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天津市红桥区2015-2016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物理第二次模拟试卷
- 上海市长宁、金山区2015-2016学年九年级物理二模试卷
- 上海市徐汇区2015-2016学年物理中考一模试卷
- 上海市松江区2015-2016学年物理中考一模试卷
- 上海市普陀区2015-2016学年九年级物理中考学业水平模拟试卷
- 上海市金山区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
- 上海市浦东新区第一教育署(五四学制)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
- 上海市杨浦区2015-201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
- 上海市静安、青浦区2015-201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
- 上海市嘉定区2015-201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
-
1、如图所示,根据以下几个声现象的实验,请按要求回答:
(1)、图甲:把正在发声的音叉靠近悬挂的静止乒乓球,看到乒乓球被反复弹起。实验现象说明:声音是由物体产生的;乒乓球的作用是将实验现象放大,该实验方法叫。(2)、图乙:抽气机不断向罩外抽气的过程中,玻璃罩内的闹铃声越来越(大/小),进一步推理得出。(3)、图丙:小明把伸出桌边一端钢尺的长度逐渐变短一些,用相同的力再拨动钢尺,钢尺振动的频率变(快/慢),声音的音调变(填“高”或“低”)。(4)、图丁:是八个相同的玻璃瓶,装有高度不同的水。小明用筷子分别敲击瓶口,声音是由(空气柱/瓶和水)振动产生的,瓶子的音调最高;小明又分别向瓶口吹气,瓶子的音调最低。 -
2、小明在做“探究水沸腾时的特点”实验:
(1)、实验装置安装时应该 , 如图甲所示,操作错误的是:;(2)、在水温升高到90℃后,小明每隔1min观察1次温度计的示数,记录在表中,直至水沸腾并持续3min后停止读数;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温度/℃
90
92
94
96
98
99
99
99
①小明在第7min忘记记录数据,此时的水温应为℃。根据数据,我们可以知道当地此时的大气压强应(选填“高于”、“低于”或“等于”)一个标准大气压;
②小明观察到:沸腾前水中气泡的情形应为图;
(3)、实验中给一定质量的水加热,其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丁中a图线所示,若其他条件不变,仅将水上方气压的增大,则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线正确的是。 -
3、有一口竖井,深度未知。在井口大喊一声,0.5s后听到井底回声,则井深m;在井口向井内抛下一个石子,5.25s后听到石子落到井底的声音,石子下落的平均速度为m/s。
-
4、我国已经建成多条“音乐公路”,路面上建有一条条凹槽,汽车每经过一个凹槽,就会上下振动一次。路面上凹槽的分布比较密,汽车行进时振动很快,于是就发出了声音。假设某音乐公路规定的行驶速度为54km/h,乐曲的音符频率为300Hz,汽车发出这个音时,所对应的相邻凹槽之间的距离是。如果汽车驶过的速度为60km/h,则听到的乐音(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发生了明显变化。
-
5、在“观察碘的升华和凝华”的实验中,有如图中甲、乙两种加热方式。已知碘的熔点114℃、沸点184℃、水的沸点100℃、酒精灯火焰温度约为500℃。实验中应使用(甲/乙)种加热方式,该过程中碘从固态变为态。

-
6、如图甲为存入于佛罗伦萨摄影档案馆的16世纪伽利略发明的气体温度计,它是世界上第一支伽利略气体温度计。图乙为它的简化图,球形容器内是空气,下方的容器里盛有水,它是根据性质制成的;若发现液面由B降到A位置,则表明气温(选填“升高”或“降低”)。

-
7、“冷疗法”疗伤喷雾使用的材料是氯乙烷。它装入瓶中是采用的方法使其在常温下液化。使用时,对准人的伤口处喷射,液态的氯乙烷在皮肤表面迅速(填物态变化名称),使人体受伤部位的温度降低,皮肤血管收缩,神经纤维传导速度变慢,起到镇痛的作用。
-
8、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东运动,它们运动的图像如图所示。若乙和丙运动的路程相同,则乙和丙所用的时间之比是;甲运动10s通过的路程是m。

