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在用电流表测电流的实验中:(1)、闭合开关前发现电流表的指针偏情况如图甲所示,这是因为;(2)、连接的电路如图乙所示,则电流表测的是灯的电流。闭合开关后,如果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丙所示,则通过该灯的电流是A;(3)、若闭合开关后,两灯均亮,但电流表指针不发生偏转,那么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A、电流表内部断路 B、开关处接触不良 C、电流表被短路 D、电源供电不足
-
2、如图是“探究水和煤油的吸热能力”的实验装置。实验记录如下表:
物质
初温/℃
加热时间/min
末温/℃
水
20
4
30
煤油
20
4
40
(1)、实验中利用相同规格的电加热器给水和煤油加热,需要控制水和煤油的(选填“质量”或“体积”)相等;(2)、本实验是通过比较来反映水和煤油吸热能力的强弱;分析数据可知(选填“水”或“煤油”)的吸热能力较强。 -
3、如图所示,当开关S、S1闭合时,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灯泡L的亮度(选填“变亮”、“变暗”或“不变”);电压表V的示数(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4、冬天在暖手袋中装满热水后抱在怀中,便可取暖,这是利用了的方式改变内能,暖手袋中装热水,是利用了水的较大。
-
5、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保持不变,当只闭合开关S1时,电流表A的示数是0.5A,求:(1)、此时通过灯泡L3中的电流是多少A?(2)、当开关S1、S2、S3都闭合时,灯泡L2中的电流是1.6A,电流表A的示数是2.4A,此时灯泡L1和L3中的电流各是多少A?
-
6、探究串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1)、根据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图,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乙所示电路连接完整。(2)、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于状态。正确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若灯L2断路,则L1两端(选填“有”或“无”)电压。(3)、用电压表分别测出电压UAB、UBC和UAC。其中测UAB时,电压表的示数如图丙所示,示数为V。接着更换不同规格的灯泡并多次实验,数据记录见表。
实验次序
电压UAB/V
电压UBC/V
电压UAC/V
1
1.7
2.9
2
1.3
1.6
2.9
3
1.1
1.8
2.9
①分析表中数据,得到初步结论: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
②小明将灯泡换成其他类型用电器并多次实验是为了。
-
7、小华同学分别给水和食用油加热(如图甲),以探究水和食用油的吸热能力。(1)、本实验除了图甲中所给的实验器材外,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有停表和。(2)、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通常有如下两种方案:
方案一:取相同质量的两种物质,吸收相等的热量,比较升高的温度;
方案二:取相同质量的两种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比较吸收的热量。
下表是小华记录的部分实验数据。
液体名称
液体质量m/g
液体初温t1/℃
液体末温t2/℃
加热时间t/min
水
200
28
98
20
食用油
200
28
98
10
①分析表中信息可知小华采用的是方案(选填“一”或“二”);
②分析表中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不同物质,质量相同, , 吸收的热量不同。
(3)、另一小组同学利用方案一探究了水和食用油的吸热能力。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了水和食用油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由图像可知,食用油的比热容为J/(kg·℃)。[c水=4.2×103J/(kg·℃)](4)、质量相同的水升高相同的温度,加热时间应该相同,但在实验过程中有两小组的同学在交流实验数据时发现;其中一个小组的加热时间明显偏长,其原因可能是。 -
8、按以下设计要求,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在图中完成相应的实物连接图(导线不能交叉)。要求:①开关S控制两灯;②开关S1只控制灯L2;③电流表只测通过灯L2的电流(电流表选0.6A量程)。
-
9、如图所示是汽油机的冲程;一台汽油机飞轮的转速为2400r/min,则在1s内,柴油机完成个冲程,对外做功次。
-
10、为比较AB两保温杯的保温性能,小红在两个保温杯中分别倒入0.1kg相同温度的热水,用温度计测量其初温 , 根据图像信息可知,保温性能更好的是(选填“A”或“B”)杯。
-
11、古代的人们曾发明一种活塞式点火器,如图所示。以牛角作套筒,木质推杆前端粘附艾绒。取火时,一手握住套筒,另一手猛推推杆,艾绒即燃。下列事例与猛推推杆入筒的过程中,能量转化情况不同的是( )A、内燃机的做功冲程 B、内燃机的压缩冲程 C、钻木取火 D、流星雨的形成
-
12、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时,小明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便于;
(2)实验器材选择相同的两只蜡烛A、B,其目的是为了;
(3)某同学提议将玻璃板和蜡烛下面的白纸换成方格纸进行实验,这种做法是为了便于探究;
(4)将蜡烛A向远离平面镜方向移动一段距离,则A在平面镜中的像大小将(选填“变小”、“变大”或“不变”)。
-
13、如图甲是“探究物质熔化规律”的实验装置。
(1)采用水浴法加热的好处是;
(2)图乙是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该固体熔化图像,由图像可知该物质是(填“晶体”或“非晶体”),熔化过程用了min;
(3)图乙中BC段反映出的规律是:晶体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
(4)AB段物体是态,BC段物体是态。
-
14、小敏同学身高1.65m,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1m处,他在镜中的像高 m,他到平面镜中像的距离为m。
-
15、小聪同学学了一定的光学知识,他知道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约为 , 光在其他透明介质中传播时的速度比这个速度要(选填“大”或“小”)。
-
16、明明同学学了“物态变化”一章的知识后,做了如下实验:他把酒精反复涂抹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用扇子去扇,他发现温度计的读数变(选填“大”或“小”),这是因为酒精在时要热(选填“吸”或“放”)造成的。
-
17、礼堂的投影屏幕采用表面粗糙的材料是利用光发生(选填“镜面”或者“漫”)反射。如图所示,小猫和小聪可以通过镜子互相看到对方,此现象说明光在反射时,光路是 的(选填“可逆”或“不可逆”)。
-
18、如图所示,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 物体的长度为cm。
-
19、a、b两辆小车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沿直线向南运动,图甲是a车运动的s-t图像,图乙是b车运动的v-t图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内,a和b车都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B、内,a车的平均速度是10m/s C、内,a和b车会有一次相遇 D、内,以a车为参照物,b车向北运动
-
20、一支温度计刻度均匀但示数不变,在1标准大气压时,这支温度计在沸水中的示数为94℃,在冰水混合物中的示数为4℃,当这支温度计的示数为49℃时,实际温度是( )A、35℃ B、45℃ C、50℃ D、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