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蜻蜓点水是指雌蜻蜓将卵直接产入水中。如图所示是小华观察到的蜻蜓贴着水面沿直线飞行,连续三次“点水”后水面振动的波纹图片,蜻蜓飞行的平均速度等于水波的传播速度,每次点水只形成一个波纹,时间忽略不计,三个波纹刚好内切于坐标原点O。由图片可知:(1)、蜻蜓的飞行方向是沿x轴(选填“向左”或“向右”)。(2)、小华测得蜻蜓由第一次点水到第三次点水历时3s,则蜻蜓飞行的平均速度为m/s。
-
2、图象是数据处理的重要方法,如图所示。(1)、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表示的物理量是甲的;(2)、根据这一规律,请你计算乙在4s内的平均速度为m/s。
-
3、外科医生可以利用超声除去人体内的结石,是利用了声波能传递。倒车雷达利用(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探测障碍物,帮助司机倒车。
-
4、某海洋科学考擦船利用声呐反射声波,声波传到海底,再反射回海面共历时4s,已知海水中声速为1530m/s,此处海底深度为m;这种方法不能用来测量月亮与地球之间的距离,其原因是。
-
5、小华坐在一列长为100m的动车上,动车从乐山开往成都,小华想测动车的速度,在路上动车通过一座长为1000m的大桥,小华从上桥到离开桥,小华通过大桥的时间是20s,则动车速度是m/s,动车全部在桥上行驶的时间为s。
-
6、小聪同学用1mm分度值的刻度尺,测量物理课本的长度,测得的5个数据:25.9cm,25.98cm,25.95cm,25.19cm,25.94cm,请你对他的测量结果进行分析、评估:物理书的长度应该是cm。若小刚同学记录的数据是260mm,这把尺的分度值是。
-
7、如图所示,用甲、乙两刻度尺测量同一木块的长度,其中乙测量的结果是dm。停表的读数为s。
-
8、为了监督司机是否遵守限速规定,交管部门在公路上安装了固定测速仪。如图所示,汽车向放置在路中的测速仪匀速驶来,测速仪向汽车发出两次短促的(超声波)信号,第一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信号用时0.5s,第二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信号用时0.3s,若发出两次信号的时间间隔是1.0s,超声波的速度是340m/s。则( )A、汽车接收到第一次信号时,距测速仪170m B、汽车接收到第二次信号时,距测速仪102m C、汽车的速度约是34m/s D、汽车的速度约是37.8m/s
-
9、大商场的自动扶梯用1min可将站在上面的人送上去,如果自动扶梯不动,人沿扶梯走上去要用3min,那么人沿运动的扶梯走上去需( )A、4min B、0.75min C、0.6min D、2min
-
10、炎热的夏天,当你走在晒得发烫的柏油路上时,刚巧来了一辆洒水车,洒湿了路面.这时你会感到更加闷热.产生这种感觉的主要原因是( )A、洒水车中的水经过曝晒,内能增加,温度很高 B、洒水后空气的湿度增加,身上的汗较难蒸发 C、地面上的水反射了阳光,使身体得到更多的热量 D、水蒸发时把地面的热带到了人的身上
-
11、对A、B两种物质同时持续加热,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物质的一定是晶体 B、B物质的一定是非晶体 C、A物质在10~15min没有吸热 D、B物质在10~15min持续吸热
-
12、根据表中所提供的数据,在标准大气压下,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物质
熔点/℃
沸点/℃
酒精
78
水银
357
铅
328
1740
A、79℃的酒精是液态 B、我国北方最低温度左右,应选用水银做温度计的测温液体 C、的水银吸热,温度可能不变 D、铅在328℃时一定是固液共存态 -
13、龟兔赛跑是一个十分有趣且富有哲理的寓言故事,请仔细阅读这幅反映新的龟兔百米赛跑的图象,则根据这幅图象判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比赛开始时,乌龟先出发 B、比赛结果是乌龟获胜 C、比赛途中,兔子和乌龟共计相遇三次 D、整个比赛过程中兔子的平均速度较大
-
14、关于误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受潮膨胀的木尺,测量值比真实值大,这不是误差 B、误差是真实值和测量值间的差异 C、测一张纸的厚度时,可将纸对折6次,压紧后测出总厚度再除以64,可减小误差 D、测量时读出的估计位数越多误差就越小
-
15、如图所示,用厚刻度尺测木块的长度,正确的是( )A、
B、
C、
D、
-
16、甲、乙两地相距90km,一辆汽车从甲地驶往乙地,车先以10m/s的速度行驶了1.5h,剩下的路程需要在30min内驶完,则:
(1)汽车前1.5h通过的路程为多少km?
(2)剩下的路程,汽车应以多大的速度行驶?
(3)整个过程中汽车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
17、有关声音的实验:
(1)如图甲,把正在发声的音叉靠近悬挂的静止乒乓球,看到乒乓球被说明音叉发声时在振动。
(2)如图乙,将一块正在发声的小音乐芯片放在注射器中,再将活塞推到底端,然后用力往外拉活塞,这时听到注射器中音乐芯片的声音会变(“强”、“弱”或“不变”),进一步推理说明不能传播声音,探究过程中运用了法。
(3)如图丙,拨动同一把钢尺,在钢尺探出桌面相同长度的情况下,听到钢尺发声的不同;逐渐增大钢尺探出桌面的长度,保持钢尺振动的幅度相同,听到声音的不同。
-
18、物理实验小组在图示斜面上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1)、实验时应保持斜面的倾角 , 这是为了减小测量(填“路程”或“时间”)造成的误差;(2)、为了测量小车在AC段下滑过程中通过BC段的平均速度,小明将小车置于B点由静止释放,测得小车运动的时间来计算平均速度,他的操作是( )(填“正确”或“错误”)的;(3)、误差分析:若在测量过程中小车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则测得小车在AC段的平均速度vAC会偏(填“大”或“小”);(4)、数据分析:小红所在实验小组细心实验,得到如下实验数据;
测量的物理量
AB段
BC段
AC段
路程s/cm
40.0
40.0
80.0
时间t/s
3
2
5
平均速度v/(cm/s)
13.3
20
16
①小红利用如下方法计算全程的平均速度
这种计算方法(填“正确”或“错误”);
②若AB段的平均速度为v1 , BC段的平均速度为v2 , 全程的平均速度为v3 , 由表中数据可知,它们按由大到小排列为;
③图中能够准确反映小车运动情况的是。
A.
B.
C.
D.
-
19、如图甲是“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装置。
(1)把石棉网垫在烧杯下,并将试管放在水中加热,是为了使固体粉末受热 (“均匀”或“不均匀”);
(2)将温度计插入试管中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插入固体粉末中,不要碰到试管底或 。若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此时温度计的读数为 ℃;
(3)下表是实验中记录的数据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温度/℃
40
42
44
46
48
48
48
48
48
50
53
根据表中数据可知,该物质的熔点是 ℃;该物质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4)能反映上述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的是图丙中的 , 该固体熔化时的特点是 。
-
20、一列长为200m的火车匀速行驶,完全通过长为1km的甲桥,用时24s,则火车的速度为m/s:若以相同速度通过长为1.5km的乙桥,则完全在乙桥上的时间为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