-
9、一列280m的高铁以72km/h的速度通过大桥,若高铁全部通过大桥的时间为70s,则大桥长km。若以高铁为参照物,大桥是(运动或静止)的。
-
10、火车正在以的速度匀速直线运行,这时司机发现正前方出现隧道,火车鸣笛后就立即开始减速,经过4s听到由隧道口反射回来的回声,此时观察到速度仪表盘上的速度显示为 , 有∶=2∶1。紧接着司机再次鸣笛,并保持匀速直线运动下去,3.5s后司机再次听到回声(v声=340m/s),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以火车头作为参照物,列车行李架上的物品是运动的 B、火车第一次鸣笛时距离隧道口的距离为760m C、火车第二次听到回声后,再经过25s后火车开始进入隧道 D、火车在减速过程中走过的路程为100m
-
11、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 , 在钢轨中的传播速度为 , 有人用锤子敲了一下钢轨的一端,另一人在另一端听到两次声音的时间间隔为t,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大于 B、听到的两次声音的时间间隔小于0.1s C、钢轨的长度为 D、声音沿钢轨从一端传到另一端用的时间为
-
12、甲、乙两物体相向运动,它们的s~t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乙是同时出发的 B、甲运动的速度为10m/s C、相遇时甲通过的路程为400m D、0~40s内,甲、乙均做匀速直线运动 -
13、小明应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设计了如图所示的两种制霜的方法:图甲,把冰块放在装有适量食盐的易拉罐中;图乙,将一块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放在金属勺子上。过一会儿就看到易拉罐外壁和勺子表面都出现了白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种方法中,霜的形成都是凝固现象 B、制霜的过程中,冰放热,干冰吸热 C、冰中加盐是为了降低冰的熔点 D、勺子下方出现的“白气”是二氧化碳 -
14、某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由速度公式可知( )A、在时间一定时,速度与路程成正比 B、速度与时间成反比 C、路程与时间成正比 D、速度较大的物体一定比速度较小的物体通过的路程长
-
15、国庆节期间,小王驾车到济南西站,然后乘高铁去上海游玩迪士尼乐园。他8∶50开车出发时看到路边如图1所示的交通标志牌, 小王通过铁路 12306网站查询列车时刻表, 如图2表所示。通过计算请回答:
(1)、在交通正常情况下,通过计算说明,小王最快能赶上哪一车次?(2)、从济南西到上海虹桥的距离是912km,该车次列车运行的平均速度是多少?(3)、在路上列车要匀速通过一座大桥,已知大桥长2400m,小王坐在列车上记录自己从上桥到离开桥, 所用的时间是40s。则: 列车过桥的平均速度为多少?(4)、若列车长300m,则列车以(3)中速度全部通过大桥所需要的时间为多少? -
16、图甲是小明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装置。
(1)、在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中用“水浴法”加热, 其目的是使固体;为减小误差, 实验中选用颗粒较(填“大”或“小”) 的固体。(2)、实验中每隔1分钟记录一次物质的温度及对应状态, 并记录数据,作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图像, 如图乙所示。由图像可知, 该物质是(选填“晶体”或“非晶体”);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第4分钟物质状态为(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3)、若持续加热, 烧杯中的水沸腾时, 试管中的液体(选填“会”或“不会”)沸腾。 -
17、在探究声音有关实验时, 小李和小张做了下面的实验:
(1)、如图①所示, 敲响右边的音叉, 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 该实验能说明声音由物体产生,也说明声音可以传递(选填“信息”或“能量”);(2)、如图②所示, 先让电铃发声并放入玻璃罩内, 再用抽气机把玻璃罩内的空气逐渐抽出, 会发现声音将(选填“变大”或“变小”);然后把空气又逐渐地通入玻璃罩内, 会发现声音将逐渐变大;这说明不能传声;(3)、如图③所示, 为探究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把钢尺按在桌面上,用力拨动钢尺,能听到钢尺发出的声音,同时观察钢尺振动的快慢;下一步的操作应该是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重做几次实验;通过对比发现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 振动越 , 音调越;实验时, 如果保持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不变,改变拨动力度, 是探究响度与的关系。 -
18、下面甲图中物体的长度是cm;乙图中停表秒针盘的分度值是s,停表读数是s。

-
19、在海面发生飞机失事搜寻过程中,搜救舰船在定位和测量海深时都要用到如图所示的超声测位仪, 它是利用声音可以在水中传播来工作的。若海水的深度是6.75km,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500m/s。测位仪发出信号后需经过s才能接收到信号。

-
20、秋冬季节的北方早晨容易出现白雾天气, 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正常出行。雾的形成是一种(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 衣柜中的樟脑丸可以防虫、防霉, 时间长了会变小甚至消失, 这是一种(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