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小聪的爸爸正在教他如何用扳手拧开生锈的螺母。爸爸说:“用同样的力,握住扳手 末端比握住中间更容易拧开螺母。”这主耍体现了力的三要素中哪一要素( )A、力的大小 B、力的方向 C、力的作用时间 D、力的作用点
-
2、下列生产生活实例中属于增大压强的是( )A、
破窗锤的尖锐尖端 B、
骆驼的宽大脚掌 C、
铁轨铺设很多枕木 D、
滑雪板的宽大板面
-
3、以下四个装置中,属于连通器的是( )A、微小压强计 B、船闸 C、天平 D、吸尘器
-
4、海面上有一艘大型轮船,为了探测某处海洋的深度,静止在海面上向海底发出超声波,经过4.0s接收到反射回来的回声。已知超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500m/s。求:(1)、超声波探测海洋深度时到达海底所用时间?(2)、探测处的海洋深度?
-
5、如图是探究声现象时常用的几组装置。
(1)图甲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用线悬挂的乒乓球,观察到乒乓球被反复多次弹开。这个实验现象说明发声的物体在;
(2)图乙中,将一只发声的小闹钟放在接有抽气机的玻璃罩内,用抽气机把玻璃罩内的空气逐渐抽出,小闹钟的声音逐渐变小,此实验说明了声音的传播需要 , 小明发现自己家的玻璃窗就是将两层玻璃之间做了真空处理,这样做的好处是能避免噪声干扰。
-
6、小明做“探究物质的凝固特点”实验时,绘制出如图所示的图像。图线中FG段物质处于(选填“固态”或“液态”或者“固液共存态”),此过程中该物质的温度。
-
7、舞台为了渲染气氛,常用喷撒干冰的方法制造白雾,其原理是:舞台上喷撒干冰时,干冰变成气态的二氧化碳吸收热量,使空气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选填“汽化”或“液化”)成小水珠,悬浮在空气中形成白雾。
-
8、一短跑运动员在5s内跑完了50m,汽车行驶的速度是15m/s,羚羊奔跑的速度是20m/s,那么三者速度从小到大的顺序是( )A、运动员、汽车、羚羊 B、汽车、羚羊、运动员 C、羚羊、汽车、运动员 D、运动员、羚羊、汽车
-
9、同一物体的四次测量记录分别是:13.82cm、13.83cm、13.81cm、13.81cm。则该长度的更接近于( )A、13.82cm B、13.71cm C、13.175cm D、13.81cm
-
10、“玉阶生白露”“人迹板桥霜”,关于水蒸气遇冷形成露的说法正确的是( )A、露的形成是汽化 B、露的形成需要吸热 C、露的形成是熔化 D、露的形成需要放热
-
11、下列估测的数据最符合实际的是( )A、我们教室里课桌的高度约80dm B、人体感觉舒适的温度 C、成人步行的速度约为1.1m/s D、一个中学生跑完500m的时间约10s
-
12、在“探究水和食用油的比热容”实验中,小明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入水和食用油,用相同的电加热器加热。(1)、除了图中器材外,还需要的测量仪器是计时器和;(2)、在对水和食用油加热的方式上,有酒精灯和电加热器两种热源可供选择,选用电加热器更容易控制食用油和水;(3)、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入初温、(选填“质量”或“体积”)相同的水和食用油,并使用相同的电加热器进行加热,这种方法叫法;水和食用油吸热多少是通过来比较的,这种方法叫法;(4)、某同学根据记录的实验数据,绘制了如图所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像,由图可知,的吸热能力强;(5)、汽车发动机用水作冷却剂,这是利用了水的的性质。
-
13、作图题:(1)、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图,将图乙中的电路元件用笔画线连起来;(要求:连线不能交叉)(2)、根据实物图在方框内画出电路图。
-
14、游乐园的小朋友从滑梯上匀速下滑过程中,小朋友机械能(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同时臀部有灼热感,这是通过的方式来改变内能的。
-
15、用两只相同的电加热器,分别给两种液体加热,图为两种液体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已知 , 加热的效率都是90%,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0~10min,两加热器释放热量之比 B、0~10min,两加热器释放热量之比 C、两种液体质量相同时,比热容之比 D、两种液体体积相同时,比热容之比
-
16、如图1所示,电流表与指针指示的位置都如图2所示,则通过灯电流是A、1.4A B、0.28A C、0.24A D、1.76A
-
17、如下图所示是某实验小组同学在探究“并联电路电流关系”时连接的电路,其中能正确测出通过L2灯电流的是A、
B、
C、
D、
-
18、下列电路中,连接正确的是( )A、
B、
C、
D、
-
19、四个悬挂着的轻质小球,相互作用情况如图所示,假如D小球带负电,则A、B、C三个小球的分析情况是( )A、A带正电,B带负电,C带负电 B、A带正电或者不带电,B带负电,C带负电 C、A带正电或者不带电,B带正电,C带负电 D、A带负电,B或者C其中有一个不带电
-
20、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吸收了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B、物体内能降低,温度一定降低 C、温度高的物体,所含热量一定多 D、两个物体内能相同,质量也相同,不一定发生热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