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天津市红桥区2015-2016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物理第二次模拟试卷
- 上海市长宁、金山区2015-2016学年九年级物理二模试卷
- 上海市徐汇区2015-2016学年物理中考一模试卷
- 上海市松江区2015-2016学年物理中考一模试卷
- 上海市普陀区2015-2016学年九年级物理中考学业水平模拟试卷
- 上海市金山区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
- 上海市浦东新区第一教育署(五四学制)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
- 上海市杨浦区2015-201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
- 上海市静安、青浦区2015-201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
- 上海市嘉定区2015-201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
-
1、有一种密度瓶如图所示,它是一个壁较薄的玻璃瓶,配有磨光的瓶塞,瓶塞中央留有一细管,在注满水盖上塞子时,多余的水会从细管中溢出。如何用该密度瓶、天平(含砝码)及水来测量米粒的密度?小明的操作步骤如下:

(1)先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适量米粒的质量m0;
(2)将瓶注满水,称出总质量m1;
(3)将米粒全部放入瓶中,盖上塞子,擦干瓶的外表面,再称出总质量m2;
请用已知量、测得量,推导出米粒密度的表达式。要求:有必要的文字说明和公式推导,推导过程需要的物理量请预先设定。
-
2、小东在做测量盐水密度的实验:
(1)、调节天平平衡时,若指针静止位置如图甲所示,则应将平衡螺母向(选填“左”或“右”)调节;(2)、小东的测量步骤如下:①往空烧杯倒入适量的盐水,测出烧杯和盐水的质量m1=48.2g;
②将烧杯中的一部分盐水倒入量筒,读出量筒中盐水的体积V为20cm3;
③测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m2(如图乙所示);
请你帮助他设计实验记录表并填写本次数据,得出结果;
(3)、小明又有另一种方案: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1 , 向烧杯内倒入适量液体,再测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m2 , 然后把烧杯内的液体全部倒入量筒内,读出量筒内液体的体积为V;根据测得的数据就可以算出该液体密度ρ=。如果选择小明的方案,测得的密度值偏大(选填“偏大”、“偏小”或“更精确”)。 -
3、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探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
(1)、让一细光束沿平面E射到镜面O点,在平面E上可看到入射光线AO,若将纸板F向前或向后折,在纸板F上不能看到反射光线,这说明;(2)、如图所示,先让纸板在同一平面内,沿纸面射入一条光线AO,并找到反射光线OB,用量角器量出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大小,反复实验比较两角的大小可得:反射角入射角(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实验中改变入射角进行多次实验目的是;(3)、若将一束光贴着纸板F沿BO射到O点,光将沿图中的的。方向射出,因为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 -
4、水银的密度是13.6×103kg/m3 , 铝的密度是2.7×103kg/m3。要在一个体积是30cm3、质量是27g的空心铝球内灌满水银,需要多少克水银?
-
5、作图题(1)、“井底之蛙”这个成语大家都很熟悉.如图所示,在一个干枯的井底正中央P点有一只青蛙,它的视野范围如图a所示。大雨将井全部灌满水,若青蛙仍在P点,请你在图b中画出青蛙视野发生变化后的大致情况;
(2)、如图所示,请画出由S点发出的光经过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并确定发光点S的像点S'。
-
6、1cm3的冰熔化成水后,质量是多少kg?体积是多少m3?(已知冰的密度是0.9×103kg/m3)
-
7、建筑工地上的脚手架一般由钢管搭设而成。有一种钢管的外径为D,壁厚为d,长为l,其横截面如图所示。这种钢管的横截面积大小为 , 质量是(钢的密度用ρ表示)。(结果用字母表示)

