看到影像位置发生变化,如图甲所示。为了弄清楚原因,他进行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1)、实验时,小汪选择玻璃板而没选择平面镜,是为了。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侧,(选填“点燃”或“未点燃”)的蜡烛B(图中未画出)放在玻璃板后侧。
    (2)、人眼在玻璃板前侧观察,移动蜡烛B直至与A的像完全重合,这主要是为了比较像和物的关系。
    (3)、保持乙图中点燃的蜡烛在A点位置以及BC边不动,将玻璃板绕BC缓慢顺时针转动,如图丙所示。玻璃板转到BD1位置时,像在(选填“A1”“A2”或“A3”)点位置。玻璃板从BD转动90°到BD2的整个过程中,人眼如在M点位置(选填“能”或“不能”)一直观察到像。
    (4)、平面镜成像有很多应用,如图丁是播音员的提词器,为方便播音员看台词,将显示屏上的台词通过一块专用镀膜玻璃竖直呈现在播音员的正前方,简化图如图戊所示,则镀膜玻璃与显示屏所成的角度a大小应为度。当演讲者前方呈现数字“”时,他直接看显示器会看到。(填正确选项的字母)

    A.       B.       C.D.

  • 20、小敏观察到提琴、吉他、二胡等弦乐器发声时,每根琴弦的音调不同。查阅资料后得知,弦乐器是靠调整弦的松紧来改变张力,调整其音高的,并振动弦发出声响。通常将弦调松,张力会减小,音调会变低。

    小雨猜想:在琴弦张紧程度相同的条件下,音调高低可能还与弦的粗细、长短、及琴弦的材料有关。于是,她通过实验来探究一下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下表是她的实验数据:

    编号

    琴弦的材料

    琴弦的长度/cm

    琴弦的横截面积/mm2

    A

    不锈钢

    50

    0.3

    B

    不锈钢

    50

    0.7

    C

    尼龙丝

    40

    0.5

    D

    黄铜

    30

    0.5

    E

    尼龙丝

    30

    0.5

    (1)、探究音调与琴弦粗细的关系,应选用编号为的琴弦。小雨选择编号D、E的琴弦,可探究音调与的关系。
    (2)、把琴弦调紧一些,以相同的振幅拨动琴弦发声时,琴弦的张力变(选填“大”或“小”),振动频率变高,因此音调升高。
    (3)、在上述探究过程中,用到的物理研究方法是法。
    (4)、探究过程通常采用下列一些步骤:①实验研究;②分析归纳;③提出问题(或猜想);④得出结论等,你认为小雨要完成本探究的全过程,所采取步骤的合理顺序应该是:(填写数字代号)
上一页 145 146 147 148 149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