-
8、现有密度分别为ρ1、ρ2(ρ1>ρ2)的两种液体,质量均为m0 , 某工厂要用它们按体积比1∶1的比例配制一种混合液(设混合前后总体积不变),且使所得混合液的体积最大。则这种混合液的密度为;按要求配制后,剩下的那部分液体的质量为。(结果用字母表示)
-
9、滑板车是中学生喜爱的玩具之一.用脚蹬地,滑板车会沿地面向前运动,这说明力的作用是的;做拉面的师傅将面团拉成一根根细长的面条,这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
10、小芳同学站在平面镜前2m处照镜子,则像离她的距离为;她向平面镜靠近了0.5m,像的大小将(选填“变小”、“变大”或“不变”)。
-
11、完成下面单位换算:3.6m/s=km/h;2.7×103kg/m3=g/cm3。
-
12、甲、乙两个物体同时从同一地点向西做直线运动,其速度与时间关系图象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以甲物体为参照物,乙物体向东做直线运动 B、以甲物体为参照物,乙物体向西做直线运动 C、经过6s,甲、乙两物体相距30m D、经过9s,甲物体与乙物体相遇 -
13、分别用铝和铁各做成一个实心球,在下列四种情况下,哪一种情况是可能的(其中ρ铝<ρ铁)( )A、铝球的体积和质量都比铁球小 B、铝球的体积和质量都比铁球大 C、铝球的体积大于铁球,但质量小于铁球 D、铝球的体积小于铁球,但质量大于铁球
-
14、下列数据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A、初中生的质量大约是50g B、教室课桌的高度约0.8m C、成年人步行的速度约是4m/s D、成年人的正常体温是39℃
-
15、试判断质量为2kg的物体是( )A、一只大公鸡 B、一个梨 C、一个鸡蛋 D、一只蚂蚁
-
16、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发声体的振动频率越高,响声越大 B、声音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3×108m/s C、用超声波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超声波能传递能量 D、中、高考期间,学校附近路段禁止汽车鸣笛,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下
-
17、如图所示的电路中,R1=15Ω,R2=10Ω,闭合开关S后,电流表的示数为0.3A。求:
(1)电源电压;
(2)R1的电流。

-
18、小明在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电压的关系”时,实验电路如图甲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为定值电阻。
(1)、如图乙,连接电路时,开关应该处于断开状态;滑动变阻器滑片调到端(选填“A”或“B”),滑动变阻器的作用除了保护电路外,还起到了的作用。(2)、电路连接正确后,闭合开关,发现电压表有示数,但电流表无示数,此时出现的故障可能是________(选填字母)。A、滑动变阻器短路 B、电流表断路 C、电阻R短路 D、电阻R断路(3)、排除故障后,小明又取了两个定值电阻,想利用这些器材继续探究“电压不变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验中所用电阻的阻值分别为5Ω、10Ω、20Ω,电源电压为6V,分别接入三个定值电阻,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记录数据,得到了如图丙所示的图像。由图像可以得出结论:导体两端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4)、上述实验中,小明用5Ω的电阻做完实验后,保持滑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不变,接着把R换为10Ω的电阻接入电路,闭合开关,应向(选填“A”或“B”)端移动滑片,直至电压表示数为V时,读出电流表的示数;为完成整个实验,在不增加其他实验器材的情况下,所选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至少为Ω。 -
19、小明在“探究影响电阻大小因素”的实验装置中,猜想导体电阻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A.导体的材料;B.导体的长度;C.导体的横截面积。为了验证以上猜想,小明进行了以下实验探究。
(1)、连接电路时,在M、N之间分别接上不同的导体,闭合开关后通过观察来比较导体电阻的大小,用到的科学探究方法为(选填“控制变量法”或“转换法”)。(2)、为了验证猜想B,应选用编号为的两根金属丝分别接入电路进行实验。(3)、分别将b、d两金属丝接入图中M、N两点间,电流表的示数不同,由此得到的结论是:当材料和长度相同时,导体的电阻跟有关。(4)、为了验证猜想A,应选用编号为的两根金属丝分别接入电路进行实验。(5)、若实验时将电路中的电流表更换为小灯泡,通过观察也可以判断导体电阻大小,但不足之处是。 -
20、图甲是用海波和石蜡“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装置。
(1)、开始实验后,某一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温度为℃。(2)、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两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图像如图乙所示,由图像可知石蜡是(选填“晶体”或“非晶体”),海波熔化持续了min。(3)、由实验可得到晶体熔化特点:吸收热量,温度。(4)、由实验可知,晶体的温度是熔点时,可能处于________。(选填字母)A、固态 B、液态 C、固液共存态